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地区: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年学硕心理学题库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地区、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A.顺序误差B.期望误差C.实验者效应D.动作误差答案:A本题解析:该实验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4种实验处理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因此容易产生顺序误差2、在各类选拔性测验中,若不同测验分数可以互相补偿,则用来合成不同测验分数的最恰当方法是A.原始分数相加法B.线性等值法C.多元回归方法D.汇编栅格法答案:C本题解析:加权求和合成法以及多重回归法都适用于各个测验所测特质问具有相互代偿作用的情况。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需要用测验结果对预测效标做出估计,即要选用多元回归分析组合分数。3、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要对试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分析试卷是否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教师分析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度答案:A本题解析: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在学业测验中更加注重内容效度。这是因为学业测验更加注重考查对于某些方面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测验项目应该是该方面知识、技能的代表性样本。4、根据MMPI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量表丁分数大于A.40B.50C.60D.70答案:C本题解析: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千克,体重的标准差是3.7千克;平均身高是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结论正确的是A.体重比身高离散程度大B.身高比体重离散程度大C.体重和身高的离散程度无法比较D.身高和体重的离散程度一样大答案:A本题解析:可用变异系数对同一团体不同观察值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本题申体重的cv值等于14.8%,而身高的CV值等于5.64%。因此该小学一年级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于身高的离散程度。6、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的降低。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统计结论效度答案:B本题解析:额外变量是除自变量以外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它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存在,当通过排除法将它的影响控制了以后,实验的结果就无法推广到这种额外变量存在的情境中了,也就是说实验的外部效度降低了。7、甜味感受器主要分布在A.舌尖B.舌根C.舌两侧前部D.舌两侧后部答案:A本题解析: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味觉有甜活尖)、咸(舌中)、酸(舌两侧)、苦(舌根)四种,人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苦、酸、咸、甜。8、使用阈限法的研究表明,视杆细胞在极端黑暗转入极亮的条件下,其感受性下降A.100万倍B.10万倍C.1万倍D.1000倍答案:A本题解析:布兰查德(Bl。n。h。rd)用阈限法揭示:视杆细胞在极端黑暗转入极亮的条件下,其感受性下降100万倍。9、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正误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曰数量至少应该是A.59题B.60题C.62题D.63题答案:C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项分布的应用。此题n=100,p=0.5,g=0.5,p=q,np=20>5,故此二项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这时二项分布的x变量(即成功的次数)具有如下性质,经过计算本题中也就是说,如果考生随机猜测作答,答对的平均题数是50,标准差为5。据正态分布概率,当Z=2.33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9%(注意这是单侧检验),如果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为如果本题要求的95%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可能性,那么当Z=1.645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5%(单侧检验),那么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为。10、第29题所涉及的心理测验理论包括G研究和D研究,下面选项中不属于G研究内容的是A.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B.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C.方差分析D.信度分析答案:D本题解析:G研究包括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确定测量设计和测量模式、收集样本资料、进行方差分析。D研究包括确定概括全域、概括全域下各效应的方差分析、绝对误差方差和相对误差估计、信度分析、重新确立概括全域并重复上述步骤。11、对R列C行的列联表进行X2分析,其自由度为A.R×CB.(R+C)-1C.B.(R+C)-1CR×C-lD.(R-1)×(C-l)答案:D本题解析:对R列C行的列联表进行X2分析,其自由度为(R-1)×(C-l)。在R列C行的列联表中,(R-1)列(C-1)行的方格中数据一旦确定,R列C行的列联表的其他边缘方格中的数据就被确定了。12、常用来克服安慰剂效应的方法是()A.ABBA法B.确保主试不知道实验目的C.恒定法D.控制组接受虚假实验处理答案:D本题解析:ABBA法主要用来平衡实验处理顺序:确保主试不知道实验目的主要用来控制实验者效应:恒定法用来控制已知的、可控的额外变量:控制组接受虚假实验处理可用来考察安慰剂效应的大小13、沃和诺曼(Waugh&Norman,1965)考察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对遗忘的作用,从而将痕迹消退和干扰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的研究方法是A.记忆广度法B.分散注意作业法C.探测法D.功能双重分离法答案:C本题解析:探测法的主要程序是:出示一系列刺激物(通常为字母或数字),紧接着再出示这一系列中的一个项目作为探测项目,被试的任务是对探测项目以及系列中的下一个项目进行反应。应用此方法,由于被试事先不知道将对哪一个项目作反应,所以他必须密切注意探测项目之前的所有刺激及其出现顺序。沃和诺曼(Waugh和Norman,1965)利用探测法非常巧妙地设计了有关短时记忆遗忘原因的实验。实验中,给被试逐个呈现一系列数字,如16个数字,最后一个数字呈现时伴随一个高频纯音,这个数字就是探测数字,它在前面呈现的数字序列中只出现过一次。要求被试听到声音信号,就报告出前面序列中紧跟在探测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字。14、人脑中出现的“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主要是A.触觉表象B.动觉表象C.听觉表象D.视觉表象答案:D本题解析:从感觉通道上进行分类,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等。其中,大部分人都有比较鲜明的和经常发生的视觉表象。本题题干中提到“天官二号”发射升空的景象是人们头脑中出现的相关事物及其情境的形象,这属于视觉表象。15、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的反应时,AA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答案:B本题解析: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中,先给被试看l~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断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机停止。因此该实验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16、入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16~20000HzB.50~5000HzC.300~5000HzD.1000~4000Hz答案:D本题解析:入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16Hz~20000Hz,其中,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声音频率范围。17、提取诱发遗忘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研究A.启动效应现象B.记忆过程的抑制现象C.内隐记忆现象D.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答案:B本题解析:提取诱发遗忘实验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被广泛用于记忆过程中的抑制现象的研究。