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历史与现状分析1.概况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2.校园历史与发展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本次规划扩建的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余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基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3.新校区基地现状与评价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合肥主城区位于基地的北方,根据开发区的规划,翡翠路、九龙路为大学城的主干道,翡翠路以南规划有生活服务中心,九龙路以西规划为大学城。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用地狭长,地形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米,并零星散布有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但无质量和形态很好的大树与其它人文资源;规划中的东面丽人湖滨水休闲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针对用地狭长的不利条件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如何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如何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二.规划设计依据(1)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竞标中标方案(2)安徽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3) 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及补测资料(4) 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5) 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6)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7)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规划图(8)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9) 《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10) 国家其它相关的规划与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与技术要求(1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三.原中标方案总体构思的深化:经过对中标方案评审和修改意见的认真研究,并进一步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要点、任务书以及相关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我们确定这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为:“保护生态,尊重地形,完善系统,突出人文”。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安徽虽无水乡之名,却具泽国之实。这一点在我们的基地内就有充分体现。红线范围内有大大小小池塘近40处,并由丽人湖向内伸入三处指状湿地,中间有相对高起的垄状缓坡,自然生态环境极佳。自古以来,最美的景致都是优秀的人文景观与出色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此兴建大学校园,无疑是为合肥的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2.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尊重与利用中标方案规划中对指状湿地的保留与改造,使安徽大学校区在目前新规划的众多绿色校园中独具特色。在这次详规中遵循了这一原则,并使其落入施工的实际可行之中,规划设计形成的最终成果特色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保护了天然的山水形态与生态格局,突出其环境价值。其次是设计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突出其景观价值。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尊重与利用,是中标方案的又一特色与优势。本次规划设计对其进行了深化和落实。通过详细、认真的研究与规划,做到了在不影响规划布局与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少的动土方,总体上达到了内部平衡。并利用地形设计了室外体育和活动的看台、场地等。3.完善功能合理的系统系统是形成校园空间秩序的重要方法,集成高效的组织原则是进行功能分区,道路网络和空间使用设计的准则。在安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不仅仅关注校园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同时亦关注校区内部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贯彻在内外功能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和肌理联系等方面,规划设计力求使新校园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良性互动。