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真光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3分)下列生活生产实践中,主要原理与汽油去除油污可以归为一类的是()A.葡萄酿酒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煤气 C.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清洁油污 D.工业制取食盐2.(3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D.将用来制作鞋子的羊皮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3.(3分)2019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为“Natureforwater”。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肥皂水加入氯化钙溶液中振荡,产生大量浮渣 B.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物理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4.(3分)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5.(3分)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物理和化学性质都相似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 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6.(3分)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 B.称量NaOH固体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7.(3分)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8.(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9.(3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 D.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10.(3分)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酸氯喹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磷酸氯喹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2磷原子构成 C.磷酸氯喹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9% D.磷酸氯喹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9:16(多选)11.(3分)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物质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12.(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3.(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CO2混有HCl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BCu(NO3)2溶液混有NaCl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CNaCl溶液混有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CuO混有碳粉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4.(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A.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9分)15.(7分)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2)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总热量蛋白质糖类油脂水铁磷钠2060kJ50g20g20g5g5.6mg3.3mg8mg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3)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吃海产品、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锌、钙、碘等微量元素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鉴别NaOH、NaCl、CuSO4和稀盐酸四种溶液,不需添加任何试剂就可完成D.为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使用尿素[CO(NH2)2]等化学肥料E.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和小苏打可中和胃酸,都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应用F.将pH试纸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测出pH值约为12(4)如图为学生常用的中性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意丢弃不会导致“白色污染”B.丁苯橡胶和聚乙烯塑料是天然材料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固性,因此破损笔杆能进行热修补D.笔尖钢比纯铁硬度大(5)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溶于水,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和生成对应的盐,则焦亚硫酸的化学式为;焦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5分)(1)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②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选填序号)。①NaCl溶液②HCl溶液③AgNO3溶液④NaOH溶液(2)将一支装满NH3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稀盐酸的水槽中,①请写出NH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画出此过程中试管内气体组成和溶液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除外)。17.(5分)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O、FeCl3、BaCl2、Na2SO4、Cu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步骤③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进步确定样品的组成,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取少量(从A﹣D中挑选)。②加入的试剂是。18.(12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质量分数67%)、杂质为Fe2O3(质量分数15%)、FeO(质量分数8%)、CuO(质量分数10%)]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490g质量分数为5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g,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3)检验物质X已过量的方法是(写明操作现象结论)。(4)“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前省略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6)已知菱锌矿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ZnSO4•7H2O的质量为。(7)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编号反应温度/℃溶液pH除铁率/%a30291.5b302.593.3c402.595.1d403.1Ye503.199.5①对比实验b和实验c,得到的结论为。②表中Y的值可能为(填编号)。A.93.4B.94.1C.97.8D.99.6③根据以上数据,最佳的除铁条件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19.(1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答题。(1)仪器m的名称是。(2)在装置A、B中选与I组合制取一袋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验满的方法是。若把H与组合成发生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通过(写出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停止。(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4)向图F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但不能由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5)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把图1中E装置改为图2装置。把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打开弹簧夹,看到现象。写出产生此现象化学方程式、,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20.(8分)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1)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反应原理为:LiFePO4FePO4+Li,该反应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以下分类对于预测该物质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填标号)。A.磷酸铁锂属于磷酸盐B.锂属于“活泼金属”C.钴酸锂属于白色固体D.磷酸铁属于铁盐(3)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制备磷酸铁(FePO4)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已知(1)磷酸铁(FePO4)的铁元素显正三价,是一种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2)磷酸(H3PO4)为可溶性强酸。完成下表:方案原料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的反应规律①②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真光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3分)下列生活生产实践中,主要原理与汽油去除油污可以归为一类的是()A.葡萄酿酒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煤气 C.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清洁油污 D.工业制取食盐【分析】汽油去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属于物理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油去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属于物理变化。A、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煤气,有新物质一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清洁油污,利用了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工业制取食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汽油去除油污属于物理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D.将用来制作鞋子的羊皮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A、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羊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羊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将用来制作鞋子的羊皮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羊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3.(3分)2019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为“Natureforwater”。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肥皂水加入氯化钙溶液中振荡,产生大量浮渣 B.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物理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分析】A、根据氯化钙溶液属于硬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氯化钙溶液属于硬水,将肥皂水加入氯化钙溶液中振荡,产生大量浮渣,故选项说法正确。