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1页
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2页
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3页
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4页
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挂面企业质量管理手册文档仅供参考XXXXXX挂面厂企业标准质量管理手册XX/QM-(REV.A/0)受控号:-XX-18制定-XX-20实施文件制、改、废一览表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文件修改记录序号文件更改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形式实施时间备注本手册章节号标题名称GB/T19001标准章节号0.1发布令0.2授权令5.5.20.3本厂概况0.4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5.3/5.4.11.1(范围)总则1.11.2(范围)应用(删减)1.22引用标准23术语和定义34/4.1管理体系要求总要求4/4.14.2/4.2.1文件要求总则4.2/4.2.14.2.2质量手册4.2.24.2.3文件控制程序4.2.34.2.4记录控制程序4.2.45/5.1管理承诺5/5.1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5.3质量方针5.35.4/5.4.1质量目标管理程序5.4/5.4.1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5.5/5.5.1职责和权限5.5.15.5.2管理者代表5.5.25.5.3内部沟通5.5.35.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66/6.1资源提供6.116.2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6.26.3生产设施管理控制程序6.36.4工作环境6.47/7.1产品实现的策划7/7.1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7.27.4采购控制程序7.47.5/7.5.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7.5.1/7.5.2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7.5.5产品防护7.5.5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7.68/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8/8.18.2/8.2.1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8.2/8.2.18.2.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8.2.2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8.2.3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8.2.48.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38.4数据分析控制程序8.48.5/8.5.1持续改进8.5/8.5.18.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5.2/8.5.3附录1程序文件与手册章节及标准对照表附录2组织结构图附录3生产流程图附录4职能要素分配表附录5厂区平面图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顾客的要求,适应市场的竞争,不断提高本厂的质量管理水平,依据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生产许可证管理要求,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经审定本<质量管理手册>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厂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自3月20日开始实施。本<质量管理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也是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同时体现了本厂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因此,要求全体员工充分理解、正确执行本厂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落实质量责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满足合同的要求及顾客的期望,以增强顾客满意。特此发布!厂长:签名:二OO七年三月十八日为了保证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现授权同志为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厂长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以及内部审核情况,以供评审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确保全体员工意识到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第二、三方审核等有关事宜外部沟通与联络。厂长:签名:二OO七年三月十八日0.3.1公司名称:公司名称:创立时间:公司地址:电话:传真:营业项目:加工、销售挂面、切面0.3.2本厂简介:XXXX挂面厂座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厂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职工人数18人。本厂主要加工、销售挂面、切面,产品质量优良,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将始终秉承”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将”求实、创新、拼搏、进取”的企业理念演化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将”XX”牌挂面品牌做大做强。0.4.1质量方针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丝丝精细,追求卓越。本厂的质量方针体现了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即”诚信为本”体现了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合法经营”体现了我们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丝丝精细”体现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追求卓越”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要求本厂各级人员加深理解并严格遵照执行。0.4.2质量目标出厂产品合格率达到100%;顾客满意率90%。1适用范围1.1总则1.1.1本<手册>依据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编制而成。1.1.2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对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与适用的法规要求,从而达到和增强顾客的满意。1.2应用1.2.1本手册适用于本厂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普通挂面、切面1.2.2本手册也适用于第二方和第三方对本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2.3关于删减由于本厂当前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中所涉及产品均是按成熟工艺进行生产,无严格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对标准7.3的相关内容予以删减;本厂生产过程中不涉及顾客提供财产,对标准7.5.4条款的相关内容予以删减。上述删减,不影响本厂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和责任,符合GB/19001—idt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1.2条款关于允许删减的规定。2引用标准2.1引用标准2.1.1GB/T19000—<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2.1.2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2上述标准、法规等均为”4.2.3文件控制程序”的内容。为确保其有效性,综合管理部负责跟踪其修订状态,并及时获得有效版本。3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的定义3.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2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3.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宗旨和方向。3.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3.6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3.7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3.8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3.9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3.10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11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3.12持续改进:为提高满足要求的能力而重复进行的活动。3.13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3.14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15产品:过程的结果。3.16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3.17合格(符合):满足规定的要求。3.18不合格(不符合):不满足规定的要求。3.19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3.20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2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22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授权。