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关于小学数学教案9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9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天天在学校喝的圣澳特牌桶装纯洁水。仔细观察和考虑,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生:装纯洁水的桶是一个近似圆柱体。生:从标签中可以知道纯洁水的厂址、送水。生:整桶水是18.9升。师:这桶纯洁水已经喝了一局部,谁来猜猜看,还剩下整桶水的几分之几?生:1/4。生:1/5,也可能是1/6。二、归纳建构师:1/4、1/5和1/6这几个数,你能化成小数和百分数吗?如今请各小组分工完成,然后把自己的转化方法告诉你的同桌。〔生计算,并交流转化方法。〕师:通过计算知道:1/4等于0.25,也等于25%。那么这桶纯洁水已经喝了一局部,还剩下整桶水的1/4这句话中的1/4能改成0.25或改成25%吗?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师:刚刚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洁水是整桶的1/4,也就是25%,也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洁水是整桶的1/5或1/6,你们有方法证明自己猜对了吗?生A:可以先量出原来整桶水和剩下的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再计算还剩下几分之几。生B:可以先测出剩下的水的质量或体积,再计算出剩下的占整桶水的几分之几。师:那如今就请A同学去测量,然后再告诉大家。〔生A操作后得出:整桶纯洁水的高度是35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8厘米,剩下的占这桶水的8/35,大约是22%。〕生B:因为桶口局部细一些,所以A同学测出的不是很准确,要想得出更准确的数据应该用我的方法。师:那就请你更准确地测量一下。〔生B演示,测出剩下的是3.78升。〕生B:还剩下3.7818.9=1/5=20%。师:你还能知道什么?生:知道喝了的是整桶水的百分之几。师:怎样计算?生:1-20%=80%。生:也可以用〔18.9-3.78〕18.9。师:通过刚刚的解答,你认为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三、回归生活1、提供材料:公司最近总共消费了20xx桶纯洁水,有4桶不合格,纯洁水去年每桶本钱5元,如今比原来降低了20%,现以每桶6元的单价销售了消费总量的95%。师:假如你是公司的消费销售经理,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们四人小组进展讨论。2、分析^p材料: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知道最近消费的合格率是多少。师:说说你们的想法。生:是1-42000=1-0.2%=99.8%。生:我们小组知道了公司如今能节约本钱多少元,〔5-4〕20xx=20xx〔元〕。生:我们小组求出公司如今赚了〔6-4〕200095%=3800〔元〕。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展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填入适宜的长度单位。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二、认识千米:1、生活中的千米〔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处,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理解到哪些信息呢?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拟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2、教学1千米与1000米:如今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走200米的镜头〕如今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录象快放局部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生读〕〔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3、感知、体会1千米〔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假如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2〕在脑子里猜想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终究有多长?〔播放录象〕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间隔?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刚的猜想想象。〔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间隔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假如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8〕森林公园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化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三、稳固新知,实际应用:〔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4千米=〔〕米3000米=〔〕米9千米=〔〕米6000米=〔〕米〔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兴旺,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6631157)〔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4〕三〔〕班千米录四、总结全课: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课本6162页。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开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设疑:草地上有五个人在玩,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0岁,请你想象一个是怎样年龄的五个人在玩?2、揭题二、探究新知1、与学生一起欣赏淘气所在班级学生的升高情况。2、根据淘气所在班级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结合上面的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2〕说说淘气身高在班级的位置。〔3〕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的班级定制运动服提出建议。3、数学书6162页某地20xx年1月到12月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等离子/台200250300450600300350400450650450300液晶/台4005005506508006507005508001000750600〔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启示〔3〕两种电视全年中销售最好的月份占全年销售数量的百分之几?〔4〕液晶电视全年销售数目比等离子电视销售数目高了百分之几?〔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出示题,引导学生考虑,交流学生交流后,出示答案:引导学生通过求平均数验证改编例题后,出示与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出示小练习引导对中位数和众数又有那些认识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众数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一组数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可能是一个数三、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的练一练。完成后,让学生讨论用哪一个数表示这组同学跳绳的平均程度。下表是华星小学五年级男女人数统计情况班级5、15、25、35、4男/人24302819女/人23222228〔1〕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2〕五年级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四班男生比二班男生少百分之几?〔4〕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板书设计:身高的情况搜集数据分段整理不重复制成统计图不遗漏分析^p数据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开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的亲密联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才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入语:(课件播放鞭炮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原来呀,是猪八戒的超市开张了,咱们一起去逛逛,好吗-?