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姓名:000000班级、学号:0000000000000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00000000开题时间:2008-6-4完成时间:2009-11-122009年11月12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9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0答辩过程记录表…………………21PAGE16 课题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我国原准则中对研发费用的处理1.1原准则的具体规定1.2原准则的优点1.3原准则的优点2.我国新准则中对研发费用的处理2.1新准则的优点及缺点3.对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的设想与改进3.1鉴于新准则对研发支出处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3.2改进方法二、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预见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将会更加频繁,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研发费用进行适时研究有其必要性。综观各国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会计出来方法实际只有两种:全部费用化和资本化。本文介绍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论述了它们的优缺点。为了融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弥补各自方法的不足,创建费用化和资本化融合的会计处理方法。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最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号———无形资产;[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6;[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S].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6]王合、喜罗鹏: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中外比较分析——兼评《具体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J].财会通讯,2006;[7]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S];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0000000中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预见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将会更加频繁,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研发费用进行适时研究有其必要性。综观各国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会计出来方法实际只有两种:全部费用化和资本化。本文介绍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论述了它们的优缺点。为了融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弥补各自方法的不足,创建费用化和资本化融合的会计处理方法。关键词:研发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化处理;费用化处理;设想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资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各个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研发费用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对研发费用进行适时研究有其必要性。综观世界各国,对研发费用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情况:以美国为代表的费用化和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有条件的资本化。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对研发费用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研究,以阐述我国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与完善。1.我国原准则中对研发费用的处理1.1原准则的具体规定原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很明显,原准则中的研发费用的处理采用与美国相同的方法,即将其全部予以费用化,具体是作为当期损益,计入发生当期的费用账户中。1.2原准则的优点1.2.1遵循谨慎性原则。谨慎性是原准则中关于会计核算原则中的一条,它要求企业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进行的研发活动最终能否产生成果,或者即使能产生成果,该成果给企业能带来多大经济效益,这些都是未知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然不能肯定,所以原准则遵循不得多计资产的原则要求,将其予以费用化。1.2.2核算简单,便于会计人员操作。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的职业判断,只要简单遵循准则要求处理就行,从而避免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1.2.3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增加科技投入的动力。税法为了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予了税收优惠,允许研发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据实扣除。而原准则的规定,正好迎合了税法的规定,将其费用化,这样企业当期的所得税支出就会减少,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进行更多的研究与开发。1.2.4可降低投资风险。无形资产的研发活动所需投入的费用一般都比较大,而且最终能否研发成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按照原准则的规定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企业就可以大胆地投入资金进行研发活动,而不必担心一开始把研发费用计入了无形资产成本里面,但最后研发失败,没有形成无形资产,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的问题。1.3原准则的缺点1.3.1不符合配比原则。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制出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所以,理论上研发期间的支出应与研发成功后收益期的收入相配比。但按原准则规定,对于研发费用一律费用化,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这样,当研发成功,企业取得收益时,就不承担研发时发生的费用,换句话说,与收益相配比的费用是零,很明显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1.3.2不符合真实性原则。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往往很大,但按原准则规定却不计入其成本里,而仅以最后阶段的申请、注册费用对其进行计价,势必使得无形资产最终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1.3.3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原准则对不同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计价时是区别对待的。企业从外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入账,然后在受益期间内进行分摊,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却将其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全部进行费用化,这显然不符合一致性原则。1.3.4不符合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无形资产在研发期间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在研发成功后才能带来经济利益,并且这个经济利益将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因此,研发支出必然与以后几个会计期间内取得的收益有关,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之中,而不应该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1.3.5易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同时使企业的筹资渠道受阻。