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4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1.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
|怜人|「源头:太阳能
阿勺I]滂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因能总量
国n—一■।"[途式径:有-机物语物和中窗的物0网
睡|一太阳能f有机物中的化堂能-热能+
年国」'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圆为一1过程:自身呼吸作用
(2)流动过程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T有机物中的化学能T热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回化量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
20%,若将单位时间内爸仝食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可绘成能量金字塔。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备独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
一的整体。
4.碳循环
大气中C02库
分太快、太多导
解致温室效应
作
用
燃烧
|分解著化石燃料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Qi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
环境则是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5.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
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6.信息的概念
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7.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连线)
1种类11来源11实例1
①物理信息、a.动物特I.动物代
/定行为\/谢活动
人口.动物异常
人b.物理过/
②化学信息7求偶炫耀
表现和行为一—B.
程传递V
③行为信息/\c.角息/
外界环—_c.光、声、温度、湿度
素传递境或生物
8.信息传递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独圆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点考向,
考向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
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r--n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答案】C
【解析】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的最大值,一般处于K值,C错误;
B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
殖;丁过程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都是异养型生物;D的能
量可来自于B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能量.
归纳整合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龚使初级消费
(c)者摄入(a)
初级消费
者同化(万)
分
解
者
用于生长、发
利
用育和繁殖(e)
⑺
呼作次级消费|未被利用0)|
吸用者同化3)
散失: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消费者摄入能量3)=消费者同化能量3)+粪便中能量(c),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
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消费者同化能量(力=呼吸消耗(4+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e)。
生长、发育和繁殖(e)=分解者利用⑺+下一营养级同化⑺+未被利用⑺。
所以有:(1)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
用的能量。
(3)动物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一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
物只有一部分被同化。
(4)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6^,式拓啜
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xlOO%
D.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正确;三级消费者粪便中
的能量是它的上一个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故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
正确;②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③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
量传递效率为第xlOO%,C正确;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人工喂食的
饲料(有机物),故①+人工喂食的饲料(有机物)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
点考
考向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
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
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
所以营养级越高同化的能量就越少,A正确;生产者只能固定光能或化学能,而不能固定每个营养级及
分解者所散失的热能,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
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几点误区
(1)误区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能是光能。由于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
合作用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但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化学能,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2)误区二:生物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完全一致。能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所含总能量的
关系,而生物数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个体数量的关系,所以生物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出现倒置的
现象。
(3)误区三: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体现的是能量流动过程中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不
能随意改变;但能量利用率可以人为改变,例如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就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史式笈喉
4.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
错误的说法是
A.a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消费者食物中所含有的总能量为b
C.分解者的能量可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
D.a>b+c
【答案】B
【解析】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a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
中的能量,A正确;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b,b是指消费者通过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B错误;分解
者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利用其中的能量,C正确;因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a>b+c,D正确。
点考向.
考向三能量流动计算中的“正推”和“逆推”
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按20%
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A.2kgB.2.5kg
C.4kgD.4.5kg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取食比例改变前:蛇体重增加1kg消耗草:3/4+(20%)3+l/4+(20%)2=100(kg),改
变后:蛇体重增加1kg消耗草:l/4+(20%)3+3/4+(20%)2=50(kg)。所以改变后和改变前相比剩余的50kg
草可流向人。所以人可以增重50x20%x20%=2kg。故选A。
解题技巧
能量流动的最值计算规律
(1)在食物链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则:
?知①求“最多”则能量按“最高”值20%流动夫知
(,②求“最少”则能量按“最低”值10%流动()
较低营养级«—较高营养级
诔知①求“最多”则能量按“最低”值10%流动
()②求“最少”则能量按“最高”值2(院流动(已知)
(2)在食物网中
①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或最少)的能量计算
选最短食物链
获能量最多
按x20%计算
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选最长食物链
获能量最少
按x10%计算
选最长食物链
需最多能量,
按+10%计算
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
选最短食物链
需最少能量
按+20%计算
②在能量分配比例和能量传递效率已知时的能量计算
对于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并根据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按
照从不同食物链获得的比例分别进行计算,再将各条食物链中的值相加即可。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
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C.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
D.若乙的数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B
【解析】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据图可知,
能量在流动中是逐级递减的: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现象;一
定范围内,若乙的数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
点考向,
考向四能量流动计算中的综合考查
7.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唯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W]/一/।
1B,D,……
一…J又广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B|+G+A2+B2+C2+Z)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功/阴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C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表示呼吸作用消耗,B1表示未被利用,
C1表示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正确。由第一营养级到
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D1/W1,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
=(A2+B2+C2+D2),C错误。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表示沿着食
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表示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
能够传给下一营养级生物,D正确。
技法提炼
利用“拼图法''解决能量的流动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D,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D,一部
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丹+G+n)。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中的能量(8)、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2)。如下图所示: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0
流向分解者流向分解者
说明:
(1)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to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2“拼回”
第二营养级,则A2+B2+C2+A刚好等于口,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3"拼回''第一营养
级,则A+5+G+2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卬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总
能量都来自W”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Wi(呼吸作用消耗的缘故)。
(2)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是100%。从上图可以看出,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O/WiXlOO%,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8.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i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
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卬、“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
量,e、⑥、e2表示呼吸消耗量)
甲c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5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6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c、cl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
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c+d+e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和d(bl和dl、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遗体残骸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
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包含在b或d中。
考向五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t”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
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的形式进行循环,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答案】C
【解析】分析图形,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A、C之间为双
向箭头,A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
食物链为ATDTET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多,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02
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技法提炼
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
(1)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2)将上图换成字母,如下面三种变式图,据图判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
①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不能写成“无机环境”。
再根据A-C判断:C为消费者,剩下的D为分解者。
②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
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③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
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
图解中的食物链是E—F—D—B。
10.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流向bD.图中a一定是自养生物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f为双向箭头,则a和f一个生产者,一个为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
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f,所以f为大气中的CO2库,a为生产者;由于a、c、d、e都指向了b,说明b是
分解者,c、d、e是消费者。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正确;生物群落指生
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所以生物群落应该包括a、b、c、d、e,B错误;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生产者流向b分解者,C正确;图
中a是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D正确。
点考向,
考向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
1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
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
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错误;图中的过程3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
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
态,C正确;图2中的①和②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②/①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金其七
1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02的形式进行的
【答案】C
【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①②③④的总和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总量。
点考向.
