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Nm3 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安全预评价_第1页
50000Nm3 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安全预评价_第2页
50000Nm3 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安全预评价_第3页
50000Nm3 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安全预评价_第4页
50000Nm3 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安全预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华科救-侯鼓杯”

第十一届大学生化工校行竞赛

50000Nm3/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

安全预评价

ChemicalMan团队

2017年“东华科技一陕鼓杯”

第十一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50000Nm3/h煤制氢废气深度脱硫

及资源化利用

一体化项目设计

安全预评价

参赛学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参赛团队:Chemicalman

参赛队员:肖文顺、杨嘉铭

吴秉权、陈颂佳、葛海

指导老师:陈辉/黄燕青

完成时间:2017.3-2017.7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概述...........................................................1

1.1.1评价目的...................................................1

1.1.2评价范围...................................................1

1.1.3评价程序...................................................1

1.2评价依据.......................................................2

1.2.1法律法规...................................................2

1.2.2标准规范...................................................3

1.2.3市、部规章文件.............................................6

1.2.4参考书.....................................................7

1.3项目概况.......................................................8

1.4工艺流程介绍...................................................9

1.5主要工艺装置及储运系统.........................................9

1.6主要原材料及产品..............................................11

1.6.1主要原材料................................................11

1.6.2产品方案的确定............................................11

1.6.3产品规格..................................................12

1.7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13

1.8项目所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15

1.8.1自然环境概况...............................................15

1.8.2地理位置与交通............................................15

1.8.3地形、地质、地貌..........................................16

1.8.4气候、气象................................................17

1.8.5水文......................................................18

1.8.6矿产资源..................................................20

1.9项目所在地社会环境概况........................................21

1.9.1劳动力资源................................................21

1.9.2社会经济概况..............................................21

1.10自动控制.....................................................22

1.11公用工程.....................................................23

1.12辅助设施布置.................................................24

1.12.1主要辅助设施.............................................24

1.12.2道路运输................................................25

1.12.3场内绿化................................................25

1.12.4供电与通讯..............................................25

1.12.5给排水系统..............................................26

1.12.6维修....................................................26

1.12.7消防....................................................26

1.13组织机构和定员...............................................27

1.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7

第2章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30

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有害因素分析......................30

2.1.1主要危险物质..............................................30

2.1.2主要危险物质的分布........................................31

2.1.3毒性及室息危害分析........................................32

2.1.4其他有害因素分析..........................................33

2.2生产过程失控分析..............................................33

2.2.1温度失控..................................................34

2.2.2压力失控..................................................35

2.2.3流量失控..................................................36

2.2.4液位失控..................................................36

2.3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7

2.3.1主要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37

2.3.2中毒窒息危险因素分析......................................38

2.3.3灼烫危险性分析............................................38

2.3.4噪声危害因素分析..........................................38

2.3.5开停车、检维修危险性分析..................................39

2.3.6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危险因素分析..............................40

2.3.7厂内车辆运输危险因素分析..................................40

2.3.8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分析......................................40

2.3.9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41

2.4装置危害因素较大设备及场所...................................42

2.5重大危险源分析及相应安全措施..................................42

2.5.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42

2.5.2重大危险源辨识简介........................................43

2.5.3重大危险源辨识术语........................................44

2.5.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析..................................45

2.5.5设备设施类重大危险源分析..................................46

2.5.6HAZOP分析...............................................46

2.5.7ALOHA事故模拟...........................................47

2.5.8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48

第3章评价方法简介和评价方法确定................................50

3.1安全评价方法简介..............................................50

3.1.1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50

3.1.2安全检查表评价法..........................................51

3.1.3预先危险性分析(PHA).................................................................52

3.1.4危险度评价法..............................................52

3.1.5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54

3.2评价单元的划分................................................55

3.2.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55

3.2.2评价方法的选择............................................55

第4章定性定量评价分析...........................................56

4.1安全检查表评价................................................56

4.1.1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评价....................................56

4.1.2主要装置与周边装置防火距离................................59

4.1.3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60

4.1.4消防安全检查表............................................69

4.1.5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71

4.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评价....................................74