将研发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势必会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减少,这样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账面高额利润,就可能做出少投资或不投资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当期利润减少,一些投资者就可能被误导,减少投资,使得企业筹资难度增大。2.我国新准则中对研发费用的处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会计处理也需要适应国际经济的大环境,所以,我国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同国际接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对研发费用的处理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1新准则的具体规定新准则第七至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一系列条件的(具体在无形资产准则第九条中规定),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变革了原准则的相关规定,而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相一致,认为对于研发费用应区分对待,即有条件地予以资本化。2.2新准则的优点2.2.1符合真实性原则。这种方法将资本化的开发费用列入账簿,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及研发项目预期收益等真实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2.2.2体现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将企业的研发活动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开发活动的实质在于它是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可行性分析,能够确定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当这种经济利益可以可靠计量时,就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这种做法充分考虑了研发投资活力的风险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2.2.3符合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标准。FASB概念框架指出会计报表要素确认的四项标准,即可定义、可计量、相关性、可靠性。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要求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自主研究与开发的项目由企业控制或拥有使用权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开发费用本身是作为历史成本出现的,因此货币计量也是不成问题的;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经过管理层的可行性研究,并通过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有关各方的理智表决之后才开始的开发活动,其成功转化为商品的概率是很大的。同时将开发活动放在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小,而且企业的研发项目一般并不是只有一个,同一时期内企业可能对多个研发项目进行投资,虽然单个项目成功的概率较小,但多个项目的组合就能基本确保有一定数量的项目成功,也就是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可能。大量事实证明,开发费用投入高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比如,近十年来,中兴通讯公司的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超过90%,而美国微软今天的产品WindowsXP、OfficeXP里面的关键核心技术80%都是微软中国研究院在五年以前或者六年以前所进行的研究与开发项目。2.2.4符合会计处理要求的一致性原则。20世纪70年代以前企业主要从科研机构购买科研创新成果,企业自身开展研发活动较少,在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对企业从外部购入的科研成果以专利权等形式将购买价格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价值,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如果对企业自行研发的项目却不分情况全部直接费用化,显然违背了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原则,而开发费用资本化正好符合这一原则。2.2.5符合会计处理要求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开发活动成功取得的回报数额巨大,回报期较长,而开发费用在开发期间往往金额较大,若一概作费用化处理,那么开发期间的利润相对就低;而开发成功后在该成果受益期间的利润不仅因没有分摊开发费用相对偏高,还会因研究成果产生效益而增加,这样一来开发期间和受益期间的收与费用就严重不配比。在开发成功后产生经济效益的期间,与收益配比的费用为零,就会影响核算的正确性和企业不同期间经营成果的可比性,不利于企业对不同期间经营业绩的评价。2.2.6符合会计处理要求的相关性原则。企业披露的信息在时空上要具有前瞻性,只有具有前瞻性才具有相关性。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因素不再单纯是财务资本,而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投入。决定企业长期生存的不再是企业现有的盈利点,更主要是靠搞研究、开发与创新。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企业在投产现有产品的同时,有可能已在进行若干个后续产品的开发和试投产。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还应当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不如此,信息使用者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的有用性就无法实现。我们说,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新准则当然不例外。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新准则在一定的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表面上看起来新准则已经很完美了,但可以预见,一旦展开实际操作则新准则的相关规定会变得令人很难把握。尽管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将“研究”定义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将“开发”定义为“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此外,新准则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无形资产。但这五个条件,例如“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等,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3.对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的设想与改进3.1鉴于新准则对研发支出处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3.1.1限制这种方法的使用。具体而言‚对企业研发费用可采取“费用化并有条件转回”的方法。当开展一项研发活动时,若对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价值为负,其支出在发生期间应予以费用化。如果该研发项目以后获得成功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发费用资本化。资本化过程应将生产成本减去费用化到资本化的这段期间的累计摊销额,作为以前费用化的成本进行转回,转回的费用应当控制在历史成本金额以内。另外,为转回以前费用化的成本,企业在其会计记录中应该已存在一项研发费用支出的记录。当然,鉴于研发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程度大,研发费用发生时只能费用化而非资本化。而当这项事先记录的研发项目开发成功并加总到潜在研发形成的资本的组合当中去时,企业才能将满足确认条件的、已经费用化的成本予以资本化。由此来减少新准则下企业通过研发费用的处理而进行盈余管理或操纵的可能性。3.1.2为保证企业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符合重要性原则,可以按各企业情况规定其具体的指标。如规定某企业在连续三年内,每年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以上方可资本化。3.1.3国家的财会法规中应对初次采用新准则的处理方法运用未来适用法。这样不会加大会计核算工作量,并保持将来会计核算口径的一致性。