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_第1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_第2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_第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_第4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热】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p、比拟,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才能.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翻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场吧!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1〕54=50+〔〕68=8+〔〕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2〕30+〔7-2〕=70-40+5=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进入第二关.〕1.提醒课题.〔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如今,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一样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2.教学36-2.〔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②学生讨论后答复〔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2〕假如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④学生互相说.〔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28-6=__66-5=__/\↑/\20□─┘□□□3.教学36-20=.〔1〕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刚一样吗?②让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提问:为什么不从6根里拿走2根呢?〔因为要减2个十而不是2个一.〕〔2〕不摆小棒,怎样想36-20=?①请同学们翻开书第56页,填上方框里的数,并同桌讨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3〕练一练:48-30=__77-50=__/\↑/\40□│□□└────┘□4.比拟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样点:都是先把36分成30和6;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唐老鸭〕:你们真了不起,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加油呀!三、多层练习,稳固深化〔进入第三关.〕1.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第1题.45-〔〕=〔〕问:括号里填多少?为什么?〔因为去掉的是3个一〕,45-3等于多少?〔说出计算方法.〕②出示图〔2〕.〔方法同上.〕2.下面我们进展一次开火车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火车就开得快.①54-2=__②54-20=__/\↑/\50□─┘□□□直接说得数③76-60=____④88-5=____⑤47-6=____3.第57页“做一做”第2、3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4.判断对错.〔错误的要改正.〕小朋友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动物学校里有小羊、小猫、小猴、小狗.它们每个都做了一道题.小朋友们,你们也当一回小老师,看看它们都做对了吗?56-3=5399-80=1947-2=2786-50=30你们说它们中间谁最聪明,学得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做题时要细心.5.开锁游戏〔电脑演示〕.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翻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6.翻板游戏.20+11=64-3=76-40=25+2=38-7=87-40=45+3=81-50=17+40=你们看,这里有9块板,可以拼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画,你们想拼出这幅画吗?只要你做对每块板后面的每一道题,就能把这幅图拼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场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幅画拼出来了,漂亮吗?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____前荣耀地参加了少先队,你看,他们多快乐呀!你们想带红领巾吗?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带上红领巾,最后老师祝你们早日带上红领巾.四、课堂小结,完善新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五、开展性训练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六、闯过三关,进入数学王国〔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看,数学王国里多有意思呀,我们以后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你们愿意学吗?教学设计说明进展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应擅长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才能.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比拟少,在每节课上逐渐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根底上进展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在全课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根底上的开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在复习过程中,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展铺垫,特别选择36+2和36+20,为学习36-2和36-20时的迁移打下了根底.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主动获取新知,在分组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提出2个问题,为什么从6根里拿出2根?为什么从3捆里拿出2捆?打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比照36-2和36-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口算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稳固.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贯穿在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稳固练习更是设计了多个游戏,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到达优化课堂构造,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最正确学习状态的目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通过自己的理论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络。”作为一个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线老师,非常承受这个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而且是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做数学,使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呢?我在学校开展的新教材研讨课中,就《桌子有多长》一课,进展了大胆的理论,从中获得了点滴启发。教学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师:今天,学校要给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买新桌子,你们快乐吗?不过想问问同学们,咱们如今使用的桌子有多长?二、自主探究、体验考虑1、估计和测量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来量一量呢?想好后,请你动手量一量。〔学生很快相出方法量〕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长?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长。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个半长。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个长。〔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数据〕师:你们看这些数据,发现了什么?生:大家测的结果都不一样。师;为什么你们测量的数据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生:因为有的同学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书量,用的东西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也不同。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们的长短不同,所以测的结果就不同。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生:用同一个东西量。师:你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生:〔异口同声〕地说,用尺子。2、认识尺子、感知1厘米师:〔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统一的测量单位,它是人们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尺子?师:观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汇报:尺子上有0、1、2、3、等数字。尺子上有小格,每个小格都一样。〔学生汇报时,并幕上显示相应的局部〕师说明:尺子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第一条线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对着的稍长的线表示1刻度;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师:请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在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生:大拇指的宽。生:图钉的长。师: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手指缝之间就是1厘米。生;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师:那么,0刻度到3是几厘米?1——2又是几厘米呢?请再观察尺子,说一说。生:0——3是3厘米。师:你们桌子上有一张黄色的纸条,猜一猜它是几厘米?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3、正确测量师;我们认识了尺子,怎样用尺子测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动手测量纸条。谁愿意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大家。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对准纸条的一端,看是15,纸条长就是15厘米。生:不对,得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到几,我量的纸条长16厘米。师:到底谁对呢?看看笑笑是怎样量的。〔出示投影,配话外音:我们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了。〕师:那些同学的方法和笑笑一样?〔生举手〕如今,再用正确的方法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好吗?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测量物体的方法,如今我要考考你们。桌子上有一张绿色的纸条,谁能准确的剪下10厘米长的纸条,看谁又对又快。师:请把剪好的纸条举起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请学生到前面示范〕三、解释应用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纸条〕〔学生活动后汇报〕2、蚂蚁搬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已竞赛形式出现,激发兴趣。