3.23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24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25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3.26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3.27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3.28质量策划方案:针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和何时使用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3.29验证: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客观证据的认定和提供。3.30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3.31审核:为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1目的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使其符合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2适用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所有与本厂生产和服务过程有关的活动。3职责3.1厂长领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保持;3.2管理者代表具体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保持;3.3综合管理部配合领导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4工作过程4.1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过程方法,本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分为以下过程:4.1.1管理职责过程这个过程从管理的角度确定本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本厂组织机构设置及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规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验证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本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顾客满意,顾客是本厂各项活动的中心,这个过程又包含有质量目标管理策划和管理评审的具体过程,并相应编制程序文件控制。4.1.2资源管理过程资源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满足过程运作要求的基础,对这一过程的管理,具体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设施管理、工作环境管理三个具体过程,并相应编制程序文件进行控制。4.1.3产品实现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是本厂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根据本厂的业务范围和机构的职能分配,这一过程又划分为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运作,测量和监控装置的管理五大过程,并相应编写了程序文件进行控制。4.1.4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该过程规定了为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现持续改进的测量和监控活动。对这一过程的管理,又分为:内部审核、测量和监控、不合格控制、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六个具体过程,并相应编写了程序文件进行控制。4.1.5除以上四大过程外,还包括文件控制、记录两个具体过程,并编写二个程序文件进行控制。4.1.6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是以上述四大过程为基础,并经过识别这些众多关联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定过程有效运行的方法和准则,测量及分析过程的信息,达到确保顾客满意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1.7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采用标准规定的”过程方法”予以实现。本厂根据顾客的要求,确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制定管理职责,设置组织机构,并配置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制定相应的过程来控制实施产品实现的运作,然后经过对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以实施必要的措施,最终实现顾客满意。4.1.8本厂当前无外包过程。1目的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结构及种类。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涉及和形成的所有文件,包括外部提供的有关文件,如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顾客、供方和其它相关方提供的文件等。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结构及种类;3.2综合管理部协助本厂领导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结构及种类。4工作过程4.1总则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共包括三个层次的文件:4.1.1第一层次文件——<质量管理手册>本<质量管理手册>系统描述了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本厂的质量方针、目标;本厂的组织结构;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及部门的职责、权限;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要求;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和本厂需要的其它程序文件;体系及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4.1.2第二层次文件——作为质量管理手册的补充,是针对具体质量活动和操作进行描述和规定的详细作业文件。包括工艺文件、工艺规程、相关标准和制度等。a)根据本厂的业务范围,结合本厂职工队伍的现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便于操作的工艺文件:b)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层次文件,还制定相关制度、工艺规程等。4.1.3第三层次文件——记录:是质量管理手册和工艺文件有效实施的客观记录和证据。本厂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体系持续改进得到满意的信息,对记录的内容和格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4.2对上述一、二层次文件的管理与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第三层次文件的管理与控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质量管理手册符合标准要求并得到有效的管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和管理。3职责3.1综合管理部负责本手册的编制;3.2管理者代表负责本手册的审核和贯彻;3.3厂长负责本手册的批准发布和实施;3.4综合管理部负责本手册的复印、发放和管理。4工作过程4.1本厂编制、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手册>,其内容包括:(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b)包含或引用的相关程序文件和其它支持文件;(c)描述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包括的过程和/或要素顺序及其相互作用。4.2<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4.2.1.1<质量管理手册>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写、修改、换版管理。4.2.1.2<质量管理手册>由厂长批准,签署发布令,并规定实施日期。4.2.1.3<质量管理手册>的发放和登记:<质量管理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每本<质量管理手册>必须有统一编排的分发号,并加盖”受控”或”非受控”印章,由综合管理部按批准的发放范围进行发放登记。4.2.1.4<质量管理手册>的发放范围,由厂长或管理者代表批准。4.2.1.4.1受控<质量管理手册>的发放范围:本厂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及其它获准单位或人员。仅受控版本的持有者可得到更改信息和最新版本。4.2.1.4.2非受控<质量管理手册>的发放范围:需要的顾客、咨询机构、以及其它对外交流单位或个人,非受控版本发放后,不再予以控制和管理。4.2.1.5内部受控<质量管理手册>持有者的责任:4.2.1.5.1遵守<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规定,严格办理领取和更改手续。4.2.1.5.2妥善保管<质量管理手册>,不得损坏、丢失或向外界提供复印件。4.2.1.5.3在得到修改通知后,及时进行修改。4.2.1.5.4向所在部门或所领导的从事与质量有关活动的人员宣贯<质量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4.2.1.5.5负责提出对<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建议,收集责任部门对<质量管理手册>实施中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综合管理部。4.2.1.5.6调离本单位或调离到无须使用<质量管理手册>的岗位者,应在调动时,将<质量管理手册>交回综合管理部。4.2.2<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和换版4.2.2.1<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4.2.2.1.1综合管理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对<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经过厂长批准后,综合管理部负责将新版本的<质量管理手册>或修改后的新页,及时通知综合管理部发给所有受控<质量管理手册>的持有者,同时收回作废的手册或作废部分。4.2.2.1.2<质量管理手册>未经厂长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进行修改。