B、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其中沉淀、过滤、吸附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现实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硬水的检验方法、水的净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分析】A、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由镓、氮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其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而确定其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正电荷的离子;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易得到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Ga为+3价,N为﹣3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是GaN,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氮元素和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属分别是2、4,不位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1个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则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物理和化学性质都相似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 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化学性质都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和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分)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 B.称量NaOH固体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分析】A、反应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收集氢;B、氢氧化钠能够吸收水蒸气;C、浓硫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吸收水蒸气;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A、反应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收集氢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氢氧化钠能够吸收水蒸气,不能放在小纸片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浓硫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吸收水蒸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终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3分)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分析】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各选项问题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故说法正确;C.在该反应前后,碳元素由+2价变成+4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故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8.(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分析】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说明除了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外还有其他的反应。【解答】解: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可能显酸性,生成的可能是氢气,故①说法正确;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应该是浅绿色的,故②说法错误;③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说明发生了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③说法正确;④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故④说法错误;⑤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生成的可能是氢气,故⑤说法正确;⑥科学一定要注意严谨性,重做实验有必要,故⑥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性地考查了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中的异常现象进行评价与探究,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9.(3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 D.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C、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D、根据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选项推理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C、酸能解离出氢离子,但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酸,也可能是硫酸氢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D、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但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多于四个,如氢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0.(3分)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酸氯喹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磷酸氯喹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2磷原子构成 C.磷酸氯喹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9% D.磷酸氯喹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9:16【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通常称这些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根据磷酸氯喹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酸氯喹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酸氯喹是由磷酸氯喹分子构成的,1个磷酸氯喹分子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2磷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磷酸氯喹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41.9%,故选项说法正确。D、磷酸氯喹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2)≠9:1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选)11.(3分)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物质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分析】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B、根据ZnFe2O4在反应2中逐渐消耗,在反应1中又会逐渐的合成进行分析;C、根据反应2是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太阳能分解生成氢气,反应3中的混合物所得的混合物中的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但是两者生成的氢气不一定相等进行分析;D、根据镁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ZnFe2O4中,氧元素显﹣2,锌元素显+2,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A错误;B、ZnFe2O4在反应2中逐渐消耗,在反应1中又会逐渐的合成,所以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故B正确;C、反应2是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太阳能分解生成氢气,反应3中的混合物所得的混合物中的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但是两者生成的氢气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镁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2.(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D、t1℃、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t1℃﹣﹣﹣t2℃阶段,溶解度变大,所以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CO2混有HCl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BCu(NO3)2溶液混有NaCl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CNaCl溶液混有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CuO混有碳粉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u(NO3)2溶液能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氢氧化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能与适量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适量稀HCl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A.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分析】A、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错误。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图象错误。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等质量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与图象不符;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最终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错误。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时,溶液的pH又升高,故选项图象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9分)15.(7分)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SO3。(2)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总热量蛋白质糖类油脂水铁磷钠2060kJ50g20g20g5g5.6mg3.3mg8mg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维生素。(3)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常吃海产品、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锌、钙、碘等微量元素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鉴别NaOH、NaCl、CuSO4和稀盐酸四种溶液,不需添加任何试剂就可完成D.为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使用尿素[CO(NH2)2]等化学肥料E.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和小苏打可中和胃酸,都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应用F.将pH试纸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测出pH值约为12(4)如图为学生常用的中性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随意丢弃不会导致“白色污染”B.丁苯橡胶和聚乙烯塑料是天然材料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固性,因此破损笔杆能进行热修补D.笔尖钢比纯铁硬度大(5)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溶于水,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和生成对应的盐,则焦亚硫酸的化学式为H2S2O5;焦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5+2HCl=2SO2↑+2NaCl+H2O。【分析】(1)根据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回答;(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3)A.根据元素的食物来源来分析;B.根据化学肥料的使用来分析。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D.中和反应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据此分析;E.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4)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5)根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步骤写。【解答】解:(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反应物中有1个钛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4个氢原子,4个氟原子,1个钛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O3。故填:原子;SO3;(2)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填:维生素;(3)A.