4.3危险度分析评价................................................78

4.4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79

4.5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83

4.5.1节点划分..................................................83

4.5.2节点图及具体分析..........................................86

4.6ALOHA火灾、爆炸事故模拟.....................................89

4.6.1园区位置及厂区位置........................................89

4.6.2ALOHA.............................................................................................90

4.6.3蒸汽云中毒................................................90

4.6.4蒸汽云闪火................................................91

4.6.5蒸汽云爆炸................................................92

4.6.6喷火热辐射................................................93

4.6.7火球BLEVE爆炸..........................................94

第5章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分析结果..........................96

5.1安全条件.......................................................96

5.1.1建设项目对周边的影响......................................96

5.1.2周边对建设项目的影响......................................97

5.1.3建项目所在地对建设项目投产的影响..........................97

5.2安全可靠性....................................................97

5.2.1工艺技术可靠性............................................97

5.2.2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98

5.3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小结....................................98

第6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99

6.1概述..........................................................99

6.2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99

6.3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100

6.4罐区安全措施.................................................101

6.4.1防超压措施...............................................101

6.4.2防泄漏措施...............................................102

6.4.3防火灾措施...............................................102

6.4.4防液位过低过高措施........................................103

6.4.5防爆措施..................................................103

6.4.6防雷、防静电措施.........................................104

6.4.7安全管理制度..............................................104

6.4.8电气设备..................................................106

6.5自控.........................................................106

6.5.1温度的控制...............................................106

6.5.2压力的调整与控制.........................................107

6.5.3液位的安全控制(分离过程)...............................107

6.5.4物料流速的控制...........................................107

6.5.5原料中微量杂质的控制.....................................107

6.5.6溢料的操作控制...........................................108

6.5.7公用工程的安全控制.......................................108

6.6建(构)筑物.................................................108

6.7电气.........................................................109

6.8消防.........................................................109

6.9职业卫生防护措施.............................................109

6.10事故及应急管理..............................................110

第7章预评价结论.................................................111

附录一MSDS信息.................................................113

CPU的MSDS信息.................................................113

H2s的MSDS信息.................................................117

出的MSDS信息..................................................122

NH3的MSDS信息.................................................126

SO2的MSDS信息.................................................128

CO的MSDS信息.................................................133

穿防静电工作服...................................................136

附录二HAZOP分析................................................137

燃烧炉的HAZOP分析.............................................137

反应器的HAZOP分析.............................................140

换热器的HAZOP分析.............................................142

冷凝器的HAZOP分析.............................................143

压缩机的HAZOP分析.............................................144

加氢反应器的HAZOP分析.........................................145

急冷塔的HAZOP分析.............................................146

吸收塔的HAZOP分析.............................................148

再沸器的HAZOP分析.............................................149

压力管道的HAZOP分析...........................................151

第1章概述

1.1概述

1.1.1评价目的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2)分析工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

条件;

(3)对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

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或程度;

(4)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工程危险性、提高工程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

施,为工程的安全设计、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5)为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提供依据;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

督、管理提供依据。

1.1.2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为茂名石化工业园区一套50000Nm3/h煤制氢尾气深度脱硫

的硫磺回收装置及其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

1.1.3评价程序

项目评价程序如图:

辨识与分析危

前期准备*划分评价单元

险、有害因素

提出安全对策定性、定量

选择评价方法

措施建议评价

编制安全评价

做出评价结论*

报告

图1.1-1项目评价流程图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5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65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41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5号)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

《危险化学品等级管理办法》(国经贸令第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7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2004年12月28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令第17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2.2标准规范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

《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T3017-2013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14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1-2004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3-200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12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T300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5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B-Z06-199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3-200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007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495.1-201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Z/T192.4-2007

123市、部规章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

总厅字[2005]43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投资[2003]1346号)

《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

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H59号)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防字[1987]第82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30号)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

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

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

故若干规定》的通知(建质[2003]82号)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

令第78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今第61号)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E20021189

号)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8号)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原劳动部劳部发口995]332号)

1.2.4参考书

(1)赵一姝,范小花.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B],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11.11

