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理解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理解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培养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媒体资中课件中的图片:中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风光吗?哪位同学知道?指名学生答复。生:颐和园。师:那哪个同学说说颐和园在什么地方?生:在北京西郊师: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壮观的建筑。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板书:颐和园师:如今请大家仔细观察“颐”字的左边局部,注意到了吗?左边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大臣的“臣”字,请大家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写一下这个“颐”字。2、师:颐和园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又几经修复,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领略这世界出名的皇家园林的美丽风光。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词语〔一〕学习生字1、让学生默读课文。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3、师:先请大家看下黑板,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能读出来吗?〔1〕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指读、男女读、齐读〕师:去掉拼音,放到词语中去,能认出来吗?〔2〕小黑板出示词语:长廊、宫殿、掩映、堤岸、佛香阁、建筑、姿态不一、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屹立、远眺、琉璃瓦、画舫、横槛、栽满①自由朗读。〔先试着自由读一读吧.〕②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佛香阁的佛,你们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组个词。③开火车读④指导书写〔这里面有两个生字得提醒大家一下“廊、栽”〕4、利用媒体资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老师指导学习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二〕学习词语提出词语,讨论词义。1、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2、联络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快。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光荣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一样。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些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被我们解决了,相信你们如今读课文肯定就更得心应手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吧,读完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板书:美、长2、齐读第一段,从这一段中,我们知道了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入印象?用这一句话中的两个词来概括。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放在开头,起到什么作用?提示: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颐和园不但风光优美,而且占地面积很大。3、美丽的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深入的印象,那么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的风光?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作者游览道路的语句。指读师: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游览了哪些地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4、如今谁来做一下导游,把我们这一次的游览道路告诉游客们。5、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假如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览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6、那假如让我们给这篇课文分段的话,你们会怎么分?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分段,总结段意。明确要求:按“总-分-总”的构造方式把全文分三段。老师总结: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四、总结这次游览,我们欣赏着风光的秀丽,品味着语言的优美,真是受益匪浅啊,下节课我们继续游赏颐和园。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1、师:上节课呀,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知道了颐和园是一个世界级的皇家园林。如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播放媒体资中课件中的视频:2、师:请大家来一起听听课文范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那几个景点。播放媒体资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生:自由读课文,然后答复。学生答复,老师总结。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二、讲读,学习长廊景点。1、指名朗读,考虑讨论,老师归纳明确:师:既然作者先游览的是长廊,那我们翻到长廊这一局部看看吧!谁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朗读一下。其余的同学认真看课文。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看课文。师: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老师一下给混了,同学们能给我讲讲吗?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提示: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师:好了,同学们答复的真好。那咱们长廊。出示长廊的图片。2、师:刚刚读完了课文,看了图片,谁能用一个字说说长廊的特点?板书:长廊的特点?生:长。“一眼望不到头”。板书:特点〔长〕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读出来的?生:我是从“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读出来的。让学生齐读“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3、师:你是从这句话中的什么地方知道长廊的长的?生:700、273。师:700、273都是……?生:数字!师: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