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_第1页
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_第2页
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_第3页
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_第4页
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5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走近作者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梳理文意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毕竟:到底。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六月中:六月中旬。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叶分外艳丽鲜红。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别样:特别,不一样。诗的前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诗的后两句: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核心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了夏日西湖的美景。串珠问题: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描写景物的词语:莲叶、荷花。3.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景色是翠绿的莲叶与娇美的荷花相互映衬,显得格外艳丽,而且景中有情4.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这首诗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这首诗作者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