规划成果形成了较好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4.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安徽大学有着七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受微州文化和早期现代建筑、西洋建筑的双重影响,空间骨架与建筑语言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面。新校区的规划,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从而使校园体现出逻辑与浪漫双重特质,形成促进学术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气氛。设计成果完整的景观体系与丰富的空间环境层次以及具有地方风格意向的建筑风格使这一理念突显出来。四.校园规划总体特色从本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与总体构思的深化出发,安徽大学的新校区成果应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生态优势,创建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生态优先是当代环境建设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新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既为规划提供优质的景观资源,又对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把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谋求两者最大的和谐。本次规划将天然地貌基本保留,并将指状伸入的水面与学院等人工构筑空间有机的结合,新校区与丽人湖畔绿地延伸的水面形成咬合之势,成为校园整体的绿色生态特色。•公共活动综合带,体现包融性与以人为本本次规划在新校区的中枢位置设计了一条40-94米宽度不等的公共活动综合带,将科研区、教学区、生活区与体育活动区以最便捷的路线串通,与传统的校园景观道不同,在这条步行活动带中包含了交通、休闲、游憩、交往等许多功能,景观亦随着行进的序列抑扬顿挫,体现新时代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新趋势。符合师生户外学习、思考和交往的行为要求。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人文优先,创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安徽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安徽大学的建筑风格、空间概念自然要对文化传统有所体现,新校区的建筑空间力求延续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语汇,在形式和符号上采用白色墙片和部分红色砖墙相间,使其与本部校区形成传承的关系。•中西空间理念结合在运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国空间理念同时,本次规划结合了西方的理性和美学观念。规划方案不仅充分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地貌,且将自然要素、半岛、水域、绿化等作为构筑空间的要素,与各种不同形式的院落及单元,共同形成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院落空间,营造宜人尺度在2000亩大尺度的用地内,校园建筑多以院落的形式或成组群的方式布置。院落建筑在地形与人的尺度中间增加了一个舒适的过渡空间尺度。与大型现代建筑相比,院落式的族群布局具有更好的亲和力、文化性和地域特色,并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分期建设的优点。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新校区位于合肥大学城的中央地段,规划将生活区、体育区和科研区沿边布置,有利于将来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趋向,为新校区远期与社会共享做好铺垫。五.功能组织与分区设计1.功能分区与布局安徽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生态园林区、科研区六大部分。教学区位于校园的中部,由公共教学区和学院区两部分组成,学院以院落式建筑沿湖滨路布置既有序、又灵活、并便于扩建,公共教学区位于基地的中心、使各部分与其联系都很方便,学院与公共教学部分之间贯穿以公共活动景观带,面对礼仪入口,中心区空间放大成中心广场,以树林,水面和建筑加以围合。学生生活区位于西侧,紧邻教学区,沿公共活动“S”车行道西侧布置,考虑到效率和线网铺设的便捷,使学生生活区形成包裹于教学区外围的趋势。新校区的地形较狭长,分别在南北两端设置了科研开发区和青年教工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布置体育活动区,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且体育设施临近校园次入口,使之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共享。后勤服务未设计为单独成区,而是穿插在教工和学生生活区中,便于服务。科研开发区结合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南部入口处,此处交通条件优越,具有对外窗口的作用。亦在南部的主入口形成体现校园风格的空间感受。结合自然地貌,在水面伸入校区部位,一南一北近期形成两大片生态园林区,提高整个校园的空间品质。2.