考向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的应用实例分析
13.南方地区普遍采用在荔枝园内养鸡的生产模式,总收益约是普通荔枝园的2倍。下图为该模式的结构
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捕虫、吃草(较少农药)
回荔枝园
遮风挡雨
排便施肥改善品质
改良土埴绿色生产
减少化肥果实价位提高
荔枝国土第
A.该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鸡粪中所含的能量流入果树,促进果树的生长
C.与普通荔枝园相比,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荔枝树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系统的全部能量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
级,不可逆转,A项错误;鸡粪中所含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果树只
能利用鸡粪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B项错误;与普通荔枝园相比,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
项正确:该荔枝园还需要给鸡投放饲料,因此,输入该系统的全部能量包括荔枝树固定的太阳能和给鸡投
放的饲料,D项错误。
归纳拓展
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辨析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
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2)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14.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太阳能
产品输出
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产甲烷杆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B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因此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
定的能量;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沼渣、沼液还田可以促进
物质循环利用;营腐生生活的食用菌、产甲烷杆菌及蚯蚓都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考向八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和应用的分析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正确;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物理信
息,B错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
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
解题技巧
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
(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
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于行为信息。
(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
(5)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信息交流。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且通过相互传递而发挥作用的
【答案】D
【解析】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发生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B正确;
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C正确;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一定是由生物发出的,如光照、气温等,D错误。
点考向.
考向九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17.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的方向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答案】A
【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信息传递往往是
双向的。
归纳整合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
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
之间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
的方向和状态
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
龙打
18.如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解析】A项,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项,题图a、
b分别表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两者的营养结构不是由3个营养级组成的,如在农村
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如:农作物一昆虫一蜘蛛一鸟一猫头鹰,不只由3个营养级组成。C项,任何
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但其也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D项,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
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外来人为的物质输入。
、声点过关1M
i.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
B.消费者的粪便所含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2.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分解者次级消费者12kJ
930kJJ—L
初级消费者142kJ
生产者8690kJ
A.该群落共有4个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是捕食关系
B.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
C.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D.该水域受到酱油厂的污染后,生产者的数量最先增加
3.下表是某昆虫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
能量(kJ)410210130
A.昆虫的同化量是410kJ
B.昆虫的粪便量属于植物同化的能量
C.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昆虫的同化量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
4.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J,G为植物,H为植食
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由H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种动物,这些动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竞争时可能通过行为信息表达
5.某相对封闭的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
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
种群甲乙丙T戊
能量(X|()2kJ/m2)750200.98500
下列对表中数据做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为14%
C.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碳元素在该群落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6.蜘虫是棉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瓢虫能有效的治理蛎虫。研究人员对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
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为kJ/(cm2.a)]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棉花同化的能量场虫摄入的能量蛇虫粪便中的能量斯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蜴虫流入飘虫的能量
150.647.825.415.23.36
A.蝇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2kJ/(cm2-a)
B.蜘虫和瓢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蜘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蜥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流经棉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150.6kJ/(cm2-a)
7.某弃耕地中的主要食物链为植物一田鼠一鼬。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如下表[单位:J/(hnF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植物田鼠鼬
固定同
摄入呼吸摄入同化呼吸
的太化
壮然辅量
阳能量
2.45x1.09x7.5x7.15x2.44x2.25X2.18x
10"109108108107107107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是3%
B.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
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C.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
D.鼬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来源于鼬的摄入量,实质来源于鼬的同化量
8.某人对某一湖泊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
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
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GPNPR
①15.912.8113.10
②871.27369.69501.58
③0.880.340.54
④141.2062.0779.13
⑤211.8519.26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t①一③
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该营养级的粪便中
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B.-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C.①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10.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处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注: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为J/(cm2*a)o
(1)半自然果林中树种之间的关系是。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o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填“生产者”或“植
食性动物”)的同化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2位)。若调查一个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
定的能量外,还有。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实现的基础。当复合湿
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11.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2.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
化2
1
物
学3
群
燃
落
料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02
B.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C.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02
13.下图代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其中甲、乙、丙、丁和戊均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此可知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乙4-------------
甲♦-戊两
A.AB.B
C.CD.D
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1和2中所有种群构成了群落
B.2中消费者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
C.②可代表光合作用,③可代表呼吸作用
D.物质循环是指元素在1和4之间往复循环
1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D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的10%~20%
D.C处在第三营养级
1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II
A,口—*R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17.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同步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段考数学试卷(11月份)(含答案)
-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12月测试题无答案
- 高一 粤教版 物理 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
- 《啊-船长-我的船长》课件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九年级(上) Unit 4-1
- 旅游英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西游记读书交流会课件
- 《仓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概论(第二版)即问即答题目及答案 郭福春
- 双T板吊装施工专项方案
- 自媒体运营职业生涯规划书
- 临床护理科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0道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准突破五主观问答题课件
- 中石油昆仑好客加油站便利店基础知识
- 耐火窗施工方案
- 口腔科病历书写考核评分表
- 第十八章圣甲虫-名著《昆虫记》阅读导引内容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知识梳理阅读训练
- 仁爱英语九上Unit3Topic2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