(2)易俊,鲁宁.化工生产过程安全技术[B],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10.9

(3)王凯全,邵辉,袁雄军.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方法[B],北京:中国石

化出版社,2005.5

(4)崔克清,张礼敬,陶刚.化工安全设计[B],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5

(5)丹尼尔A.克劳尔,约瑟夫F.卢瓦尔著,蒋军成,潘旭海译.化工

过程安全理论及应用[B],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工程情况

1.3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50000Nm3/h煤制氢尾气深度脱硫及资源化利用

(2)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3)建设内容:

地点:广东茂名石化工业园

规模:处理量50000Nm3/h煤制氢废气

图1.3-1茂名石化工业园区发展示意图

1.4工艺流程介绍

图1.4-lClaus+LT-Scot硫磺回收工艺流程图

(1)Claus工艺流程

克劳斯硫回收装置用来处理低温甲醇洗的酸性气体,使酸性气中的H2s转变

为单质硫。首先在燃烧炉内三分之一的H2s与氧燃烧,生产SO”然后剩余的H2s

与生成的S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克劳斯反应生成硫磺。

(2)Scot工艺流程

硫磺回收处理单元采用低温Scot工艺,在催化剂作用下,在210-260C反

应温度及常压下将克劳斯尾气中的硫化物和氢气发生加氢反应,还原成硫化氢。

还原的硫化氢通过气体脱硫装置来的脱硫溶剂再吸收,使硫磺回收尾气达标排

放,含硫化氢的脱硫富液进入气体脱硫装置再生塔再生,生成的硫化氢再进入硫

磺回收装置。

1.5主要工艺装置及储运系统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50000Nm3/h煤制氢尾气深度脱硫及资源化利用,包

括原料和产品罐区、反应器、压缩机、塔设备等,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其主要工

艺装置情况如下:

表1.5-1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表1.5-2储罐特征

温度n容积数

项目类型尺寸/mm材料

/°c/MPa/m3量

11________

原料酸性气

立式椭圆形251002①980X1903X61Q245R

分液罐

①1280X5000X11

硫封罐立式圆筒形16421063Q245R

.7

O15000XI5000X

凝土

15000

LT-Scot氢

立式椭圆形20015002000X7900X61Q245R

气混合器

吸收塔塔顶

立式椭圆形2521^2300X6040X61Q245R

分液罐

再生塔塔顶■

立式椭圆形401701201650X5600X61Q245R

分液罐

MDEA储罐球形储罐2510075①2620X114Q245R

酸性水储罐立式椭圆形40250501300X4137X61Q245R

汽提塔塔顶

立式椭圆形95180101450X4500X71Q245R

分液罐

C02储罐球形储罐13600500①98504Q345R

液氨储罐球形储罐-3510007002550X10116MnDR

1.6主要原材料及产品

1.6.1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是来自茂名工业园区煤制氢车间的废气,经过低温甲醇洗

处理后经过管道运输到本厂。表1-1为原料气的技术指标。

表i-i原料气技术指标

1.6.2产品方案的确定

建设规模与原料、市场及技术三方面有关,我们根据市场分布与容量,根据

技术规模以及原料充足性,确定了产品方案的主要方向。通过多方资料比较,得

到下表的产品方案进行比选:

表卜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比选

主硫酸(18万吨)V

主:硫磺(18万吨)

方案副:液态二氧化碳(H万主:硫磺(20万吨)

副:液态二氧化碳(14万吨)

吨)

销售

收高高较高

难很大适中最易

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工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且生产量较高,投资回收期最

业硫酸价格和硫磺相差不产工艺较为简单,投资相对短,但产品结构单一,不

产品

多甚至更低,但生产工艺较低。硫磺和二氧化碳均有能良好的应对市场风险,

市场

更加繁琐,投资回收期相广阔的下游市场,可根据市利润受市场波动影响较

对较长。场需求调节产品结构大。

最易,分离工序最为简

产品主产品在技术上较易得到适中,主产品工艺简单均较单,但尾气中含有大量的

达标优等品,但投资相对较高。易得到优等品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会加剧温室效应

本项目的产品方案以国家的行业政策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进行确定,并

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的市场前景和市场容量。因此,本项目一期工程产品方案为年

产18万吨的高纯硫磺以及年产14万吨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尾气中高浓度的二

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增加了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产