18、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0.28,虚报概率为0.06,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A.小于0B.等于1C.大于1D.大于0,小于1答案:C本题解析:当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小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右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大于虚报率的值,那么口值大于1。相反,如果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大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左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小于虚报率的值,那么口值小于1。19、某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有500名,他们都参加了英语考试和数学考试,现知道这两科成绩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每科的及格人数,要考察两科成绩的相关程度,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四分相关B.系数C.列联表相关D.多列相关答案:A本题解析:当两列变量都是连续数据,将每一个变量人为地划分为两种类型时,适用的相关类型是品质相关中的四分相关。当两个相互关联着的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时,可计算系数。两列变量都是类型数据,至少一列数据被分成两个以上类别时,应计算列联表相关系数。多列相关是质与量相关中的一种,适用的情况是两列数据都是正态变量资料,其中一列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划分为多种类别。20、盲点位于视网膜的A.边缘B.偏离中央窝500C.偏离中央窝300答案:A本题解析: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21、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前测验的平均分有一定差距),若要以这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协方差分析法答案:D本题解析: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本题中,就需进行协方差分析,涉及的协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控制这一变量,可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22、就测定方式而言,依据误差对阈限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A.极限法B.恒定法C.调整法D.信号检测法答案:C本题解析:调整法的基本程序指的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调节或者复制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被试的每次操作和标准刺激都不一样,而这个差值就是误差,平均差误法即使用这个误差计算阈值。23、小明为了十年后能够成为一名语言学家而努力学习,推动他学习的动机类型是A.内部学习动机B.近景性学习动机C.错误学习动机D.远景性学习动机答案:D本题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本题应选D。另外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可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学习动机,2、3、5题都不涉及这个维度的学习动机类型。24、用排除法控制额外变量的实验设计是()A.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双盲实验设计D.多基线设计答案:C本题解析:排除法是控制额外变量的一种方法,即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选项A和选项B属于抵消平衡法25、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答案:C本题解析:斯佩里是美国生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平衡的,属于单侧化现象。26、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ck)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A.《人物志》B.《心书》C.《吕氏春秋》D.《学记》答案:A本题解析:1937年,美国学者施瑞奥克将刘邵的《人物志》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以《人类能力的研究》为书名。27、认为心理量相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答案:B本题解析: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史蒂文斯。28、已知X与Y的相关系数rXY=0.38,A与B的相关系数rAB=0.58,rXY与rAB均在0.0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rXY与rAB的差异在0.0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B.rXY与rAB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rXY与rAB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法推断D.rAB要比rXY更显著答案:C本题解析:对两个相关系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要知道样本容量。题干中未告知样本容量,因此无法判断这两个相关系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29、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右图时,往往只看到一些凌乱的斑点,经提示这是一幅骑士骑马图后,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的内容。这主要体现的知觉特性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答案:B本题解析: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其加以解释,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理饵性。题干中,依据别人的提示和个人的经验理解了图中的内容,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30、根据人对问题思考速度的差异,卡根(J.Kagan)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A.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B.冲动型与沉思型C.同时性与继时性D.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答案:B本题解析:卡根等人把认知风格分成两种:冲动型和沉思型,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和精确程度上。故正确选项为B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依据信息加工时个体对内外信息的依赖程庋来划分的,同时性和继时性是依据认知方式的差异来划分的。31、下列关于样本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样本量需要等于或大于总体的30%B.样本量大小不是产生误差的原因C.总体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就越小D.已知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可以计算出样本量答案:D本题解析:样本量与总体之间没有固定的数量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产生的误差越小,故B项错误。总体差异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大,否则抽样误差会加大,故c项错误。已知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可以通过公式和查表的方式计算或找到样本量,32、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概括的认识。33、要成功解决“用6根大柴拼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这一问题,需要克服的消极影响是()A.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无关信息答案:A本题解析: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B选项原型启发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C选项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34、在考察情绪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答案:D本题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这种自变量主要包括实验指导语、实验情境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以及药物、醉酒或催眠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35、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答案:A本题解析:ABBA法和拉T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36、某教育心理学家欲对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组成了三个教学班,三个班的前测成绩相同。