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作为坐拥“青少年”和“粉丝”两种身份的社会个体,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被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术的迅速扩张下演变为被动无意识的“群氓”。对青少年粉丝而言,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伴随着粉丝的扩张,我们也看到,诸如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也充斥于青少年粉丝行为中,对青少年粉丝而言,他们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和所呈现的现实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很容易“跑偏”。
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媒介化社会来临后,媒介素养被警为是与“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对青少年粉丝的引导,既要着重培养青少年粉丝对媒介中偶像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意识,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媒介传播中来,参与多元化的媒介实践。
首先,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该把媒介素养纳入基础的正规教育体系,根据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媒会世界中偶像的批判认知能力。譬如,可以在分析信息这一授课环节加强对偶像文本的分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偶像的作品、访谈、广告等,在共同的讨论中帮助学生从媒介分析的角度理解偶像,对偶像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全方位地认识偶像。
其次,家庭也应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家长在面对拥有粉丝身份的孩子时,应在跳出“保护主义”倾向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全面认识孩子所崇拜的对象。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媒介中所呈现的正面的、积极的形象,为其讲解这些偶像人物是如何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家长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上已发生的不良追星“惨剧”,让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过度追星行为的负面影响;此外,父母与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制定合理的媒介使用时间表,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媒体参与,逐步培养并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防止偶像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最后,媒体也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粉丝的重要力量。对媒体而言,媒体在塑造偶像时应更加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树立一些勤奋、乐观、坚强向上的榜样,消解偶像的神秘色彩;应通过宣传明星所从事的公益活动来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媒体也不应忽视对科学家、学者、作家等杰出人物的报道,使这些人也能够成为青少年效仿的对象。
(摘编自蔡骥《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粉丝”的引导》)
材料二:
对于年轻人来说,“粉”什么、怎么“粉”就非常关键,需要看到,不少人对粉丝群体还有着相对负面的印象,将其等同于“缺乏理性”。在现下,也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追捧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等。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对纷丝群体来说,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扮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
有调查显示,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粉丝群体,受教育水平更高、自律性更强。一个粉丝有可能是一名勤奋的公司职员,也可能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一位充满想象力的绘画设计师。近年来,在各类粉丝群体中,粉丝们都表现出文明有序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秩序感。在社会层面,从关爱听力障碍的儿童到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环境,从为城市的清洁工们送上免费午餐到捐赠爱心图书,粉丝们带来的正能量逐渐呈现和放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让‘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
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比如,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也让名人名著被更多年轻人喜爱;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还有的粉丝在明星的带动下,参与到环保、公益等公共事业中去,让人们感受到充满温暖和阳光的粉丝群体力量。期待更多粉丝借由共同喜爱的偶像聚集在一起,营造更多彩的娱乐景观、形成更丰富的文化生态。
(摘编自周珊珊《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粉丝群体如何贡献正向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若对媒介传递的信息和呈现的现实缺乏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青少年粉丝容易因对明星狂热追捧而做出不良行为。
B.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因此在媒介化社会中容易产生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
C.对于青少年粉丝而言,随着时代发展,追星方式也在变化,有“参与式”“陪伴式”,人们可以此为契机正面引导。
D.近年来,青少年粉丝有文明自制力,讲究良好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如此种种,值得点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某种程度上,偶像崇拜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许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我们不能对粉丝群体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B.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以此提高学生对媒介中偶像的批判认知能力。
C.有些明星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们正确的行为、善良的举措感染了粉丝,使粉丝培养了好的习惯,营造出好的氛围,形成了良性粉丝文化。
D.对粉丝加以正面引导,鼓励他们对标偶像,提高自己,他们就会变得勤奋、专业、充满想象力,逐渐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之才。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对青少年粉丝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是______
A.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勇于担当,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挽救了无数生命,做出巨大贡献,荣获“共和国勋章”。
B.中国女排运动员朱婷胸怀梦想,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率队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并蝉联世界杯MVP,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C.某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粉丝和流量,同时追求经济利益,邀请网红明星代言产品,大量粉丝崇拜“爱豆”,不惜重金打赏购买。
D.3月12日这一天,周润发、黄晓明等影视明星带领粉丝们一起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阳光帅气的样子在劳动时更加有魅力。
4.如果你是一名粉丝,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希望你的偶像在哪些方面展现出正面形象?这些正面形象对粉丝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5.在对待“粉丝”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回答问题。
沙棘
侯发山
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其实,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
光它才能生长。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老党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来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休息了一下。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每每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爹……”
“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说话,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儿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儿去世前,也是乡干部呢。
“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任何人别想侵占!”
