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_第1页
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_第2页
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_第3页
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_第4页
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两个成语的意思,练惯用“只要……就……”和“从此”造句。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其中一那么寓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络学习、生活实际,有一点感想。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王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那么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2、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课文题目中哪两个是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如今王老师板书,请你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我。3、在某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二、初读课文,理解课题字面意思1、学生按以下要求自读课文。⑴课文较简短,要求反复朗读,直到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减字、不错字。⑵考虑:什么叫“掩耳盗铃”,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2、学生自读课文,并考虑问题。3、检查讨论⑴同桌互读一遍,看看对方是否正确、流利地朗读完全文。⑵哪些同学在互读过程中不小心读错了,请主动站起来,王老师再给你一次试读的时机。(读评)⑶在互读中谁发现对方读得特别好,不仅正确流利,而且也很有感情,谁推荐给大家,请他来读一下,看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学生读师生评(谁读得好?为什么?)⑷课文哪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出示: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⑸理解:“盗”、“掩”①课题与出示的句子比拟盗:即“偷”②“掩”的意思在句子中没有解释,你可用哪一个字来代替?a、老师引导板书:遮、堵、塞、捂b、出示幻灯(课文插图,说说用哪一个字解释最恰当)⑹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捂住耳朵去偷铃)⑺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或:这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耳朵去偷铃铛)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1、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⑴课文中哪些句子答复了这个问题,指名读。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2、出示重点句: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觉察。①圈点出“只要……就……就……”并板书。②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开火车读)③后两个“就……”的内容能否对调一下,为什么?(“就……”的结果顺序有先后,不能对调)3、这个人为了偷铃而且不被人觉察,他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假如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①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板书:假如……就……②将反问语气改成肯定语气,意思不变。(假如把耳朵掩住,响声肯定就听不见了)③将反问句改成以下的表述形式:只要……就……就……(与前板书对照)④这个人自以为自己这个想法怎样?用一个成语就叫(板书)自作聪明⑤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出示:愚蠢(板书)⑥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答复)(这样做骗不了别人的耳朵,只是自己欺骗了自己的耳朵)板书:自己欺骗自己⑦结果怎样?出示幻灯,读最后一句话4、引读全文师引:⑴那个人怎么想到去盗铃的?(生读)⑵他为什么要用掩耳的方式盗铃?⑶他是怎么做的?⑷结果怎样?5、熟读背诵:自由背指名背四、引导提醒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1、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别人觉察的。这时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地批评教育着这个人。假设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只写一两句,但要写到点子上,尽量用上小卡片上的几个词)2、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幻灯,学生上台交流,对着幻灯进入角色)板书:错、蠢①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错)②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欺骗自己(蠢)3、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这成成语的意思:⑴先说说它的字面意思,再说说如今常用这个成语来挖苦哪一种人?(成语意思:捂住耳朵偷铃,如今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五、课外作业1、抄写词语:掩耳盗铃偷走一碰觉察2、造句:只要……就……3、背诵课文。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2[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那么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觉察。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觉察,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方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即被人觉察了。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挖苦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那么寓言的寓意。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培养学生联络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才能。[重难点]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解题。1、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生: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狐假虎威-3、师:选择发言的一名学生讲讲知道的那那么寓言故事。4生:讲故事-5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6、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掩耳盗铃》,认真欣赏说说这那么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完好〕2、出示生字,学习理解。〔1〕拼拼音读生字〔2〕组词〔3〕选择一个造句三、读课文,理解内容1第一局部〔很想把铃铛偷走〕第二局部〔想方法〕第三局部〔结果被发现〕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消除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方法,想了什么方法呢?4、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是个愚蠢的人,你不要自作聪明,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被人觉察〕6、小结: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被人觉察了。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化的道理。四、总结1这那么寓言故事挖苦了什么样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2再读课,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自欺欺人,要踏踏实实做人)3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五、联络生活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六、拓展延伸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告诉大家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给学生几分钟练习时间〕找学生表演。七、作业续写《掩耳盗铃》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3【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p: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那么》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这那么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觉察。