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生质量性状的遗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目录CONTENTS一二三叶部性状的遗传花部性状的遗传荚果性状的遗传四五种子性状的遗传抗病性遗传六性状连锁遗传一、叶部性状遗传1.叶形研究表明,椭圆形叶对长椭圆形叶为显性。大叶为显性,小叶为隐性,是由2对以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窄叶对宽叶为显性。正常叶片对奇数复叶为显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正常叶对卷叶为显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叶色花生的叶色,亚种间差异较大,有深色和浅色之分,交替开花亚种叶色较深,连续开花亚种叶色较浅。深绿色叶片对浅绿色叶片呈显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也有研究认为,叶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重复基因控制,F2深绿色与白色的分离比例为15:1。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一、叶部性状遗传二、花部性状遗传1.花冠颜色多数研究表明,深色花冠对浅黄色花冠为显性。橘红色花冠对白色花冠为不完全显性;黄色花冠对白色花冠为不完全显性。黄色花冠对白色花冠为显性,由重复基因控制。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旗瓣新月斑多数花生品种在花冠的旗瓣基部有一个新月形斑纹,不同品种的斑纹深浅程度不同,有的品种完全没有。研究表明,旗瓣新月斑的遗传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也有研究表明,新月斑是由两个重叠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Srinivasalu等,1959)。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二、花部性状遗传1.荚果大小多数研究表明,大果型对小果型为显性,由单基因控制(甘信民等,1959;Balaiah等,1977)。但是Cahaner(1978)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小果为显性,受重复基因控制。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三、荚果性状遗传2.荚果横缢Badami(1923)研究表明,无腰对有腰为显性,由2对基因控制。Hassan(1964)研究表明,无腰对有腰是由3对基因控制的性状,F2的分离比例为45:19。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三、荚果性状遗传3.果壳厚度通常厚壳与薄壳杂交,F1代表现厚壳或中间型,F2出现厚、中、薄等类型。大果和厚壳、小果和薄壳往往紧密连锁。大果厚壳与小果薄壳杂交,F1表现为大果厚壳,F2果壳厚薄随着荚果大小发生分离,一般大果表现厚壳,小果表现薄壳,荚果大小和果壳厚薄受多基因控制且存在连锁遗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三、荚果性状遗传4.荚果网纹Patil(1965)研究表明,荚果网纹是由1对Rp-rp基因控制的,深网纹对浅网纹为显性。四川南充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7)研究表明,深网纹品种与浅网纹品种杂交,F为深网纹或中间型,表明深网纹对浅网纹为不完全显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三、荚果性状遗传5.荚果种子粒数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多粒荚对2粒荚为显性。而Baiaish等(1977)研究表明,荚果粒数是由1对基因控制的性状,2粒对多粒为显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三、荚果性状遗传1.种子大小多数研究表明,大粒品种与小粒品种杂交,大粒为显性。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60-1963)用大粒品种与小粒品种杂交,在13个组合中,Fl均为大粒,在F2以后的世代仍以大粒占优势。研究表明,种子的大小是由1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大粒为显性,F2大粒和小粒分离比例为3:1。而Martin(1967)研究表明,种子的大小由5对基因控制。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四、种子性状遗传2.种皮颜色花生种皮颜色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由于花生种皮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分级困难,因而研究结果很不一致,大体归纳为1对基因遗传、2对基因遗传和3对基因遗传等。许多研究表明,种皮颜色受单基因控制,红色对褐色为显性砖红色对浅黄色为显性红色对浅玫瑰红色为显性白色对粉色或红色为显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四、种子性状遗传3.种皮裂纹有研究表明,种皮有裂纹对无裂纹为部分显性性状,由单基因控制。也有研究,种皮有裂纹对无裂纹为显性性状,由2对基因控制。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四、种子性状遗传1.抗叶斑病花生栽培种对叶斑病菌的感染力有一定差异,但尚无研究表明免疫材料,因此,对该病的抗性研究,目前主要采用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抗叶斑病的二倍体野生种与感病的栽培种杂交,得到的三倍体F1是感病的,表明早斑病和晚斑病两种叶斑病抗性均由隐性基因控制(Smartt,1964;Shairef等,1972,1978)。Nevill等(1982)研究表明,抗叶斑是由5个隐性基因位点控制。而Coffelt(1982)研究表明,细胞质对抗病性的遗传也起作用。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五、抗病性遗传2.