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_第1页
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_第2页
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_第3页
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_第4页
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1000多年历史。有1000多年历史。永康石苍岩地质地貌调查报告班级:初教111姓名:吴雄雄学号:092012年9月25日,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永康的石苍岩进行为期一天的地质地貌实地考察。永康石苍岩的地质地貌是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通过对其的考察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石苍岩的地质地貌特征,探索丹霞地貌的成因和历史演变。考察程序:班级分为四小组,每组10人,小组成员互相学习照顾,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确定考察路线,进行野外考察,老师对岩石地质地貌等进行讲说,我们将其大概内容记录下来,以便考察结束后整理资料并撰写考察报告。一.石苍岩地区概况:永康石苍岩位于永康市唐先镇与古山镇交界处的长塘头村旁,地理坐标为廿北纬28°45'东经119°53'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脚还有一个水库。石苍岩风景区是丹霞地貌,海拔320米。山中最为奇特的是有一天然巨石头像,其形惊人的逼真,额下眉骨凸出,双目深邃,凝视前方,鼻梁高隆,半张巨口,神态严肃,就像一个老人的头,村人称之为“仙翁岩”。路上的很多岩石都是上大下小的形态,成蘑菇状,还有许多被称为“雨伞岩”的岩石,就像一把撑开的雨伞。半山腰不同岩层形成的石洞一个连着一个,洞中有洞,洞上叠洞,陡壁上最高的上仙洞室内约200平方大小。暖凉洞名副其实的东暖夏凉,也可容纳数百人。其侧一石洞前小池一口,修篁参天。石苍岩顶有一大面岩,一边是悬崖峭壁,顶上却是几千平方面积的大岩面,呈褐色。在此眺望,美丽景致一览无余。,半山腰青松翠竹,十分阴凉。山间还有座澄真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距今

二.考察结论:石仓岩主要是以巨厚块状的红色砂砾岩为主,且大部分的岩石都是属于沉积岩的,沉积岩根据岩性分为砾岩和砂岩,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石苍岩的岩石颗粒大多上粗下细,形成“蘑菇石”。根据构造基础又可分为水平层理和垂直节理。石苍岩风景区还有坠石,象形等地貌。在路上还看到多层扁洞,一线天,穿身洞,石梁,单斜山脊等地貌形态。石苍岩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成因分析: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在侏罗世前永康石苍岩还是火山岩地块,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1.46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形成早白垩世断坳盆地,湖盆形成。白垩纪(1.46-0.7亿年),湖盆沉积。中生代晚期(7千万年前)-至今,永康盆地逐渐隆升,结束了红层沉积,遭受侵蚀,就有了

现在的典型丹霞地貌。历史演变:石苍岩的地貌发育史,可追溯到距今一亿三千七百万年的白垩纪初期,当时在中国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形成了永康盆地。盆地四周山地风化的泥沙、岩屑被流水搬运到盆地底部堆积下来。因当时气候比较干热,氯化作用较强,藻类被氧化,故颜色是红色的,并把上述的泥沙、岩屑也染成红色。这些红色的泥沙,经过下白垩纪数千万年从盆地四周的山地搬运到盆地不断堆积下来,最后把这些堆积在盆地中的红色泥沙、岩屑压实并交结成为坚硬的下白垩统红色岩层。约在距今一亿年左右,晚白垩世末期,中国又发生一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永康地块,由于地壳抬升,盆底抬高,湖水由深变浅,红层盆地逐渐萎缩、封闭,结束了内陆盆地沉积历史,奠定了现代盆地的分布格局。以后盆地地层不断遭受破坏,使这个原来没有出口的内流沉积山间盆地转变成为有出口的外流侵蚀、剥蚀地区。水流沿着岩层的节理、裂缝进行下切侵蚀,对岩层表面进行剥蚀,加上崩塌、风化等作用,经过上白垩纪、第三纪及第四纪漫长岁月的多次地壳间歇性上升及侵蚀、剥蚀,最后形成现在的丹霞地貌。总之,石苍岩丹霞地貌发育经历了永康盆地的形成、永康盆地的沉积、永康盆地的构造抬升、裂隙节理的发育、崩塌作用导致围谷、峰丛及崖壁发育,基岩差异风化剥蚀搬运导致的崩塌和扁平洞穴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石苍岩的一些岩石上面的石头颗粒大下面的颗粒小,有资料表明这是风化引起的岩石形状改变,具体是什么原因还有待我们的探讨2.断层的地方岩石分层,上面的石头呈现灰白色,下面的石头是红色,有资料表明这是由于岩石的叠加分化作用造成的,又或者是下层所在的气候比较炎热,下层被氧化而呈红色,上层在水中被还原,呈灰色。具体是哪种原因亦或者还有其他原因还需要我们的验证探究。野外实训总结:经过一天的野外实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才是真理,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性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融会贯通。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知,对如何认出属于哪种岩石有了大致的了解。野外实践还可以考验我们的意志力与求真务实的态度,对路况不清楚,我们就不停探寻,试着走走看。同学们在一起互相照顾,增进了友谊。在实践中对地形岩石要多观察,并形成一个大概构图。将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关于岩石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以便回来后整理。遇到问题及时的提问,可以让我们印象更深刻,对知识也能及时巩固。永康石苍岩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