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传染病
B.地方病
C.传染病和地方病
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E.疾病和健康状况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
(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9)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特
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10)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C.提出病因假设
D.检验或验症病因假设
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11)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社会医学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名词解释
(1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论述题
(13)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选择题答案:
单项:(1)D(2)C(3)E(4)D(5)B(6)E(7)C(8)B
多项:(9)ABCD(10)ABCDE(11)ABCDE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单项选择题
(I)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2)卜.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卜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
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3)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4)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
(5)疾病分布是指
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7)发病率指标来自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8)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9)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10)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11)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
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感染率
(12)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
年相比
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13)〜(15)题共用题干]
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97年
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
(13)该县的总死亡率为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14)结核的病死率为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15)结核的发病率为
A.300/10万
B.400/10万
C.700/10万
D.300/1000
E.400/1000
(16)口〜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森林脑炎见于春天
B.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
C.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
D.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有隐性流行
E.霍乱可发生大流行
1.人群分布
2.地区分布
3.时间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
(17)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A.暴露机会
B.劳动条件
C.民族
D.劳动强度
E.精神紧张强度
(18)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
A.提供病因线索
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
C.提出治疗方案
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
E.可以确定病因
(19)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A.气象条件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人们的劳动条件
D.风俗习惯
E.人们的文化水平
(20)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
A.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
B.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C.同•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D.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
(三)名词解释
(21)发病率
(22)患病率
(23)感染率
(24)死亡率
(25)病死率
(26)PYLL
(27)DALY
(28)散发
(29)爆发
(30)流行
(31)移民流行病学
(四)论述题
(32)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33)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34)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
(3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36)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37)疾病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38)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39)疾病分布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40)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选择题答案:
单项:(1)A(2)B(3)C(4)A(5)B(6)E(7)C(8)A(9)D(10)B(11)B(12)
D(13)D(14)C(15)A(16)IB2C3A
多项:(17)ABDE(18)ABD(19)ABCD(20)ABD第三章病因和病因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
A.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
B.流行病学的•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C.医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标准
D.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的逻辑思维框架
E.人群研究的•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2)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3)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E.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4)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5)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
C.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
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6)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所谓的必要病因•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B.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
C.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
D.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
E.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8)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方法
E.猜测和求证方法
(9)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假设可能成立
B.假设必定成立
C.假设尚不能成立
D.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10)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则
A.先行条件不成立
B.假设不成立
C.先行条件和假设均不成立
D.以上均有可能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11)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同异并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12)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3)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A.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B.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
D.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
E.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14)下列病因判定标准中应当放弃的是
A.前因后果
B.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强度
D.关联的特异性
E.终止效应
(15)广义关联强度包括
A.分类相关、积差相关和分布一致性
B.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等级相关
C.等级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
D.分类相关、等级相关和分布一致性
E.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
(16)病因的生态学模型包括
A.病因网络模型
B.流行病学三角
C.疾病因素模型
D.轮状模型
E.病因链
(17)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外围的远因
B.病原微生物
C.危险因素
D.致病因素的总和
E.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18)Mill准则包括
A.求同法
B.类推法
C.求异法
D.共变法
E.排除法
(19)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要确定
A.时间顺序
B.关联强度大小
C.无三大偏倚
D.有特异性
E.无随机误差
(三)名词解释
(20)危险因素(riskfactor)
(21)病因链(causechain)
(22)直接/间接病因(direct/indirectcause)
(23)I司异并用法(jointmethodofagreementanddifference)
(四)论述题
(24)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25)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26)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
(27)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
(28)试对常见的8条病因判定准做理解性分析。
选择题答案:
单项:(1)A(2)C(3)D(4)B(5)E(6)A(7)B(8)B(9)A
(10)D(11)C(12)B(13)E(14)D(15)E
多项:(16)BD(17)CE(18)ACD(19)ACE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单项选择题
(1)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
(2)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杳
E.个案调查
(3)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E.病死率
(4)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
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5)〜(6)题共用题干]
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
人6393例进行调查。
(5)这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队列调查
D.筛检
E.发病率调查
(6)该调查可计算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发病专率
E.存活率
(7)[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病人进行调查
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1.抽样调查
2.普查
3.筛检
(二)多项选择题
(8)有关筛选试验,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
A.为了发现罕见的疾病
B.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
C.发现疾病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
D.发病疾病后,尚无有效诊治手段和措施
E.筛检阳性者就应立即治疗
(9)为在某人群中进行肺癌的筛检试验,以卜措施哪些不适宜采用
A.CT
B.磁共振
C.活组织病理检查
D.胸透
E.胸部X光摄影
(10)进行现况研究时,下述哪些说法正确
A.可计算出发病率
B.需要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
C.可以发现因果联系
D.可以计算出现患率
E.可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三)名词解释
(11)描述性研究
(12)现况研究
(13)普查
(14)抽样调查
(15)系统抽样
(16)分层抽样
(17)筛检
(18)灵敏度
(19)特异度
(20)试验阳性预测值
(21)试验阴性预测值
(22)生态学研究
(23)串联试验
(24)并联试验
(四)论述题
(25)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
(26)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目的是什么?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27)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28)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哪些?如何防止?
