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1.gif)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2.gif)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3.gif)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4.gif)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4196340cf86a22aa361c6ef6406e9d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在华德顿会议上签署的《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是52.5万吨、52.5万吨、31.5万吨,并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的岛屿和领地维持现状。美国倡议该协议旨在(
)A.角逐亚太地区的海上霸权 B.维护国际公平正义C.与其他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D.限制德国海军军备2.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前,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和小国加入国联,并要求由国联管理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法国规定德国不得加入国联,并要求在国联建立一支国际部队,设立国际总参谋部监督各国兵力并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而英国则希望国联成为几个大国之间仲裁纠纷的组织。这反映出(
)A.美英法共同主宰世界的未来 B.国联有利于打击一切侵略行为C.美英法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 D.主要大国争夺国际事务主导权3.1918年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当时,“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这一现象说明(
)A.意识形态对峙影响疫情防控 B.敌对情绪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C.战争局面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D.国际社会对病毒缺乏科学的认知4.19世纪80年代起,德国的几家大银行投资土耳其铁路建设。为争取巴格达铁路的修筑权,德皇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土耳其,并在演讲中称自己是土耳其苏丹至死不渝的朋友。1899年,德国与土耳其签订科尼亚—巴格达—波斯湾铁路租借权的“初步协议”。德国的上述举措(
)A.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体现了德国军国主义思想滋长C.反映了欧洲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意在推动土耳其的工业化进程5.下图所示为英国政府于1915年发行的一幅海报,题为“英国妇女:去前线吧”。海报中年迈的母亲、妻子和幼小的孩子透过窗户,望着正在奔赴前线作战的英国男兵们。该海报意在(
)A.说明妇女因战争广泛参与社会活动 B.揭露战争对英国带来的伤害C.讽刺英国社会对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 D.激发男子积极入伍参加战争6.下图为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由此可见(
)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 B.大国竞争严重削弱了欧洲整体实力C.新兴国家对老牌帝国霸权发出挑战 D.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肆意泛滥7.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次年签订了《中德通商条约》。其中关于关税税则的规定为:“两缔约国约明,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该规定(
)A.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 B.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8.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法按照自己意图瓜分世界 B.巴黎和会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C.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 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9.《国际联盟盟约》:“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所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秩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国际法日益受到重视
②说明国际联盟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③反映了国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
④表明各国希望通过国际法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赖因哈德西德尔认为:“随着一战后幸存的丈夫的回归,一场围绕家庭地位的斗争将不可避免。”在这场家庭内的争夺中,英国妇女们再也不会回到战前“家庭天使”时代中去了。据此可知一战(
)A.促使男女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B.冲击了英国的社会关系C.推动妇女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D.导致女权运动席卷欧洲11.下表内容摘编自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据此判断,威尔逊的主要目的是(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A.消弭民族情绪 B.开放全球门户C.构建合理秩序 D.维护世界和平12.《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非战公约》(
)A.对于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C.未体现维护和平的内容 D.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纠纷的原则13.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这说明(
)A.产业高度重合带来英德激烈竞争B.英德两国殖民地的范围大体相当C.经济竞争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D.英国在英德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14.巴黎和会上,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这说明委任统治(
)A.解决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符合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要求C.是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的新方式 D.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15.1914年,列宁发表了《论民族自决权》一文,其民族自决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一战中,美国总统威尔逊则从典型的西方民主观点出发来关注民族自决问题,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等。由此可知,列宁和威尔逊的观点都(
)A.意图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 B.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C.赞成不同国家应和平共处 D.利于一战后新体系的形成16.学者资中筠说:“美国虽然没有参加‘国联’,后来1922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这反映出美国(
)A.试图影响和领导世界 B.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C.支持中国的反日斗争 D.彻底摆脱“中立主义”束缚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句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的世界和平。——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观点一以20世纪初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初有几件大事合起来构成新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旧的国际秩序,加上欧洲、亚洲地区接连爆发的政治革命,足以成为新旧时代划分的标志。观点二以20世纪40年代为世界现代史开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具有新的特点,有着不同于近代时期的独特发展规律,可以把它纳入世界现代史的研究范围。——摘编自李世安《略谈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等从材料中选择你赞同的一个观点或者提出一个新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1.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国条约》的签订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暂时妥协的结果,它使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从而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终结,并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为美国角逐亚太地区的海上霸权创造条件,A项正确;美国此举是为角逐霸权服务,非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排除B项;C项与《九国公约》有关,排除;限制德国海军军备与巴黎和会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根据材料“……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和小国加入国联,并要求由国联管理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法国规定德国不得加入国联,并要求在国联建立一支国际部队,设立国际总参谋部监督各国兵力并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而英国则希望国联成为几个大国之间仲裁纠纷的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美、英、法等大国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国际联盟的方案,体现出大国对国际事务主导权的争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英法对未来世界主宰的分歧,并没有反映“美英法共同主宰世界的未来”,排除A项;“国联有利于打击一切侵略行为”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美英法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B【详解】一战时期的流感是流行病之一,但是在战时被冠以敌对方的名称,这说明敌对情绪影响了人们对流行病的认识,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欧洲尚未形成典型的意识形态对峙,而且题干中的法国和德国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流行病的污名化,而非战争加速流行病的传播,排除C项;流感这一名称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国际社会对这一病毒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材料“1899年,德国与土耳其签订科尼亚—巴格达—波斯湾铁路租借权的‘初步协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连接欧洲大陆和巴格达的现代铁路建设问题,一直是德英冲突