常吃海产品、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锌等微量元素,钙是常量元素,故错误;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温度,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把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其它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把氢氧化钠分别加入其它两种溶液中,温度升高的是稀盐酸,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熟石灰属于碱,改良酸性土壤时是碱与土壤中的酸反应;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来治疗胃酸过多,属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E.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故错误;故选:CD。(4)A.聚乙烯塑料是合成材料,随意丢弃会导致“白色污染”,说法错误;B.丁苯橡胶和聚乙烯塑料是合成材料,说法错误;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因此破损笔杆能进行热修补,说法错误;D.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钢是一种铁合金,所以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说法正确。故选:D。(5)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溶于水,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和生成对应的盐,则焦亚硫酸的化学式为H2S2O5,焦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5+2HCl=2SO2↑+2NaCl+H2O。故答案为:(1)原子;SO3;(2)维生素(3)CD(4)D(5)H2S2O5;Na2S2O5+2HCl=2SO2↑+2NaCl+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关键。16.(5分)(1)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②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②③(选填序号)。①NaCl溶液②HCl溶液③AgNO3溶液④NaOH溶液(2)将一支装满NH3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稀盐酸的水槽中,①请写出NH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H3=NH4Cl,②画出此过程中试管内气体组成和溶液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除外)。【分析】(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①镉不能和氯化钠反应;②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镉和氢气;③镉比银活泼,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镉和银;④镉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NH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解答】解:(1)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故填:3Fe+2O2Fe3O4。②①镉不能和氯化钠反应,插入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②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镉和氢气,插入HCl溶液产生气泡;③镉比银活泼,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镉和银,插入AgNO3溶液析出银白色固体;④镉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插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故填:②③。(2)①NH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H3=NH4Cl。故填:HCl+NH3=NH4Cl。②此过程中试管内气体组成和溶液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除外)如图所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5分)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O、FeCl3、BaCl2、Na2SO4、Cu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步骤③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一定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存在一种或者两种,一定不含有氧化铜、氯化铁和硫酸铜。(3)若要进步确定样品的组成,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验证白色沉淀A是否能够溶解。①取少量A(从A﹣D中挑选)。②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离子共存问题,回答此题;(3)根据需要确定的成分设计实验方法,验证组分是否存在。【解答】解:(1)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而加入盐酸后,红色消失,且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不含有碳酸盐,排除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得出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被消耗,不再显碱性,溶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2)加水后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氯化铁,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有氧化铜,则氯化钡一定存在,硫酸钠和碳酸钠一定存在一种,才可以生成沉淀,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无沉淀产生,说明B中不含有硫酸根或者碳酸根,结合(1)和(2)可以看出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钡,而碳酸钠和硫酸钠则含有一种或者两种,一定不存在氧化铜、氯化铁和硫酸铜;故答案为:一定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存在一种或者两种,一定不含有氧化铜、氯化铁和硫酸铜。(3)根据白色沉淀是否含有碳酸钡判断最终是否含有碳酸钠还是硫酸钠,碳酸钡可以溶于酸形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沉淀是可以溶解的,而硫酸钡不溶解,所以可以加入酸后,观察沉淀A是否全部溶解,判断碳酸钠和硫酸钠是否存在;故答案为:验证白色沉淀A是否能够溶解。①通过取沉淀A测试沉淀是否溶解,②根据碳酸钡可以溶于盐酸,可以选择加入盐酸;故答案为:A;盐酸。【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8.(12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质量分数67%)、杂质为Fe2O3(质量分数15%)、FeO(质量分数8%)、CuO(质量分数10%)]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490g质量分数为5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40g,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量筒,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液散热,使溶液混合均匀。(3)检验物质X已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过量(写明操作现象结论)。(4)“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前省略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6)已知菱锌矿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ZnSO4•7H2O的质量为1.54m。(7)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编号反应温度/℃溶液pH除铁率/%a30291.5b302.593.3c402.595.1d403.1Ye503.199.5①对比实验b和实验c,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除铁率升高。②表中Y的值可能为C(填编号)。A.93.4B.94.1C.97.8D.99.6③根据以上数据,最佳的除铁条件为温度为50℃,pH为3.1。【分析】(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4)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前省略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6)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7)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解答】解:(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填: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490g质量分数为5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490g﹣490g×50%÷98%=240g,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量筒,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液散热,使溶液混合均匀。故填:240;量筒;搅拌,加速溶液散热,使溶液混合均匀。(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因此X是锌,检验物质锌已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过量。故填: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过量。(4)“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故填: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前省略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故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6)已知菱锌矿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ZnSO4•7H2O的质量为:m×67%×÷≈1.54m。故填:1.54m。(7)①对比实验b和实验c,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除铁率升高。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除铁率升高。②由ab可知,温度相同时,pH越高,除铁率越高,由bc可知,pH相同时,温度升高,除铁率升高,表中Y的值大于95.1,小于99.5,可能为97.8。故填:C。③根据以上数据,最佳的除铁条件为温度为50℃,pH为3.1,是因为该条件下除铁率最高。故填:温度为50℃,pH为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19.(1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答题。(1)仪器m的名称是锥形瓶。(2)在装置A、B中选B与I组合制取一袋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一袋二氧化碳。若把H与D组合成发生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通过夹紧弹簧夹或把干燥管取出(写出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停止。(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4)向图F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但不能由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CO2与NaOH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5)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把图1中E装置改为图2装置。把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打开弹簧夹,看到烧杯中溶液倒流到集气瓶中,出现白色沉淀现象。写出产生此现象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Cl2=CaCO3↓+2NaCl,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填写;(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选择;(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酚酞的性质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矿业开采用砂石料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高性能砂浆购销协议3篇
- 离婚协议书(2024版):财产放弃与分配方案2篇
- 2024年度砂石行业安全防护合同2篇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与平台运营合同2篇
- 2024版股权融资协议3篇
- 全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2024版)2篇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
- 2024年上海园林绿化项目分包协议2篇
- 广东省阳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学生专用
- 医疗设备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2版新课标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解读
- 美育的知与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新疆乌鲁木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手术室外麻醉的课件
- 2024房颤抗凝治疗
- 桂花大道延伸段道路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用电规划方案样本
- 甲状腺消融术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大学生生涯规划
- 研发部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