然后分别用三种教学方法施教相同的时间,之后对三个教学班进行了标准化测试。现要考察三个教学班的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使用的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t检验D.方差分析答案:D本题解析:方差分析主要处理两个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问题。37、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答案:A本题解析: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疲劳误差是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38、在右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出现在三个黑色正方形的前方,这个白色三角形是A.图形B.背景C.轮廓D.主观轮廓答案:D本题解析:在图片中,我们关注的部分是图形,其他部分是背景,轮廓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本题中的三角形即是主观轮廓。39、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文化公平测验的是A.中国比内测验B.斯坦福比内测验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D.联合瑞文智力测验答案:D本题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优点在于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也很宽,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集体施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解释,直观易懂。因此属于文化公平测验。40、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A.协调功能B.转换策略的功能C.选择性注意功能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答案:A本题解析: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主要用来考察中央执行系统的协调功能,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如何协调其他丙个子系统的操作。41、威尔尼克区的功能是A.理解口头言语B.理解书面言语C.口语表达D.书面表达答案:A本题解析: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上方、靠近顶叶处,是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布洛卡区与口语表达有关。顶枕叶交界处的言语视觉中枢与理解书面言语有关。42、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众数、中数、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A.三者相等B.众数最小C.中数最小D.算术平均数最小答案:D本题解析:在负偏态分布中,MMd>Mo。即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中,算术平均数最小。43、根据鲁利亚的观点,由边缘系统与脑下嗍状结构等组成的机能系统是A.平衡系统B.调节系统C.动力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答案:C本题解析: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激活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是保持人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其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44、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答案:A本题解析: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体现的是情绪的主观性。45、一般认为,口吃属于A.语言理解障碍B.语言产生障碍C.语言知觉障碍D.语义加工障碍答案:B本题解析:语言产生包括了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它是语言输出过程。很明显,口吃是个体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46、一个老人为了使一群孩子不在自己家附近吵闹,先跟孩子们说每天来他家附近玩会给他们奖励,并真的兑现了奖励。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自己没有钱给他们了,希望孩子们还能继续来玩。但孩子们再也不来了。这个老人采取的技术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D本题解析:消退是指不再对某种反应提供强化物,该种反应不再发生的现象。本题中的老人先是强化了儿童的玩闹行为,之后再通过撤销强化物的方式使玩闹行为消退。47、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的影响因素是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8、当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忽略了()。A.概率信息B.性别角色C.权威D.自我答案:A本题解析: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这一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略概率信息。49、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力技能D.运动技能答案:B本题解析:学习者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机能叫做认知策略。50、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A.简单反应时法则B.加法反应时法则C.减法反应时法则D.“开窗”反应时法则答案:C本题解析:减法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实验中包含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其中,在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緊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在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这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51、通过双耳线索进行听觉定位时,关于时间差和强度差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声音频率高于1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B.当声音频率高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C.当声音频率高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D.当声音频率高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答案:A本题解析:通常当声音频率高于1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52、栓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B本题解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在这个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分解为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其中,总自由度为N-1,回归自由度为A'-2,回归自由度为1。另外,还可使用回归系数检验、决定系数和相关系数拟合程度的测定、回归方程整体检验判断以及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等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5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答案:D本题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需要具有动力性。“人为财死,乌为食亡”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54、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A.测验题目B.信度证据C.效度证据D.测试对象答案:A本题解析:测验使用手册是对某项测验的总体说明,需要提供表示该测验一致性水平和有效性水平的信度和效度数据,要包括对该测验的适用人群特点和性质的介绍。