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头换到了右肩。不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
老党呢,似乎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长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连衣服都没穿。
老党心里爽快极了,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
“你,不走了?”
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谁说我要走了?”
“……”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似乎误会了儿子。
儿子说:“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而且还有大用处?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儿子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呵呵地笑着说:“乡长同志,是有大用处哩。”
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这里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原来是这样!”老党明白了。
“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忙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
“乡长……”
“别乡长乡长的,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慈爱地拍着儿子坚实的肩膀,心里莫名的踏实。他的眼睛湿润了。
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
(选自《芒种》2020年第9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首段先以“沙漠”一词点明了老党的工作环境,随后对其外貌和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最后宕开笔触,转向了“有了阳光才能生长”的沙棘。
B.老党被溻湿的衣服像地图,然而他却喜欢这样的热天气;去种沙棘,路途越远,心里越高兴。矛盾的表述更见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义。
C.从“别叫爹,我是乡长!”到“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语言称呼的变换,折射出老党对儿子从气恼、不满到欣喜、感动的情感变化。
D.文章中老党任乡长,认为种沙棘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领土,这表明边境上基层干部对国家和人民的忠减、对工作的奉献精神。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发生在差不多一天时间里的故事,节奏紧凑、时间集中;所选事件十分典型、有力,着重突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B.小说多用伏笔,文章中“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两处描写,为后文儿子说沙棘用处广泛,并决定留下来等内容埋了伏笔。
C.文章始终以含蓄隽永的风格来进行叙述,“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的结尾使主题表达既深刻又隐晦。
D.文章主要采用了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这使故事情节紧凑集中,更有利于展现父子两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8.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请赏析划线句子中的景物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9.文章以“沙棘”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
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秦王责曰:“尔阋①吾兄弟,奈何?”答曰:“”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征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谏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七年,为侍中。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不听。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禄赐、国官、防閤并同职事。十七年,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征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霁威。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释】:阋,争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B.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C.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D.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洗马,古代官名,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B.充华,妃嫔称号,隋朝时立为九嫔之一,唐初改为“充媛”。
C.约昏,约为婚姻,与古人娶亲天黑时举行婚礼的习俗有关。
D.问疾,探问疾病,即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法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魏征少年孤苦,穷困失意,放弃财产不去经营;隋末战乱时,他假扮过道士;他颇有才华,心怀大志,精通书史术数,曾为元宝藏掌管书檄。
B.窦建德兵败后,魏征被当时太子召为洗马,他见秦王功高,私下劝谏太子要早作打算;太子失败后,面对秦王责怪,坦诚不讳,不卑不亢。
C.有人诋毁魏征偏袒自己人,于是皇帝派温彦博去调查,虽然证实事情并非如此,但温彦博还是认为魏征应受到斥责,对此皇帝心里很是担心。
D.魏征平素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但他以情理来处理,人人心悦诚服;他胆识过人,经常犯颜进谏,遇到皇帝十分恼怒时,仍神色不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②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14.魏征是如何劝谏太宗停止册封郑女的?请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渐渐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社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
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出来。
16.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语言表达及意境、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赏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的“______,______”运用比喻高度评价了屈原之志。
