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综述】本专题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夏商,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形成较完备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体系,具有浓厚的血缘和神权色彩。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确立于公元前3世纪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运行机制逐步合理并成熟起来。至14~18世纪的明清时代,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但弊端也明显暴露,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亦得到巩固与加强,这有利于整个中国的发展。考纲考点考查角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之间的关系;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一般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相联系,比较三种政治制度的异同;而宗法制则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统一;皇帝制度;秦的中央官制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般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考查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基本特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选官用官制度、监察制度的变化;元朝的行省制度一般从两个角度命题: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高考试题一般将政治、经济、文化史联系起来,综合考查这一时期的特点重点知识:①西周的分封制(含义、对象、影响)和宗法制(目的、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及关系、影响:西周及后世)②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全面理解概念:含义、原因、历程、特点;B、内容:皇帝制(特点)、三公九卿制(构成及职责)、郡县制、秦律C、影响:(秦朝)③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发展历程(宋朝二府三司制)、构成、特点与影响④元朝行省制(宣政院、宣慰司);明朝地方三司(布政司、提刑司、都司)⑤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形成;清朝军机处设立(时间、职权)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A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度、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概况、发展、影响);B发展趋势能力培养:①正确分析和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②比较宋元和明清两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征③汉代武帝及宋朝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④准确概括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知识:①理解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瓦解的原因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③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综述】古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文明,被视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雅典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中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这种政治氛围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古希腊精神风貌。而罗马法在广阔的范围内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其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以法治国的法制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奠定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和政治制度模式的影响,理解民主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民主政治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地位。认识民主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政治生活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考纲考点考查角度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特别突出两个联系:①将本考点知识与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相联系,考查两者的相同点,突出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②将本考点知识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相联系,考查两者不同点,突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源头上的差异
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考查罗马法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是分析罗马法的发展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影响,往往将罗马政体的演变作为罗马法发展变化的背景重点知识:一、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制度1、希腊地理环境特点及对希腊文明影响2、希腊城邦:含义;特点;政体类型3、雅典民主制度:①确立条件;②建立过程(贵族制确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③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及表现(机构及职责);④雅典民主制的评价:A意义(民主运作方式);B局限性(范围及方式);实质二、罗马法制1、罗马法:①含义;②产生背景;③构成(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内容、地位)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实质3、罗马法的影响(罗马;后世;遗产)三、难点探究:①中国古代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比较(专制与民主;不同法律);②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比较;③对人类文明发展及民主的认识(文明多样性;民主法治的趋势;民主的条件;民主时代限制,国情)。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综述】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欧美主要国家旧的社会基础走向瓦解,专制制度在革命和改革中走向灭亡,从英国到德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议会的设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尽管英、法、美、德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并且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发展。我们应结合各国国情把握各国政体的特点,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考纲考点考查角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l832年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专题的各考点很少单独命题,—般高考试题将各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对比,既有要求分析相同点的试题,也有要求分析不同点的试题。从考查的角度分析,对各国也有所不同:英国强调民主政治进程的渐进性,英国民主政治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产物;美国强调法治建设和三权分立制度在美国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法国强调共和政体形成的艰巨性,重视对“艰巨性”原因的考查;德国强调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独立之初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联邦制及共和政体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重点知识:一、英国政治1,君主立宪政体:概念;建立过程(“光荣革命”、《大宪章》、《权利法案》);特点;影响;2,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行政原则;3,代议制民主制的发展:发展历程(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实现)4,英国民主政体建立的特点:二、美国政治1,从邦联到联邦;2,1787年宪法:制定;内容;评价;3,美国政治的特点:分权制衡的体现;政治智慧及启示三、法国政治1,法国民主政体的确立:法国大革命(背景);艰难历程(表现、原因);标志;2,1875年宪法:内容、特点、意义四、德国政治1,德国资产阶级政体确立:方式;标志;2,1871年宪法:内容、特点、影响难点知识1,全面掌握英美法德四国宪法或文件的内容与特点2,多角度比较:①英美政体比较(首相与总统);②英德政体比较;③美法政体比较;④英法德美议会比较;⑤希腊民主与近代民主政治比较;⑥明清内阁与英国内阁比较;3,全面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概念;原因(国情与多样性);特点与发展趋势;政体类型及表现;政体差异及原因;评价(影响)考纲考点考查角度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的斗争列强侵华的考查一般强调列强侵华的破坏性,可以从政治上破坏主权、经济上掠夺财富、文化上渗透奴化思想等角度归纳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考查一般突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的考查重点在于两个问题:一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二是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阶级表现特征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特点:中体西用,引起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广泛性开放性层次性继承性阶段性洋务派为了应对国内人民的反抗和列强的侵略,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洋务派的实践虽遭到失败,但他们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建立以天京为中心的政权与清政府对峙;颁布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的级是民主革命主力军;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义和团义和团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但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其实践活动又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加之封建势力势力的反扑和帝国主义的破坏,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没有走通。其中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达到顶峰。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其改革与革命只能是屡败屡战。革命派民主共和激进派民主科学无产阶级以青年学生为先锋,无产阶级为主力军的五四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综述】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二是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起而抗争,是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直至胜利。
