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1.gif)
![首都师范大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2.gif)
![首都师范大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3.gif)
![首都师范大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gif)
![首都师范大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40121736c505d510fcc42a95ff7a72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北京市境内公办高校01历史沿革学术研究知名校友办学条件文化传统所获荣誉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首都师范大学(CapitalNormal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市双培外培计划、北京华文教育基地;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学校创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1960年后,华北人民大学、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等部分院系先后并入。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并入,同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此后,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先后并入。截至2022年9月,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设有30个院系(中心)、2个教研部,开设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9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2484人,专任教师1672人;各类学生总数28191人,全日制贯通培养生441人,专科生225人,本科生12167人。历史沿革北京师范学院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1960年,华北人民大学哲学系、政治教育系并入。1962年,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入。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组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创建。1961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北京师范学院。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学院分院相继创建。
1979年,体育系分出,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北二区1980年,北京师范学院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属重点大学。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对外交流社会评价010302040506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30个院系(中心)、2个教研部,开设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9个,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84人,在167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416人,副高职称人数620人,博士1160人,硕士44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入选“北京学者计划”,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1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65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有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1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4个。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9月,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
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学科(9个):首都基础教育创新与现代化、中外历史与文明、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研究、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遗传与生物工程、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首都圈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光物理科学与技术
首师本部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二级学科):美术学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数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俄语言文学、音乐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遗传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美术学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9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3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6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对外交流截至2022年9月,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也是京港大学联盟学校。学校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华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4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7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留学生培养本硕博全覆盖,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4所孔子学院、2所独立孔子课堂与1个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即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秘鲁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德国不来梅孔子学院、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独立孔子课堂、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州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836名教育硕士。
良乡社会评价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综合榜排名第85位,“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75位。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学术资源科研成果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9月,学校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个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个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9月,“十二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0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6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1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9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7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1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21项。
学术资源据2015年12月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于1954年建立,共有各类图书文献1000万余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298万余册,电子图书679万余册,电子期刊20万余册;购买非书刊类数据库88个,自建数据库40个。图书馆形成了以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学等学科文献为代表的重点学科资源体系。该馆通过参加CALIS、BALIS和主持“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项目建设等,通过开通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可获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单位的文献。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社科类双月刊,其前身是《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随校名的变更改为今名。栏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史学、哲学、法律、教育等领域,辟有“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世界历史研究”、“社会复杂性问题研究”、“专家访谈”、“博士论坛”、“百年文学透视”、“比较教育”等专栏。该刊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收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科技类双月刊,1976年创刊,1980年定为半年刊,1986年改为季刊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其前身为《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随校名的变更改为今名;被《数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文化传统校徽校歌校训文化传统校徽校徽
设计者:美术学院教师闫学峰设计时间: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校徽中心部分CNU大写英文字母代表首都师范大学的英文缩写,也是简约易记的形象造型,字体造型庄重有力,特点突出且富有变化性,设计充分体现出丰富而具有内涵的象征性。敞开的书籍不仅是对传统典型认知“教书育人”的尊重性保留,更是师范大学恒久不变的办学宗旨。设计整体在尽力保持传统校徽造型概念及印象习惯的前提下,努力在造型设计方面寻求较大的突破,橄榄枝与学校英文字体采用错动性建构造型,打破了传统的造型对称性,使设计带有很强的革命性,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吸引,更产生心理的震动。而错动性造型设计的深层理念在于她的象征性动意,代表着首都师范大学应是一所具有永不因循守旧、永远积极进取、不断突破自我、永久持续发展并且面向国际和开放理念与精神的大学。校徽设计从整体上不仅仅做到了与传统自然良好的结合,更在其基础上做到了设计理念的准确表达与视觉造型的突破创新。
校训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为学”意味着教师要教书育人、勤勉治学;学生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校训琮》主题雕塑“为师”指的是首都师大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善天下。“求实”就是要求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治学、做事都要求真务实。“求新”体现了时代精神,教师要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从兴学育人、培育师资的角度倡导“为学为师”,强调要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从做人治学、干事创业的角度倡导“求实求新”,强调要实事求是,创新创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职教师和未来教师的要求。
校歌首都师范大学校歌作词:潘亮、张大成作曲:尹铁良沐浴着北京的朝阳,首都师大桃李芬芳。学子播种美好的希望,青春点燃远大的理想。校歌啊,首都师大,你是学子的母亲。首都师大,你是智慧的海洋。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如同破浪的双桨。首都师大,我们同你一起远航!伴随着祖国的步伐,首都师大前程辉煌。汗水滋润教育的沃土,心血铸就伟大的栋梁。知名校友知名校友注:首都师范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10万余人,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清版)DB37∕T 3048-2017 自主可控软件测试与认证规范
- 《避雷器测试》课件
- 【语文】学习活动三 辨识媒介信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财务预算》课件2
- 语言和感知课件
- 秘书公共卷复习测试题
- 环境监测站-水分析练习卷含答案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传播公司艺人经纪合同
- 临床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处理
- JJF1175-2021试验筛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 《腹膜透析》ppt课件
- 甲醇催化剂说明书
- 北京课改版(2021年春修订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