(2)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由于秦王暴政,陈涉起兵反抗,百姓积极跟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燕歌行并序》中,高适用“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事实,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中央党校濯莲池内种植的莲花,有着自己小池碧玉的卓特之处。每年的夏天,满池荷叶像一把又一把撑开的翡翠雨伞,有的铺散在水面上,托举着晶莹透亮、滚来滚去的水珠;有的高高伫立枝头,像一把扇子,随风摇曳。荷花仪态万方,有的①;有的刚好开出两三片花瓣,似在蓄势待发;有的已全部盛开,如少女般亭亭玉立。荷花的颜色也是斑斓错杂,有的白如凝脂,纯洁温润:有的红如朝霞,鲜美艳丽。尤其是粉色荷花,粉中透白,嫩蕊凝珠,盈盈欲滴。站在池塘辟细细闻去,一缕缕清幽淡雅的荷香缓缓飘来,②。那些早早开放过的荷花,伴随花瓣的片片飘落,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诗人把由莲花到莲蓬的转换过程比喻为“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可谓生动形象,③。
不仅濯莲池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唱奏鸣曲。池塘里的青蛙经常把圆圆的荷叶当作演奏场地,端坐其上,鼓起硕大的声囊,挺胸吸气,“呱、呱、呱”响亮地叫个不停,当有人趋前近视时,它又迅疾跳入水中,了无踪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卢梭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样深的思想。
——华兹华斯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乔布斯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生活实践,谈谈你对美,以及美的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按照国际惯例,无论赛事举办地降雪量多少,冬奥会所有雪上项目竞赛场地均需人工造雪以保持雪地形状,确保运动员比赛条件相同。只有比赛条件相同,①______。
造雪过程坚持多元蓄水、循环用水、科技节水的原则,()。雨水、胺雪水通过赛区内的沟道,汇流到一座塘坝,在塘坝存储起来,用于下一个雪季的造雪,②______,最大限度保护水资源。赛区内还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将达标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道路浇活、绿化、灌溉等,③______。
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最先进的高效节水人工造雪设备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统,在最合适的条件下造雪,保持最佳造雪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既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会对区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B.既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C.既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又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
D.既不会对区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又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
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B、D、C、、
【解析】(1)B.“因此”错误。由原文“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被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术的迅速扩张下演变为被动无意识的‘群氓’。对青少年粉丝而言,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特殊时期内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缺失,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伴随着粉丝的扩张,我们也看到,诸如情感冲动、心理偏执、消费狂热等负面行为也充斥于青少年粉丝行为中”可知,“主动创造的激情”不是“负面行为”产生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B。
(2)D.“就会变得”错误。由原文“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扮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可知,文中只是说这种做法“有利于”让青少年变得勤奋、专业、充满想象力,并不一定能实现这一目的。
故选:D。
(3)C.“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要正面引导,而选项中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利于对青少年粉丝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故选:C。
(4)正面形象:依据材料二“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对粉丝群体来说,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近年来,在各类粉丝群体中,粉丝们都表现出文明有序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秩序感”,个人修养方面——积极阳光、富有内涵;文明自制、秩序良好。依据材料二“在社会层面,从关爱听力障碍的儿童到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环境,从为城市的清洁工们送上免费午餐到捐赠爱心图书,粉丝们带来的正能量逐渐呈现和放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期待更多粉丝借由共同喜爱的偶像聚集在一起,营造更多彩的娱乐景观、形成更丰富的文化生态”,社会责任方面——关爱他人,投身公益,丰富生态。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二“比如,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也让名人名著被更多年轻人喜爱;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还有的粉丝在明星的带动下,参与到环保、公益等公共事业中去,让人们感受到充满温暖和阳光的粉丝群体力量等等”,阅读学习,能传播正能量;融入社会,热心公共事业。
(5)①依据材料一“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次,家庭也应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最后,媒体也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粉丝的重要力量”和材料二“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都认为要对青少年粉丝进行正面的引导,并且都主张借助于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引导。②依据材料一“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侧重谈“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③依据材料二“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对粉丝群体来说,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侧重谈“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引导粉丝群体贡献正向价值”。