3、聪明屋;〔看图上的线段〕师: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年组评价:改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学习,老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表达了“做数学”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互相纠正,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2、放手让学生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凡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有多长的结论,这过程老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这一环节的学习,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3、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量出了纸条是15cm,然后用电脑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订正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田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独立考虑、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开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老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创造者。自我反思: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于生活。因此,老师应努力努力寻找做数学的内容,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络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新课开场,从学生熟悉的买新桌子入手,讨论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方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探究测量方法,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这整个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便于操作,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创造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情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测、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这节课,“猜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测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稳固练习环节,进展猜测活动,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测。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互相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敏性。学生就在这样的猜测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总之,“做数学”是以学生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考虑的方式进展的数学学习活动。它需要老师引导、支持和帮助,更需要老师进步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时机、材料、时间和空间。我们还要对自己说“要成为点火者”因为“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点燃的`火把”。我们可可能需要不断的理论和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开展,要点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烧越旺,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预习要求: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络,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展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二、折一折(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拟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局部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三、拼一拼刚刚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问:至少用几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场!(幻灯展示答案)(5)如今,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老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四、拼图大比赛(1)老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老师相机指导。五、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可以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板书设计平面图形的拼组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目的: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才能。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头测量。〕师:如今,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展选择。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终究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师生一起测量。〕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拟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师:你真擅长观察,连我刚刚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师:比拟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方法。师:刚刚,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刚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师:如今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间隔,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2名学生同时上台。〕师: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师: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进展比拟,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拟准确的。如今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拟好的方法〔学生测量。〕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刚估计的结果比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师: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间隔,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展正确的估计吗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才能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三〕活动三:练习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师:那就自己完成吧!〔学生独立完成。〕〔四〕活动四:总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教学目的:1、学生能在详细的生活理论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1名学生站讲台前面,自己站讲台后面。〔郭老师在讲台后面,小朋友在讲台前面〕〔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我们的位置关系。〕2、我和学生调换位置在让他们说一说。〔郭老师在讲台前面,小朋友在讲台后面〕你还可以怎么说。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前后之间的。位置。〔板书:前后〕〔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实际活动初步体验前后位置关系。〕二、引导探究。1、你们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吗?〔学生说。〕2、观察画面体会前后含义。①投影主题图小朋友,你们看,在坐公交车时着些小朋友多讲文明、讲秩序呀。他们都在自觉的排队呢。我们在公共场合下也应该这样做,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做文明的公民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②如今我们就来仔细观观察一看着五位小朋友的前后位置。引导学生说出:xx同学在xx同学前面,在xx同学后面,xxx在最前面等较标准的语言来描绘。③如今我们就模拟这些小朋友也来排队上车你还能说出他们的前后关系吗?④假如我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你还能说吗?〔把排第一的拉到最后,让学生说,再仿照上面依次拉后〕〔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三、练习反应。1、看一看,说一说。同桌互说:我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或者说谁在我的前面,谁在我的后面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并能表示前后关系的。3、找一找教室里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校园中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告诉你的好朋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四、评价延伸。〔1〕这节课你们学得快乐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2〕回家仔细观察家里物品,用前后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3〕和爸爸、妈妈做一做我在妈妈的前面爸爸的后面应该怎么排;三个再换位置又要怎么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6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才能。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活动1:开车出游。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拟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二、感知新知活动2:排队买票。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3.说一说。〔1〕假如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2〕老爷爷快乐地排到了第一。如今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3〕刚刚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答复。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说明:在学生答复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三、内化认知活动3:点灯笼。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2.指名在电脑上进展涂色操作。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假如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活动4:我说我家。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活动5:猴子捞月亮。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活动6:课间律动操。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2.全班模拟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提问:刚刚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活动7:赛车比赛。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别人的交流等。]四、总结评价活动8:满载而归。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如今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说明:在说几和第几时,要启发学生结合实例进展描绘。在课末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既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7一、联络生活、复习引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提醒课题。