本单元可以概括为:①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一个主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④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⑤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⑥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近代前期,(1840---1919)要突出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近代后期,(1919---1949)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起来。经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民主革命基本取得胜利。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革命的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重点知识: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背景;经过(起止点、大事件);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影响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3,甲午战争:背景;经过;结果(《马关条约》内容与影响);影响4,八国联军侵华:原因;经过;结果(《辛丑条约》内容与影响);影响难点理解:1,概念解读:双半社会、民主革命、近代史与近代化2,概述近代以来侵华战争:战争概况;侵华阶段特征;趋势与特点;侵华方式;辩证看待侵华的影响。二、民族奋起与抗争1,天平天国运动:背景;概况(经过,结果);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比较两者的异同);败因及启示;运动的特点(揭开民主革命的序幕);2,义和团运动:原因;概况;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影响;3,辛亥革命:概念;背景;过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篡权及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地位及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辩证评价);革命败因及启示;4,五四运动:背景(分析巴黎和会);过程(两个阶段的概况);初步胜利;运动影响及五四精神;全面认识五四运动(特点、性质);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表现);5,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民主革命(含义、分期及差异)难点理解:1,史观及多史观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2,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特点;知识补充: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特点(1)广泛性:这是由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列强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各阶级的利益,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然具有一致性。(2)趋外性(开放性):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特点(义和团除外)。人们从闭关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3)层次性:在学习西方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4)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5)阶段性:探索与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有关。在《辛丑条约》签订前,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反侵略为主,而此后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真正成为历史的两大主题。(爱国救亡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的不变主题)提醒:近代中国有两大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或近代化)。而这两个任务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独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综述】本单元涉及的历史知识从19世纪四十年代至20世纪四十年代。第一部分概述了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工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第一次尝试在世界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第二部分概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表明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方向。第三部分概述了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随后中共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考纲考点考查角度《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这三个考点很少单独考查,一般联系在一起,突出三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意义,强调以下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则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本考点很多试题与中俄关系相联系,考查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及其原因,说明选择革命道路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又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很多试题从这一角度着手考纲考点考查角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查一般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是突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中国人民团结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性,世界人民团结反对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意义珍爱和平的重要价值.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背景:经济基础;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背景、代表及主张、评价)2,标志:《共产党宣言》内容、地位及评价二、巴黎公社起义1,背景(理解起义爆发的偶然性);2,革命措施及政权性质;3,巴黎公社斗争的历史意义;4,失败及原因(理解失败的必然性);5,经验启示(主要);三、十月革命1,背景(理解“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2,过程:四个阶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3,苏维尔政权的建立及特点;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5,十月革命的特点。四、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论:历史阶段分期1,中共成立:背景;标志;革命纲领的转变;2,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背景;标志,基础);北伐(成果;失败及原因)3,土地革命:中共大革命失败的应对;井冈山道路(形成过程,根据地分布特点及条件);红军长征(原因,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原因,结果,影响);4,抗日战争:发展三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及地位;抗战胜利意义;中国抵抗概况及特点;日军暴行;5,解放战争:两种命运的斗争;解放战争的进程(开始,转折,决战,胜利);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难点知识:1,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时间、性质);2,中俄革命道路的比较;3,国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4,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启示;5,中共革命重心的转移;6,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7,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综述】本单元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历程。建国以来,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其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也出现过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的统一进程,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必将实现。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到了七十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考纲考点考查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般考查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考查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是构成新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各制度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多从“中国特色”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号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意义、依法治国一般与“文革”前后的政治制度相联系,主要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是考查对“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政治制度进行完善的措施;再一个考查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创新的表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并与当今的热点台湾问题相联系;利用新材料新情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考查论证“一国两制”的科学性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基础: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开国大典:政权特色、意义);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特点、性质,意义)2,政治体系(构成):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职责、意义);②政协制度(政党制度:基础、方针、职能转变)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内容:含义、目的、前提、原则;实践;意义)3,民主政治的曲折:文化大革命(原因;危害表现;教训)4,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①必要性(原因);②措施(首要环节、“民告官”、依法治国、基层民主建设);③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原因、法律依据、意义)二、祖国统一的潮流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区别2,“一国两制政策”:含义(前提、社会制度);发展历程(法律依据、国策);3,实践:港澳回归:原因;过程;影响4,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表现;影响因素三、新中国的外交1,建国初的外交(50年代):背景;三大外交政策(理解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特点,影响);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求同存异”2,70年代的外交突破:背景;成就(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理性看待中美、中日关系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背景;方针政策;外交成就与特点四、难点探究:①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文件;②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③雅典民主,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④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⑤分析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因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综述】主线是二战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人事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职员管理十篇
- 《社会生活与文化》课件
- 《学管师续费技能》课件
- 生物进化论解析
- 小儿泌尿外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万达体育产业生态构建-洞察分析
- 行业竞争风险预警-洞察分析
- 玻璃幕墙更换玻璃施工方案
- 小学五年级体育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单片集成MEMS技术中英文翻译、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
- 水晶能量疗愈指南百度百科
- 客户退款申请表
- 汽车概论论文-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辅酶q10》教学讲解课件
- SMT工程师工作简历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