答案:
(1)B
(2)D
(3)C
(4)①正面形象:个人修养方面——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社会责任方面——关爱他人,投身公益。②积极影响:阅读学习,能传播正能量;融入社会,热心公共事业。
(5)相同点:都认为要对青少年粉丝进行正面的引导,并且都主张借助于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引导。
不同点:材料一侧重谈要想对青少年粉丝进行引导,就必须借助于媒介素养教育。材料二侧重谈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引导粉丝群体贡献正向价值。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内容,判断是否符合题干涉及的范畴,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
6~9.【答案】A、C、、
【解析】(1)A.“随后对其外貌和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分析错误。开篇第一段是比较粗略的勾勒了老党的外貌(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心理(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但不是“细腻刻画”。
故选A。
(2)C.“文章始终以含蓄隽永的风格来进行叙述”表述错误。文章只是最后这句“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是含蓄隽永的风格,整体看是平实质朴、通俗易懂的。
故选C。
(3)“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橘红,有的橘黄”,从视觉描写叶片和果实的颜色;“但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从嗅觉角度描写果实香味。视觉、嗅觉相结合表现出了沙棘的盎然生机和老党对沙棘的喜爱之情。
“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你的子女,都是你这个乡的子民”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沙棘人的情态,表面是写沙棘对老党的安慰,实际是从沙棘的角度表达了老党对沙棘果浸入的深厚情感和殷殷期望。
(4)情节结构方面,“其实,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文章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种沙棘展开情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人物形象方面,“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路途越远,老党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来越多”“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标题衬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以不同方式用沙棘守护沙漠边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执着坚守、吃苦耐劳的老干部形象和一个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形象。
小说主题方面,“老党上前慈爱地拍着儿子坚实的肩膀,心里莫名的踏实。他的眼睛湿润了”“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标题丰富升华小说主题。老党种沙棘是坚守沙漠,儿子种沙棘是改变沙漠,两代人对沙漠的不同守护象征着对祖国边境的奉献精神代代传承,又代代更新。
答案:
(1)A
(2)C
(3)①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描写叶片和果实的颜色,从嗅觉角度描写果实香味,表现出沙棘盎然生机,表现了老党对沙棘的喜爱之情。②用拟人手法。沙棘果仿佛对老党说话,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老党对沙棘果浸入的深厚情感和殷殷期望。
(4)①文章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种沙棘展开情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②衬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以不同方式用沙棘守护沙漠边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执着坚守,吃苦耐劳的老干部形象和一个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形象。③丰富升华小说主题,老党和沙棘是坚守沙漠,儿子种沙棘是改变沙漠,两代人对沙漠的不同守护,象征了对祖国边境的奉献精神代代传承,代代相传。
(1)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等入手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全文内容,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10~14.【答案】B、D、C、、
【解析】(1)“遇”做“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C;“拜尚书右丞”和“兼谏议大夫”都是动宾结构,句子结构一致,中间应该断开,排除选项D。句子翻译:魏征也自认为得到了罕有的知遇,于是把心中蕴藏的才智毫不隐瞒地讲出来,共上奏章二百多件,无不恳切符合太宗的心意。因此拜授为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故选:B。
(2)D.“即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法之一”错误。这里的“问疾”是太宗探望慰问魏征。
故选:D。
(3)C.“对此皇帝心里很是担心”错误。由原文“征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可知,魏征进见皇帝,谢罪说:“臣听说君臣同心,这叫做一体,岂有丢弃至公国事,而只注意个人行迹的?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皇帝很惊惧,说:“我明白了。”由此可知,皇帝并不是对温对征的斥责而感到担心,皇帝只是对“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很惊惧。
故选:C。
(4)①省略句,省略主语“魏征”。“蚤”,早。“从”,听从。译文: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言,就不会为今日的祸患而死。
②“滞讼不决者”,疑难积案。“诏”,下诏。“平治”,裁决。译文:尚书省有疑难积案,下诏让魏征去裁决。
(5)由原文“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可知,陛下身处台榭之中,就想着百姓要有房屋住;享用着美味佳肴,就想着百姓要有饱饭吃;环顾后宫嫔妃,就想着百姓要有妻室。由此可知,魏征劝谏太宗要以民为本,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个人享乐。由原文“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可知,如今郑氏已订立婚约,陛下却聘娶她,这哪是为人父母的做法!由此可知,郑女已订婚约,陛下却要册封,实在不当。
