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达生-改革之实体发展_第1页
费达生-改革之实体发展_第2页
费达生-改革之实体发展_第3页
费达生-改革之实体发展_第4页
费达生-改革之实体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名人传主讲人:张俊课程团队成员:姚平陶然钱建栋刘立人改革之实体发展自从改良蚕种渐渐普及以后,郑辟疆、费达生就把推广工作重点放在制丝技术改进方面。1928年10月初,费达生赴日本考察,历时一月,“处处觉惊心骇目”。她在报告中说,日本制丝业的发展,与养蚕业比较虽难并驾齐驱,但彼此协助,国家亦鼓励养蚕家组合制丝。她参观了9处丝厂,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校长听过他们的汇报,又一-次为开办制丝实习工厂经费事向省政府上书。报告中写道:蚕丝为我国重要之生产品,向为对外贸易重要之输出品,而今美销将绝,欧销亦有动摇之势。推究其故,一因茧质退步,缫法陈旧;二因日丝竞争;三因美国机械改良,所需生丝必须优至纯一之大宗产品,而华丝品质不齐,殊不足于适应需要。此我国丝业之所以日益衰落几有江河日下之势也。

丝业不振,蚕业即受其影响。近年来国内养蚕制种技术已稍有进步,徒以制丝业故步自封,其机械鲜能缫出良丝,以致茧价随丝价低落,而尤以丝销疲滞时为甚,农民育蚕之利势必视为畏途,改就他业,何言改良!殊不知制丝与养蚕实有连带之关系:制丝进步,则茧价不至过于低,育蚕易于进步;育蚕进步则产茧优良,制丝成本可以减轻,出品亦可良好。故制丝改良与养蚕改良非同时并进不为功。

我校历年提出制丝设备之预算计有五次之多,结果或未通过,或通过而不能照领,无俾事实。.....来校中对本省蚕业新种业之促成、优良蚕种之推广、养蚕改良之指导,在社会上已著相当成绩,为一般农村所信仰,独於制丝一项夙夜彷徨,计无所出.....

早在开弦弓丝厂开工前,郑先生就准备开设制丝科,叫费达生为学校设计了一个小型制丝实习工厂,所需经费大约6万元。他多次到省政府交涉,省教育厅均认为根本无设实习工厂之必要,拒绝拨给经费。这次郑先生苦口婆心地反复申述购置制丝实习设备的理由,并把经费减至4万元,结果仍未获解决。于是,只得自力更生向无锡丝厂资本家求助贷款。永泰丝厂的厂主表示愿意向蚕校贷款,条件是要把制丝科设在无锡,这样他可以得天独厚,占有其技术力量。郑先生没有同意,便向永泰、乾牲等四家丝厂集体贷款。贷款需要有中间人作保,,学校找到省教育厅,也遭拒绝。

女蚕校制丝科于1930年设立,由费达生兼任制丝科主任。几经曲折,艰苦起家的实习丝厂也同时建成开工,生产出了第批生丝。大家高兴极了,郑先生很欢喜,决定在校内展览几天,再运往上海销售。不料想正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丝价猛跌,几天之间每担生丝由1000多元跌到250元,不但贷款偿还时间拖延下来,而且-时经济发生很大困难!

1929-

1930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中国制丝业面临严重的困境。日本在二十年代前后曾对缫丝车作了两次重大的改进,使生丝的生产效率和生丝的质量达到了领先的水平。而我国丝厂所用的一直是几十年前从意大利引进的老牙货,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销路,因此有不少丝厂关门倒闭。

为了适应制丝改革的需要,郑先生决定制丝科第一届学生的学期由三年缩减为两年,以便提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多下工厂,既学到实际本领,又给丝厂的技术革新以帮助。

1932年初夏,费达生带领制丝科十几个学生来到无锡乾牲丝厂帮助进行技术改革。学生进厂后,分了几个组,有的拿秒表,有的捧着纸夹登记,先测验工人的技术,计划摸清底后再分别培训。搞了两天,已经有一半工人测验过了,不料却发生了问题。这天晚上,厂里打电话到她们住的旅馆里,说你们明天不要来,工人要打你们。

第二天天不亮,大家起了床,忙着梳头洗脸。费达生疑惑地想:工人为什么要打我们呢?是不是故意吓唬人?她决定自己先去看看情况。

天麻麻亮,空气凉飕飕的,街上行人、车辆很稀少。她走到大洋桥跟前,无锡饭店的茶房喊住了她:

“费先生,你到哪里去?听说工厂门口好多人,等着打指导员哩!”因为费达生在这家饭店住过,他认识她,但不知她在厂里被称为指导员。

费达生听了一怔,停住脚步。她走进饭店,上到二楼阳台上,只见河对面工厂门口,在惨白的路灯下,影影绰绰,站着一群人,有的手里还拿着棍棒。

她急忙给旅馆里的同学们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们不要出门。

她从饭店出来,想到桥上望一眼。有两个女工走过去,回头看看,交头接耳议论:

“喂,那不像是指导员吗?”“是她,快去叫人来!”

