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探究四感受司法公正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体验民事诉讼的程序,加深对诉讼法的认识,感受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义。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议题1模拟法庭,折射公平正义缩影2019年10月,张某和韦某参加了就读大学组织的篮球友谊赛,分属不同队伍,比拼激烈。张某起跳上篮时,韦某追上张某,两人发生碰撞。随后张某失去平衡,倒地受伤,韦某被判犯规。此后,张某将韦某诉至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要求其赔偿六万五千余元的医药费等。人民法院一审认为,韦某的防守行为属犯规行为,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过,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参加对抗性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据此,判决韦某对张某的损伤承担50%的赔偿责任。韦某不服,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任务1】小组商议:请结合本案例,开展模拟法庭的活动。谈谈人民法院在法庭活动中是如何维护司法公正的。【任务2】小组讨论:举行模拟法庭有何意义。议学活动【情境】提示:(1)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做到清楚案件事实、认真确认证据、准确适用法律,谨慎妥当做出裁决结果。(2)程序公正,在诉讼中要确保当事人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平等地给予当事人陈述事实、理由和举证的机会。(3)法官在法庭活动中保持言论和行动的公正形象。(4)审判公开,确保庭审活动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提示:(1)通过让我们亲自参与真实案例的模拟开庭审理,切身感受法律的庄重威严、公平公正,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得以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法律思维能力。(3)透过亲身体会法律的运行,使我们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了更加完整的把握,为今后从事法律事务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4)通过亲身体验模拟法庭,激发了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强烈渴望和浓厚兴趣,提高我们学法、懂法、守法的能力,达到了普法教育的目的,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议学成果【任务1】小组商议:请结合本案例,开展模拟法庭的活动。谈谈人民法院在法庭活动中是如何维护司法公正的。【任务2】小组讨论:举行模拟法庭有何意义。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是对真实法庭审判过程的虚拟。活动基本内容为: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担任审判员、公诉人、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证人、书记员等不同的角色,对预先选择的案件按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实际模拟司法审判的法庭调查及法庭辩论等过程。角色分工1.根据案情将全班分为审判组、原告组、被告组、代理人组、证人组等。每个人必须加入一个组并尽可能担任一个角色。
2.每个人应该按照模拟角色准备相关材料,发言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角色职责审判组:包括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职责:审理案件、评议案件、对案件作出裁判等。原告组:包括原告、诉讼代理人。职责:提起诉讼、提供证据、进行辩论、提起上诉等。被告组:包括被告、诉讼代理人。职责: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提供证据、进行辩论、提起上诉等。证人组:包括证人。职责: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遵守法庭秩序等。模拟法庭程序1.开庭准备
◆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2.法庭调查
◆当事人陈述。
◆告知证人有关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出示证据并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质证主要围绕证据是否客观存在、是否与案件有关联、是否合法取得等问题进行。3.法庭辩论
◆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互相辩论。
◆审判长分别征询原告、被告的最后意见,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同意,合议庭主持调解;如不同意,合议庭休庭评议。4.合议庭评议
◆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退庭进行评议。5.宣告判决
◆合议庭重新回到法庭,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的承担以及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原告组陈述林:在上篮过程中,原告感受到身体侧后方被人顶撞,导致倒地负伤,前后花费数万元治伤。这是因为被告在比赛中犯规所致,被告理应负责。被告组陈述刘:在对抗性较为激烈的篮球体育运动中难免存在肢体接触,被告并非故意犯规,申请驳回原告一审全部诉讼请求。证人组陈述陈:作为此次篮球赛的主裁判员,当时我看到被告动作较大,导致后果较严重,因此和另一裁判员商量后决定判定该动作为“违体犯规”。张:本人是篮球赛的负责人。由于对篮球规则不够理解,在出具的第一份情况说明中,将被告的“违体犯规”写为“技术犯规”。在与当事人沟通、调取录像及了解规则后,本人将说明更正为“违体犯规”。法庭调查辩论焦点被告的违规行为能否认定为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原告组观点①被告在球场上被处罚,证明存在主观故意的违体犯规行为。②学校关于其违体犯规行为开具的情况认定具有法律效力。③违体犯规行为不处于正常篮球规则之内,自甘风险条款需要在规则内合法地进行,该行为不符合自甘风险。被告组观点①两人在球场的身体接触属于正常防守范围,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被告存在恶意顶撞对方的行为。②在场老师和裁判皆篮球业余爱好者,更改的情况说明不具备法律效力。③案件二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千一百七十六条,关于自甘风险的相关条款。法庭辩论思维拓展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指由若干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实行合议制,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按合议制组成的审判组织,称为合议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不同的审判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有所不同。2.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1)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及结果应当向群众、社会公开。所谓向群众公开,是指允许群众旁听案件审判过程(主要是庭审过程和宣判过程);所谓向社会公开,是指允许新闻记者对庭审过程作采访,允许其对案件审理过程作报道,将案件向社会披露。(2)根据法律规定,公开审判也有例外,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包括党的秘密、政府的秘密和军队的秘密;二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是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无论是公开审理的案件,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一律公开。