抗锈病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栽培种花生的抗锈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而且隐性基因间存在交互作用。抗病和感病是由2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抗锈病是由重叠隐性基因控制。也有极少数研究者认为,抗性受显性基因控制。Singh(1984)采用野生种Abatizocoi、Avillosa、A.dueranensis与感病的栽培种杂交,结果表明,F1均表现为抗性,野生种的抗锈性基因对栽培种的感病基因为显性或部分显性,表明野生种的抗锈性遗传与栽培种抗病性有差异。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五、抗病性遗传3.抗青枯病栽培种花生珍珠豆型与多粒型杂交,多粒型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为部分显性;龙生型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也为部分显性,并且存在显著的正反交差异,龙生型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可能存在细胞质基因,以龙生型材料为母本,其后代以蔓生、晚熟的类型抗性较好;密枝亚种和疏枝亚种的抗原杂交,在F3和F4分离出感病家系,表明两个亚种的抗性存在抗性基因或等位点的分化(廖伯寿等)。王玉莹等研究表明,抗性加性方差远大于非加性方差,遗传力高,杂种抗性水平与双亲平均抗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存在抗性基因的剂量效应,表明青枯病的抗性是共显性性状。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五、抗病性遗传4.抗丛簇病毒病Bercnoux(1960)研究表明,抗丛簇病毒病是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F1感病,F2感病与抗病分离比例为15:1。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五、抗病性遗传5.抗黄曲霉菌周桂元等(2001)以抗病亲本湛球48和感病亲本粤油92的杂交后代F1、F2、F3,和F2:F3为试材,采用接种的方法研究花生抗黄曲霉菌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花生抗黄曲霉菌的遗传为二倍体母本效应,受2对基因控制,2对基因都有累加效应,没有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为69.42%,微效基因遗传力为7.030/0,主效基因有超亲优势。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五、抗病性遗传菲律宾白粒品种(匍匐型,多分枝)和Corionton-3品种(直立型,少分枝)杂交,其后代生长习性和分枝型并不是随机分配的,控制匍匐型基因和多分枝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位点的交换值为30%;控制荚果网纹和生长习性的基因也位于这条染色体上,两个位点间的交换值为40.4%,荚果网纹与茎花毛连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六、性状连锁遗传出苗小粒种子与薄果皮连锁,茎黄色与茎硬度连锁(Badaml,1928)。小粒种子与白化苗的发生连锁(Coffelt等,1973)。叶斑抗性和小籽粒、低产和晚熟等不良性状连锁(Stalker等,1970)。控制生长习性、分枝习性、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主茎高、茎色素和小叶形状的基因连锁(Balaich,1984)。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2花生种子选育1花生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六、性状连锁遗传本节重点介绍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有关花生种子选育的遗传学基础:栽培种花生的细胞遗传;生育性状、植株器官性状、抗病性等花生质量性状的遗传等相关知识和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综合试卷(四)(教师版)
-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水水文地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人文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安市2025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四川大学《卫生法学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家居纹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英语试题调研卷含解析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大众健身流行课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筋伤-腕部筋伤(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 《我与集体共成长》的主题班会
- OQC出货检验流程
- 小区门楼改造方案范本
- 日处理-30吨鲜奶的脱脂乳粉厂设计
- 工程项目邀请招标招标文件
- 城区中压管网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光谷之星中国建筑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 研究生入学体检表-2
- 环境工程复试题
-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用液压串联双腔制动主缸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