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觉察,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方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即被人觉察了。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挖苦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2〕学生情况分析^p:学习这那么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重兴趣的特点,教学目的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根底上,培养大胆想象的才能和积极探究才能,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的。【教学目的】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铃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流程】一、定向、诱导﹙一﹚诱导1、激趣导入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3、放动画,听故事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好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那么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好课题﹚。过渡: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二﹚定向——出示学习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理解故事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学会做人。二、自学、探究﹙一﹚出示自学提纲: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的意思。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从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用“只要···就···”说一句话。3、偷铃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4、假如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5、这那么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自学﹙三﹚小组合作学习﹙四﹚成果汇报1、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2、偷铃人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3、偷铃人想:假如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偷铃人这么做的: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4、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挖苦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三、讨论、解疑1、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2、预设: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明知道在犯法,却挺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四、反应总结1、反应学习:请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1〕。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2、总结:是呀,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让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掩耳盗铃小偷响←碰←铃

铛→偷→捂耳朵→被觉察

自作聪明,非常愚蠢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4《掩耳盗铃》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常用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这那么寓言篇幅短小,粗浅易懂,学生不难理解,不过对其寓意的把握还需对学生进展启发引导。我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本课,在上这节课时,我本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利用实物———小铃铛导入课题后,接着从课题入手质疑:什么是“掩耳盗铃”?通过理解“掩”和“盗”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掩耳盗铃”就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的意思。紧接着我就追问:这个人为什么要捂着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呢?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偷铃人的心理活动:“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此外,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展现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提醒寓意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把含义告诉学生,而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考虑,如:偷铃的人认为把耳朵掩起来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铃铛一碰就会响,偷铃人知道这个常识吗?他最后偷到铃铛了吗?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化,逐步把故事的寓意突显出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能说出偷铃人很愚蠢,很笨,是个自作聪明的人。“讨论、解疑”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呢?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升华了寓意,让学生实在明白做人的道理。最后我再小结归纳,板书“自欺欺人”,并出示完好的寓意。总的来说,这堂课上的比拟顺利,学生也理解了寓意,不过课后想来,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我的讲解并不多,全是让学生讨论交流,可是每一环节的问题是我设置的,学生还是被我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地位。假如上课伊始,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思索,探究的过程,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的:1、掌握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那么寓言的寓意。3、朗读、背诵这那么寓言。教学重难点:理解这那么寓言的内容和寓意。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略〕二、提醒课题、解题1、听故事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这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好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三、自学,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字典把课文读通顺。〔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4〕纯熟地诵读课文。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4、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么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3、重点理解课内容和寓意。〔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那么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消除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方法。①同示考虑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5〕那个人一开场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到达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方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非常愚蠢的”。〔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那么小故事。〔7〕指导朗读。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五、提醒寓意,总结扩展1、出示考虑题:〔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2〕你应该从他身上汲取什么教训?〔3〕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答复。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铃》。4、总结扩展。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络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的:1、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2、学习“掩耳盗铃”的成语。