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今年来,我们深入_市—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听取了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部分教师代表意见,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着力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一、 基本情况—区现有中小学校—所,其中小学—所,初中—所,九年制学校—所,高中—所,完全中学—所,十二年制学校—所,职高—所,村小及教学点—所,在校学生—人,在职教职工—人;现有农村学校—所,其中小学—所,初中—所,九年制学校—所,村小及教学点—所,在校学生—人,在职教职工—人;现有幼儿园—所,在园幼儿—名。其中农村公办幼儿园—所,在园幼儿—名。二、 主要做法(一) 优化学校布局教育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近五年,—区首先对辖区内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针对村小多、布局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全区先后依照群众意愿撤销了_所农村“空壳”学校,合并了_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五年前的—所变为—所,教育资得到有效盘活。—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为_亿元,—年增加到—亿元,增长了_。五年来共投入_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_,在园幼儿数占比_。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个,全区教学资紧缺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二) 均衡师资配备教师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校际互助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补充农村教师,自—年开始,—区共公开招聘教师—名,其中农村—人;分配定向免费师范生—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从外县市区或外系统调入教师—名,其中农村—人。(三) 就学机会均等生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投入,成为影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原则,依法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学。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通过考试选拔生,严格实行均衡编班规定,严禁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全区招生管理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为了稳定公办初中生,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省示范性高中一一—招生指标到校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指标优惠,有效制止了生流失。(四) 共享优质资教育均衡,就要把优质资做大,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区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思路,—市一完小、—小学“1+n”网络联校开始实施,与—镇—村小、—镇—村小、—县一完小等学校签订《“1+n”网络联校学校教育资共享协议书》,实现了“1+n”的互联互通。—努力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以市为中心,以区为节点,以村小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用“互联网+”的思维,优化城乡教育资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五) 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区先后投入了_亿元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投入_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温暖工程”,解决了_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用水用电问题;投入_多万元解决全区城乡学校“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投入_万元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问题;投入_万元(其中乡镇工作津贴—万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贴—万)解决农村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待遇问题。在—新区新建了—中学、—中学、市—完小、市—小,这几所新建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均上亿元,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除应有的教学楼之外,均建设了实验楼、功能室、塑胶田径场、综合体育馆等。截止—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个,—个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大班额比例降至—以下。—区先后获评“省第三批教育强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三、存在问题(一) 优质教育资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起来。各种特长班、奥数班纷纷出现,择校热愈演愈烈。“想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有时比上大学还要困难”。教育资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城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面积不足、运动场所不够;教学仪器设备乡村配置有余而使用不足,城区有的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区通过撤并、新建、扩容等举措,加快了教育资优化整合的步伐,但总体上建设力度不是很大,发展进度不太快。尤其是市—完小、市—完小、—小学、市—中等学校,因场地较小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区优质教育资的供需矛盾突出,引起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办学压力增大,择校现象难以把控,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二) 城乡学校布局不尽合理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呈现较快的人口流动趋势,加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困难。随着乡镇区划的调整和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山区的学生涌入集镇,造成城乡生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岗脚、太平、邓家塘等非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生急剧减少,生师比严重失调,办学效益低下,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再调整。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市老城区,校园面积狭小、活动空间有限、四周交通拥堵,师生出入不畅。—新区到目前为止,小学兴建了市_完小、市—完小,初中新建了市—中,还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教育需求。(三) 城乡师资配备不够均衡如今,许多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依然停留在财力物力上,比较重视教育硬件建设,从学校教学楼和设备等基础设施角度出发。其实,在教育优质均衡中,师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农村优秀教师存在可以缩小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当前,由于城区和乡村办学条件的差异,优秀年轻教师普遍从乡村学校向城区学校流动,造成部分乡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农村师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师资缺乏新鲜血液;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和改造,全区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升。城乡教育的差距目前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年龄趋于老年化,师资储备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一些偏远、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55岁以上,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小科目”(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四)城乡优质生流失严重一般来说,生是初、高中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生,才容易出好成绩,才能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否则,就吸引不了好学生,学校也难以在社会上有名气。如今,—城区两所优质小学(市—完小、—学院附小)的优质生,均到了市教育局直管的市—中就读,却很少到—区管辖的—中学就读;而进了市—中后则选择了市教育局管理的市—中读高中,很少选择到—区管辖的市—中就读,直接影响了_区中考、高考的成绩。初中生基础比较薄弱,导致高中学段教育教学困难,高考备考工作压力增大。此外,由于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区学校,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挫伤了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同时优秀教师的流失也助推了“择校热”现象,导致农村生不断流失。