4.2.2.1.3<质量管理手册>的版次按A、B、C……的顺序编排;修改次数按0、1、2、3……的顺序标识。4.2.2.1.4本<质量管理手册>只能由综合管理部按需要进行复制,其它任何部门或人员不得翻印或复制。4.2.2.2<质量管理手册>的换版4.2.2.2.1<质量管理手册>换版的时机:a当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过多次修改后;b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c质量标准发生变化时;d产品发生重大变化时;e领导认为其它需要换版的时候。4.2.2.2.2新版<质量管理手册>应由厂长批准发布和实施。4.3<质量管理手册>的宣贯管理者代表经过会议、培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本手册,确保全体员工均能理解并执行本手册。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技术性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是有效版本。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GB/T19001-所要求的体系文件和资料以及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技术性文件、外来文件与资料的管理和控制活动。3职责3.1厂长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批准。3.2生产部长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的编制。3.3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文件和其它有关管理制度的组织编制。3.4综合管理部负责体系文件归口管理。3.5综合管理部负责所有文件(包括外来资料)的发放和归口管理。4工作过程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4.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A)质量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和其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性文件4.1.2技术文件4.1.2.1内部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包括技术规范、操作说明、工艺参数、工序指导书、流程卡等)B)检验标准4.1.2.2外部技术文件A)客户标准B)国家或行业标准与规范性文件4.2文件的编写与批准4.2.1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4.2.2生产部负责内部技术文件的编写。技术性文件应完整、准确、统一,相关文件应相互协调,并由生产部4.3文件的评审与更新文件在发布前和在运行过程中,文件的起草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一般情况下,文件的评审周期为一年,结合管理评审进行,必要时也能够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评审,评审引起的文件更改按4.7执行。4.4文件的标识4.4.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综合管理部按下述方法进行编号。4.4.1.1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号:YFGQ/QM――质量管理手册发布的年号质量手册的英文缩写(QualityManual)本厂的代号4.4.1.2三级文件的编号:YFGQ/WI――XX该作业文件的编号,用01,02……数字表示作业文件的英文缩写(WorkingInstruction)本厂的代号4.4.1.3记录的编号:YFGQ.XXA版本号该记录顺序号,用01,02……数字表示本厂的代号4.4.2文件编号同时按英文字母顺序标识其版本号(从A开始,按A、B、C……递加)和修改状态(从0开始,按0、1、2……递加)。4.5外来文件的控制4.5.1直接引用的各类外来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使用。4.5.2综合管理部4.5.3综合管理部4.6文件的发放与回收4.6.1综合管理部对本厂所有的受控文件制定<受控文件清单>。4.6.2体系文件的发放由综合管理部文件管理员按照经厂长批准的<文件发放范围审批表>进行发放文件。文件的发放范围应保证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场所都能得到相应的有效版本。4.6.3综合管理部在发放文件时,为每份文件填注控制号(原件除外),加盖”受控”章。每份文件的受控号各不相同,便于识别和追溯。4.6.4文件的领用人在<文件发放/回收表>上签名领取文件。4.6.5对于非表格类受控的文件和资料,任何人不得任意借用复印。需要时,应征得管理者代表同意,在文件管理员处办理领用手续。4.6.6任何无受控章的文件和资料都不允许使用。一旦发现,将由文件管理员收回处理。4.6.7当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综合管理部办理更新手续,交回破损文件,更新新文件,其受控等级和控制号与原文件一致。综合管理部文件管理员要及时销毁破损文件。4.6.8当文件持有人丢失文件后,应说明丢失原因,由综合管理部文件管理员按4.6.4条款执行。文件管理员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控制号,并在发放记录上注明原控制号的文件作废。4.6.9文件的使用者应得到相关文件的最有效版本,对过期或与生产现场不相适应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及时收回。4.7文件的更改与作废4.7.1当文件需要修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部门负责人在<文件更改通知单>中说明更改原因,提交综合管理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对重要的更改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如技术参数等)。4.7.2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应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岗位的人员审批。审批人员应获得审批所需要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7.3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综合管理部实施更改。文件更改时,注明更改修改号和更改时间等。当文件修改内容超过文件总字数的50%,或修改号已变为10时,需要对文件按4.6的要求进行换版发放,同时原版文件作废,由综合管理部按4.7.4条款执行。4.7.4作废的文件应由综合管理部按文件发放范围收回,并在<文件发放/回收表>中记录回收人员和回收时间,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作废文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统一销毁,并填写<文件销毁记录>以确保所使用的受控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4.7.5对需保留的作废文件,综合管理部集中保存并加盖”保留”印章,方可留用。一般只保留作废文件原件。4.8文件的存档和管理4.8.1文件经批准后,原件交综合管理部整理登记存档。存入软盘的文件也由文件管理员进行归档登记。为防止文件的丢失,所有存入软盘的文件应有备份。以软盘贮存的文件也应进行标识。4.8.2文件管理员在发放、增发和换版时,需在<受控文件清单>中予以记录,以便表明现行有效的所有受控文件的版本和份数。4.8.3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应经部门领导同意。借阅人应在指定时间以前退回文件。任何原件不允许外借。4.8.4文件的保存应防止损坏和丢失。体系文件应至少保留三年。5有关文件6记录受控文件清单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发放/回收表文件发放范围审批表外来文件清单文件销毁记录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为持续改进和追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涉及和形成的所有记录,包括外来的相关记录。3职责3.1综合管理部负责督导各部门对记录进行管理与控制。3.2其它部门分别控制、保存和管理相关的记录。4工作程序4.1记录的编号参见<文件控制程序>。4.2各部门有关人员必须按<质量管理手册>要求对有关事实活动予以记录。记录须字迹清晰,真实准确,内容完整,并有当事人必要的签字。4.3记录的修改记录原则上不能修改,确因笔误需纠正时,不能在原处涂改,能够划改,同时把正确的内容写在上面,必要时由划改者签上姓名或盖章。4.4各有关部门须适当的对记录按种类、产品或设备(或部门或条款标识)等进行分类编目,按编目顺序装订,以便于检索。记录的收集按各自有关程序文件和<记录清单>(包含记录名称、编号、归档周期、保存期和保存地点等)进行。4.5记录按编目装订成册后,在封面标以记录编目和保存期,按类别和编目进行保存。4.6综合管理部对各部门提交的有关记录原件进行确认,记录必须清晰,已经完成并签署,要对收到的记录按<记录清单>中规定的归档周期进行归档,并在<记录归档登记表>中予以登记,分类保存。4.7记录的贮存、保管记录按防火、防潮、防蛀的要求保存在各部门的文件柜中分类保管,以便查阅、检索。4.8存档的记录原则上不得离开存储房间查阅,查阅人员应就地查阅,如确须在存储房间外使用有关记录,应严格登记并不得损坏,及时归还。合同要求时,在商定的时期内,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4.9记录的保存期限须严格执行<记录清单>中的规定。4.10记录保存到期后,由记录管理人员登记并请示管理者代表审核后,予以销毁,并在<记录归档登记表>中记录销毁时间。5有关文件6记录记录归档登记表记录清单1目的体现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约束机制,增加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层对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3职责厂长负责管理承诺的提出并落实。4工作过程厂长作为最高管理者,经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综合管理部负责保存管理承诺的证据。4.1对满足顾客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首先由厂长负责组织领导层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认真传达学习并统一思想,其次是实施逐级的质量教育制度,以各种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4.2厂长主持建立并保持以顾客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批准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颁布<质量管理手册>,确保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手册>以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理解一致,并坚决贯彻执行;4.3经过合同评审、及时与顾客沟通以及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等工作进行落实;4.4质量目标经过分解到相关的部门予以落实;4.5厂长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根据内部和外部审核报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实现持续改进;4.6厂长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配备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和设施、技术和方法以及软件等。