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吟揉弦演奏技能_第1页
琵琶吟揉弦演奏技能_第2页
琵琶吟揉弦演奏技能_第3页
琵琶吟揉弦演奏技能_第4页
琵琶吟揉弦演奏技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MinZuYinYueChuanChengYuChuangXinZiYuanKu

琵琶课程—*—

项目九吟、揉弦演奏技能

第一理论知识讲授第二单项技能训练第三 综合技能训练第一章古风雅韵神鸟起舞——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

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讲授:《吟揉弦方法》单项技能训练:《吟揉弦练习》讲解与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乐曲《大浪淘沙》简介与训练

(一)理论讲授《琵琶右手技法符号与说明》(二)单项技能训练:吟揉

吟是在左手作弹、挑、轮、滚、摇等发音时,左手按指将弦按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向右的吟动(大都在品为上吟动)或作前向后按放(向前按近、放松,大都在品为上运用)的连续吟弦,使弦上发出摇曳不定的余音来。综上所述,吟的奏法可归纳成“左右摆动”与“按放揉动”两大类。在吟的奏法中,还应分大、小、快、慢四种基本方法。“大”与“小”,是指弦身在左右摆(或向里按放)幅度的或大或小。“快”与“慢”,是指弦身在左右摆动(或向里按放)速度的或快或慢。在乐曲中具体应用吟类走法时,把大、小、快、慢四种基本吟法互相组合成“快而慢”“慢而小”“快而小”“快而大”四种。初练吟类走法时,宜从慢而大的吟练起;慢而小的银最宜练起;慢而小的吟稍难一些;快而大的吟难度最高。在左右手指法的先后关系方面可分为:左右同作;先弹后吟;先吟后弹三种。在长音符上用吟时,又可分成:音头吟;音中吟;音尾吟等。另外还有极快极小的吟,常用于中速或快速的按音上。谱例(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讲解与训练《大浪淘沙》

1.乐曲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内容此曲是华彦钧所作,华彦钧又名阿炳(1893年8年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夫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此曲是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创作的一首琵琶乐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炳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不屈于黑暗现实的倾诉。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大浪淘沙》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以缓慢从容但富有变化的音调表达了阿炳对黑暗现实的疑问、不平与激愤,乐曲有较深的意境;第二段在节奏与音调上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旋律具有内在的推动力,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第三段为乐曲结尾,取材于苏南民间音乐大唢呐曲《将军令》部分音调,旋律铿锵有力,节奏活泼,在充满乐观和自信的乐曲中结束全曲

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讲解与训练《大浪淘沙》2.乐曲的音乐分析此曲具有自己内容和情感上的显著特征,完全与阿炳的身世密切相关。有紧凑起伏的强烈效果和滑音的委婉。曲式结构:乐曲为三段式结构。

旋律发展手法:乐曲基本上以一个主题变化发展来表现乐曲的思想意境的。乐曲紧紧扣住节奏的对比变化,在旋律高、低、中音区的反复迂回波动中发展乐思。调式调性:乐曲采用了A徵调式。乐曲风格:乐曲的风格不同于江南丝竹的小巧秀丽,形成了旋律开阔大气的音乐语言风格,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对黑暗的抗争,对未来的向往。(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讲解与训练《大浪淘沙》

3.分段讲解、处理乐曲第一段曲中感叹式的音调、时起时落的音浪,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平和激愤,长达11小节的主题,用段末扩充、换头、搭尾和通过出现清角音等变换旋律创作技法,变奏了五次,从侧面揭示了主题的音乐内涵。第二段是个过渡段,主要用“摭分”指法演奏,并作重复和模进。以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第三段速度更快,音乐取材于苏南民间音乐大唢呐曲《将军令》,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现象,,乐曲在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气氛中结束。谱例(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讲解与训练《大浪淘沙》

(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讲解与训练《大浪淘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