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_第1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_第2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_第3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_第4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习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课本基础知识学习】1.大气运动: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它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_______和______有着重要影响。2.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原理(重点讲解)1)气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①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叫____________。②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集聚,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__________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___________,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向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_。④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____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________,它与较暖的__________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___________。气压带的成因及特征比较气压带位置成因气流属性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热力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附近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附近温湿极地高气压带南北极点附近冷干2)风带的形成: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向南北流动。向南的一支流向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偏转成风,称为风;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风,称为风。从极地高压向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成风,称为风。在北纬60度附近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风带的成因及特征比较风带分布北半球风向南半球风向属性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中纬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全球近地面共有个气压带,即赤道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风带。【动手练习】在下图(右图)中画出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标注名称和风向。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着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如下图(左图)所示。【课堂练习】1.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C.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2.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③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④d地气压最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若a地为副热带地区,则Q地的风向可能是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专题六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学习目标】1.掌握全球主要气压中心的名称与位置,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分析比较东亚、南亚季风季风的成因及变化规律。【课本知识回顾】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的影响: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_____气压,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______气压。2.海陆分布对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影响: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_____分布,海陆热力差异_____,气压带呈____状分布,形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____状分布。3.北半球的气压中心(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结论: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冰岛低压)(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中心(亚洲低压,也叫印度低压)所切断,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 二、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练习与反馈】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B.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2.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3.当北半球某地,在某季节内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右图中状态时,正是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完成第4-5题4.若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位于盛行西风带B.④气流控制下天气干燥C.甲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5.若该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③气流为西北季风 D.③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7.该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盛行西北风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C.罗马多阴雨天气D.印度半岛受高压控制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8~9题。8.该月份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9.图示区域50°N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差异C.大气环流D.地势起伏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A.多上升气流 B.多下沉气流C.多气旋控制 D.寒流影响11.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为一年中势力最强盛时。读图,回答12~14题。12.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3.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14.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2015·安徽高考·节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1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16.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17.(2013·全国卷Ⅱ)右图为世界局部示意图。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18.读图回答:(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图,判断理由。(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________,该地冬季受____高压控制,盛行____季风,受其控制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夏季受____低压控制,盛行___季风,受其控制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季风,其成因既与________有关,也与________有关。19.[2014·四川文综,14(1)]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专题五参考答案:1-5DBDAB6-10DBCCD11-13CCA14略专题六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