答案:
(1)B
(2)D
(3)C
(4)①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言,就不会为今日的祸患而死。
②尚书省有疑难积案,下诏让魏征去裁决。
(5)①魏征劝谏太宗要以民为本,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个人享乐;②郑女已订婚约,陛下却要册封,实在不当。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从小成了孤儿,穷困失意,他放弃财产不去经营,心怀大志,精通书史术数。隋朝末年战乱,魏征假扮成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使魏征掌管书信文书。李密得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称赞,得知是魏征所写,赶快召见他。窦建德攻陷黎阳,活捉了魏征,伪朝拜他为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魏征和裴矩进入潼关,隐太子招引他为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里劝太子早作打算。太子失败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挑拨我们兄弟相争,怎么处治?”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魏征的话,不会有今日的杀身之祸。”秦王器重他的耿直,没有怀恨。太宗即位后,拜授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也自认为得到了罕有的知遇,于是把心中蕴藏的才智毫不隐瞒地讲出来,共上奏章二百多件,无不恳切符合太宗的心意。因此拜授为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皇帝身边的人有诋毁魏征庇护偏爱亲戚,皇帝派温彦博调查,结果没有这回事。温彦博说:“魏征作为人臣,不能注意行迹,远避嫌疑,而遭流言诽谤,也应该斥责。”皇帝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皇帝,谢罪说:“臣听说君臣同心,这叫做一体,岂有丢弃至公国事,而只注意个人行迹的?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皇帝很惊惧,说:“我明白了。”郑仁基的亲生女儿美貌多才,长孙皇后建议聘为充华,册封书已准备好。有人说郑氏已许配他人了。魏征劝谏说:“陛下身处台榭之中,就想着百姓要有房屋住;享用着美味佳肴,就想着百姓要有饱饭吃;环顾后宫嫔妃,就想着百姓要有妻室。如今郑氏已订立婚约,陛下却聘娶她,这哪是为人父母的做法!”皇帝痛感内疚,立即下诏停止册封。七年,魏征任侍中。尚书省有疑难积案,下诏叫魏征去裁决。魏征平素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他以情理来处理案件,人人心悦诚服。进授光禄大夫、郑国公。因身体多病,辞谢官职,皇帝不许。魏征恳求,几次被太宗推却而魏征的态度更加坚决。于是拜授特进,主持门下省政务,下诏叫他对朝章国典,要参议得失,他的俸禄赏赐、封国官吏、防阁一律与职事官相同。十七年,病重,皇帝亲自去探望,屏退左右,和魏征说了一天的话才回宫。魏征相貌不过中等,有志气胆略,常犯颜进谏,即使遇到皇帝十分恼怒,仍神色不变而天子也为他收敛威严。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D、
【解析】(1)D.“直接强烈”错误,应该是“曲折委婉”。
故选D。
(2)“萧萧”形容树叶纷纷落下的声音,含有萧瑟之意;“淅淅”本是形容雨滴声,此处形容“秋风”既写出秋雨落在溪水上的声音,也写出随舟漂泊的无依之态,表现作者内心的孤寂悲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抒发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辛酸悲苦的心情。
答案:
(1)D
(2)相同点: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了诗人内心之悲情。②运用拟声词入诗,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
不同点:①意境上:杜牧诗中描写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蒲苇,营造出寒冷凄迷的氛围,意境更加萧索凄寒;杜甫诗中描写落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而来,描绘出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境界壮阔磅礴,意境更加深远。②情感上:杜牧诗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表达了作者被贬官时的痛苦,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烦闷之情;杜甫诗在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以及对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感怀。
译文:
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
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
赏析: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山路蜿蜒,落木萧萧,秋雨纷纷;溪水伸展,秋风浙浙,波摇草动:山程水驿,风雨凄迷,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的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枯黄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诗人行舟水、漂泊无依之感。“穷秋”助长寒凉,平添空旷;“一岸”铺展水草,点染秋风。整体而言,诗人善于观察,精于描绘,于细微处传精神,于平淡中显韵致。山路秋雨,风吹草动,叶落江流,这些寻常景物,被诗人用“萧萧”点染,用“浙浙”润饰,立刻营造一种寒凉凄清氛围,烘托奔波劳顿之苦,有声有色之感。当然,诗人笔下的风景从来都不是纯粹自然的描写,自然的风景其实是心灵风景的折射。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刷色,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不是当行的家数。这里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环,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为了下一步发展、深入、掀起感情的漩涡,诗人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来;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枨触、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出来了。
“樊南别有清秋思,不为斜阳不为蝉。”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表现情思,这是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徐献忠云:“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唐音癸签》卷八引)持较此诗,可谓刌度皆合了。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7.【答案】【小题1】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小题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小题3】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解析】1.
重点字:推
2.
重点字:赢
3.