1目的体现本厂宗旨,增强顾客满意。2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活动。3职责3.1厂长负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理念的建立。3.2全体员工以”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指导生产和经营活动。4工作过程本厂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顾客,本厂不但应了解和满足顾客当前的需求和期望,而且应研究和分析顾客将来的需求和期望,并力争超越顾客预期的期望,作为本厂无止境的追求。为此厂长经过各种会议、培训等方式,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在本厂各层次范围内予以贯彻,并做到:4.1识别顾客明确的或隐含的需求和期望,包括本厂应尽的与产品质量责任或义务以及法律和法规方面的要求;4.2经过市场调查研究、预测或与顾客直接接触等方式来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4.3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明确要求,包括产品要求、过程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4将已转化的要求传递到本厂各级组织,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要求得到满足,达到并增强顾客满意。

1目的确保本厂宗旨的适宜性,并变成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方针的建立、实施、评审和改进。3职责3.1厂长负责质量方针的建立、实施和评审。3.2全体员工应把质量方针变为行为准则。4工作过程4.1质量方针是总的质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是由厂长主持制定和批准发布的。4.2质量方针体现了以下原则:4.2.1与本厂的组织宗旨相适应;4.2.2;4.2.34.2.4适合于本厂的活动、产品特性、规模;4.2.5提供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4.2.6在厂内得到沟通、理解、实施和保持;4.2.7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4.3本厂根据上述原则制定的质量方针,详见第0.4章。4.4质量方针批准发布之后,在管理层和各部门中进行广泛宣讲,达到沟通和理解,确保质量方针为广大干部和员工所掌握,并坚决贯彻执行。4.5厂长经过每年定期的管理评审活动,检查质量方针的执行情况,评审质量方针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4.6质量方针的制定、批准、评审、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策划、分解、实施、评审质量目标,以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目标的建立、实施、评审和改进。3职责3.1厂长负责质量目标的建立、实施和评审。3.2综合管理部负责把的质量目标分解到各部门。4工作过程4.1厂长主持制定和批准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可检查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经过实现质量目标来落实和贯彻质量方针。4.2厂长应确保在本厂的各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综合管理部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管理方案>,把本厂的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4.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质量目标的执行情况每半年组织一次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厂长汇报。4.4当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或经过评审认为质量目标需要修订时,应及时修订。4.5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目标的管理。质量目标的制定、批准、评审、修改和改进,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5本厂当前的质量目标见本手册0.4章。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质量目标管理方案>相关记录1目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需要。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变更。3职责厂长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评审和改进。4工作过程4.1厂长负责按照GB/T19001-idtISO9001:标准要求,对本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标准中4.1条款——总要求。策划内容包括:(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确定组织机构以及各级和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c)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覆盖产品的范围以及允许的删减;(d)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所需的资源;(e)委派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是本厂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各类规范标准以及记录等三个层次文件为核心的文件体系,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4.3<质量管理手册>文件均有修改页,解决局部的修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改动较大时,进行更换版本,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4.4当厂内组织结构、体系范围及其它原因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需及时对体系进行策划,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4.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其具体规定详见本手册4.2.3章节<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在设立好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见附录A)的基础上,经过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及其接口关系来实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领导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负有专项职责的人员。3职责3.1厂长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明确规定。3.2综合管理部负责把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4工作过程厂长经过文件形式确保本厂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并经过文件的贯彻、会议等形式予以沟通。4.1厂长职责组织和贯彻国家、上级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决策本厂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目标;授权管理者代表,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批准<质量管理手册>的发布和实施;在厂内全面推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把增强顾客满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作为永恒追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资源的配备;负责所用物资的采购计划和供方名单的审批;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决定有关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决策本厂的重大事宜。4.2管理者代表职责a、组织并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维持和改进,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符合标准要求;b、向厂长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c、主持内部审核,协助厂长进行管理评审;d、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e、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f.做好厂长交付的其它工作。4.3生产部长职责根据综合管理部的顾客需求,作出生产计划;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进度;负责设备动力系统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相关责任人;组织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并监督实施;确定设备利用率、完好率指标;审批有关生产方面的技术作业文件;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确认;督导并检查日常的设备维护及保养工作;负责检验设备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全面管理;负责进厂原材料检验和工序、最终产品的检验;组织对有关产品质量的数据分析;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并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负责对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组织处理;处理重大生产异常情况;做好厂长交付的其它工作。