费达生脑子里念头一闪:不好!她们想抓我,怎么办?……这时恰巧有一辆黄包车从西面过来,她慌忙招手叫黄包车停住,紧跑两步跳上了黄包车……

过后她才知道,这次纠纷完全是几个管车工头煽动的。这些管车平时直接欺压凌辱女工,却在工人中散布:“洋学生来要改良了,你们快没得饭吃了!”“你们干得好好的,谁要她们来插一杠子,把她们赶走!”

当天晚上,费达生和同学们不得不搭夜车回到浒墅关。

郑先生问清了情况,面安定大家情绪.一面又找厂主商量。厂主为了缓和矛盾,提出划40部车作为训练厂,由学校派人去帮助培训工人。费达生二次进了厂

。可是训练工厂

和厂里煮茧分不开,缫丝在一个车间,缫的丝送到检验间总说不好。费达生怀疑管车捣鬼,把训练工厂缫的丝调换了。她带了一把丝到学校检验,结果质量完全合格。费达生拿着丝给郑先生看,气呼呼地说:“他们背后捣鬼,明明这么好的丝,硬说不合格!”费达生做事热情、认真,觉得自己一心为了国家,为了蚕丝业发展,却不被人理解,说着就委屈地流出眼泪。郑先生只好好言相劝,安慰几句。

费达生提出要搞一个厂,全权负责,全面改革。郑先生认为不具备条件,但她仍一次次缠住说这个事。

“好啦好啦!一只桌子四条腿都叫你说出五条腿啦!”郑辟疆不耐烦地说。他理解费达生的心思,何尝不想使制丝改革早日推开,只是要和资本家打交道,没有好办法。见费达生又要急哭了,又说:“你别急,我们总要设法打开制丝改革的局面!”

过了不久,费达生经同学介绍认识了瑞纶丝厂厂主吴申伯。吴申伯20多岁年纪,刚留美回来,有事业心,有改良的要求,他们家在上海、浙江等

地都开办有丝厂。费达生和他协商,把设在无锡玉祁镇的丝厂租给女蚕校管一年,完全由坐缫改立缫,大箴改小箴(箴是绕丝的框架)。吴申伯爽快地同意了。可是永泰丝厂厂主在背后“截壁脚”,说“费达生“小来细’,只搞过小厂?

,大厂哪搞得了!我们改的立缫车,慢得不得了!”吴申伯听,怕改糟了生产受损失,挨长辈的骂,又写信给郑先生要改变原来达成的协议。

郑辟疆和费达生到上海,找到吴申伯公馆,在一间明亮、雅致的客厅里,又和吴申伯进一步协商。郑先生再三说明我国缫丝机械落后,许多工序还是手工劳动,生丝在欧美市场上根本无法与日本竞争,制丝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吴申伯刚从父亲手里接管工厂,犹豫不决地说:“能改革好当然好了,就怕改不好,还不如维持现状。家父也很耽心哩!

“可以向老人家解释,立缫车的效果肯定好。要不然,日本为什么到现在还禁止这种机器出口!”费达生说。

“听说永泰丝厂

改了个车间也不怎样!”吴申伯说。

“你不要听他们瞎说。”费达生说,“他们对外封锁。我们学校去人想参观一下,连机器也不让见。”

吴申伯提出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改革。

郑先生做事向来注意稳妥可靠,因势利导。见他不愿大改,也不勉强,便说:“那么就分两步走吧!我们先去几个人帮助把大蕺改成小箴,费达生不来,让她在我们学校实习丝厂搞立缫车,搞起来你看着好,咱们再说。”

“那好,那好。”吴申伯连连点头应允了。

坐缫改立缫、大箴改小箴,是制丝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那时,日本的立缫车禁止出口,技术对外保密。费达生记得在日本留学时,一次偶然闯进一个实验室,就是研究试验立缫车的,研究人员随即就把她支使出来了。无锡永泰丝厂厂主是学机械的,前年试制安装

了几部立缫车,女蚕校制丝教员张复升带了些人去参观,他们领着在厂里转一圈,隔着窗子在车间外面望了一眼,就带到会议室坐冷板凳。张复升原毕业于浙江蚕校,因发展制丝教育需要,郑先生又送他到日本留学两年。这次参观回来他气得肚子鼓鼓的,