品结构的提升。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第一类

鼓励第三十八项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

约综合利用类项目。另外符合第一类鼓励类第十一项石化化工第19条“二氧化

碳的捕获与应用”。

163产品规格

表1-3产品规格

名称物质纯度产量(万吨/年)

一1硫磺99.98%18

二氧化碳99.99%14

1.7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本厂厂区地处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工业园区。厂区场地呈长方形,总面积为

58320m%厂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厂区平面布置遵守的原则是“规范、合理、安全、高效”,同时满足“人性化、

绿色化、美观化”的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4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指标

项目面积(m2)

雨水收集池384

紧急事故池432

消防站1312

工艺污水处理池520

固废84

氢气库208

液氨站300

空分空压站231

公用工程252

辅助生产区

火炬尾气排放系统567

热电站1053

循环水厂1296

净化水厂1188

设备材料库390

机修室494

中央控制室390

中心化验室780

环境中心286

行政楼974

行政生活区医务室107

运动场465

Claus单元1585

LT-Scot单元1585

汽提单元1580

生产区

脱碳单元1575

硫磺库房1680

罐区和装载区4631

总绿化面积13912

总计总道路面积20059

厂区总面积58320

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图如图

图L7-1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L8项目所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1.8.1自然环境概况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

21。22'〜22°42'。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

南海。茂名市陆地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茂名地

势北高南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兼有平原和沿海滩涂。平原占总面积13.8%,

丘陵占55.8%,山地占11.2%,台地占6.6%,河流水面占12.6%。耕地面积17.065

万公顷(255.23万亩),其中水田13.44万公顷(201.60万亩)占79.4%。茂名

交通便利,其中海岸线曲折,港湾多,海岸线总长达248.4公里;工业园东临280

省道,连接国道207、325线和广湛高速公路,距湛江机场约一小时车程,距广州

市约三小时车程;工业园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专用铁路的园区,铁路与全国铁

路网络相连,贯通华南、华中腹地。

1.8.2地理位置与交通

图1.8-1茂名茂石化工业园在茂名的位置

图1.8-2东省茂石化工业园区区域位置图

茂名市地处我国最有活力-的珠三角、大西南、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市场的

交汇点,是联结珠三角和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内陆通往东南亚、西亚最近

的出海口之一。

茂名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与广州、湛江、港澳及世界各大港口通航,

现有水东、博贺和博贺新港3个港区,码头泊位41个(万吨级以上4个),博贺

新港区具备建设30万吨深水港的良好条件,是全国大港之一,吞吐能力1759

万吨。茂名市有岛屿12个,迂回海岸线达220公里。

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地处茂港区七迳镇西侧,距茂名市区12公里,交通十

分便利。工业园东临280省道,连接国道207、325线和广湛高速公路,距湛江机

场约一小时车程,距广州市约三小时车程;工业园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专用铁

路的园区,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络相连,贯通华南、华中腹地。

1.8.3地形、地质、地貌

茂名市陆地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茂名地势

北高南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兼有平原和沿海滩涂。平原占总面积13.8%,

丘陵占55.8%,山地占11.2%,台地占6.6%,河流水面占12.6%o耕地面积17.065

万公顷(255.23万亩),其中水田13.44万公顷(201.60万亩)占79.4%。茂名

市城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20〜25m之间,小东江和白沙河两岸为冲积河谷

平原,由近代沉积物堆积而成,经过人们长期的利用改造形成耕作土,按其成土

母质的不同,可分为砂质土、砂泥土和黑泥土。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会有地壳等

地质改变地形,建厂能长久使用。

根据厂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茂名市工业园区地质稳定,无构造断层,无冲沟

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土层为褐黄和红色砂土。场地土依据其工程特征判定属中

软场地,建筑场地类别属III类。《广东省地震裂度区划图》将该区划为地震裂度

七度区。为地震少发区,适合建厂。

1.8.4气候、气象

表1-5茂名气候、气象

项目单位数据

年平均气温23.4

绝对最高气温37.9

绝对最低气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