4.4质检部长职责负责检验设备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全面管理;负责进厂原材料检验和工序、最终产品的检验;组织对有关产品质量的数据分析;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并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做好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4.5综合管理部长职责a、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协助组织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对实施情况予以监督、检查、落实和管理;b、在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协助组织并实施内部审核;c、做好管理评审的材料收集准备工作,参加管理评审会并做好管理评审输出内容的处理和落实;d、负责组织对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合格的评审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管理;e、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负责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确立的岗位和战略目标设计各岗位职能、职责,主要工作目标;负责制定销售方面的营销计划,组织销售开发客户;组织销售合同的评审、审批工作;负责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负责所用原辅材料的采购工作;负责顾客满意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做好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4.6生产车间主任职责负责按要求对生产过程的卫生指标进行管理;负责按生产进度计划进行现场生产;建立本车间各项制度,严格交接班程序;负责车间的全面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负责生产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负责对产品不合格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4.7内审员质量职责a、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b、有效地策划和履行被赋予的职责;c、将观察结果形成文件;d、报告审核结果,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f、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1目的经过设立管理者代表并授予其应有的职能,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者代表的确立。3职责3.1厂长负责管理者代表的确立并授权。4工作过程厂长根据本厂特点和实际,下达授权令(见本手册0.2)。管理者代表负责按照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并结合本厂实际,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处理内部质量管理活动以及对外联络事宜。1目的为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信息交流,保证沟通的顺畅充分,特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沟通。3职责3.1厂长领导内部沟通工作。3.2综合管理部负责会议沟经过程中的会议记录。3.3各部门负责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应用。4工作过程厂长确保在内部各职能和层次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沟通的结果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其沟通方式主要有:·文件沟通:经过内部文件的分发达到沟通;·会议沟通:经过各种会议进行沟通;·经过各种日常简报、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沟通;5有关文件6记录会议记录1目的厂长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满足GB/T19001-标准的要求和顾客的期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适应于本厂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以及变化了的情况。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定期的管理评审和临时性的管理评审。3职责3.1厂长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和审批管理评审报告,并根据需要临时增加管理评审。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厂长和管理评审会议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准备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管理评审工作的落实及协调工作。3.3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参加管理评审并负责落实评审中发现的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4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负责改进措施的跟踪落实。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的频次4.1.1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两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4.1.2厂长可根据下列情况,临时增加专门的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质量方针与目标进行调整,经营方针变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内审发生有多处严重不合格项;市场环境、顾客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法律、法规的变更,包括标准的变化;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发现严重不合格项;厂长认为有其它原因有必要进行评审时。4.2评审准备根据本厂管理评审周期,按厂长指示综合管理部提前一周下达书面的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接到通知后积极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入材料。4.2.1由各部门协助管理者代表,准备好下述资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最近的内部或外部”审核报告”管理者代表顾客反馈,包括意见、建议、投诉、抱怨等,反馈形式包括文字、电话及其它形式综合管理部c)过程运行及产品质量的符合情况,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与法律法规符合的程度各部门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综合管理部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措施的实施情况综合管理部由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管理者代表g)对本厂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各部门4.2.2厂长、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必要时吸收其它人员参加。4.3实施评审4.3.1评审的形式采用厂长主持,以开会讨论的方法进行评审。4.3.2评审依据顾客的愿望,审核结果(包括内审和外审)和质量标准,评审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持续有效地反应了顾客的期望,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合于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要求,是否能够持续有效的满足有关标准要求。4.4评审输出:4.4.1对满足GB/T19001-标准及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有效性做出合理而全面的评价,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内容;a)对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内部审核的结果做出合理而全面的评价;b)对质量管理体系随着新技术采用、质量概念发展、市场战略和社会要求及环境条件变化而进行更新和改进的考虑的合理全面的评价;c)与顾客有关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包括针对顾客规定的明示和未明示的要求及法律法规的要求。顾客意见和申诉是否能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进行评价。对未能完成的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需改进或改变的范围。e)对内部机构设置人员和其它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评价。4.4.2综合管理部4.4.3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报告>,由厂长批准后,综合管理部4.5管理评审的跟踪4.5.1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向纠正和预防措施或改进主要负责人发布<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或<改进通知单>,要求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意见。4.5.2接到<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或<改进通知单>的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报告>中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填入<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或<改进通知单>中,交管理者代表审批。未获批准的要予以修改,批准后在综合管理部登记。4.5.3纠正和预防措施批准后,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须认真实施。综合管理部在最后期限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任何拖延完成都应报告厂长。