四、对策建议(一)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优质教育资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承载着人们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要坚持“合理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原则,结合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着力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加快推进城东凤形学校建设步伐及其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兴建等工程,在城东新区尽快规划建设1所标准化的初中。加强对城乡薄弱学校的改造,着力消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压力,满足学生就近入学。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和生变化的实际情况,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乡镇区域调整后现代化学校建设。(二) 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成为教育均衡的最大阻碍。要按照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骨干教师走教制和岗位职称局管制,使全区教师由“单位人”转变成“系统人”。进一步加大教师招考、引进力度,严格执行校长定期流动任职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每年按—比例区域内流动制度,校长任满两届必须交流,加强城乡之间校长、教师的双向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一线任教。制定优惠政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校长的待遇,提高农村一线教师的岗位工资和津贴标准。注重师德教育,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多举措、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均发展,所以不能“削峰填谷”,而是应“扬峰建谷”。要着眼教育扶贫“一所学校不落、一个学生不漏”的攻坚目标,围绕“入学机会均衡、资配置均衡、管理水平均衡、教育质量均衡”目标,优先发展教育,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让优质学校更优。同时培育相对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他们尽快走向优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加大优秀教师、校长的奖励力度,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校长办学热情,使全区教育工作稳定持续、优质均衡发展。看后让人想到了许多东西。平河中心学校关于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平河中心学校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大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根据《凤庆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凤教发〔20__〕239号)文件及《凤庆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凤教发〔20__〕277号)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可行性方案,以“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调研主题,以办公室人员为领导组,分批深入调研,于9月中旬深入辖区三个行政村40多个村民小组及三所完小进行调研,召开村干部、村民、师生进行座谈会40多次,发放并收回10份征求意见表,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一、 学校基本情况平河中心学校位于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凤庆县城西北部,澜沧江南岸,西同昌宁县相连,南同勐佑镇毗邻,中心校距县城57千米,离乡人民政府住地45千米。平河完小始建于1911年,名为平河初等小学堂,1922年辖平河、和顺、双龙,昌宁县的老厂、民德、民华、达仁、新河、联席,1933年昌宁设县后,老厂、民德、民华、达仁、新河、联席的学生划片入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又更名为平河学区、平河校区,2021年8月定名为凤庆县大寺乡平河中心学校。平河中心学校服务平河、和顺、双龙三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服务范围总人口10688人。平河中心学校现有平河、和顺、双龙3所完小,三所完小均为县级文明学校,中心校占地面积14373皿,生均占地面积18.1皿,校舍建筑面积6155皿,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8皿,生均图书12.1册。平河中心学校有教师编制55人,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临聘教师6人,学历合格率100。服务区适龄儿童705人,入学率为100;一至六年级在校生718人,其中平河完小293人(含外户籍16人),和顺完小191人(含外户籍1人),双龙完小234人;学前班儿童135人(含外户籍4人)。共34个教学班,师生比约1:16。—1—二、 学校教育现状教育虽然是一项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社会事业,但其发展的快慢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却是由多个因素、多种力量共同促成的。为确保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地走上均衡发展之路,需要整合相关力量形成合力。平河中心校三年来一直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努力开展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均衡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为主线,以“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为办学目标,从严治校,强化管理。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学校硬件投入。集多方力量对学生音体美器材及图书的投入使用;注重教师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中心校教师合格率达100;关注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及发展,通过自筹资金及爱心人士资助,建起了平河完小、和顺完小的篮球场。以德育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教学,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每年举办冬运会及校园文化节等多种系列活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形成快乐校园的氛围。学校坚定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调动社会、家庭、师生等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坚持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和精致化管理入手,丰富办学内涵,不断提升中心校教育均衡发展。响应新办学理念,集中办学。由于平河中心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地广人稀,校点分散,难以管理。经上报上级批准,与2021年起,对中心校17所小学进行逐年撤并,到现在为止,仅剩平河完小、双龙完小、和顺完小三所学校,实现一村一校,集中办学,有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深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推广课改,提升质量。平河中心校虽然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区学校,但我们在不断强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创造了适合中心校需要的教学模式。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9月被中共凤庆县委、3-今年考取我校的6名特岗教师,也由于我校地理特殊,不愿签约到我校,只得补充了6名临聘教师,而临聘教师大多岁数较大,学历较低,不够专业化。因此,我校教师资配置出现了较大漏洞。农村小学教师岗位设置要达到二类标准配置才算基本合格,而二类标准配置需要专任教师要大于90,我校只达到88。教学资硬件达不到合理配置。到目前为止,双龙完小还无法连通办公网络,是资共享、教学交流的障碍。三所完小均没有电子白板、学生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数据,学校要开教育技术课,生机比要达到20:1,才能达标,而我校三所完小各仅有一台教师机。音体美器材三所完小都达不到二类标准配置。体育场地更是得不到合理配置,平河完小14个教学班,体育场地面积480平米,生均仅有1.38平米;和顺完小9个班,体育场地面积430平米,生均仅有1.84平米,都与二类标准8.54平米相差甚远,而双龙完小体育场则还是空白。生均图书可用量平河完小是12册,与标准的20册还有一定差距,而和顺完小、双龙完小可用图书为零。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中心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四、对策建议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缩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高位均衡(即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高、均衡发展程度高),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我们每个为师者的职责。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要求,结合平河中心校实际,提出以下建议:推进中小学建设与管理标准化,实现规范化办学。继续加强农村学校教学用房、师生生活服务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的建设和改造,按照国家办学标准配置必须的教学仪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