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超市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假如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评析]: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老师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展探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才能二、探究交流,构建新知。(一)探究“乘加”的运算顺序。1、小熊也来了,看看他要买什么?小熊:我要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师: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呢?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师相应板书)①3×4=12(元),12+6=18(元)②4×3=12(元),12+6=18(元)③3+3+3+3+6=18(元)④3×4+6=18⑤6+3×4=18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一样和不同?[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拟算式的一样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化开展的有效做法。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4是12元,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生: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师:记在哪里更好?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老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3×4+6=12+6=18(元)师:这就是脱式计算。[评析]在教学脱式计算时,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考前须知,然后让学生练习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消费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究、承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老师进展了新的教学理论: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3、独立进展脱式计算6+3×4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6+3×46+3×46+3×4=6+12=12+6=9×4=18(元)=18(元)=36(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先独立考虑,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假如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生5: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4、引导小结: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板书)。[评析]老师敢于暴露学生做题中两种不够成熟的考虑方法,通过学生生成的资,让他们在阐述和争辨中进展分析^p,明晰解题思路,完善解题方法,老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在情境中使学生再次理解了“减乘”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再算加”的合理性。在此,学生的学和老师的导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拟、理解、考虑、表达等才能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得到开展。(二)探究“乘减”的运算顺序。1、师:大家看,又有谁来到了百货店?(课件播放小熊来到百货店及说的话)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同桌两人,右边的同学当售货员,左边的同学拿出20元钱向售货员购置3包饼干,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最后集体交流,贴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师小结:我们刚刚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三、稳固应用,拓展进步。1、变式练习:同学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如今也给你一个时机,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食品,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计算。2、试一试(2)7×3+550-4×57+6×2(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2)反应交流时,发现错误资及时呈现进展集体评议;(3)你们认为递等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评析]板演,这一古老、传统、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本堂课的又一亮点。一方面,它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能让老师理解学生对运算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它又为学生提供了评价、交流的平台,实现错误资价值的化的利用。3、数学游戏: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上题中各算式的意思,并猜猜同桌的想法。四、回忆反思,梳理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活动,为什么?小学数学教案篇5课题: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二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中的第1—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初步张物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那么,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书的笔算除法。教具学具准备:老师用第39页例3的挂图,复惯用口算卡片,学生用计数板〔学生学具卡片第5页〕。教学过程:一、复习1、老师出事下面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算。430+50700×69000-4000640÷2510-303000×3420÷2420÷6指名说一说在口算“420÷2”和“420÷6”时,各是怎样想的。2、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4〕56”“7〕56”,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并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商写的位置为什么不同。二。、新课1、教学例3出例如3“计算128÷4”及演示图。老师让学生拿出像例3演示图那样已经剪好的计数板,并动手将128个方块平均分成四份。老师:谁能说一说求128除以4的商是怎样想的?老师:例3中被除数最高位是1个百,1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由于学生在口算除法中,学过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商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启发学生想出: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一共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老师:谁能说一说商3个十的3写在商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因为12个十除仪4得3个十,所以应在商的十位上写3。老师边板演边说明: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个十,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老师:谁能说一说各位上落下来的8怎么继续除?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因为8除仪4得2个,所以要把2写在商的个位上。2、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老师巡视,注意商的第一位数的书写位置和竖式的写法是否正确。然后共同订正,最后总结一下竖式的写法。3、教学例4。老师出示“185÷5”让学生做。老师巡视,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订正之后,将185÷5改写成184÷5,让学生自己做。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老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并想学生说明在横式中余数的书写格式。4、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那么。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从哪一位除起?假如被除数的最高位数比除数小,怎么办?