4.5.4完成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自我验证后,其主要负责人应及时通知综合管理部,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表>递交管理者代表,由其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对实施结果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和确认,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上填写验证评审结论。原件作为记录交由综合管理部存档。4.5.5如果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结果不可接受或未被认可,重新从条款4.5.2条款执行。5有关文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输入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或预防措施表改进通知单会议纪要会议签到表1目的提供适宜的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所需资源的提供。3职责3.1厂长负责资源的提供。4工作过程由厂长负责及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实现所需资源,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及时提供以确保:·实施和改进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提供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以增强顾客满意。1目的经过对与质量有影响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各级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内外部需求的变化,保证从事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岗位的人员的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中涉及的所有人员。3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工作。4工作过程4.1人员选定综合管理部对各级人员配备的适宜性负责,综合教育程度、培训经历、技能并结合现状,综合管理部对与质量有关的重要岗位人员制定<岗位质量责任制>。综合管理部对现重要岗位人员能力进行评定,并填写<重要岗位人员能力评定表>。4.2培训4.2.1培训要求4.2.1.1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业务员和主要设备的操作者都要经过适当培训。4.2.1.2各岗位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完成工作并保证质量需要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熟悉并掌握的工作程序等。4.2.1.3员工上岗前,新产品正式投产前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时,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4.2.1.4经过板报、培训、考核等形式增强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参加培训人员具备所从事工作必须的能力(资格),同时意识到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对于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性,意识到应积极寻求工作质量的改进,为本厂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4.2.1.5特殊岗位操作人员(电工、驾驶员等)须经政府授权组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4.2.2培训需求的确定4.2.2.1每年年初由综合管理部结合员工的评定结果和本厂的发展情况,制定年度的培训计划,报厂长审批后执行,以保证培训满足需求。4.2.2.2临时需要的培训,由综合管理部根据情况随时提出<临时培训申请>,报厂长批准后执行。4.2.2.3<年度培训计划>和<临时培训申请>的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大约的授课时数、主讲人、时间及考评方法等。4.2.4培训的实施4.2.4.1准备4.2.4.1.1内部培训前,综合管理部应通知培训主讲人编写教案,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有关培训时间和地点,并负责准备培训器材。4.2.4.1.2关于外部培训,综合管理部负责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安排并通知被培训人有关事项。4.2.4.2实施4.2.4.2.1根据培训通知约定的日程安排,进行教师授课或实际操作示范等方式的培训。4.2.4.2.2培训时,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填写<培训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4.2.5评价4.2.5.1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形式的笔试、口试或实际操作等,以便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培训考核由培训的主讲人主持和考评。4.2.5.2综合管理部将内部培训考核评价结果填入<培训记录>和<员工培训履历表>。外部培训时,受训人应以培训单位颁发的有关证明通知综合管理部有关培训结果,由综合管理部将结果记入<员工培训履历表>。4.2.5.3培训不合格或需要培训而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独自上岗工作,须重新进行培训直至培训合格。特殊工种人员在取得相应专业资格前不得上岗。4.3人员资格的保持员工脱离原岗位半年以上时,要重新上岗须重新培训和考试合格。随着新产品的开发投产和设备的更新,对有关人员进行继续培训,以保持其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资格。5有关文件岗位质量责任制6相关记录重要岗位人员能力综合评价表年度培训计划临时培训申请培训记录员工培训履历表1目的使用和保持可靠、优良的技术设施,充分发挥设施的能力以满足产品质量对工序能力的要求,获得最经济的设施寿命周期费用和最高的综合效率。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生产和服务能力有影响的设施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厂房、生产设备、通讯工具(电话、传真、网络等)、运输工具以其它支持性服务。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制订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3.2生产部负责组织设施验收、安装、调试、维修和设施资料存档工作等工作。3.3车间负责设施的使用和日常保养工作。4工作过程4.1设施采购计划设施的采购由综合管理部根据生产部的需要和计划的安排,制定<采购计划>,经厂长批准后实施。4.2设施进厂的检验外购设施进厂后,由生产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检查,按设施装箱单清点附件、备件、工具、资料等,检查设施外观质量是否有损坏等。如无异常,执行4.3条款。如设施有损坏,则由检验人员写出损坏原因报告,由综合管理部与供应商联系解决。4.3安装、调试与移交4.3.1设施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生产部组织人员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制作设施基础,并进行设施安装。4.3.2设施安装完毕,生产部组织人员按技术说明书要求进行设施精度检验和运行试车,各项检验指标合格后,填写<设施安装移交记录>并负责建立<设施台帐>和<设施履历表>,生产部整理设施全部技术资料存档。4.4设施使用制度4.4.1生产部根据设施状况,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等技术文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4.2操作者在使用、维护设施时,要严格遵守设施管理基本准则来使用保养设施。4.5维修、保养、润滑作业者需正确使用设备,每天开机前要对设施按<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全面检查,加注润滑油,并空载运行,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按4.7.1条款执行。操作人员下班前,要对设施进行例行保养、关闭电源,清扫、擦洗,保养设施内外整洁,填写<设施维修保养记录>。4.6设施事故处理4.6.1设施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电源。除了不及时抢救会扩大险情外,均应保持现场,填写<设施事故报告单>,立即上报生产部,生产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并在<设施事故报告单>上填写事故处理情况,必要时报生产部长或厂长审批后存档。4.6.2设施大修或更换主要零部件及设施使用方面的变动,要在<设施履历表>中登记。5有关文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6相关记录设施安装移交记录设施维修保养计划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设施年度检修计划设施事故报告单采购计划设施台帐设施履历表目的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保证产品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场所的管理。3职责3.1生产部长负责识别与产品质量有关的环境要求;3.2车间负责生产方面工作环境的维护和保持;3.3综合管理部负责工作环境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4工作过程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工作环境与办公环境的维护与保持。4.2车间应严格按<生产厂区环境及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要求保持工作环境,对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使生产现场的人流和物流有序,工作环境适宜,确保清洁、安全和文明生产。4.3综合管理部每月组织对全厂范围的环境卫生与清洁生产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环境检查记录>。5相关文件生产厂区环境及车间卫生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现场卫生检查记录1目的为保证产品达到质量目标和顾客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适用范围3职责3.1厂长负责组织进行特定产品及新开发产品的策划并批准质量策划文件。3.2生产部长负责编制质量策划方案。3.3综合管理部负责检查、监督质量策划方案的实施。4工作过程4.1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针对产品确定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产品实现各阶段所需的检验、验证、确认、监视等活动;产品的接收标准和要求;产品实现各阶段应留下的记录等。4.2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分类针对产品的特点,分为常规产品的策划和特定产品的策划。