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二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

A.社会道德评价标准B.社会属性的体现C.分类标准D.结构的组成部分

2.按照心理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类型的向性说是由提出的()

A.阿德勒B.斯普兰格C.威特金D.荣格

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

4.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指()

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上

5.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做好管理工作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C.提高学生成绩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我国下令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是()

A.1894年B.1900年C.1905年D.1911年

7.情绪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8.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A.强制性B.普通性C.普及性D.免费性

9.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A.教育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D.以上都不是

10.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A.雅典教育B.斯巴达教育C.世俗教育D.骑士教育

二、填空题(10题)11.看见绿色就会产生酸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

12.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13.在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地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____

14.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这一感觉的____

15.直接兴趣是引起____注意的原因之一

16.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____

17.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____

18.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____、情境或条件和表现水平或程度

19.____是决定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0.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的改革学制的方案称为____学制

三、名词解释(5题)21.学生的发展

22.教师

23.世界观

24.导入策略

25.常模参照评价

四、论述题(5题)26.试述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27.论述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8.结合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怎样理解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30.试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五、案例分析(2题)31.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王老师违背了什么教学规律?

32.结合案例分析该原则实施的基本要求

六、简答题(1题)33.简述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DD对性格结构的分析,一般着眼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2.D

3.B

4.B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岁以上为形式运算阶段

5.D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CC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兴学校,1906年停止科举制

7.D

8.BB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9.CC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10.A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方教育发展的特征。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是注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A项正确。B项: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的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世俗教育通常指欧洲中世纪时,市民阶级为反对教会垄断教育而开办的城市学校所进行的教育。这类学校比较重视文化科学知识,但宗教教育仍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受教会管辖的学校所进行的教育,也叫“世俗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骑士教育是申世纪西方的教育类型,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内容主要为“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1.联觉

12.陶冶教育法

13.高原现象

14.绝对阈限

15.无意

16.布鲁姆

17.孔子

18.行为动词

19.人格

20.壬戌或六三三

21.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

22.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23.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观点体系。

24.导入策略是教师在特定的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开始阶段,能够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某一学习状态的方式方法。

25.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26.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长久、完全地保持在记忆中的。克服遗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复习。因此,为了防止遗忘,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1)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另外,针对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要制订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每天复习的内容要适当,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有效的复习时间最好做如下安排: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半年后。(3)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如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复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另一种是分散复习,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在头脑中构成它们之间的神经联系,形成记忆痕迹,以后遇到其中的一种刺激信息,就可以激活多种相关的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果。(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6)掌握复习的量。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一次复习内容的数量不宜过多;另外,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150%的学习,从而提高记忆效果。除了上述六种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外,还要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并注意用脑卫生

27.(1)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学生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28.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早期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个性。

培养方法:(1)重视和抓紧能力的早期培养。

(2)加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3)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适当展开论述)

29.(1)实践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必须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2)心理对实践有反作用。心理确定实践活动的方向,影响实践活动的质量

30.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有以下几点:(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准对性和实效性(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31.王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的规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虽然处于教学组织者的地位,但也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应因教师自身知识的局限而打压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32.进行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①以发展的眼光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性格孤僻,并深入了解了其性格孤僻的原因,对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②根据学生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要对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该老师有意将班上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多次暗地里给该学生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鼓励其发挥个人特长,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最终,该生恢复自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③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案例中的女学生处于高中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