3、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表演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并联络学习、生活实际,有一定的感想。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板书课题,回想以往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说一说。2、这些寓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点出学习寓言的目的。〕3、板书:掩耳盗铃〔解释“掩”和“盗”的意思〕二、学习寓言―――《掩耳盗铃》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抓住偷铃人的心里的想法让学生找出句子,用“――”划出,并指导读出自以为聪明的语气,再结合偷铃人的想法提出问题。〔生提问〕3、老师归纳出学生的问题:〔1〕是什么让他想到捂住耳朵去头铃铛的?〔2〕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自学〔老师巡视指导〕5、汇报自学情况并从中悟出寓意@结合课文出现的关联词“只要……就”、“刚……就”进展语言训练。@从那个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表演课文,通过角色的互换再次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四人小组先排演,老师巡视指导,并挑选出较精彩的小组进展表演,最后采访扮演偷铃铛的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让观众评一评。三、联络实际,加深理解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自己做的类似《掩耳盗铃》的事例,说一说。四、拓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像《掩耳盗铃》这些寓意深的故事,谁能把你平时听过或看过的寓言故事讲给大伙儿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呢?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7教学目的:1、练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握学习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2、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练习复述课文。3、学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教学过程:一、寓言成语复习。导入:上新课前,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听听题目要求:仔细听老师的表达,同学们写出相应的成语。1、用句子描绘成语的意思。〔指明上台写〕坐井观天:讲的是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见识少。亡羊补牢:羊接二连三的丧失,才想起修补羊圈。教育我们有了过错,要及时弥补。狐假虎威:一只狐狸接着老虎的威风作威作福。比喻仗着别人的权力来欺压人。2、小结:刚刚所写的成语都是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吗?〔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活的道理。〕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那么新的寓言。〔翻开课件,板书:30《寓言两那么》〕我们学习语文就应该这样,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又快又好。二、整体感知。1、从昨天的预习中,谁知道课文写了哪两那么寓言?〔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过渡:我们学习课文往往是从题目开场,让我们仔细地来看看这两个题目。当我们手中没有任何工具书时,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2、解释课题。指名解释“掩耳盗铃”的意思,这就叫逐字解释法。谁再用这个方法来解释“守株待兔”的意思?在学习中除了逐字解释法,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词语?〔师适机概括可用工具书、联络上下文来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那么寓言故事《掩耳盗铃》。3、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来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答复,师表扬:“你读得真仔细!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小结:,联络上下文,运用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这就是一种解释词语的好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经常使用。三、学习《掩耳盗铃》学习第二段1、课件示句子: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1〕从句子中找找,他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抓住动作词语朗读〔2〕〔示铃铛实物〕瞧!这就是铃铛。指导学习“铛”字〔3〕面对他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想告诉他的吗?〔引导学生认识到他的错误〕2、过渡:咱们都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被人发现,那个盗铃人知道吗?从书上找找,那句话告诉了你?〔1〕课件示句子比拟:A、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想起来,立即会被人觉察。B、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想起来,立即会被人觉察。自由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多了“明明”,能说明什么?〔2〕指导朗读,引读:他明明知道。他清楚的知道。3、〔老师摇铃铛〕听听,就是这清脆的声音,你能用个词来描绘吗?〔1〕学习丁零丁零的读法,指导学习“零”字。〔2〕你还能说出那些描写声音的词语?〔评价:看来同学们积累的象声词还真不少。〕4、过渡: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消除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方法去偷。〔1〕课件:他想:假如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你们说这是个好方法吗?〔2〕可他认为是好方法吗?指导朗读,读出偷铃人沾沾自喜的样子。5、确实,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咱们连起来读一读吧。〔读第二段〕学习第一段1、过渡:我就不明白了,大家都知道会被觉察,他自己也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原因。〔示第一段〕3、指明读,你从那个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很想〕指导朗读,板书:想偷铃铛学习第三段1、那人一开场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还是将手伸向了铃铛,可事实证明他这样的做法是错的。〔课件示第三段〕板书:被人觉察2、“没想到”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回归全文1、读完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适机板书:自欺欺人〕〔1〕引导说出“明知故犯”:他很蠢,明明知道偷铃铛会被发现还去偷,这就是……〔2〕你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个人?〔引导说“心术不正、自欺欺人”等〕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平时,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2、过渡: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脑袋里住下了。谁能试着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读?〔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全班读我们的朗读,只要抓住重点词语,就能把故事读得生动了。3、过渡:我们把课文读好了,如今我们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说说这个故事吧。指明上台讲故事,讲完后让讲故事的学生说说: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假设能背诵,及时鼓励“你真棒!这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师接着引导“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四、明寓意1、这个盗铃人被抓后,站在主人家门前,羞红了脸,低下了头。假如你就是旁边的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2、这个寓言就告诉了我们〔示课件朗读寓意〕3.你还有什么想法?你可以用一句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掩耳盗铃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觉察〔自欺欺人〕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的1、理解本那么寓言的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2、会用“一……就……”造句。3、有语气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手港碰到铃铛,他就被人觉察了?”教学难点“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觉察了?”教具铃铛一只、课件。初读启发导入整体阅读提问:1.