4.3产品实现的策划的控制4.3.1对常规产品的策划,其输出内容在本手册中已有具体描述。4.3.2对特定产品的策划,要制定具体的<质量策划方案>4.3.3<质量策划方案>的编制4.3.3.1<质量策划方案>的准备与顾客签定非常规产品合同时,综合管理部应及时通知厂长。厂长召集管理者代表、生产部长和各科长对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备、工具、资源、体系文件、工艺、检验有关的技术文件等)能否满足生产、采购和质量保证要求等进行评审。4.3.3.2质量策划方案的编制评审后,若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该合同规定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需要引用的文件、设备、资源等齐全,则由生产部长直接编制<质量策划方案>。<质量策划方案>应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相一致。若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而需要补充或修改部分文件、过程、设备等资源方可满足要求,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予以策划和解决,编制<质量策划方案>。4.3.3.3质量策划方案的审批、发布和实施<质量策划方案>编写完后,由厂长审批,按”文件控制程序”发布和控制,由各部门组织执行,综合管理部负责检查和监督。4.3.3.4<质量策划方案>需修订时,需由厂长批准。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质量策划方案1目的经过对销售合同或订单签定前进行评审,确保其内容和要求明确,以便提供满足合同要求的产品。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销售合同或订单的评审。3职责3.1综合管理部负责合同或订单的评审及审核,厂长批准;3.2必要时,有关部门参与评审。3.3综合管理部负责与顾客的沟通。4工作程序4.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4.1.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与顾客沟通,调查收集市场相关信息,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顾客要求的识别,明确与产品有关的要求。4.1.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主要包括:a)顾客规定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对产品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未做规定,但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应随时了解法律、法规要求,使产品和服务符合其要求;d)本厂确定的附加要求,如:采用新工艺、新标准以及超越顾客的需求。4.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4.2.1评审管理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产品评审并与顾客联系,对已确定的顾客要求连同本厂确定的附加要求进行评审。评审在对顾客做出正式承诺前即合同和订单正式签订前进行。4.2.2评审方式对老客户的常规合同,由综合管理部识别清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后填写<销售订单登记表>,由综合管理部部长审核,厂长批准;对非常规合同或新开发客户,由综合管理部签订书面合同并组织财务部、生产部进行评审,并经厂长批准。4.2.3经过产品要求的评审以达到:确保准确理解产品要求;在顾客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提供要求的情况下,顾客要求在接受前要得到顾客确认;与以前产品要求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任务要求,要经过评审解决;经过初步策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及技术措施,确保有能力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使用要求。4.2.4与产品要求有关的变更经批准合同在执行过程若发生变更,须重新对产品要求进行审批,由综合管理部业务员及时将变更信息书面传递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合同及时全面执行。4.2.5顾客沟通4.2.5.1本厂与顾客沟通职能部门为综合管理部及所属部门,具体负责与顾客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并建立顾客档案。4.2.5.2沟通方式根据具体条件选定,如电话、通信、传真、上门访问,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与顾客共同学习、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措施。4.2.5.3联络、沟通主要内容:合同签订前由业务人员经过各种方式与顾客沟通,充分理解合同条款,明确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并传达给相关部门。合同签订后,明确一定的与顾客联系的方式,保证合同执行过程中随时与顾客的沟通。合同执行完后,业务人员仍要保持与顾客的沟通,以得到来自顾客的必要的信息反馈,特别是对顾客投诉,要给予必要的答复。4.2.6综合管理部经过日常检查、调查顾客和内部审核等方法,对综合管理部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厂长汇报。5相关文件<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6记录合同台帐销售订单登记表产品要求评审表顾客沟通一览表1目的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和外包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进厂物资符合规定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及外包过程的控制。3职责3.1综合管理部负责物资采购的控制。4工作过程4.1采购的分类根据采购物资对产品实现过程及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采购量、货值的不同,将其分为A、B二类实施不同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A类(关键物资)小麦粉、大豆粉、鸡蛋、食盐、食用碱、内包装材料、设备重要部件等B类(一般物资)消毒剂、外包装材料、设备的易损部件等4.2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对B类物资的供方采用验看样品的方式进行评价合格后,可列入<合格供方清单>;对A类关键物资的供方,要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选择和评价。4.2.1A类4.2.1.1综合管理部经过分发”供方调查表”对初选的供方进行调查考核,并由质检员对供方提供的样品进行质量评定。4.2.1.2综合管理部根据供方调查表和供方提供的样品对供方进行综合评价,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参照以下内容:与交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价格水平;设备的先进水平;检验和试验能力;样品质量检验记录等内容。具体见<供方评价表>,得分在18分以上的,建议列入合格供方。4.2.1.3对合格供方建立供方清单,并由厂长批准。4.2.1.4合格供方的供货情况考核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内容包括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级证明)或质量荣誉证书、样品测试报告、进货时检验的不合格记录、供货不及时的记录、”供方调查表”、”供方评价表”、”采购合同”等。4.2.1.5质检员对采购产品检验后填写<产品入厂检验记录>,采购产品入厂抽查不合格时,综合管理部经办人负责按8.3章节<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当天传真给供方,要求对方必须在二天内给予答复,并在下次进货验收时加大抽检比例,如果存在同样的问题,连续三次抽查仍判定不合格,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4.2.2供方的重新评价每年末综合管理部分发”供方调查表”,与供方联络,检查、了解供方经营状况,对供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供方的供货业绩、合作态度等方面进行重新评价,具体见<年度合格供方评价表>,评价合格的列入<年度合格供方清单>,不合格的取消其供方资格。4.2.3对供货及时,数量准确,已获得国际质量认证或其它质量荣誉,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有较强质量保证能力,能够稳定提供合格产品,严格执行采购合同的供方,入库检查时能够考虑减少抽查数量。生产部负责确定抽查数量。4.2.4厂长负责对合格供方名单变更的审批。4.3采购信息4.3.1采购技术文件4.3.1.1采购技术文件由生产部长负责制定,其内容包括如下一条或几条:a)物资的名称;b)质量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c)检验规程及验证方式;d)适当时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人员资格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4.3.1.2采购技术文件的审批和控制采购技术文件的审批和控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3.2采购计划的制定和控制4.3.2.1综合管理部根据合同、订单和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由厂长批准,以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的和适宜的。<采购计划>内容包括:采购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要求到货时间、价格等。当采购额超过5000元或长期供货时,需与供方签订供货合同。4.3.2.2<采购计划>变更时,应由原批准人审批,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执行。4.4采购物资的质量验证和控制。4.4.1对本厂的进货,按<进厂物资检验规程>对货物进行检验。4.4.2如果需要对采购产品进行货源处的验证,综合管理部需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方式、方法及放行标准,由综合管理部会同检验人员到货源处验证,并填写<产品货源处验证记录>。但这种验证不用于减免供方对所提供产品质量责任。4.5对零星或少量使用的物品,综合管理部可依据采购技术文件要求自行采购,检验人员按采购文件规定进行检查。5相关文件<进厂物资检验规程>6相关记录供方调查表合格供方清单供方评价表年度供方评价表采购计划供方供货跟踪验证记录1目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因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3职责3.1生产部长负责编制生产技术信息、生产计划并对生产过程控制;3.2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计划的组织落实;3.3生产部负责保证生产设备处于适宜状态;3.4检验人员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4工作程序4.1作业指导文件的编制和发布。