道路交通组织本次规划的用地较狭长,且多处有水面伸入,本着尊重地形与各组团车道可达的原则,设计了S形车道。同时,考虑到校园步行人数众多步行者的最短路线心理,组织了一条公共活动综合带——多元化的步行活动中枢。此两级交通系统形成了校园内部高效、安全的流通网络。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如图所示,在主要单体建筑入口方向都设计有广场,沿公共活动带的几处重要节点都设计了结合绿化的硬质广场。主要单体都配备一定面积的室外停车场(机动车及自行车),规划校园内地面停车1048辆,其中3mX6m小车位1035个,大型停车位13个,已满足校园的日常运作。科技研发中心高层地下设机动车停车场3300平方米,学生宿舍如底层全部采用半地下自行车停车,约38200平方米。3.绿地空间系统新校区基本夹于丽人滨湖绿地与高压线隔离绿带之间,而校区面积很大,本次规划着意将外部的自然环境引伸入校区内部,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具体的绿地系统分两级:大面积的生态园林区,各组团成院落的绿地环境,再加上沿环湖形成三大景观轴线,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通过步行系统、空间结点和院落组合与人的活动规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校园内部处处生机盎然。♦绿化施工配置设计导则:(1)空间要求:根据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结合校园的总体布局,校园的植被规划在空间上考虑了不同封闭度对空间感受的影响,在绿化规划中,分为疏林草地,观赏林,草坪及软硬结合铺地。在平面布局上,表现为以行道树为绿屏的线,水边观赏林的点以及成片的疏林草地及草坪组成的面,行成点线面相互穿插结合的特点。(2)树种选择大多数的植物都选择了红树种,即容易栽培,又可如期达到预想特色,水边在高水位可淹没地区选择耐湿植物,如水杉、池杉、垂柳;水面布局上,表现为水生植物:如慈菇、芦苇再现水塘的原始风貌。乔木:银杏、广玉兰、杨树、水杉、垂柳、棕榈、香樟、马尾松、黑松、罗汉松、龙柏、枫香、枫杨、合欢、榆树、刺槐、桂花、梅树、樱花、槭树。果木:桃、李、柿、梨、山核桃。灌木:小叶黄杨、十大功劳、珊瑚树、紫荆、石榴、腊梅、迎春、杜鹃。藤木:紫藤,凌霄。草地:天鹅绒、肥田草、结缕草、马尼拉草。4.景观风貌规划S型车道与水面时分时合,穿行于有收放的建筑外部空间中,产生丰富的景观变化,宽阔的公共活动综合带,串连各个空间结点和面向湖的景观轴,结合生长在两侧的建筑,达到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效果。同时本身也成为开发区中和丽人湖畔的一个重要景观。在修建性详规阶段,景观设计进一步细致深入,结合校园的功能分区,将建筑以外的外部空间作合理的布局,景观规划的原则是:统一规划,以人为本,生态优先。(1)统一规划校园建设分三期实施。而环境整体格调、路面广场设计、绿化配置、小品设施、自行车棚等都作统一设计规划,从而保证在长期的施工中,延续一致的风格。(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结合湖面延伸进来的水系,在校园中设计几处生态公园,将小品和人工景观穿插其间,使山水园林中流露出简洁大方的文化韵味。(3)结合功能分区,突出不同的主题主入口的教学区,对称布局,突出庄重的礼仪性质。在教学区间有十字交叉的景观带:校园主入口至图书馆一线由60m宽迭水开始,绿地、广场穿插布置,以简结的现代主义小品点缀其间,在隆重的场面中闪出人性化的亲和尺度。与之垂直的一线则延续由学校行政入品(南入口)以来的公共活动带,沿线布置活动广场、讨论场所、花坛、树、坐椅及小品设计都遵循线条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行政研发作为二期工程,主要解决大的景观分区、交通、停车及小品布置,为以后的详细设计定下格局。针对入口空间大而建筑布局稀疏的状况,规划两片主题公园,围合完整的入口空间。主题公园分列于公共活动带两侧,一侧设计为小品建筑,另一侧为景观构筑物,安放题字、校训等重要内容。本次规划提供设计意向,具体方案另行设计。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与人的活动使用形成良性互动是现代景观风貌规划的重要趋势之一。生活区环境设计便遵循这一原则,由以食堂为中心的公共集散空间和以宿舍为主的居住空间组成。公共集散空间在大片的硬地广场中点缀中心小品,突出聚散方便和标志性的特点;居住环境则以绿化围绕,保证空间一定的私密性和舒适度。5.广场及小品设计要求广场铺装采用较为沉着的灰色系,根据其重要性分为灰色毛面花岗石板拼花(局部深色磨光条带);米色、咖啡色及深棕色广场砖拼花;高密砖拼花加杂色卵石铺地条带。路灯高5m,低灯高0.8m,—律采用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低灯的布置距步道1m左右,置于灌木丛中。路边坐椅采用黑色铸铁和木材料结合,线条简洁,杜绝陶瓷制品。校园内的扬声器考虑与绿化小品结合,一般以暗藏为主。校园水域面积分4处,共42200平方米。6.建筑群体设计安徽大学新校区作为新世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新校园,规划中强调了传统延续与前瞻性相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方法。将空间院落的传统理念与理性简约的现代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文化意境与功能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院落、片墙、红砖等符号和材料的运用,力求展现具有安徽大学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艺术。7.建筑单体设计主要建筑单体一律为现代风格,简洁大方,局部可以引用徽州传统的符号与地方风格相呼应;建筑色彩以灰白色为主,局部有咖啡色条纹或色块,为整体色调注入活泼因素,外墙材料以喷涂为主,局部以面砖或石材装饰。窗框线脚一律深色。建筑结构以框架结构为主,体育馆等大跨建筑采用平面网架结构。8.体育设施400米跑道运动场两个,篮球场49个,网球场11个,排球场20个六.土方平衡1.