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1_第1页
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1_第2页
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1_第3页
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

原文:

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际。

译文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疆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终点了!

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众将抗金宣示了国威,赵鼎和张俊二贤相奠定了国家基业。淮河两岸咫尺之间南北分裂,秋风中洒泪应当怨恨谁?

淮河中的舟船相背而驰,连激起的波痕接触一下也难以做到。只能看到天上的鸥鹭无拘无束,自由拘束地在南北岸之间飞行。

中原的父老们没说一句客套话,遇到我这个皇帝使者便诉说不能忍受金朝压迫之苦。反而是不会说话的鸿雁,还能够一年一度回到江南。

赏析: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由于从前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疆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缘由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刘皂《渡桑乾》也有“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家乡”之句。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乾》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由于前人有过那样的边疆观念,所以现在说“何必”,表面看来好像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际”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疆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疆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终点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际”,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进一步表达了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其次首是对造成山河破裂的南宋朝廷的责备。南宋初年的名将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力主抗金,屡建功勋。赵、张指赵鼎和张俊,都在南宋前期两度任相,重用岳、韩,奠定南宋基业。诗人在这里实行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第三句来了一个陡转到反面,而今竟然消失了“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奇耻大辱的结果。前面的因和这里的果好像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再加上结尾的“欲怨谁”一语,更是发人深思:毕竟是怎么一回事?该由谁来负责?当时以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贬、杀抗金将领,这怎能不使人在肃杀的“秋风”中涕泪满襟呢!诗人的满懑之情,以婉语微讽,曲折道出,显得更为肤浅。

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好像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飞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飞行。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分散着的肤浅感喟。含思动听,颇具匠心。诗人实行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弛、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对国家南北分别的苦痛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行,虚写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剧烈愿望。

第四首写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统治之苦以及他们对南宋朝廷的憧憬,感慨更为肤浅。前两句说中原父老见到“王人”像遇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滔滔不绝地诉说不堪忍受金朝压迫之苦。“莫空谈”中一个“莫”字,即排解了一切泛泛的应酬客套话。他们向使者谈的话题都集中在“诉不堪”这一点上。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并非实事。由于依据当时的实际状况,南宋使者到了北方后不行能直接跟遗民通话,中原父老更不会面对面地向南使“诉不堪”。但是中原遗民憧憬南宋朝廷之心却用各种方式来表白。此诗所表达的中原父老的故国情思,虽非实事,但确是实情。这里的弦外之音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剧烈责备,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借艳羡能南飞的鸿雁来表达遗民们对故国的憧憬。“却是”为反是、倒是之意:艳羡的是鸿雁一年一度的南归;圆满的是鸿雁不解人意,不能代为传达这故国之情。真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初入淮河四绝句》以“意不佳”为贯穿全组诗的感情主线:有“长淮咫尺分南北”“中流以北即天际”的沉痛感喟;也有“北去南来拘束飞”“一年一度到江南”的憧憬和苦痛。前两首侧重于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写,后两首则为淮河两岸人民、特殊是中原遗民代言,主题鲜亮。全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