55、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的复演说A.霍尔B.夸美纽斯C.达尔文D.普莱尔答案:A本题解析:在解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上,霍尔采用了生物学上的复演学说来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在霍尔看来,儿童在出生前的胎儿时期复演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这就复演了鱼类。他认为儿童出生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人类的进化过程的再现。56、小王开车行驶在马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他才感到自己的心怦怦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能够较好地解释该现象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答案:A本题解析:情绪与机体的生理变化直接联系,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是詹姆士一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认为的观点。57、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模型数学表达式P(θ)=中,表示项目区分度参数的符号是A.AB.BC.CD.θ答案:A本题解析:在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模型中,θ是潜在特质变量,参数是α项目的区分度,反映测验题目对被试水平区分能力的高低。参数β称为项目难度。参数c为伪机遇水平参数,就是实际测验中被试凭机遇作答而成功的概率。58、有研究者欲考查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距是否越来越大,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1,到这些学生六年级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六年级的数学成绩是否比三年级时不整齐,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相芙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此时需用下列公式进行t检验:分别为两个样本方差,r为两个样本之间的相关系数,凡为样本容量,自由度为n-2。59、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亿模型的核心是A.中央执行系统B.语音回路C.视空间模板D.短时记忆系统答案:A本题解析: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不同,它不是由单一成分构成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三个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三个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其中'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还负责注意资源的管理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60、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A.中数B.范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答案:B本题解析: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61、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建立慢,消退也慢。62、下列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理论与能力的匹配正确的是A.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B.成分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C.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D.成分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答案:A本题解析: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分别是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三种智力,分别是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63、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要对试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分析试卷是否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教师分析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度答案:A本题解析: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在学业测验中更加注重内容效度。这是因为学业测验更加注重考查对于某些方面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测验项目应该是该方面知识、技能的代表性样本。64、当要求被试在序列记忆任务中不断重复无关的发音时,即时系列回忆的数字广度就减少了,这种现象是A.语音相似效应B.无关言语效应C.发音抑制现象D.词长效应答案:C本题解析:语音相似效应是指发音相似的词或字母在即时系列回忆中的效果很差。无关言语效应是指即时系列回忆任务受到听觉输入的无关言语材料的干扰,从而破坏记忆痕迹的现象。词长效应是指对单词的即时系列回忆与其发音的时间长短有关。当要求被试在序列记忆任务中不断重复无关的发音时,即时系列回忆的数字广度就减少了,这种现象称为发音抑制。65、判断时间精确性最高的感觉通道是A.听觉B.触觉C.视觉D.味觉答案:A本题解析: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听觉能分辨出1/100秒的时间间隔。66、下列方法中,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答案:B本题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注意分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67、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答案:D本题解析: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从低级到高级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68、在情节反应中,与愤怒情绪产生关系最密切的神经中枢是A.杏仁核B.小脑C.桥脑D.延脑答案:A本题解析: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最要。实验证明,双侧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恐惧和愤怒声音的识别有困难,或者对厌恶刺激没有反应。说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69、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A.社会比较实验B.监狱模拟实验C.从众实验D.社会助长实验答案:D本题解析: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社会助长实验。70、浏量的基本要素是A.信度、效度B.参照点、单位C.参照点、信度D.单位、效度答案:B本题解析:测量的基本要素是参照点和单位。71、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B.负启动范式C.双任务范式D.整体局部范式答案:C本题解析:双任务范式主要用来探讨注意的分配,它是指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来评估这两个任务相互影响的程度。若两个任务包含相同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作业水平降低:若两任务相互独立,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72、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基于上表,研究者认为看电视对儿童阅读技能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这一结论受到了质疑,其主要原因是A.相关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因果推论B.6~9岁儿童年龄太小,缺乏自制力C.横断研究不能提供儿童纵向发展效果方面的信息D.与记录看电视时间相比,阅读技能测试受评定工具的信效度影响较大答案:A本题解析:题干中给出的是相关系数结果,而相关系数属于描述性统计指标,并不能进行因果推论,即不能得到看电视对儿童阅读技能的发展有负面影响的结论。73、通常主成分分析要求所选择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入应该是A.入<0B.入一0C.O<入<lD.入≥1答案:D本题解析: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那么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即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74、小明为了十年后能够成为一名语言学家而努力学习,推动他学习的动机类型是A.