重点字:帐
18~20.【答案】①含苞欲放②沁人心脾③惟妙惟肖、濯莲池不仅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唱奏鸣曲的绝佳舞台。、①把碧绿的莲蓬比喻成倒立的喷水花洒和翻转的伞状吊灯;②既形象又贴切,体现了它们之间形状上的相似性,给人以亲切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及一般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语句,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前后文的具体语境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来选择正确的词语。做好这类题,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的感彩;第三,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第①处语境形容荷花,突出的是“刚好开出”“全部盛开”一起形容荷花不同的姿态。可以填选“含苞欲放”;第②处语境形容荷香给人的感觉,选用成语“沁人心脾”合适;第③处语境是用来形容比喻的表达效果,照应“生动形象”,可以填“惟妙惟肖”。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关联词语“不仅”的语序错误,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濯莲池”,关联词语“不仅”应置于主语“濯莲池”的后面;二是后一个分句宾语残缺,应在“奏鸣曲”之后加上“的绝佳舞台”。
3.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重点句子进行赏析的能力,文句“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中,作者观看莲蓬,由此产生相似的联想,本体“碧绿的莲蓬”,喻体“倒立的喷水花和翻转的伞状吊灯”,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莲蓬的具体形状,让读者能产生画面感;同时“喷水、翻转”又写出莲蓬随风摇曳的姿态,可谓摇曳多姿,活泼可爱,让读者倍感亲切。
21.【答案】细微之美“我希望借着更多的细节热爱生活”,这是博友之时之境的话。的确,生活平淡如水,却在静水深流中隐现着诸多细微之美,让人时时沉醉流连。
也许是因为年岁渐长吧,我发觉自己对于细微之美越发钟情。身为凡俗中人,生活说到底不过是由一连串平静而琐碎的日子连缀而成,我们不可能日日去冒险或游历,更多的是去体味与捕捉近在身畔的细微的美好。美无处不在,只是要有一颗安静的心才能够感受得到。看之时之境的博客,常被她对美的细腻敏感之心所折服。她拍的照片很宁静,一丛在阳光映照下变得如翡翠般透明碧绿的叶,一方高远明净的蓝天,一簇细密清雅的繁花,一只安静匍匐在墙头的小猫,一个伫立海边、沉默清丽的侧影,甚至是一本静静翻开的书,一枚古朴素雅的纽扣,一把青翠欲滴的果蔬,在她的镜头里都幻化了无限静谧宁馨的光影。她的文字也如她拍的图片一样美,她善于从清晨微亮的曦光、迎面掠过的微风、林间美丽的小花、夕阳温柔的余晖……从一切细小的事物中找到美。读她的字与图,内心会有一种如水洗般的澄澈清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迟钝的人,我可能不会留意街旁刚开的小店,同事新做的发型,别人微妙的神情,但我喜欢一切细微而美的事物,对它们始终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与亲近。比如:走在初秋的街头,感受清凉的风拂过手臂,有一丝如绸缎般的光滑与沁凉;行进在高速公路上,看暮色里渐渐沉坠的温暖落日;在夏日的湖边,细嗅微风过处荷叶上飘来的淡淡幽香;暮春时节痴痴流连于一簇从墙头垂落、迟迟不肯凋零的蔷薇;看洁白芬芳的茉莉从初夏一直到处暑,开了又谢,谢了再开;在有雨的黄昏,默默地看路面上雨的涟漪,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清晨偶然早醒时听到一声清越的鸟鸣;旅途中抵达雨后的乡村,看远山的云雾缥缈,光与影不断地变幻……这些细微之美都让我深深地痴迷。坐公交车时,我喜欢默默地凝视婴儿泛着蓝色光芒的纯净眼眸,看背着书包的中学生们,女生有着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来华外国专家劳务协议样本版B版
- 《制作课程表》课件
- 《s文化专栏》课件
- 2024内业资料汇编与承包服务专项合作协议3篇
- 2025兰新铁路某合同段无砟轨道试验段方案
- 体检中心保健师招聘合同
- 市场推广专员聘用合同细则
- 汕头市科技用地租赁合同
- 娱乐管理复印机租赁协议
- 美发师形象策划合同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装备课件
- 烹饪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技法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剪羊毛》
- 甘肃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完整通过版
- 超高加宽例题
- 第6章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版)课件
- 给排水系统调试方案94503
- SSS-I双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使用说明书
- 钢管材料对照
- XX音乐厅舞台灯光调试报告
- 民用机场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浅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