(29)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
异度为90%时,求: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多少为假阳性?
选择题答案:
单项:(1)D(2)B(3)B(4)D(5)B(6)B(7)1B2A3C
多项:(8)ADE(9)ABC(10)DE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用询问的方法调查饮酒与中风的关系,最可能发生
A.饮酒者少报饮酒量
B.中度或大量饮酒者少报饮酒量
C.少量饮酒者多报饮酒量
D.少量饮酒者不报饮酒量
E.不饮酒者谎报饮酒
(2)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卜.(表5・1),其OR值为
表5-1某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
病例对照合计
暴露181230
非暴露131932
合计313162
A.3.21
B.2.33
C.2.19
D.0.5
E.1.6
(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
者的发病率
A.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
(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V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5)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E.6
(6)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
为
A.18
B.16
C.20
D.1()
E.无法计算
(7)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烟者=0.07%。,,般人群=0.56%o,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
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
A.13.7%
B.0.89%)
C.92.7%
D.87.5%
E.0.49%o
(8)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且均有雌激素暴
露史者27对,两组且均无暴露史者4对,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有暴露
而病例组无暴露者。OR为
A.10.67
B.9.67
C.2.24
D.1.24
E.4.47
(9)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C.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
D.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
E.以上均不对
(10)Herbst医师关于阴道腺癌病因研究的结果
A.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
B.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一
C.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外,尚存在其他病因因素
D.提示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病因线索
E.证实已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诱发因索
(二)多项选择题
(1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
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C.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12)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
A.选择性偏倚
B.信息偏倚
C.错误分类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
(13)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
A.回忆偏倚大
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
C.统计处理复杂
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
E.•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儿个因素
(三)名词解释
(14)匹配过头(over-matching)
(15)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study)
(16)比值比(oddsratio)
(1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hospital-basedcasecontrolstudy)
(18)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community-basedcasecontrolstudy)
(四)论述题
(19)请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胱癌。
1)对照应就下述哪些变量与病原体列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
的理由。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
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理报告感到厌倦吗?
4)如果应用医院病例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
(20)为了确定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是否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影响,在已婚护士中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将159名心肌梗死住院病例与3180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是21中病例和273名对照使用过口服避孕药。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的相对危险度,并回答应考虑哪些潜在的混杂因素?
(21)计划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调查饮酒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病例选自某医院的心脏科。对照的选择
有两个方案:一是由事故所致外伤病人组成,他们均为该院急症患者:二是由医院管辖区人群的一个代表
性样本组成。请问:
1)哪个对照组将产生较大的相对危险度:
2)对这类调查,选择对照组应当注意什么?