老师: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老师:每次除得的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然后,师生一起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那么:A、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书3,如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第40页的法那么,并齐读一遍。5、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老师巡视。订正十,抽出一道题,让学生结合计算过程说一说除法法那么。三、稳固练习做练习十的第1—3题。1、第一题,让学生自己做,并请四名学生板演。老师巡视。订正时,注意纠正学生书写格式及计算步骤上出现的错误。2、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订正时,结合某一题的计算过程指明说一说除法法那么。3、第3题,老师可根据本班的详细情况限定做题时间,老师学时,理解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四、小结老师:谁能说一说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那么?〔最好让学生齐读书上除法法那么。〕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1.播放片头,提醒两种写法师:这是老师喜欢的电视节目,它在什么时刻播出?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节目什么时刻播出吗?2.汇报调查结果,进一步丰富感知。师: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它们的对应时刻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几时几分?谁愿意把你们前两天调查的结果告诉大家。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略)3.比拟不同,提醒课题师:如今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相像在什么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师:这种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第二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的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读题:我们今天要研究24时计时法)二、观察比拟,探究特征。1.明确学习目的你想研究有关24时计时法的什么内容?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24时计时法?(当场解决: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银行,车票,邮政,电视,电脑等)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互相转化?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2.小组探究解决问题问题一: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猜一猜: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看书自学:课件强化:(课件:时钟走2圈):24时计时法,第一圈跟普通计时法一样,第二圈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要分别加上12。(为什么加上12?)不叫下午1时而叫13时,下午2时叫14时...晚上12时叫24时。问题二:师:24时计时法是这么一回事,大家明白了。那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互相转化?谁来试试。1.尝试练习师:我用普通计时法问,你用24时计时法答:我们上午7时30分到校,(生:7时30分)下午4时30分放学。(16时30分)。中午12时,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问,你用普通计时法答:16时4时12分24时2.小结规律:13时(中午1时)之前的时刻上的数字是一样的,13时(中午1时)之后,两种时刻上的数字相差12。3.练习:1.以下钟表都可以表示什么时刻?(课件)1时13时4时16时6时18时改用普通计时法说说。强化0点。师:假如这条直线表示时间的话,我在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一个分界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一个分界点。昨天明天师引探:你想对这个点说些什么吗?生:我想对昨天和今天之间的分界点说,你虽是个小点,却有很多名字,叫昨天的24时、昨天晚上的12时今天的0时。生:我想对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分界点说,你虽是个小点,却有很多名字,叫今天的24时、今天晚上的12时,明天的0时。生:你就像夜里的星星、月亮的眼睛。生:你一消失,新的一天就开场了。我很喜欢你。生:你一消失,说明一天又过去了。光阴易逝,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师:是呀,我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去不复返,我们可得好好珍惜时间。让我们注视屏幕,再次体验一下吧。(师播放课件:时针走2圈。第一圈,依次出现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现数字13到24,随着钟面变化,背景中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渐渐升起,再循环重复。)话外音:昨天的时钟走到夜里12时,也就是今天的0时,新的一天开场了。接下去是1时、2时,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当空,直到12时,13时──晚霞满天,夜幕降临,最后到24时。24时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习惯上只说0时,不说24时。问题三、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例2(课件)1.教学例1:一列客车从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口答)观察钟段图后,初步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师: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22时40分呢?时刻一般用表示,口语中也说,但在书写时应当按规定写成几。从图上看,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时间一般用表示。图示意:时刻指那一刻,是一霎那。时间是指两个时刻所经过的一段时间。小组讨论:如何求出路上用了多少时间?指名答复,引导分段考虑(课件):4小时+20分教学例22.教学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右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师:有一天老师路过一个商店门口,见到这样的牌子。(1)出示牌子,小组讨论:这样的牌子你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一个小组代表发言,余组补充(右图牌子上用的是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将一天分为哪两段。)(上午8时开场营业、下午7时止营业。它们一天营业11小时。)(上午8时以前,下午7时以后,去买不到东西)(上午8时,下午7时表示时刻,全天的营业时间是指时间)(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全天的营业时间?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3)小组代表发言方法1:分为上午营业时间和下午营业时间方法2:转化为24时计时法计算四、回忆与质疑。回忆一下刚刚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什么是24时计时法,它有什么优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如何求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五、拓展延伸:1.开动时间列车(课件)以下时刻正确排序后,时间列车就开动:上午10时0时下午1时30分18时13时(正确的顺序是0时上午10时3时下午1时30分18时)黄昏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正确的顺序是:凌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深夜)2.提供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小组合作:你能根据它提供的信息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吗?轮流提问,组长记录有价值的问题。永春实小20xx春季作息时间表(2)组际交流所提的问题,师板书典型的几个问题。把这张表改写成24时计时法每一节课上了几分钟?全天在校时间多少?(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进展解答,快的组可以多项选择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展解答。(4)集体校正。六、课外理论调查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情况,制作一张时间表。然后算出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时间,并跟爸爸或妈妈交流一下你对他们作息时间安排的看法。教学目的:1.