4.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依两审终审制度,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允许上诉的裁定,可上诉至二审人民法院,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所作的判决、裁定为生效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思维拓展议题2品读经典,凝聚司法公正共识马克思说:“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任务1】小组讨论:马克思这里提到的“诉讼”和“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模拟法庭活动,分别从审判人员、当事人、证人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1)这里的“诉讼”和“法律”的关系指的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2)①审判人员:保证当事双方平等地参与及对抗,保证当事双方以公开、理性的方式参与审判,必须依赖证据裁判等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应依法及时作出裁判。②当事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③证人:证人证言是诉讼证据的重要内容,在审判中应强调以证据为核心。议学活动一【情境1】实体法与程序法(1)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2)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3)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任务2】小组讨论:上述案例中刘磊为什么要多还款1万元?刘磊与刘松是好朋友。一日,刘磊找刘松借了2万元,并写了借条。半年后刘磊还了1万元,还有1万元没还。年底刘松又向刘磊索要借款2万元,刘磊说已经还了1万元,刘松不承认刘磊已经还过款,两人发生纠纷,刘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磊返还借款2万元。最后人民法院判决刘磊还款2万元。【任务3】小组商议,如果有证人能证明刘磊已还款1万元的事实,刘磊会不会胜诉?并结合法律与生活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认识。议学活动二【情境2】提示:(1)如有证人作证刘磊还款事实,刘磊会胜诉。(2)证人出庭作证,提供证人证言,有助于司法机关全面查明案情。证人陈述的事实情况越详细、越具体、越真实,对查明案件事实就越有意义。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行为人的动机、目的等情况,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言,有利于司法机关了解案情,正确处理案件。议学成果【任务2】小组讨论:上述案例中刘磊为什么要多还款1万元?【任务3】小组商议,如果有证人能证明刘磊已还款1万元的事实,刘磊会不会胜诉?并结合法律与生活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认识。提示:(1)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2)本案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刘磊返还欠款2万元,这是一种主张,原告以借条为证据加以证明,但由于被告在诉讼中承认向原告借款2万元的事实,没有提供已还款1万元的证据,所以就应承担返还2万元的义务。课堂小结诉讼程序模拟法庭程序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感受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坚持司法公正12341.(2019·浙江4月选考)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导致楼下林女士家的壁纸受潮霉变。林女士屡次要求张先生解决渗水问题并补偿她所受的损失,均遭拒绝。林女士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张先生承担侵权责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林女士主张壁纸霉变是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所致,应提供证据加以证明②如果林女士与审判长有师生关系,张先生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③在法庭调查阶段,书记员应查明原被告是否到庭④一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若不服判决,可以上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34林女士家壁纸霉变是张先生家的浴室地面渗水所致,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应该由林女士提供证据加以证明,①说法正确;如果林女士与审判长有师生关系,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要求,张先生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②说法正确;在开庭准备阶段,书记员应查明原被告是否到庭,③说法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上诉期内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后,则不可以上诉了,④说法不准确。本题选择A选项。12342.2021年国庆期间,吴某网购了一双价值千元的品牌运动鞋,收到货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便通过网络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对方一口答应,可当吴某寄回运动鞋后,卖家一直不肯退款。于是吴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中吴某①依法行使起诉的权利②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③可提供网聊记录作为电子数据证据④有权在一审宣判后的10日内提起上诉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234该案为民事诉讼,应委托诉讼代理人而不是委托辩护人,故②错误;有权在一审宣判后的15日内上诉,故④不选。故选D。12343.在某刑侦剧中,有这样的剧情:工作人员问诉讼参与人:“你还有没有话要说?”直到听到“没有了”的回应后才进入下一个诉讼环节。从法律角度看①体现了司法结果的公正②保证了独立行使审判权③这是对诉讼参与人的陈述权的保障④体现了审判过程的公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材料中的诉讼环节属于诉讼过程,而不是司法结果,故①不选;②夸大了诉讼环节的作用,错误。故选D。12434.(2022·山西高二课时练习)某微信公众号披露了10岁的甲是乙私生子的事实,致使甲受到同学的嘲笑。乙将此微信公众号主体丙告上了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玉石买卖合同标准版
- 2025文化长廊景观改造合同书
- 宇观商业策略探索之旅洞察太空经济的机遇
- 科技媒体融合引领内容创新的未来趋势
- 课题申报参考:考虑AI直播和政府补贴的电商供应链决策研究
- 教育领域中的创新思维与商业创新
- 新时代下智慧农场的技术与运营模式研究
- 2024年彩妆化妆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火灾应急救援中的协同作战策略探讨
- 仪器仪表在智能养老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真需求-打开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 2025年天津市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44953-2024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第三天
- 2024年列车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 《无人机测绘技术》项目3任务2无人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
- 6S精益实战手册
- 展会场馆保洁管理服务方案
- 监理从业水平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