内部学习动机B.近景性学习动机C.错误学习动机D.远景性学习动机答案:D本题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本题应选D。另外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可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学习动机,2、3、5题都不涉及这个维度的学习动机类型。75、在考察情绪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答案:D本题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这种自变量主要包括实验指导语、实验情境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以及药物、醉酒或催眠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76、一个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较少受外部环境信息的干扰,与人交往时不善于觉察细节。这种认知风格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理智型答案:B本题解析:不依赖外界环境的认知风格就是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77、“音乐家必须去创作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答案:C本题解析: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叫做自我实现的需要。本题中无论是音乐家、画家还是诗人都在追求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都要不断完善自我,即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78、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答案:D本题解析:视觉区位于枕叶。额叶,在大脑半球的前部,主管运动、语言、智能和情感等。听觉区位于颞叶。顶叶,在大脑半球的后顶部,主管感觉、阅读等。79、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迁移的是()。A.身体力行B.闻过则喜C.触类旁通D.见贤思齐答案:C本题解析: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地说,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例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和触类旁通等。80、最初开展错误记忆实验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Ebbinghaus)B.巴特莱特(Bartlett)C.罗迪格(Roediger)D.安德伍德(Underwood)答案:B本题解析: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始于巴特莱特,艾宾浩斯是最早进行记忆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81、用统计量估计参数时,当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值的平均数是0时,说明该统计量具有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答案:A本题解析:用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一定会有误差,不可能恰恰相同。因此,好的估计量应该是一个无偏估计量,即用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偏差的平均数为0。82、使用因素分析法鉴定所测的心理特质,获得的是测验的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结构效度D.效标效度答案:C本题解析:因素分析法可以作为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方法。83、托尔曼认为,强化物不是引起学习的关键因素。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A.顿悟学习实验B.位置学习实验C.系列学习实验D.潜伏学习实验答案:D本题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在没有强化物的条件下,动物照样进行了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84、在一组数据中,Xmax=100,Xmin=10,P10=34,P25=52,P50=63,P75=74,P90=85,该组数据的全距、百分位差、四分位差顺次分别是A.90,51,22B.100,90,22C.90,51,11D.75,51,22答案:C本题解析: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用公式表示是:R=Xmax-Xmin,因此本题涉及的这组数据的全距为90。通常情况下的百分位差的计算方法是P90-P10因此本题中的百分位差为51。四分位差的值等于P25到P75距离的二分之一,因此本题中的四分位差的值为1185、通常右图所表示的情绪理论是A.阿诺德.拉扎勒斯情绪认识理论B.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C.坎农.巴德情绪理论D.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答案:B本题解析: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植物性神经,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丘脑再把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体验,同时传至交感神经,引起躯体的牛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86、在实验中,如果被试在自变量各个水平上的因变量作业成绩都很高且无法明显差异,说明实验存在A.霍桑效应B.晕轮效应C.地板效应D.天花板效应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天花板效应,由于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虽表的最顶端或最低端的效应,分别称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87、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属于()A.抽象能力B.一般能力C.特殊能力D.模仿能力答案:C本题解析: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88、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答案:B本题解析:信息函数说明的是不同能力水平的信息量。信息函数可以分为项目信息函数和测验信息函数。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测验信息函数。89、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建立的成就目标是A.社会目标B.绩效目标C.表现目标D.掌握目标答案:D本题解析: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据此,两种人的成就目标也存在差异。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9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原因的是A.自我意识高涨B.独立意识增强C.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D.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答案:C本题解析: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我意识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和独立意识的增强。c项中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是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论述,埃里克森提出小学阶段的儿童存在该种人格发展的冲突。91、视觉感受野位于A.外侧膝状体B.额叶C.视网膜D.视觉皮层答案:C本题解析: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叫做视觉感受。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视觉感受野位于视网膜上。92、最早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B本题解析: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了强化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在未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93、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答案:A本题解析: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体现的是情绪的主观性。94、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理论推导法编制的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答案:A本题解析: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是使用理论推导法编制的心理测验。