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提升_第1页
本章复习提升_第2页
本章复习提升_第3页
本章复习提升_第4页
本章复习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易错点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下图为某地区自然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020吉林长春兴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图中①一④分别代表()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C.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2.(2020吉林长春兴华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关于图示自然环境要素间关系揭示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各地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C.某一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发生相应变化D.某一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环境的变化某网友晒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属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忌积3.(#:)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4.(#:)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5.(#:)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A.重庆B.上海C.北京D.乌鲁木齐读非洲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6.(*)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地带的名称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荒漠带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同纬度甲、丙两地自然地带的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D.针阔混交林9.(#:)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甲地到乙地()A.成土母质粒径变大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示意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该地地(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小,试分析(3)判断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水源(雨水、河水或冰雪融水),(4)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材料二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形成三角洲时较老湖岸线(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2)简述罗布泊面积缩小直至干涸的原因。(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本章复习提升lCBDCAC7.D8.B1.C湖泊有调蓄径流、减轻洪涝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围湖造田后,湖泊面积缩小,从而导致湖泊调蓄径流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湖泊面积缩小会使2.B图示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发生相应变化,某一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环境的变化。图示并未体现各地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一原理。故选Bo3.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水杉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则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所以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项正确;公路两侧的光照、气温、降水等没有明显差异,A、B、C项错误。4.C春、夏季,水杉林和柳杉林以绿色为主,极少能看到暖黄色,A、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落叶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常绿林)可知,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此时水杉的叶子变为暖黄色,柳杉的叶子仍为墨绿色,C项正确;冬季,水杉叶子凋落,无法观赏到照片上的美景,D项错误。A料可知,水杉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柳杉属常绿乔木,所以该美景最可能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排除C、D;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平坦,排除B;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地形以山地为主,故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重7.D甲、丙两地都位于赤道地区,按照陆地地域分布规律,丙地应同甲地一样发育着热带雨林,但因地壳运动,丙地被抬升形成高原,地势高,大气对流运动较弱,故发育了热带草原。所以同纬度甲、丙两地自然地带的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8.B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典型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地位于武典型自然植被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Bo9.B由图可知,从甲地到乙地,海拔逐渐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増加,土壤肥力不断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力高,故B正确;随着海拔上升,热DC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水补给増加。 (3)补给水源:河水。判断依据:受多年冻结层阻隔,雨水、冰雪融水均不能直接下渗至多年冻结层之下;河流在多年冻土边界外,河水可下渗、补给到多年冻结层之下。 (4)导致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缩小(部分呈岛状分布):融化期延长,冻结期缩短 0°C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从气温条件看,山脉大幅隆起,当地海拔升高,地表年均温下降到0°C以下;从水分条件看,山地降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増加,地下水补给増加。(2)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小的原因主要从二者热力差异对活动层的影响角度分析。由于河谷平原相较于基岩山区,地表覆被与水分条件较好,地表覆被使地表吸收(3)受多年冻结层阻隔,雨水、冰雪融水均不能直接下渗至多年冻结层之下,河流在多年冻土边界外,河水可下渗、补给到多年冻结层之下,所以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高对多年冻土面积、冻结与融化时间、厚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气温升高,适宜多年冻土形成的温度条件发生变化,使得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缩小;融化期延长,冻结期缩短;活11•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泊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2)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河水利用增加;中游地区河道不稳成大量河水浪费;等。(3)自然环境是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