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_第1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_第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_第3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_第4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第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选官制度的变化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中央制度的变化)四、监察制度的变化——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解决行政监督问题第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朝代

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秦确立汉巩固

魏晋南北朝唐完善元加强明强化清强化(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设立军机处察举制科举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第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第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司马迁《史记》材料三、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司马迁《史记》材料四、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第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的:

原因:

巩固汉朝统治吸取秦亡的教训起初巩固了西汉的统治,后来形成了王国问题,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景帝“七国之乱”6第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与酎(zhou)金夺爵→瓦解王国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监察地方设置刺史第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节度使)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第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①赵匡胤“黄袍加身”②措施兵:______权:______钱:______“杯酒释兵权”

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中央掌控地方财权③集权

利弊收精兵削实权控财权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弊: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第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组卷网第1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元:行省制11第1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设置:(1)10个行省

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2)两个单列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藏和川、青部分地区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分支机构,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①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③行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④行省官员不得调动军队;⑤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官员,采取省官互迁形式加以控制。……1、目的:为了管辖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第1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蒙古:岭北行省东北:辽阳行省西南:云南行省东南:澎湖巡检司第1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征:A、行省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并且由蒙古贵族担任)。B、地方权力较大但互相牵制。C、实行民族分化。D、行省区域的划分犬牙交错。元朝行省的设置历史作用: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②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第1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10·江苏单科·T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土番”,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应该理解为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第1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朝代

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秦确立汉巩固

魏晋南北朝唐完善元加强明强化清强化(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设立军机处察举制科举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第1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变化)第1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1.汉代中央官僚机构第1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门下省皇帝中书省(起草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2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尚书省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第1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评价: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评价:三省相互制约和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完善第2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几个外国留学生在了解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后,感慨万分,甲赞叹道:“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真是绝了!”乙说:“真想不到西方近代以来的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早在唐朝政治制度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甲的说法有道理。三省六部制度完美在于分相权,使之相互牵制监督,确保皇权的独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重大创举。乙的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度下宰相之间形式上的分权与制约,目的是确保君主权力的独尊,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西方近代以来的分权与制衡目的是为了确保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第2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朱元璋

元朝相权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位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这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第2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3.明:废宰相(明太祖)直接——胡惟庸谋反案原因:根本——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需要措施:评价:1.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使政务集中繁杂。第2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计,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延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指出在丞相问题上,唐太宗和明太祖有何不同看法?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唐太宗认为设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不矛盾。二者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皇帝专制统治。第2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明宣宗: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1)过程设内阁(明成祖)第2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神宗实录》卷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第2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非法定、咨询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第2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是皇帝的秘书助理、顾问咨询机构②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无决策权③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2)特点:第2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皇太极康熙雍正4.清朝——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南书房——加强君权军机处——达到顶峰2023/5/10第2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左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右上图:军机处内景左图:军机处的位置2023/5/10第3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由来: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军机房4.影响: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3、特点:A.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简)B.外界干预少,办事效率高;(速)C.政治决策带有封闭性。(密)2、职能:跪受笔录,秉旨遵办2023/5/10第3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军机处的职能特征:3.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4.军机大臣必须与皇帝保持垂直联系,办公地点亦随皇帝行止而定跪受笔录,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1.非正式权力机关2.官员人数根据皇帝需要增减,军机大臣互不隶属,各自直接对皇帝负责2023/5/10第3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时空穿越发烧友的灌水贴引发网虫们热议:“乾隆与华盛顿借鉴习近平、奥巴马不打领带外交,也坐而论政会谈什么?谈三权分立——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双方会打起来”。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两人政见的差异应源于A.中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对立B.专制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不同C.中央集权与政党政治的分歧D.农耕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2023/5/10第3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造成近代落后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1.政治:专制统治导致官僚政治腐败,人民无政治权利和自由。2.经济:阻碍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束缚科技和民主思想的发展2023/5/10第3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在地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独立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听命于君主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较为稳定3、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的依赖性大,难以实施有效管理2023/5/10第3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13·徐州摸底)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1)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1)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变化:“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原因:相权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第36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两例加以说明。第37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答案:(2)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举例: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这些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材料三: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举例: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第38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史料1

(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史料2

(汉代)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3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史料4

(唐代)太平君子,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毕选,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

——《隋唐五代史论集》2023/5/10第39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1、世官制(先秦)2、察举制(两汉至魏晋)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评价:体现封闭特征,民意无从体现2023/5/10第40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科举制(隋唐以来)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评价:进步性: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形成重学风气。弊端:明清八股取士,束缚思想,阻碍进步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②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第41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要点提纲史实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第42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第43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名家评史】

【观点1】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解读】作者认为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原因在于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为历朝沿用。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第44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观点2】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美]本杰明·艾尔曼第45页,课件共5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对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评论。

(1)科举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