95、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答案:B本题解析:对两组数据的方差进行差异检验,就是探查两组数据的方差之比在1附近的波动情况,两组数据方差之比符合F分布'因此采用的是F检验。F等于两组方差之比,再通过查询F分布的统计表获得0.05水平上的F值,即可判断两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96、已知某测验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σ2=16,从中随机抽取10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S2=6.25,则总体平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A.76.97<μ<78.03B.77.51<μ<78.49C.77.22<μ<78.78D.76.36<μ<78.64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样本统计量可计算得到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误为,因此可得置信区间为78±0.4×1.96=78±0.78。97、统计功效是A.αB.βC.1-αD.1-β答案:D本题解析:统计功效指的是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后,接受正确的备择假设的概率,或者说指的是某检验能够正确地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的能力。在假设检验中p错误指的是拒绝原假设后,接受错误的备择假设的概率。即统计功效等于1-β,也就是不犯错误的概率。它表示某个检验探查出实际存在的差异,正确拒绝虚无假设的能力。98、格塞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在没有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A.选择性繁殖实验B.双生子爬梯实验C.视觉悬崖实验D.恒河猴依恋实验答案:B本题解析: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成熟势力说”,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但成熟更加重要,格塞尔强调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99、在概化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依据观测全域对所有侧面和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问的交互作用作方差分量的估计,这个估计过程被称为A.概化研究B.决策研究C.推断研究D.潜在特质研究答案:A本题解析:在概化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依据观测全域对多由侧面和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方差分量的估计,这个估计过程是概化研究,简称为G研究。在概化研究之后,研究者若对各测量侧面、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做出方差分量的再估计及推断性研究,这个研究过程被称为决策研究,简称为D研究。100、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个体对实际事物本身或其模型、图标等进行操作的阶段是A.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或物质阶段C.外部言语阶段D.不出声的内部言语阶段答案:B本题解析:加里培林认为,心里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内化”而实现的,学生的心智技能是外部物质活动转化到知觉象和概念水平的结果,这种转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准备阶段,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其头脑中构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活动而物质化活动是利用实物的模象(如示意图、模型、标本等)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所以正确答案为B:(3)有声言语阶段不直接依赖实物或现象而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活动(4)无声首语阶段:出声的言语始向内部言语转化,是一种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生是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智力活动完成的最后阶101、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B.视觉偏爱法C.陌生情境技术D.照镜子法答案:C本题解析:陌生情境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观察婴儿在母亲在场、母亲离开(有陌生人在)和母亲返回等各个阶段的表现来对婴儿的依恋特征进行的研究。安斯沃斯等人利用陌生情境技术测量婴儿的依恋。102、内隐联想测验属于A.人格测验B.态度测验C.焦虑测验D.兴趣测验答案:B本题解析:内隐联想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双重态度模型,其目的是测量人的内隐态度,属于态度测验。10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一般定位于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答案:D本题解析:大脑丙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于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定位于右半球。104、进行三段论推理时,有时会出现错误的结论。例如,“所有鱼都会游泳,所以所有会游泳的都是鱼”。Chapman和Chapman、Ceraso、Privitera等人对这种错误推理的解释是A.前提逻辑量词产生的气氛影响人们的结论B.没有根据前提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C.在推理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D.个体错误地解释了前提答案:D本题解析:Chapman和Chapman(1959)、Ceraso和Privitera(1971)认为,人们在三段论推理中所犯的错误是由于错误地解释了前提。这一理论是换位理论。换位理论认为,人们在三段论推理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为真,即认为“所有A是B”意味着“所有B是A”。对一个特征否定前提也是这样,从“一些A不是B”推理出“一些B不是A”。105、如果要研究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量,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聚类分析法答案:C本题解析:当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回归分析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可以计算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量,指标就是多元决定系数(R2),106、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A.系列回忆法B.再认法C.自由回忆法D.对偶联合法答案:B本题解析:向被试同时呈现学习或记忆过的材料和未学习或记忆过的材料,让他们判断辨别学习或记忆过的材料的方法就是再认法。107、该实验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4种实验处理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因此容易产生顺序误差A.情绪特性B.记忆特性C.思维特征D.需要特征答案:A本题解析:动作稳定仪是用来考查情绪对动作稳定性影响的实验仪器。108、“酸葡萄”心理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转移作用B.合理化作用C.退行作用D.否认作用答案:B本题解析: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防御机制是指自我所运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个体避免精神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转移、否认、反向、补偿、退行、升华、投射、合理化等。转移即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施加于其他人或物,以保护自己。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指通过歪曲现实来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行开脱,从而保护自尊心。退行是指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和技巧,反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法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否认是指当个体的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常规时,为避免或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自尊,而给自己行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都属于合理化作用防御机制。