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形。(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老师一起找)。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5、用自己的方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三、联络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识别,浸透交通平安教育。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说说。四、课堂活动。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五、课堂小结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六、布置作业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教学目的: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会区别几个和第几个。2、掌握5以内的顺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教学过程:一、出示情景图,提醒意义:1、师:昨天是星期天,红红要乘车到奶奶家去。2、师;红红来到了车站,你们看车站上共有几个人?〔共有5人〕板书:几个师:我们一起数一下,怎样数的?〔从左到右数〕师:好!你们数得真好!如今再来看看老奶奶排在第几个?〔第4个〕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板书:第几个师:老奶奶年纪的了,走路也有困难,你们猜叔叔、阿姨会怎么做呢?〔让老奶奶先上车〕对!我们也应该像叔叔、阿姨那样讲文明、守秩序,还要尊敬长辈。师:如今看一看,老奶奶排在第几个?〔第1个〕师:红红排在第几个?〔第5个〕3、小结:从排队乘车的队伍中,我们知道几个就是指共有几个,第几个是只按顺序数到那个位置上的一个。〔提醒课题:几个和第几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9教学目的: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可以识别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用数学交流的才能。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络。教学重点:可以正确识别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才能。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假设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一样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一样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应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答复,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来标准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着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师:看看桌子上如今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b、汇报反应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如今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来标准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如今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d、集体反应各种物体的特征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e、比拟师:刚刚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师:这几种物体,假如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教材分析^p: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络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严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展理解而不觉的枯燥。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理论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运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教学准备: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2、猜一猜: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出示课题:小猫钓鱼〕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1、在动中学,理解“0”。〔1〕、以小组为单位进展钓鱼比赛。〔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终究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1〕、老师做,学生说。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生:3支。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如今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生:没有,用“0”表示。〔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1〕、小组内讨论,交流。〔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2、认一认。〔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2〕、指导观察直尺。①、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②、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场,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四、“0”的书写。1、师:“0”有这么多用途,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4、老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5、写一写。〔1〕、学生尝试写。〔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五、理论应用,深化新知。1、填一填。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2、一笔画〔从“0”出发〕。3、游戏:排一排。〔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上台展示〕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3〕说一说。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4、开放题。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如今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1教学内容:练习课〔P648T至12T〕教学要求: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纯熟的进展口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纯熟的口算,进步心算才能。教学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23+775+98+2356+950+548+579+542+505+44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9+276+276+309+3014+654+536+546+333+7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二、自主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2、游戏——小小邮递员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在游戏中稳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练习十一的第11题,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独立计算。联络十一的第12题。注意:先计算在比拟大小。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教学内容:做个加法表。〔教材第50页〕教学目的: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可以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展归纳,从中发现规律。难点:让学生进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究的过程。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气氛。二、探究新知:整理加法表。师:如今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好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3云鹰友好小学余志明一、班级情况分析^p: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局部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得意,活泼淘气。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承受才能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展思维的开拓,创新才能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二、教材分析^p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理论活动。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局部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场,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开展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实在掌握。四、教学目的1、纯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纯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4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稳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进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快乐的事说出来听一听?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并答复:〔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表达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此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展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场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如今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工程中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工程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人数2316156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假设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假如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老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表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2〕假如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可以进展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化,老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局部,如下所示:23+1623-1623+16+1523-16-423+16-1523-〔16+4〕16+1523-416+15+423-15-423+15-1623-〔15+4〕16+415-423+16+423+16-4〔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对算式进展横向、纵向的比照观察与分析^p,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用竖式计算,一样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老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展知识梳理。〔五〕稳固练习,拓展创新: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