在预习的根底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质疑问难导读提示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齐读课题回忆或查字义,说一段话,初步理解题目。个人读后两人互检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标号,考虑第1自然段内容并答复以下问题。2分3分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设计意图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议读指出重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想理解的内容就该是课堂上优先讲解的内容:尊重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活泼起来,并且表达出来。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自读感悟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考虑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议读交流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幻灯A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觉察。B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觉察。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3.他明明知道什么?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铛会发生什么现象?5.“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6.为什么会被觉察?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觉察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他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指名读第2句出投影片:A假如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B假如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默读标句子整体感知第2段内容。个人感悟重点内容。指名读,答复以下问题。读句子,讨论。体会“一…就”的句式。运用句式说句子。读第2句读句子,理解“掩住”做动作,理解句子,掩住谁的耳朵,谁听不见响声,读句子,体会心情,到达有语气朗读。默读,画词,订正区别“偷”与“拿”,“偷”与“盗”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段话。25分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设计意图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尊重孩子们让他们用自己习惯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表演动作。用动作概括出题目。2分8.从刚刚有想法到如今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读第四句,说出意思体会“碰”与“觉察”的关系。用“一…就”句式说话。体会心情有语气朗读3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小组学习。点评归纳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10.出示投影“假如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①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②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觉察呢?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④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11.读全文,体会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书,朗读,表达吸收。讨论,谈体会。交流,抓“明明知道”和“没想到”。运用“一…就”的句式。练习稳固有感情朗读。5分板书设计明明知道碰→响→觉察掩耳盗铃掩伸偷没想到碰→觉察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9教学目的:1、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2、学习“掩耳盗铃”的成语。3、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表演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并联络学习、生活实际,有一定的感想。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板书课题,回想以往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说一说。2、这些寓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点出学习寓言的目的。〕3、板书:掩耳盗铃〔解释“掩”和“盗”的意思〕二、学习寓言―――《掩耳盗铃》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抓住偷铃人的心里的想法让学生找出句子,用“――”划出,并指导读出自以为聪明的语气,再结合偷铃人的想法提出问题。〔生提问〕3、老师归纳出学生的问题:〔1〕是什么让他想到捂住耳朵去头铃铛的?〔2〕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自学〔老师巡视指导〕5、汇报自学情况并从中悟出寓意@结合课文出现的关联词“只要……就”、“刚……就”进展语言训练。@从那个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表演课文,通过角色的互换再次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四人小组先排演,老师巡视指导,并挑选出较精彩的小组进展表演,最后采访扮演偷铃铛的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让观众评一评。三、联络实际,加深理解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自己做的类似《掩耳盗铃》的事例,说一说。四、拓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像《掩耳盗铃》这些寓意深的故事,谁能把你平时听过或看过的寓言故事讲给大伙儿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呢?板书设计:29、寓言两那么掩耳盗铃明知只要……就……可是假如……就……谁知刚……就……小学课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篇10一、指导与理论根据1、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才能、阅读才能、才能、口语交际才能、语文理论才能。2、注重进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和爱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开展。3、努力构建灵敏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重视课程资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4、利教利学,为老师、学生留有开发选择、创新拓展的空间。鼓励老师适当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开展需要。二、教学背景分析^p〔一〕教材分析^p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26课《寓言二那么》中的第二。寓言《掩耳盗铃》主要描写这位盗窃者的心理活动及行动,他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响,别人也同他一样听不见,真是愚蠢。文中的主人公的言行令人啼笑皆非。预言就是在劝诫人们不要干那些自欺欺人的事情。“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教学中不必引导学生探究是否真有掩耳盗铃这样的人或事,也不必追究掩耳盗铃的人只有两只手,一只手去摘铃铛,另一只手怎么能同时捂住两只耳朵这样的问题。所以要根据指导要求,突出重难点,加强整体综合的感受,表达语文理论的综合性与理论性。〔二〕学情分析^p三年级学生好心奇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这对语文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最初的优势,并努力让他们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语文课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期待又要注重学生最初语言文字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课堂标准的养成。在一二年级时打下了一定阅读理解根底上,还要鼓励多角度思维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通过演示法、讲述法,使学生体会寓言故事的真正寓意。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更易领会这课文的意思。〔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那么寓言的寓意。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培养学生联络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才能。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示意图1.引导谈话,提醒课题2.整体感知,读通课文3.课堂自学,深化理解4.理解课文,体会内容5.提醒寓意,扩展6.,作业布置〔二〕教学详细过程一、引导谈话,提醒课题。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