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才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它表示时刻,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可以识别时间与时刻。教学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通过对多种方法之间联络的探究,浸透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进一步沟通倍数、份数、分数、比之间的本质联络,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复习意义1、六年级二班有30人,六年级三班有24人,你想到了什么?预设:30+24=和30—24=差30÷24=倍数比30:24=5:4你们看,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份数和比,看来分数、份数、比之间存在着严密联络,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二、出示情景,设计分配方案。1、学校为六年级二班、三班学生装备了课外书,二班有学生30人,三班有学生24人,你认为应怎样分配比拟合理?学生讨论分配方案〔1〕预设:平均分。按人数的多少分配比拟合理〔2〕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公平?〔3〕按人数分,也就是按几比几分呢?30:24是最简比吗?30∶24=5∶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展分配,这就是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2、出例如题:假如学校准备了这种儿童读物90本,二班和三班人数的比是5:4,每个班级各应分配多少本?3、学生试做。要求:〔1〕自己动笔试算,画出简单的分析^p图或用文字说明你的思路。〔2〕想方法验算。〔3〕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4、课堂反应预设:①5+4=990÷9×5=5090÷9×4=40说明:学生验证时可能出现,只是把结果相加得90,就认为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要组织学生讨论。②5+4=9090×5/9=5090×4/9=40③90÷〔1+4/5〕=90×5/9=5090-50=40或90÷〔1+5/4〕=90×4/9=4090-40=505、沟通联络。〔1〕比拟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分别想一想,5/4、4/5、4/9等分数分别表示的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反应:5/4、4/5表示的是两个班份数与份数之间的关系,4/9、5/9表示的是六〔2〕(3)班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求9份中的4份、5份是多少?第一种算法实际上是把比转化成了份数,先算出1份数,再分别算出几份数,第二种算法实际上是把比转化成了分数,先找出各局部量分别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进展计算。三、稳固方法、完善认知。1、我校合唱队共有学生48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生、女生各多少人?2、用200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捏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捏之前怎么分配橡皮泥呢?圆柱、圆锥各需要橡皮泥多少立方厘米3、上个月支出的3600元中,用于伙食费、还房贷和其他方面的钱数的比是5:4:3,伙食费和还房贷一共要用多少元?A、3600×+3600×B、3600÷〔5+4+3〕×〔5+4〕C、3600×D、3600÷4、用长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5、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消费总量的比是8∶12∶7,全世界茶消费总量大约是400万吨,其他两种饮料的消费量各是多少万吨?【提示:先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此题与前几道题的区别。【找准所给量与它相对应那个份数〔分率〕。】作业: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以下局部的高度比一般是2:13回家测出你的身高,算算自己头部的长度,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四、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数学思想等)。板书设计:按比分配4+5=94+5=990÷9×5=50〔本〕90×=50〔本〕90÷9×4=40〔本〕90×=40〔本〕答:六年级二班应分配50本,三班应分配40本。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的:1、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3、通过观察、分析^p、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考虑的条理性。教学重点:1、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教学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拟与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展自主学习、交流探究。而老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究中去归纳、总结找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学法: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展自主学习、交流探究。而老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究中去归纳、总结找公因数的方法。这也较好的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先让学生找出4和6的因数,询问学生是怎样找的?并复习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由此,进入新课。1、师:同学们,12和18,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根据学生的答复,呈如今集合圈内。2、师:仔细观察它们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说,发现有一样的因数:1、2、3、6师:那么准,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一样的因数?一样的因数有几个?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此时师出示集合图形。3、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填的什么数?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生: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公因数。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公因数。师板书课题:找公因数4、师:让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因数,和公因数。在总结的根底上课件出示公因数的概念,并给时间让学生记忆。5、师:想一想,我们刚刚是怎样找到12和18的公因数的?由此总结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并板书出来。同时指出在找公因数时要注意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同时这也就较好的到达了教学要求: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突出了教学重点: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在做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1)利用倍数关系找公因数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8的因数有:1、2、4、8。16的因数有:1、2、4、8、16。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8和16的公因数是:8老师在做这道题目是可以直接写出最后的答案8?老师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呢?师引导学生观察: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生汇报:16是18倍数,所以8和16的公因数是8。之后再及时出一些这方面的题练习,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假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2)利用互质数关系找公因数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生汇报5的因数有:1、5。7的因数有:1、75和7的公因数是:1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分小组讨论汇报。生:5和7是质数,所以5和7的公因数是1。练习: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数。并及时的进展总结:两个质数的公因数是1.教材的练习到此完毕,我又补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数?