3)提出一个适宜的对照组。
(22)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了病例和对照有关饮食,吸烟和饮酒习惯的情况。这些因素被怀疑在
该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病例为某特定人群中•年内出现的该病全部病例,若对照从该年内出现的其他严
重疾患的病人中而不是该特定人群的健康者中选择,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23)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
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唇癌皮肤癌
吸烟,户外工作516
吸烟,户内工作2410
不吸烟,户外工作158
不吸烟,户内工作35
1)该研究设计是什么类型?
2)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讨论。
3)请计算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4)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5)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6)按户内户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7)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8)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选择题答案:
单项:(1)B(2)C(3)E(4)E(5)C(6)B(7)C(8)B(9)E(10)D
多项:(11)BD(12)ABCDE(13)AD第六章队列研究
(-)单项选择题
(1)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有为另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2)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可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3)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
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选择偏倚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
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4)相对危险度是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上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5)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病死率
D.现患率
E.死亡率
(6)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A.患该病病人
B.不患该病的人
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庭史的人
(7)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RR
B.AR
C.PAR
D.AR%
E死亡比例
(8)用人年为单位计算发病率可信的个前提是
A.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
B.追踪观察的时间必须足够长
C.相对危险度必须足够大
D.观察期相对危险度变异小
E.暴露因素在人群中比例高
(9)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因素可分为儿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二)多项选择题
(11)队列研究的缺点
A.包括资料靠回忆提供,可能存在偏倚
B.观察时间长,费用高
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
D.不适用多因素疾病研究
E.准备工作繁重,设计要求高
(12)下表为对职业男性工人进行的一次队列研究结果
表64重度吸烟与不吸烟者冠心病、肺癌年龄调整死亡率("05•年)
肺癌冠心病
重度吸烟者160590
不吸烟者7422
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认为:
A.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肺癌的工人多于不患冠心病的工人
B.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冠心病的工人多于不患肺癌的工人
C.重度吸烟对肺癌带来的相对危险比冠心病高
D.重度吸烟对冠心病带来的相对危险比肺癌高
E.所给数据难以区分重度吸烟与肺癌和冠心病的关系的大小
(13)队列研究的缺点包括
A.资料靠回忆提供,可能存在偏倚
B.观察时间长,费用高
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
D.不适用于多因素疾病研究
E.准备工作复杂,设计要求高
(三)名词解释
(14)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risk)
(15)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study)
(16)累计发病率CI(cumulativeincidence)
(17)标准化死亡比SMR(standardmortalityratio)
(18)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attributableriskpercent)
(四)论述题
(19)在项比较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整个人群预期死亡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数为1107,而
人群预期死亡数为531。请计算SMR,并予以描述。
(20)两项关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一个是在美国麻省的Framingham,另■个是在PuertoRico进行的。两
地采用的方法相同,诊断的标准相同,研究期间人口变动很小且几乎相等,而冠心病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
法。研究的部分结果如下:
表6-51960—1970年两地60-64岁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105)(1970年)平均发病率(/105)(1960-1970年)
Framingham37.427.0
PuertoRico15.55.2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哪种推论?