的焦点,此前铁路主要由英国或者法国修建,科尼亚—巴格达—波斯湾铁路的建设推动了德国在欧洲大陆势力的延伸,遭到了英国的激烈反对,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A项正确;军国主义思想滋长主要体现在德国国内和对外扩张,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项;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家实力对比方面,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点,排除C项;德国修建铁路主要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推动土耳其的工业化进程属于客观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5.D【详解】海报设计者用妇女和儿童引发男人保护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前线”,D项正确;海报中妇女只是在窗前“望着正在奔赴前线作战的英国男兵们”,并没有体现参与社会活动,排除A项;海报中没有体现战争造成的破坏,没有揭露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伤害,排除B项;材料中妇女“望着正在奔赴前线作战的英国男兵们”说明当时英国社会对战争并非漠不关心,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1870-1914年正是一战爆发前的时间段,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抗,尤其是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之间的对立,即新兴国家对老牌帝国霸权发出挑战,最终呈现出国防费用快速增长的局面,C项正确;英国的国防费用并非持续上升,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欧洲整体实力的变化,排除B项;通过材料数据无法判断当时存在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关于关税税则的规定为:‘两缔约国约明,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德国之所以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是因为一战中德国和中国分别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方,且德国战败,所以《中德通商条约》中“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中国主权,该规定体现出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B项正确;《中德通商条约》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命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C项;《中德通商条约》的签订并不能代表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巴黎和会规定了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即民族自决的原则,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疆域时未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新成立的民族国家包含其他民族,也就是民族自决的原则并未真正得到落实,有些民族没有实现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由此可知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C项正确;二战后成立了较多民族国家,不能说明英、法按照自己的意图瓜分世界,排除A项;题干中涉及新成立的民族国家存在内部的矛盾,如捷克斯洛伐克内部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问题,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民族自决原则没有真正实现,没有体现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根据“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所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秩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可知,这一规定体现了国际法日益受到重视,反映了国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表明各国希望通过国际法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这一规定仅仅是约束缔约国,而不是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②的ABC项。故选D项。10.B【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妇女们极力争取家庭地位的提高,不甘心再做家庭主妇,这必然冲击英国的社会关系,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男女平等,更谈不上男女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妇女参政议政,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了一战对英国的影响,没有涉及欧洲其他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根据题干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世界和平纲领》中提出“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和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其主要的目的是开放全球门户,便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B项正确;威尔逊提出“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并非为了殖民地利益,而是美国利益,排除A项;美国试图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通过国际联盟攫取世界霸权,其目的并非构建合理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D项。故选B项。12.B【详解】《非战公约》之所以对侵略者没有约束力,是因为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的存在,随时可调整其对外政策,从而为以后发动战争、参与战争提供了借口,B项正确;A项“根本毫无约束”说法错误,排除A项;C项表述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D项“没有规定”说法错误,与题干主旨要求不吻合,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可知,有学者认为,德国和英国的商人在世界市场进行竞争,这些问题最终将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说明经济竞争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两国在市场中的竞争,未提及产业高度重合,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德两国殖民地的范围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英国在英德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4.C【详解】根据材料: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可知委任统治是战胜国瓜分殖民地的一种更为隐蔽的殖民统治方式,C项正确;这种隐蔽的殖民统治方式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排除A项;委任统治并非真正为了殖民地的文明发展,排除B、D。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列宁主张民族自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威尔逊强调“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二者观点都意图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A项正确;二人观点是关于民族自觉决的,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安全,排除B项;二人观点是从不同角度看待民族自觉的,没有涉及不同国家间关系的,排除C项;一战后的新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宁、威尔逊二人关于民族自决的观点推动了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6.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后来1922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可见,美国并未放弃想要领导影响和领导世界,且这种野心最终在华盛顿会议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A项正确;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此时并未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排除B项;1922年日本还未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不存在支持中国的反日斗争,排除C项;“彻底摆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7.(1)特点:欧洲逐步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说明:政治上,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2)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或苏俄诞生与美国崛起):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可得出,欧洲逐步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说明:根据材料一“……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欧洲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2)影响:根据材料二“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材料二“……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句帝国土崩瓦解……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根据材料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现金流分析与优化策略
- 国庆节汉服节活动方案
- 环境安全教育在校园的推广与实践
-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Projec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3 地球的形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新人教版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C(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第三单元 交通连着你我他》说课稿 山东版
- 27巨人的花园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Module 3 Unit 2 You can use the computers.(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001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分享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第2部分语法第23讲状语从句(练习)(学生版+解析)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爆花(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自主签到培训课件-早安!幼儿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