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_第1页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_第2页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_第3页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_第4页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鸟类野外识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蕴育着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目前,全世界共有8600多种鸟类,我国就占有1186种,这个数目超过了整个欧洲地区鸟类种数的总和,美国和加拿大两国鸟类的总和也只约相当我国的66%。我国的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面积的7%,然而,却滋育着占世界14%的鸟类种数。欲准确无误地识别这么多种鸟类,不但要查阅有关书籍和标本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去野外观察它们的羽色和行为。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四个方面去识别目前一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1.羽色根据羽色,可以把你所在地区常见鸟类分成若干类。比如,鸟羽以黑色为主的有家燕、雨燕、八哥、乌鸦、黑卷尾、鸬鹚等;以白色为主的有天鹅、白鹭、海鸥、寿带鸟(白型)等;以褐色为主的有百灵、画眉、三道眉草鸥、麻雀等;以绿色为主的有黄雀、柳莺、绿孔雀等。有一点应该提醒大家,鸟类适应气温的变化,一年当中要换两次羽毛,绝大多数种类,换羽前后羽色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个别种类如雷鸟,换羽前后差异很大,而且一年之中,随季节的改变换4次羽。雷鸟生活在我国东北,春天,小草、树枝长出黄绿色嫩芽,此时雷鸟的羽色,为棕黄色带暗色横斑;盛夏,枝叶茂密,田野中庄稼茁壮成长,雷鸟的羽色变成栗褐色;深秋,树上的叶子呈红黄色,田地、山坡一片金黄,雷鸟换上带有黑色块斑的暗棕色羽衣;严冬时刻,北国风光,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雷鸟立即换上一身白“冬衣”。它们凭借频频换羽而避开敌害,这是在大自然中得以生存的一种适应性。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2.叫声鸟类大多胆怯怕人,常隐蔽在枝叶茂密的树上或稠密的草丛中,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身。鸟类的鸣声,是辨别种类的主要方法之一,欲熟悉和掌握常见种类的叫声并不难,只需经常去野外反复细心倾听,把它们的叫声用乐谱记录下来,包括惊叫声、求偶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则更准确可靠,可以反复收听,加强记忆,有时在野外播放,还可引来同种“知音”鸟。3.形态特征有些鸟类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区别种类,如扁嘴、短腿的是鸭类;长嘴、长脚的,可能是鹤类、鹳类或鹬类;嘴很长,约占体长1/5的大鸟,一定是鹈鹕;嘴大,上面长有盔突的是犀鸟;体型不大,通体黑色,尾较长且外侧尾羽向上卷曲的是卷尾鸟。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4.生活习性

各种鸟都有它们的不同生活习性。喜欢直线飞行的鸟有野鸭、天鹅、杜鹃、乌鸦等;盘旋飞行的是鹰类;波浪式飞行的鸟有啄木鸟、戴胜;飞行速度极快而又常改变方向的有雨燕;草原上有种鸟叫云雀,它常往高空飞,而且边飞边叫;沿溪流飞行的红色长嘴的绿色小鸟,往往是翠鸟。伯劳有独特的取食习性,它们常停在树枝上,待非虫过境起飞捕捉,然后返回原处啄食。在悬崖峭壁营巢的多数是鹰类;在水中造浮巢的是鸊鷉;把两片大叶子和在一起做巢的是缝叶莺;用草茎或纤维做成蒸馏瓶形挂巢的是织布鸟等等。另外,由于鸟类的食性不同,导致它们的身体结构也相应地有所不同。比如,食鱼虾的鸟类,嘴形大多长阔而尖锐,如鹭、鹳;鸭类需要在水中游泳觅食,所以它们脚趾间具蹼,喙缘生有细刻,可以随时把水滤出而将食物留在嘴内;啄木鸟由于要从树洞中钩取害虫,它的舌头长得很长,而且先端生有短钩,平时舌头缠绕在头皮下,用时,一下子伸出来,直捣害虫洞穴,尤如探囊取物,随心应手;吃植物种子的鸟,它们的喙大多短而坚,利于啄破外壳。与此同时,鸟类的脚也相应地与所食食物的性质,有统一性的适应。

目前四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鸟类在动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是一个“纲”。鸟类学家把我国已知的1188种,按照它们的不同特征,分隶于21目、81科、329属。鉴定种类主要在室内进行,在检索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的鸟体外部形态名称和骨骼部位名称。介绍如下:

1.头部

(1)羽冠头顶上特别延长或耸起的羽毛。

(2)眼先位于嘴角之后,及眼之前。

(3)耳羽为耳孔上的羽毛,在眼的后方。

(4)面盘两眼向前,具周围的羽毛排列成人面状,是称面盘。2.颈部

(1)上颈即颈项,或简称项。为后颈的前部,与后头相接。

(2)下颈后颈的后部,与背部相接。

(3)前颈位于喉的下方,颈部的前面。

(4)喉囊为喉部可伸缩的囊状构造。目前五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3.躯干

(1)背位于下颈之后,腰部之前。更可分为上背与下背;前者与下颈相接,后者与腰部相接。

(2)肩位于背的两侧,及两翅的基部。此部羽毛常特别延长,而称为肩羽。

(3)肩间部位于两肩之间。

(4)腰为躯干上面的最后一部,其前为下背,其后为尾上覆羽。

(5)胸为躯干下面最前的一部,前接前项(喉部),后接腹部。更可分为前胸或上胸及下胸。

(6)腹前接胸部,后则止于肛孔。目前六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2.颈部

(1)上颈即颈项,或简称项。为后颈的前部,与后头相接。

(2)下颈后颈的后部,与背部相接。

(3)前颈位于喉的下方,颈部的前面。

(4)喉囊为喉部可伸缩的囊状构造。3.躯干

(1)背位于下颈之后,腰部之前。更可分为上背与下背;前者与下颈相接,后者与腰部相接。

(2)肩位于背的两侧,及两翅的基部。此部羽毛常特别延长,而称为肩羽。

(3)肩间部位于两肩之间。

(4)腰为躯干上面的最后一部,其前为下背,其后为尾上覆羽。

(5)胸为躯干下面最前的一部,前接前项(喉部),后接腹部。更可分为前胸或上胸及下胸。

(6)腹前接胸部,后则止于肛孔。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4.嘴

(1)上嘴为嘴的上部,其基部与额(头的最前部)相接。

(2)下嘴为嘴的下部,其基部与额(位于下嘴基部的后下方及喉的前方)相接。

(3)嘴角为上下嘴基部相接之处。上下嘴张开时的距离,可称为嘴裂。

(4)嘴峰即上嘴的顶脊。

(5)嘴端为嘴的最先端。

(6)嘴甲为嘴端甲状的附属物。

(7)蜡膜上嘴基部的膜状覆盖构造。

(8)鼻孔为鼻孔的开孔,位于上嘴基部的两侧。

(9)鼻沟上嘴两侧的纵沟,鼻孔位于其中,故名。

(10)鼻管上嘴基部的管状突,鼻孔开口于管的前端。

(11)嘴须着生于嘴角的上方。

(12)嘴缘为嘴的边缘。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5.翼或称翅

(1)初级飞羽此一列飞羽最长,计有9~10根,均附着在掌指和指骨。其在翼的外侧者称外侧初级飞羽;内侧者称内侧初级飞羽。

(2)次级飞羽位于初级飞羽之次,而且也较短,均附着于尺骨。依其位置的先后,也有外侧和内侧的区别。

(3)三级飞羽为飞羽中最后的一列,亦附生于尺骨上,实应称为最内侧次级飞羽。

(4)初级覆羽位于初级飞羽的基部。

(5)次级覆羽位于次级飞羽的基部。

(6)翼端为翼的前端。依其形状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①尖翼最外侧飞羽(退化飞羽存在时,不予计入)最长,其内侧数枚突形短缩,因成尖形翼端。

②圆翼最外侧飞羽较其内侧短,因而形成圆形翼端。

③方翼最外侧飞羽(退化飞羽不计入)与其内侧数羽几乎相等长,而成方形翼端。7.脚

目前九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6.尾

(1)尾上覆羽位于上体腰部之后。

(2)尾下覆羽位于下体肛孔之后。

(3)中央尾羽为尾羽中央的一对。

(4)外侧尾羽位于中央尾羽的外侧;其位于最外侧的,称最外侧尾羽。

(5)平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与外侧尾羽长短相等。

(6)圆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与外侧尾羽长短相差不显著。

(7)凸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长,而且长短相差较大。

(8)楔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长短相差更大。

(9)尖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长短相差极甚。

(10)凹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短,但相差甚少。

(11)燕尾或称叉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短,相差较显著。

(12)铗尾为尾的形状之一。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短,而且相差极为显著。目前十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1)跗蹠在胫之下,为一般小鸟脚部最显著的部分。

(2)盾状鳞在跗蹠前缘的鳞片,呈横鳞状。

(3)网状鳞在跗蹠前缘的鳞片,呈网眼状。

(4)靴状鳞在跗蹠前缘的鳞片,呈整片状。

(5)距后缘着生的角状突。

(6)不等趾足或称常态足,在脚的4趾中,3趾向前,1趾(即大趾)向后。

(7)对距足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后。

(8)异趾足第3~4趾向前,第1~2趾向后。

(9)半对趾足与不等趾足同,但第4指可扭转向后。

(10)并趾足前趾的排列如常态足,但向前3趾的基部互相并着。

(11)前趾足4趾均向前方。

(12)离趾足3趾向前,1趾向后;后趾最强,前趾各相游离,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如一般鸣禽。

(13)索趾足3前1后;后趾甚弱,前趾多少相并着,如阔嘴鸟。

(14)蹼足前趾间具有极发达的蹼相连着。

(15)凹蹼足与蹼足相似,但蹼膜中部往往凹入,发育不完全。

(16)半蹼足或称微蹼足,噗的大部退化,仅于趾间的基部留存。

(17)全蹼足前趾及后趾,其问均有蹼相连着。

(18)瓣蹼足趾的两侧附有叶状膜。

(19)爪着生于趾的未端。8.羽毛

(1)羽干羽毛突出于皮肤之外的羽轴。

(2)羽片,(甲羽)着生于羽干的两侧;在内侧者称内(甲羽),外侧者称外(甲羽)。

(3)纤羽羽轴相当延长,而呈毛发状。

(4)粉(冉羽)其羽支的未端柔滑,稍经触动,即碎成粉状,如生在鹭类大腿上的绒羽。

(5)副羽自(冉羽)的基处生的散羽。

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根据鸟类的生态特点,将鸟类分为8个生态类群:走禽类:无龙骨突,不能飞翔、善奔跑游禽类:拙于行走,善于游泳涉禽类:涉走浅水陆禽类:地面走,飞翔能力差,雄有距、肉冠鸠鸽类:善飞,也适行走攀禽类:善攀树猛禽类:好捕食动物或腐肉鸣禽类:善鸣叫,巧营巢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八点目前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