109、某测验的信度是0.8,现欲通过增加测验项目的长度的方法将信度提高到0.9,原测验的有20个题目,新测验需增加的题目数是A.25B.35C.45D.55答案:A本题解析:110、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消除法B.恒定法C.等组匹配法D.双盲实验法答案:C本题解析: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主要有:匹配法、消除法、恒定法、随机化法、统计控制法、抵消平衡法等在本题中,进行的是教学实验,俩种教学方法在同一组被试中使用会产生相互干扰,故要进行被试间设计。额外变量是智力,这一因素是无法恒定的,也是无法消除的,即最佳的方法是进行随机化分组或者等组匹配,使两组被试的智力相近,如果两组被试智力还有所差异,可用统计控制法进行处理。D项双盲实验法是消除法的一种。111、某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接受同一个测验,初一学生平均分为65分,标准差为5,初二同学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6。结论正确的是A.初一分数比初二分数离散程度大B.初二分数比初一分数离散程度大C.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无法比较D.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一样大答案:A本题解析:差异系数(CV)是指标准差与其算数平均数的百分比。初一学生成绩的差异系数为1/13,初二学生成绩的差异系数为3/40,初一学生的差异系数更大,即初一分数比初二分数离散程度大。112、直接使用抽签法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研究样本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答案:A本题解析: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抽签法、随机数学表法都是简单随机抽样。113、某种智力理论认为,成年人智力活动的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可以分为获取、实现、责任和整合等阶段。该理论的提出者是A.巴尔特斯(P.Baltes)B.沙伊(K.Schaie)C.金兹伯格(EGinzberg)D.拉文格(J.Loervinger)答案:B本题解析: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他把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划分了不同阶段:①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在成年初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③在中年期,个体进入到责任阶段,个体是社会的中坚,智力发展应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④在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重新整合自己的一生经验。114、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验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在下列测验中,咨询师最恰当的选择是A.SDSB.NEOC.SCL-90D.SAS答案:D本题解析:SAS指的是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成四级评分。焦虑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本题中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验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SAS就是最恰当的选择。115、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居中部分的面积为99%的Z的临界值为()。A.1.64B.±1.96C.±2.58D.±3.00答案:C本题解析:Z分数又称为标准分数,是原始数与平均值之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在统计学中,标准分数是一个数据值高于或低于均值的标准偏差的符号数。1.96个标准差会覆盖标准正态分布95%的面积,2.58个标准差会覆盖标准正态分布99%的面积。116、巴德利(Baddeley,1966)考察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转换策略的功能采用的范式是A.双任务范式B.点探测范式C.线索提示范式D.随机生成任务范式答案:D本题解析:巴德利(Baddeley,1966)所设计的实验方法被称做随机生成任务。此任务要求被试想象在他们面前放着一顶帽子,帽子里面有全部26个英语字母,他们要想象随机地从中拿出一个字母,然后把这个字母念出来,这样重复进行,并要求被试保持每秒钟生成一个字母的速率。被试要生成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字母串,最后根据生成字母串的随机程度来评价被试的操作。117、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自我妨碍策略的学习动机理论是A.自我价值理论B.自我决定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答案:A本题解析:科温顿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强调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为了维护自我价值会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因此本题选A。118、人格测验16PF常模表中的导出分数是A.标准九B.标准十C.标准二十D.T分数答案:B本题解析:16PF常模表中的导出分数是标准十,119、我们容易将右图(3)中的圆点知觉在一起,遵循的知觉原则是A.连续原则B.相似原则C.临近原则D.共同命运原则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0、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们在产生新的想法和论证想法并解决问题时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有所不同,分别是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D.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答案:B本题解析:题中的看法是布鲁纳的观点。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恩维活动。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121、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B.负启动范式C.双任务范式D.整体局部范式答案:C本题解析:双任务范式主要用来探讨注意的分配,它是指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来评估这两个任务相互影响的程度。若两个任务包含相同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作业水平降低:若两任务相互独立,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122、在进行反应时实验的过程中,防止“假反应”的有效措施是A.提醒被试注意B.插入侦察试验C.剔除过快反应D.剔除过慢反应答案:B本题解析:在进行反应时的实验的过程中,被试有时会在未呈现刺激的情况下即做出反应,叫做“假反应”。为了防止“假反应”现象的发生,可插入一些侦察试验,也就是呈现一些其他刺激,以此了解被试是否是在觉察到刺激后才做出反应。123、研究性别(男、女)与购房区域(城区、郊区)选择之间的关系,应该使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φ相关答案:D本题解析:此题有2个变量,性别和购房区域。这两个变量是真正二分的称名变量,依据相关的使用条件选择φ相关124、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5、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答案:D本题解析:四种言语形式的展开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书面言语、独白言语、对话言语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最为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有关。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126、以囚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但合作的基础是A.熟悉B.理解C.竞争D.信任答案:D本题解析:囚徒困境的故事内容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这两个嫌疑犯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个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沂每个人: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个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即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1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8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很明显这个结果好,而这个好的结果需要的是合作,双方能否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即以囚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但合作的基础是信任。