A.Framingham比PuertoRico高
B.PuertoRico比Framingham高
C.Framingham与PuertoRico同样高
(21)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难以避免的一种偏倚,特别是较大型及较长时间的研究。为了将失访偏倚的影
响减到最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22)某医师认为成年早期摄入大量的糖可能导致成年男性易于疲劳和性功能减退。该医师决定检验该假
设。他询问30岁健康男性的糖摄入量,然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糖摄入量多和摄入量少两组。10年后,他在
一个月的时间里访视了糖摄入量多的一组人,询问他们的精力、体力和性功能。随后一个月,他又对糖摄
入量少的一组人进行了同样的调查。他发现糖摄入量多的人中阳痿和疲乏劳累的相对频率较高。请你分析
一下该队列研究有何不足之处。
选择题答案:
单项:(1)D(2)D(3)C(4)A(5)B(6)B(7)C(8)D(9)C
(10)C
多项:(11)BCDE(12)BC(13)BCDE第七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观察性试验
B.社区试验
C.现场试验
D.临床试验
E.干预试验
(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
(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A.安全性
B.种后反应率
C.临床表现
D.保护率
E.抗体水平
(4)卜.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
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探讨病因的线索
D.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E.筛查早期患者
(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
A.随机化分组nJ■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B.实验者可以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
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
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
(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
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
B.盲法不易实施
C.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
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E.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E.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
A.同一总体的患某病人
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
C.同•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
E.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
(9)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B.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C.同-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D.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
E.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10)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观察指标不同
B.目标人群不同
C.入选标准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随访方式不同
(II)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A.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B.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
C.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
D.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
E.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
(12)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是疫苗
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
B.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
D.发病率、病死率、有效率
E.发病率、流行率、有效率
(1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
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
B.能够及早治疗病人或预防和控制疾病
C.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两组可比性
D.易于控制失访偏倚
E.省时、省钱、省力,可进行罕见病的研究
(15)卜.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缺点
A.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
B.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C.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结果评价
D.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
E.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
(16)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混杂偏倚
E.志愿性偏倚
(17)下列呱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
A.患病率
B.治愈率
C.效果指数
D.保护率
E.有效率
<18)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
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
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
D.不能卜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19)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
A.抗体水平高的人群
B.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
C.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
D.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
E.依从性好的人群
为评价水痘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组别接种人数病例数
接种组40010
对照组60090
(20)该疫苗的保护率是
A.80%
B.83.3%
C.90%
D.92.5%
E.78.5%
(21)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6
B.7
C.8
D.9
E.5
[(22)〜(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治疗好转的例数+治疗的总例数xlOO%
B.治愈人数+治疗的总例数x100%
C.随访5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5年的总病例数xlOO%
D.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xlOO%
E.[对照组发病(死亡)率一实验组发病(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xlOO%
(22)治愈率
(23)效果指数
(24)保护率
(25)5年生存率
[(26)~(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在易感儿童中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观察
B.在碘缺乏地区进行碘盐的实验和对照组实验
C.在医院评价某种新疗法的效果
D.在流脑流行区儿童广泛进行中草药漱口的预防效果观察
E.孕妇抽烟情况对新生儿发育影响的观察
(26)属于临床试验
(27)属于现场试验
(28)属于社区试验
(二)多项选择题
(29)与描述性和分析析性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必须有干预措施
B.是实验方法而非观察性方法
C.实验的性质是回顾性的
D.须随机化分组
E.实验组与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30)卜.列哪些是流行病学实验的范畴
A.流行病学动物实验
B.血清流行病学
C.社区试验
D.现场试验
E.治疗试验
(31)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点
A.研究者能根据实验设计选择研究对象
B.研究者可根据实验设计施加干预措施
C.研究对象能按随机化分配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D.实验为前瞻性研究
E.可推算归因危险度
(32)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A.感染率
B.治愈率
C.病死率
D.保护率
E.发病率
<33)流行病学实验选择对象时以下哪儿点是正确的
A.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B.免疫力低的山区人群
C.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D.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E.选择病情较重的人
(34)选择流行病学实验现场以卜哪几点是正确的
A.人口流动性大的,发病率高的
B.人口流动性小,人口相对稳定
C.当地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
D.评价疫苗效果的试验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流行的地区
E.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35)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卜列哪几点是正确的
A.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大
B.干预因素实施后效果好,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大
C.干预因素实施后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小
D.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小
E.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小
(三)名词解释
(36)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experimenl)
(37)临床实验(clinicaltrial)
(38)现场实验(fieldtrial)
(39)社区实验(communitytrial)
(40)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41)安慰剂效应(placeboeffects)
(42)不依从(noncompliance)
(43)排除(exclusions)
(44)退出(withdrawal)
(45)预实验(pilotstudy)
(46)保护率(protectiverate)
(47)效果指数(indexofeffectiveness)
(四)论述题
(48)流行病学实验基本特点有哪些?
(49)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50)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实验的起始点有何不同?
(51)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
(52)列出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53)流行病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54)流行病学实验效果评价指标选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5)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因素有哪几点?