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翡翠湖西侧,占是1.33ha,(2000市亩);2.安徽大学新校区由四大冲沟和六条脊坡构成;东部邻湖低地海拔仅有28米(吴淞高程),校区西部地块高达40米(吴淞高程)以上。新校区用地范围内现有许多鱼塘,地形相当复杂。3.由安徽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的竖向设计确定校内主次道路和各建筑组团基地的标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土方平衡计算的原则为基地内土方平衡,在建设用地内自行解决用地内的土方挖填方量,节约建设投资。4.安徽大学新校区土方平衡的结果为:挖方:52.05万平方米 填方:52.65万平方米5.安徽大学挖方运土方向详见土方平衡平面图。七.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200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582-98)(2)水源安徽大学新校区给水水源由九龙路上DN400城市给水管网(近期)和翡翠路城市给水管网(后期)供水。(3)用水量预测:①生活水量计算人员类别人数用水标准(l/d)用水量(m3/d)住校学生200002004000走读学生1000060600住校区教职工3000250750非住校教职工200060120合计35000人5470学校实验、卫生、绿化及其他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5%计,日用水量约830m3/d。校日用水量为6300m3,时平均用水量为262.5m3/h。由于学校用水的特殊性,时变化系数取3.5,则日最高时用水量为920m3/h。(4)给水规划根据校园建筑与道路布局,校园内给水管组成多个环状供水网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水压稳定性。校区总进水管为DN300,供水水压不低于0.28MPa。校园供水主干管管径为DN300,次干管为DN250-DN200,校园内室外最小支管管径为DN150。由于校区时最高用水量大于进水管流量,为保证校园内正常供水,校园内应建一座蓄水池及恒压变流量变频泵房。水压与水量正常时,只由进水水源供水,当用水高峰水压水量不足时,则启动变频泵以增加水量,稳定水压。该泵房与蓄水池建于进水管处校园内最高处。蓄水池贮水量为2400m3。容积为2x1500m3(LxWxH=30x20x2.5m3)为确保校区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翡翠路城市给水管网建成后,应增加一个校区供水接口。消防给水消防给水主水源与生活给水为同一水源。消火栓结合主次干道路与给水管施工同步实施,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近期消防给水与生活给水同用一套给水系统,远期(结合高层研发中心大楼的建设)设消防专用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作为备用水源,以增强校区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便于利用校区水体做为消防第二备用水源,以利节约能源。校区内各建筑应在单体设计时根据其使用用途及相应消防规范各自设置诸如屋顶消防水箱、加压泵等及其他相应的消防设施。2.排水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①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2002)②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安徽大学新校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2)雨水排水系统A.雨水量测算测算标准:雨水重现期P=l,暴雨强度按合肥市暴雨强度公式安大新校区汇水面积为133万m3,泾流系数彷=0.5测算结果:安大新校区日最大雨水量约为22.2万m3,B.排水系统根据安徽大学新校区竖向设计规划与校区周边的城市雨水管网雨水口的设置,安大新校区雨水排水共分12个分区,14个出水口,日最大雨水排出量约为26.84万m3。考虑到最大暴雨排水不利的情况,校区内利用原有水塘与低洼地势共规划建设5个蓄水水体,总面积约为4.61ha,水体正常水位为距池边地面深1米,大雨将至时水面控制为深1.5米,水体水位由水体边的排水阀门控制。雨水排水分分区情况(ha)排水分区汇水面积蓄水水体面积A9.1B3.80.8C15.5D7.2E10.50.8F9.40.33G7.5H14.00.7J14.6K22.81.98L9.7M8.9下坡向的运动场与建筑均应做防洪阻水排水沟。运动场地阻水排水沟宽300mm,最浅处深度为350mm,上盖铸铁篦板。建筑阻水排水沟宽度不小于400mm,深度与篦板做法由建筑单体设计时决定。C.排水管线雨水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最小排水管管径为DN300。雨水井间距不大于60米,雨水井的做法参照安徽省雨水井做法的统一标准。(3)污水排水系统A.污水量计算安徽大学新校区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实验污水。生活污水量取生活用水量80%,则生活污水量约为4380m3/d,实验和其他污水量约为生活用水量的10%,则为550m3/d。安大新校区的污水总量约为4930m3/d。B•排水系统根据新校区的竖向设计规划及周边城市排污口的设置。安大新校区排污系统由10个独立的排水系统构成,其中北部2个,西部4个,东部环湖路侧4个。排污系统的构成为二种方式:第一种为建筑物内污水首先导入化粪池(或污水池)进行先期沉淀分解与酿化,再经管道导入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第二种方式为建筑物内污水先进入化粪池(或污水池、隔油池)进行先期沉淀分解与酿化,然后导入全自动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后排至城市污(雨)水管网。由于目前新校区周边道路排污管网尚未完善,上述第一种方式在新校区建设的早期仅限于东部环湖路侧的4个排污系统。