生产前,生产部长提供产品技术要求、检验规定等必要的技术文件,并对关键工序、不同设备的工艺参数范围予以确定,编制有关的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4.2人员培训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进行培训。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由操作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4.3按<生产设施管理控制程序>使用、维护和保养设备,以保证生产过程能力。4.4物资和产品的控制操作者应根据相应的工艺文件,使用合适的、有合格标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4.5环境安排和保持环境的安排和保持应满足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的需要,员工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4.6生产计划4.6.1生产部根据综合管理部反馈订单以及库存报表编制<生产通知单>。<生产通知单>由厂长批准。4.6.2车间根据<生产通知单>组织协调生产,以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4.7生产过程的控制4.7.1生产前的准备各车间接到<生产通知单>后,到相应仓库领取材料和器具。4.7.2生产过程4.7.2.1操作者作好生产前准备工作,按有关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开机生产,并随时跟踪各关键控制点的工艺参数情况,填写相应生产记录,生产工艺流程图见本手册<附录3>。4.7.2.2进入正常生产过程后,质检员按照<产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巡回抽检,监控生产过程。如果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7.24.7.2.5包装人员按规定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并按规定进行包装。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在<入库单>上标明数量,办理入库手续。4.7.2.6生产部每日收集汇总<生产日报表>和产品检验记录的相关信息,以便为提出过程改进的需求提供证据。<生产日报表>每日报一份综合管理部。4.8检验人员的培训检验人员上岗前,应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工作中经过继续培训、重新培训或进一步培训等方式,保持其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具体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4.9质检员对产品的转序和放行负责,并在<生产计划>和<生产记录>上签字,各工序在规定的检验内容未完成之前,不得放行和转序产品。4.10产品交付4.10.1综合管理部负责交付过程的实施。产品的交付要求按合同执行,一般的交付方式为本厂送货,并按验收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双方在<送货单>上签字。4.10.2产品在交付过程中需保证不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产品交付后若出现质量等问题,由综合管理部及时反馈给生产部,生产部组织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返工、退换货等。5有关文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设施管理控制程序><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挂面生产作业指导书>6相关记录生产通知单产品质量检查记录生产日报表调粉过程监控记录烘干室温湿度监记录配制消毒液执行表包装过程监控记录表1目的经过对产品和检验状态进行适当标识,防止不同产品及不同检验状态产品混用,并在需要时能够进行追溯。2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物料、半成品和成品。3职责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识进行监督管理。4工作过程4.1标识的范围和方式·标识的范围:标识分为产品标识和产品状态标识·产品标识的方式有:卡片、包装等·状态标识的有:待检、合格、不合格。4.2可追溯性当合同、法律、法规和自身需要(如客户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风险等)对可追溯性有要求时,产品的追溯路径为:采购产品原标识合格证生产记录领料单采购产品原标识合格证生产记录领料单物料标识卡物料标识卡1目的保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产品即原材物料、成品、半成品、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等。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管理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和保护工作;并负责对防护过程的检查。3.2车间、仓库具体负责产品的储存和交付过程中的标识、搬运、贮存和保护工作。4工作过程4.1总则从产品实现过程到产品交付给顾客前,根据顾客要求并结合产品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产品防护,确保将合格的产品交付给顾客。4.2产品的防护标识在产品实现过程到产品交付给顾客前的各个阶段,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有适当的防护标识,如防火标识、防潮湿等。4.3产品的包装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对包装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有效地实现对产品的防护。4.4产品搬运过程物资搬运要采取可靠的防止损坏或变质的措施,包括使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合适的搬运工具和合适的人员;4.5贮存产品的入库、验收、保管和发放严格按<仓库管理制度>执行;库存物资要做到无损坏、无丢失、无霉烂变质、堆放整齐,标识清楚,做到帐、卡、物相符;精密仪器、仪表封存保管,保持规定温度。贵重物资入柜加锁或加封保管;仓库保管员要对库房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易燃、易爆、易污染腐蚀、有毒物资进行重点防护。5相关文件<仓库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入库单出库单保管账发货单成品防护记录1目的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IMTE)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满足使用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本厂没有计算机软件用于监视和测量活动。3职责生产部负责IMTE的管理与控制。4工作程序4.1IMTE采购计划的提出与审批生产部按照生产需要,并根据以下情况,选择适合的IMTE,当需购置时,上报厂长:A)新工艺、新项目、新增测试内容要求添置的IMTE;B)国家计量部门要求更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4.2首检生产部将购置的IMTE送交计量单位检定,由计量单位出具检定报告,合格后使用。4.3登记、编码及发放对首检合格的IMTE,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中登记,对其进行编号,并记录其测量任务、要求的准确度和首检日期,并根据标准或相关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检定周期等,在检具合适的位置上粘贴合格标识,并将检具发放到相关部门和个人,检具领用人在<监视和测量装置登记台帐>上签字领取。4.5检定校准组织4.5.1生产部负责IMTE的校准工作,受委托的校准组织为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验,所出具的报告有足够的可信度。4.5.2生产部负责对自制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检验组织工作,并作好<比对记录>。4.5.3本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不涉及计算机软件。4.6检定校准生产部根据<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中规定的检定周期制定具体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计划>,并按计划要求组织检定。检定单位对需进行维修或校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维修和校准,需要报废的给予报废通知,对合格的出具检定报告或证书。生产部根据检定报告或证书,对监视和测量装置予以更新状态标识,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中登记检定日期及校准结果,并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下发使用;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注销。4.7监视和测量装置状态标识”合格”标识——粘贴在监视和测量装置适当位置上,表示该监视和测量装置合格,处于能够使用状态;”报废”标识——粘贴在监视和测量装置适当位置上,表示该监视和测量装置已报废,不得投入使用。4.8偏离校准状态情况的处理生产部应定期对使用中的IMTE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某一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对使用该器具检测的产品进行追溯,并进行重新评定,在<检具失准评定记录>予以记录,对监视和测量装置作出相应的处理(重新校准、修理、报废等)并做标识。4.9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护和保养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部门及使用者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树立爱护IMTE的意识,定期进行保养。4.10使用时,应正确选择IMTE,如发现测量有误或有意外损伤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器具持有者应爱护检具标识,若发现标识不清或丢失,应及时与生产部管理人员联系。4.11本厂无计算机软件用于监视和测量的情况。5有关文件6记录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监视和测量装置失准评定记录比对记录目的为了规范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本过程的策划。3.2综合管理部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策划。3.3所有部门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