提出要研制立缫车。郑先生完全赞成,将个人积蓄献出500元,作为经费。没有资料,费达生和张复升拿着日本杂志上登的照片反复琢磨,从浒墅关街上请来铁匠、木匠,一起研制。其中有个接绪器,怎么也做不好,费达生又亲自去无锡找永泰丝厂的技术人员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试制成功,命名为“女

蚕式立缫车”。由无锡铁工厂制造了32部,实习丝厂建立了一座立缫车间。

开工那天郑先生把吴申伯请来参观。他看见产量、质量都大有提高,才同意签订合同,把自己的瑞纶丝厂租给女蚕校推广部管理一年,进行技术改造。

瑞纶丝厂设在无锡城西的玉祁镇上。女蚕校管理后,改名为玉祁制丝所。郑先生接受了费达生的建议,制丝科主任由张复升先生担任,她带了几名技术骨千和一班学生到玉祁制丝所工作。原来的职员大部分留任,只有管车-一个也没有留,由吴申伯另行安排。

费达生几年前曾参观上海一家丝厂。拂晓,天空星星尚未落尽,一个个女工一手拖着睡眼惺忪的十来岁的女孩子,一手提着饭盒,走进了工厂大门。在雾气腾腾的车间里,女工缫丝,小孩子在对面当打盆工。管车手握皮鞭在坐缫车前面走来走去。一个小女孩打瞌睡,动作停下来,狠毒的管车端着滚烫的水兜头浇了上……她见此心痛极了,决心将来要改掉这些落后设备和野蛮的管理方法,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现在,她来到玉祁制丝所担任了经理,便根据和郑先生研究的方案,敢作敢为,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在机械设备上,设法引进了日本半田式立缫车,由上海环球铁工厂参加安装,然后由国内机械业自力更生制造,全部改为立缫车;对煮茧机、剥茧机、复摇车等各道工序的机械,有的仿造国外的,有的则加以改造。由于煮茧机的使用,使原来的打盆童工都解放出来,培训成为了技术工人。

缫丝女工的地位在旧社会是很低的,被称为“湖丝阿姐”,不当人看待。费达生到玉祁制丝所后,把工人上班时间由原来“六进六出”的12小时减至包括学习在内的10小时。适当提高工人工

资,建立奖金制度,并建立了医务室、食堂、俱乐部、哺乳室、浴室以及通勤工寄宿处(工人宿舍),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丝厂原来还有个房间供神位,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神。费达生一进厂门就亲

自动手拆除了。她们靠文明管理,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改进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开工两个多月的时候,第一批生丝销售了。吴申伯乘只小汽船到厂里来看了一次,对产品质量表示满意,只是成本太高。他说:“你们修这个建那个,现在成本比其他丝厂都高。这样做,人家要笑话我,说我是‘戆大’哩!

费达生回答说:“对工人的工资福利开支我不

动,其他方面我们再想办法。”

送走吴申伯,费达生召集工务主任、会计等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大家对成本开支逐项进行检查。

“有漏洞。”有人小声说了一句。费达生抬头一看,是坐在旁边的原厂里的练习生项志生。

“漏洞在什么地方?

费达生又同了一句,项志生神秘地笑,

没有回答。

经过仔细了解,她才发现原来厂里的规定不科学。运煤工是根据运一吨煤付一定的工钱,锅炉工是根据每月消耗煤的数量付给一定的工钱。

这样运煤、烧煤越多,工人得到的钱越多,从而造成了煤的浪费。费达生见项志生年轻聪明,肯用脑子,就叫他查阅资料,和工人一起研究,科学地确定每天的标准用煤量,以及具体的奖励办法。决定改为每省一吨煤给工人一定的奖金。这项制度的改革,调动了锅炉工的积极性,他们不但经常清除锅炉里的水垢,而且注意研究技术,把煤烧透,使煤的消耗量迅速降了下来。

费达生又同工务主任杨志超研究对缫丝工人加强培训,工人技术提高之后,加速丝笺的回转,每分钟由40转增加到70转,使产量大增。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成本降低下来。生产的“金锚牌”生丝质地优良,在国外市场上获得了好评。

玉祁制丝所改革的成功,在江浙一带制丝

业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杭州些丝厂

远道来人参观,邀请女蚕校去人帮助改进技术。1935

年深秋,柳亚子、何香凝二先生慕名来玉祁制丝所参观。柳亚子先生即席写了一幅对联:“本有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