待新校区周边道路排污管网完善后,新校区的各排污系统均可采用第一种污水处理方式。C.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最小排水管管径为DN200。污水管埋设在与其他各种管线交汇时,其位置应在其他各种管线之下方。污水井间距不大于40米,污水井的做法参照安徽省污水井做法的统一标准。3.电力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200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2)负荷预测按人均用电预测。人均800W,总人数3.5万人,则总负荷28000kW。按建筑面积预测。建筑为45w/m2,广场道路为20w/ha。60万平方米的建筑及60ha的广场道路,则总用电负荷约28330kW。取较大值,校区电力负荷约为28330kW,同时使用系数Kc=0.6校区总计算负荷约为17000kW,变电所总容量为20100kVA。年用电量约6.9MWh。(3)电力规划①安徽大学新校区电源由开发区变电所10kV出线由翡翠路引入。高校属于二级负荷。因此校区电源为二路独立10kV电源。电源二路进线引入校区10kV开关站(与1#变配电所联体建设)。由开关站引出6路双10KV线路至校区内各10/0.4kV变电所。出线是否双回路由负荷级别决定。由于电力设备容量的限制,为满足新校区后期电力的需求,校区建设在后期应争取从校区北面再引入10kV电源,届时北面的7#变配电所内再建2号开关站,负责校区北半部分的供电。1号开关站仅负责校区南半部分的供电。如开发区变电所的10kV线路无法提供满足校区的电力需求时,校区则应考虑建35kV的专用变电所,该变电所位置预定在校区的西南角,预留面积1000~1500m2。②校区内共设7座10/0.4kV变配电所编号位置容量供电范围1#南教学区主楼2x1600kVA南教学、实验区、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2#北教学区主楼2x1250kVA北教学、实验区及院系组团二、三、生物楼3#南宿舍区食堂2x1600kVA南学生宿舍生活区、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4#北宿舍区食堂2x1600kVA北学生宿舍生活区5#校行政楼2x2000kVA高层研发中心、校行政楼,院系组团一6#对外研发中心2x400kVA对外研发中心、专家楼、修理工厂7#体育馆2x1600kVA体育馆、北部教师生活区、院系组团四总计20100kVA各变电所安装容量应按校区建设的电力需求逐步增容达到规划值。校区1#、2#、3#在建设一期中容量分别为2x800kVA、2x630kVA、2xl600kVA。(4)校区内所有电力线路均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方式。同路径超过4根电缆的线路均在电缆沟内敷设,其他为穿PE管埋地敷设。10kV电力电缆埋深1.2m,0.4kV电力电缆埋深0.8m。路灯集中供电,采用光电自动控制集中管理,供电线路沿主次干道穿PE管直埋地敷设。4.电信与弱电工程规划(1)电信预测电话指标为下:学生宿舍:1门/间(按4人1间计)教师宿舍: 300门教学、办公区:1200门公用电话: 300门经估算新校区电话总门数为6800门。按1:1.3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为8840门。根据学校电信特点,在新校区内设一容量为9000门的虚拟网,由电信局光缆接入。主接线交换箱与控制机房设置在生活服务中心楼二楼,使用面积为300平方米(包括一层的电信光缆电缆交接间与电源室)。在新校区各建筑组团中心沿电信线路附近设电话分线箱,沿校区步行道与公共空间周边设公用电话亭。(2)有线电视电视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和市区老校区电教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光缆接入,新校区内终端数约为4500个。电视信号分配网络拟采用分配一分配形式,各用户终端电平为70±3dB。(3)计算机网络校内计算机网络,采用千兆三层混合交换(lkM~10M)以太网,主控机房设置在校区内教育技术中心楼。计算机网络线路同电信线路同槽敷设。(4) 其他弱电系统校园多媒体双向传输电化教育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主控机房设置在教育技术中心楼。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主控机房设置在图书馆。校园广播与背景音乐播放系统的主控机房设置在学生活动中心楼。校园安全防范系统主控机房设置在生活服务中心楼。随着移动通信使用愈加广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预算编制方案
- 青少年艺术节歌唱活动方案
- 美术工具课件教学课件
- 课件怎么结尾教学课件
-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达标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2.1合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定制家庭护理服务协议
- 餐饮行业服务培训方案
- 英语漫谈胶东海洋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 环保产品管理规范
- 中医确有专长综述范文(5篇)
- 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解读
- EBO管理体系与案例分享
- 拦砂坝施工设计方案
- GB/T 20934-2016钢拉杆
- 教研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复习ppt
- S曲线和技术进化法则TRIZ专题培训课件
- 铜矿普查简报铜矿
- 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检测、维修保养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