选择题答案
单项:(1)A(2)C(3)D(4)D(5)D(6)E(7)C(8)D(9)B(10)D(11)A(12)
B(13)B(14)C(15)D(16)B(17)A(18)E(19)D
(20)B(21)A(22)B(23)D(24)E(25)C(26)C(27)A(28)B
多项:(29)ABD(30)CDE(31)ABCD(32)BD(33)ACD(34)BCD
(35)CDE第八章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单项选择题
(1)能明确地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B.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C.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D.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首要基础是
A.提出模型假设
B.精通计算机技术
C.有适当的模型结构
D.有极好的数学知识
E.已知疾病流行过程的相关理论
(3)研究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最终目的是
A.控制疾病流行
B.研究疾病流行规律
C.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D.建立与实际相符的模型
E.从理论上提出疾病的防制决策和措施
(4)在Reed-Frost模型中,(1—qCt)是指
A.第t代的病例数
B.第t代的易感者
C.第t代的免疫者
D.第t代的人群数
E.有效接触概率
(5)在Reed-Frost模型中,Ct是指
A.第t代的易感者
B.第t代的病例数
C.第t代的免疫者
D.第t代的人群数
E.第t代的有效接触人数
(二)多项选择题
(6)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时需要准确收集的资料应包括
A.某病的发病率
B.某病的患病率
C.人群中的带菌率
D.人群的免疫水平
E.某病病原体的传染力
(7)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应包括以卜几个过程
A.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B.提出假设,选择模型结构
C.估计模型中各参数
D.模型拟合与评价
E.模型的实际应用
8)Rccd-Frost模型的适用条件是
A.传染病
B.人与人直接传播
C.固定的有效接触率
D.易感者病后可获得免疫
E.存在有传染者和易感者的所有人群
<9)确定型Recd-Frost模型的含义是
A.下一代将发生的病例数为有效接触率与上一代病例数及易感人数的乘积
B.下一代将发生的病例数为下•代易感人数与当时有效接触率的乘积
C.下•代将发生的病例数为上一代易感人数与当时有效接触率的乘积
D.有效接触率为影响疾病流行过程的众多因素综合后的总概率
E.疾病流行过程的发展和结局会因参数的变动而不同
(10)Reed-Frost原模型未考虑的因素有
A.免疫屏障作用
B.有效接触率
C.易感者密度
D.隐性感染
E.显性感染
(三)名词解释
(11)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epidemiology)
(12)确定型模型(definite-model)
(13)随机型模型(randommodel)
(14)有效接触率(effectiveconta-gionprobability)
(四)论述题
(15)简述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16)试述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应用意义。
(17)试述Reed-Frost模型的适用条件。
选择题答案
单项:(1)D(2)E(3)A(4)E(5)B
多项:(6)CDE(7)ABCD(8)BCD(9)ACD(10)AD第九章流行病学方法的概括与选择
(-)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
(2)利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然后做进一步的确
诊,以期达到疾病的早期治疗,这种形式被称为
A.疾病防治的高危策略
B.疾病防治的全人群策略
C.疾病的筛查
D.健康促进.