127、在标准正态分布中,与z分数1.0对应的百分等级是A.34B.66C.84D.98答案:C本题解析: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叫做百分等级。根据标准正态分布,Z分数为1时,z分数o~1之间的分布的个体占总体的34%,Z分数低于0的个体占总体的50%,即z分数低于1的个体就占总体的84%.128、以启动效应为基础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是A.内隐联想测验B.补笔法C.阈下条件法D.反应时法答案:A本题解析: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ciationtest,简称IAT)的方法学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启IAT应是指先前呈现的刺激对随后的出现刺激或与其相关的某种刺激进行加工时所产生的异化现象。在IAT测验中,要求被试对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做出同一反应。当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紧密或者相IAT,被试对这两个概念做出同一反应的反应时就短,反之反应时就较长。完成两类任务的反应时差异称为IAT效应。其他选项的解释见多选题第6题。129、反映测验结果可靠性、稳定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本题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130、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A.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B.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C.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D.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答案:A本题解析:随机应答即无目的的随意勾选答案或回答问题,受测者在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和不愿意被评价时最有可能随机应答。131、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的表述,错误的是A.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之间的相关为零B.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之间相关为零C.误差分数(E)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D.误差分数(E)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答案:C本题解析: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E指的是随机误差,故c项错误。随机误差是完全随机的并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各平行测量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ABD项正确。13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答案:C本题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比较低。当诵读诗句时,脑中浮现的是诗句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再造想象。133、下列测验中,属于文字测验的是A.16PFB.TATC.罗夏墨迹测验D.瑞文推理测验答案:A本题解析:16PF是测量人格的自陈量表,属于文字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和瑞文推理测验属于图片测验。134、在一个3x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A.30B.60C.90D.180答案:C本题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问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135、关于噪音掩蔽对语音知觉的影响效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100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B.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10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C.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75%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D.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25%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答案:A本题解析: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100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有一半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136、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中,表述错误的是A.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影响学习动机B.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是以认知因素为中介的C.学习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可以绘制称“倒U曲线”D.有些学生会为了保有自尊而形成阻碍性的动机作用模式答案:A本题解析: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同时学习成绩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它们的作用是双向的。学习动机不会直接对学习成绩起作用,它要以认知因素为中介。有些学主担心学业失败而会做出故意不学习、故意迟到等自我设障行为,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自尊。137、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强调将“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联结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本题解析: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行动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行动性学习是通过个体亲力亲为而展开的学习,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他人的示范而进行的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实际上强调了品德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认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进行学习。138、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答案:C本题解析: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是使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心理测验。139、“这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工会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药材公司工作计划
- 大学生新学期开学学习计划
- 2024年度医院工作计划行政工作计划
- 疫情过后中班教学计划
- 各年龄段德育教育工作计划文档
- 2024年一年级班班级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高三寒假假期计划高三寒假计划安排
- 企业前台工作计划范文
- 关于幼儿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5课件
- SHL领导力测评题库
- 电动汽车充电站员工入职培训
-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数学试题
- 新媒体运营推广策划方案
- 双T板吊装施工专项方案
- 自媒体运营职业生涯规划书
- 临床护理科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0道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准突破五主观问答题课件
- 中石油昆仑好客加油站便利店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