再练习,总结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公因数是1.由于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质关?我在此进展了一个小补充: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这一安排,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根底。(3)、整理找公因数的方法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数?生:列举法,用倍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公因数。(老师在讲解找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详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络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准备用时15分钟。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稳固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别的指导点拨。稳固练习准备用时8分钟。四、全课小结用2分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展归纳总结。五、作业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了根本练习、进步练习和拓展练习,都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较好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展了稳固和进步。板书设计: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找公因数分别找因数公因数公因数倍数关系→较小数互质数、相邻数→1各位评委老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展说明。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说课的缺乏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小学数学教案篇9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根本掌握了整数的四那么计算,能进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过乘加、乘减。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局部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展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那么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根底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根底,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开展数学考虑、进步学生智力程度的载体。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都只有两步计算。教材按算式中含有的运算,把运算顺序的教学分成三段进展:先教学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再教学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最后教学算式中有小括号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运算顺序是进展四那么混合运算时应该遵循的规那么。为什么在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为什么要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教材让学生结合现实的素材体会这些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这就是把运算顺序的教学和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运算顺序时,教材在三段内容里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1〕第30页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唤醒已有经历,再扩大外延,在同一类型的多种具表达象中抽取共同的特征,发现的规律就是教学的运算顺序。例题先从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实际问题列出综合算式53+20,这个算式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乘加,他们已经有先算乘法的经历,教材及时指导学生用递等式表示计算的步骤。然后,例题从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列出算式50-182,让学生结合这个实际问题要先算2盒水彩笔的钱理解这个算式要先算乘法。最后,教材在上面两个实际问题和两个综合算式里归纳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在这段内容里,运算顺序是教学的重点,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突出了运算顺序;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在例题里画出蓝线引导学生把各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它的上面,从而知道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应该写在什么位置。想想做做围绕按照运算顺序进展混合运算和写出计算步骤这两个主要内容而设计,第1、2题说一说每一题应先算什么以及改错练习,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第4题把乘加、乘减分别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设计成题组,学生边计算边比拟,温故而知新。把乘加、加乘安排在一起的题组,再次鲜明地突出了运算顺序。〔2〕第32页的例题仍然按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数学式子概括运算顺序的线索编写,但给学生的探究空间比前面的例题大得多。教材采用和前面相似的教学线索,给学生留出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数学知识。首先是教材提出买1枝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要多少钱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地列综合算式。他们可能列式8010+12,也可能列式12+8010。列出的两个算式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要先算1枝钢笔的价钱。其次是教材让学生独立地计算列出的综合算式,按照自己的计算步骤细致地算一遍,在计算和比拟这两个算式中能看到一样的运算顺序。再次是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1盒水彩笔比1枝钢笔贵多少元这个问题,体会在有除法也有减法时的运算顺序。这样,运算顺序就不再是机械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领悟的;运算顺序就不再是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已经初步有了用递等式表达运算顺序的经历,例题没有在综合算式中加蓝线指导第一步计算得到的商的书写位置。教学时要让学生看到,列出的两个综合算式虽然都是先算除法,但由于除法在综合算式中的位置不同,所以商应写的位置也不同。〔3〕第34页的例题凸现新的矛盾教学小括号,在理解小括号的作用的根底上,知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列综合算式时出现了一个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要先算买了1个书包后还剩下多少钱〔即先算综合算式里的减法〕,而算式50-205应该先算除法〔已有的运算顺序〕。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教材告诉学生:这里要先算减法,综合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泉租赁合同
- 长期车库租赁协议
- 医院特殊设备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音乐会停车位租赁协议
- 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
- 2025版股东间股权转让与利润分配协议范本3篇
- 2025版智能防盗门代理销售合同细则
- 审计局审计员聘用合同样本
- 土地复垦绿化书
- 电子产品净化系统建设合同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工程管理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 电气领域知识培训课件
- 金融产品分类介绍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蛇年元旦蛇年新年晚会模板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版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经济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
- 伟大的《红楼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