3.2改进方法本文认为研发费用处理应该本着费用化和资本化并举的原则,采用细化企业的方法,将企业按一定标准分为三种类型: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一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且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一般研发费用不大的企业。根据每种类型企业研发费用的特点,分别设计出同的处理方法: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采用资本化的方法;一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且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采用“实际结果决定法”;一般研发费用不大的企业采用费用化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所引起的主观判断,也能够适当防止企业管理层操纵利润的情况出现。而且不同的企业可以采取同自身经营情况相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真实反应无形资产的价值,同时,也使同一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一致。下面分别从确认、计量和记录这三方面对改进我国研发费用处理的设想加以说明。3.2.1确认确认是会计处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我国现行的无形资产准则对研究与开发活动未进行详细列举,只是简单地做了定义。虽然这些定义尽可能确切、完整了,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界定,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仍然难以界定。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采用列举法,列举哪些具体内容属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产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应该细化企业,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依次针对每类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不同的方法进行计量,使每一类企业在研发费用方面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初始计量对于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如软件开发类的企业,可以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这类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类似于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都计入产品的成本中,即使是废品损失,也将其计入产品成本。而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所研发的无形资产就是这类企业的产品,故也应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所形成的资产价值中,哪怕研发失败也应计入资产项目中。因为即使研发不成功,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人力资源价值比研发前有很大的提高,为以后的研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笔者认为这类企业采用资本化的方法可行合理,除上文已提到资本化方法的优点外,这种方法还符合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对于一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且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可以采用“实际结果决定法”来计量。“实际结果决定法”是指不再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也不是将研究与开发费用“一分为二”,或资本化,或费用化,而是视其研究开发的最后的结果再决定采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处理方法。如果研究开发成功,则将其资本化;如果失败,则将其费用化。这样由于划清了成功开发与不成功开发的界限,将不成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列为费用,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还避免了将研究与开发活动截然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主观性,较好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对各研究与开发项目进行了成本核算,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自行研究与开发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对于一般研发费用不大的企业,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其作为当期损益,全部费用化。后续计量对于研究与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而是应该定期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持续地后续计量。对于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费用需要再一次区分研究阶段费用与开发阶段费用,再确定可以资本化的范围。已确认为无形资产就是承认其能够使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自身存在市场或是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市场,在这种前提下,对其后续支出时再区分研究阶段费用和开发阶段费用就过于复杂,增加报告成本,可操作性差。对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后续支出,可以参照上文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几个方面,若属于该范围的费用,则将其资本化;否则就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3.2.3记录按照会计处理各环节的顺序,经过确认和计量之后,应对研发费用进行记录。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企业仍然保留新准则新增的“研发支出”会计科目,来核算研发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与研发活动有关的费用,其核算的内容和新准则中是一样的,但是其二级科目是具体研发的某个项目,而不是新准则中规定的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另外,还应增加设置“研发失败准备”科目,由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风险,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研发阶段成果也存在减值的可能,因此设计一个备抵账户——“研发失败准备”。该账户属于“研发支出”科目的备抵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失败准备金,以规避研究开发的风险,研发项目有大有小,应按项目分类设置明细账。当发生与研究开发有关的费用时,若该费用明确属于为研发某一项目而发生的费用,则借记“研发支出——××项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若该费用是属于几个研发项目共同承担的,则类似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不同项目间进行分配。在每期期末,企业通过技术分析确定项目研发失败的可能性大小,然后再来决定应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的多少,其数额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研发失败准备=总研发费用×(1-期望成功率),而每期期末实际计提的准备额应为当期应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减去该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其借方余额,借或贷记“管理费用——研发失败准备”,贷或借记“研发失败准备——××项目”。当项目开发结束时,则将“研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借记“无形资产——××项目”,贷记“研发支出——××项目”,同时将以前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全部冲回,借记“研发失败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研发失败准备”;若项目研发失败,则按照一定方法将计入该项目下的“研发支出”分配计入成功项目的成本中,不能合理分配的费用,应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研发失败支出”中,同时冲回该项目下的研发失败准备,借记“研发失败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