E.健康保护
(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
B.早期诊断病人
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4)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A.设立比较组
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C.适用于罕见病
D.节省时间、经费
E.以上均是
(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
A.新发病例
B.现患病例
C.死亡病例
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E.新病例和死亡病例
(6)从方法学的角度,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
A.诊断准确
B.研究对象容易募集
C.研究对象容易配合
D.研究容易实施
E.以上均是
(8)通常,筛查可以理解为
A.一•种诊断方法
B.从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C.从有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D.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E.筛查阳性者不需要做进一步的确诊
(9)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项不正确
A.早期发现病人
B.了解疾病的分布
C.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
D.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E.验证病因假设
(10)在爆发调查时,首先要进行的•项工作是
A.计算各种罹患率
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
C.核实诊断
D.扑灭疫情
E.制定防治措施
(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1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误差是指
A.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C.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
D.不同总体之间的差异
E.两个样本之间的差异
(13)在现况调查中,偏倚的防止方法主要是
A.坚持随机化抽样,减少漏查,统•检测标准,校准仪器,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
B.坚持多个医院选择病例,减少漏查,统一检测标准,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
C.坚持随机化抽样,减少不依从,暴露测量标准应统■,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
D.坚持随机化抽样,尽量用新发病例,暴露测量标准应统一,加强调杳的监督和质控
E.坚持随机化分组,减少不依从,统一检测标准,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
(14)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该选择哪•类人
A.患某病的病人
B.患某病的暴露者
C.不患某病的暴露者
D.患某病者与不患该病者
E.暴露与不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人
(15)就病例对照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描述性研究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D.特别适合对罕见病的研究
E.省时省力
(16)下列哪类人群适合作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
A.依从性较低的人群
B.对疾病不易感的人群
C.脆弱人群
D.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E.可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
(17)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下列哪个特点
A.耗资较少
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以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18)队列研究的特点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因及果
D.验证病因假设
E.以上均是
(19)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
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
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
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
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
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0)有关病例对照研究,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观察性研究
B.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C.对照必须是健康人群
D.可以计算OR
E.可用于广泛探索病因
(21)在分析性研究中,通过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可以控制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暴露怀疑偏倚
D.回忆偏倚
E.混杂偏倚
(22)从方法学的角度,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23)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观察法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24)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是
A.内对照
B.外对照
C.总人口对照
D.多重对照
E.以上均是
(25)在考核临床疗效的项实验设计中,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需要设立比较组
B.分组要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必须使观察者和研究对象清楚分组情况
E.要使研究对象从实验中获益
(2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实验法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无专门设立的比较组
D.研究方向由果及
E.难以判断暴露与结局的关系
(27)下列哪个指标不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有效率
B.治愈率
C.抗体阳性率
D.保护率
E.引入率
(28)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
(29)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入院串偏倚
B.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
(30)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3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不应采取下列哪条措施
A.设计时,制定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B.设计时,进行个体或频数配比设计
C.配比时,选择尽可能多的条件加以匹配
D.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方法
E.分析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2)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观察性研究
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C.在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
E.评价指标是RR或OR
(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采用盲法的目的是为了
A.受试对象的安全
B.减少偏倚
C.增加统计检验效力
D.减少样本量
E.防止失访
(3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35)通常,下列哪个指标不用于队列研究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超额死亡率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3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B.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
C.随机分组
D.可以研究利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
(37)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化是为了保证
A.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B.试验的病人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
C.控制观察者间变异
D.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在人口学、临床及其他特征上相似
E.试验结果能在其他情况下重复得到
[(38)〜(4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检出症候偏倚
E.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38)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39)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4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
(41)某研究者为了评价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从10家市级医院中随机抽取200名高血压患者,并随
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拜新同,另一组服用安慰剂,随访6个月,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两组
的效果,以判断拜新同的疗效。这种研究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理论研究
(42)在一所医院的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50人自动戒烟,150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20年的随
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43)为制定某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这类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
(44)有人对某地区250例胃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劳动强度、吃变
硬或发霉的馒头、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量以及情绪变化等,同时对条件与上述250例在性别、年龄近似
的400名当地的非胃癌患者(或健康人)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以便进行结果比较。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使
用了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现况研究
B.筛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45)某市近30年烟草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该市的肺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有人对此进行了
相关分析,这类研究是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的附加协议
- 2025标准租赁合同协议范本2
- 2025汽车租赁评估合同
- 2025年室内外租摆植物合同范本
- 采购猪肉、蔬菜监狱2023年大宗伙食物资政府采购项目(D、E包)通派-副食品
- 2025全球知名品牌授权合同范本
- 《深度解析》课件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历史试题统编版(五四学制)(含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皮带船租赁合同协议
- 消费者起诉状模板范文
- 2022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方案(含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措施)
-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 2019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在那遥远的地方课件
- 围堰吹填施工方案
- 创业计划书案例-产品类-南大无醇酒创业完全版
- 食品生产企业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自查表
- 气管插管术培训课件
-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三方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