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5篇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5篇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根底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究。知识点是让学生在详细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根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历,自己探究出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敏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重点是将四那么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在详细情景中,能正确描绘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究中领悟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规律。2.才能目的: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p才能、概括才能、综合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情感目的: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2023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展的,而本课是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根底上,动脑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3.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好吗?4.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1〕272×1/4=68〔公顷〕68+4=72〔公顷〕〔2〕272×1/4+4=68+4=72〔公顷〕学生在屡次交流解题步骤中,老师板书数量关系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并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让学生分析^p线段图。[设计意图]学生是探究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在这里把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点,打破难点。5.刚刚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如今你能试着用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决你们提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吗?学生独立解决。〔根据学生情况,假如画图有困难,可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1〕30×7/10+30×2/15〔2〕30×〔7/10+2/15〕=21+4=30×25/30=25〔处〕=25〔处〕6.让学生展示线段图的画法,说清解题思路。7.点题并板书:分数应用题。8.单看这两个算式的计算,你能想到什么运算律?有什么启发?9.小结: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率沟通,为后面的练习搭建了平台。三、稳固练习,加深理解。独立完成〔第75页第2、3题。〕指生答复,并说出解题思路。〔重点说出数量关系。〕[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针对性练习,旨在稳固所学知识。数量关系要让学生反复说,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加以理解。四、回归理论,拓展运用。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谈话:如今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如今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课题情景,联络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灵敏掌握解题方法。五、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2一、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教材第48~49页)二、教学目的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局部名称。2.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2.掌握比的各局部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答复)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学生交流得出:(1)用比拟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cm,宽比长少5cm。(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3.引出新课。师:在描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绘外,还可以用“比”来描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二、学习新课1.教学比的意义。(1)同类量的比。师: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那么宽是长的10/15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呢?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老师小结:长和宽都是表示长度的量,属于同类量。所以无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我们把这类比叫做同类量的比。(2)非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①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引导学生答复用“42252÷90”求出速度。②师:除了用除法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外,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因为这里的42252km与90分钟是两个非同类的量,所以比也可以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3)归纳比的意义。师:结合上面两个例子,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比吗?学生试说,老师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比的意义,组织学生齐读)2.教学比的读、写法和各局部名称。(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上半页的内容。师:你学到了哪些比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明确比值的求法和表示方法。师: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这里的3/2。(板书: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老师提示: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师:观察上面的式子,你能发现比与除法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答复,课件演示下表:老师总结:比与除法、分数联络严密,但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意义不同。所以在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要说“相当于”,而不能说成“等于”或“是”。三、稳固反应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答复)第1题:683/41.82.43/4第2题:1/842.完成教材第52~53页“练习十一”第1、3、5题。(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第1题:(1)1487/4(2)16108/510265/13(3)18123/2第3题:5/915/47/91.6第5题:7∶5=1.42∶1=223∶20=1.15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最低。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比的意义是什么?板书设计比的意义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这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有比的意义、读写以及各局部名称;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还有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络等。针对本课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表达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讲导结合,理解比的意义。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比照缺乏认知,所以主要通过老师的“导”,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展比拟,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并通过同类量和不同类量的比,引出比的意义。二是注意学生自学才能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学习比的各局部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看书自学的方式,在学习中通过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到达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络和区别。2.我的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工人种植一批树苗,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下午又种植了36棵,这时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分析^p: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以将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答。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也就是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2/5。又种了36棵后,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即此时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5/8。所以36所对应的分率是5/8-2/5,即36是总棵数的5/8-2/5。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解答:36÷5/8-2/5=36÷9/40=160(棵)答:这批树苗共有160棵。解法归纳:把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决时,关键是根据比正确得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相关知识阅读奇妙的比张扬和李明在争论一个问题。张扬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前几天中国女足还以3∶0的成绩战胜了美国女足。这里的比的后项就是0,为什么呢?”李明笑着说:“比赛中的3∶0,与表示倍数关系的比是两码事。虽然读法、写法都一样,可它们的意义不一样。表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也可以表述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由于除数是0没有意义,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而比赛中记录的3∶0,不表示两个队得分的倍数关系,只表示比赛双方的进球的个数,只是借用了比的写法。”张扬佩服地点了点头。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3本单元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根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根本性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解答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由于本单元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亲密的联络,在教学时,老师应创设良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考虑,并与同学展开积极的合作与交流,在特殊方法与一般方法的比拟辨析中,进一步明晰知识的本质。教材还编排了很多问题情境图来打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例如:在例2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中,教材在问题情境图和分析^p与解答过程中都采用图示直观地表示比的详细含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个比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于直观图,也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转换各种信息,多元表达概念及数量关系,因此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进步提出问题、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第1课时比的意义教材48~49页的内容。1.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局部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经历探究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课件:学具。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情境图。老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cm,宽都是10cm。比拟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2.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自学比的相关知识。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考虑问题:比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汇报交流)(1)比各局部的名称。课件出示:15∶10=15÷10=,让学生说出比的各局部名称。(板书: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比值的意义。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师: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小结:比表示一种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师:同桌讨论一下,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络?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讨论后根据学生交流反应填写下表:联络区别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子—分母=分数值比前项:后项=比值两个量的关系请尝试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络。板书:a∶b=a÷b=(b≠0)。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师:足球比赛中的比分3∶0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引导学生理解: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拟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1.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考虑这两个比的量是同类量吗?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所花钱数和练习本数是不同类的量,比值表示单价。)2.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反应时,说说未知的前项或后项是怎样求出的。(引导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未知的前项或后项,归纳一般方法:前项=比值×后项;后项=前项÷比值。)3.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反应交流。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学时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另一方面可适时进展爱国教育。在比拟分析^p中,学生感受“比”和除法的联络,加深对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照的概念形成较为明晰的认识。在讨论交流中,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络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第2课时比的根本性质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1.理解和掌握比的根本性质,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分析^p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络,培养观察、比拟、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才能。3.初步浸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络的。重点:理解比的根本性质。难点:正确应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预设:比的意义,比各局部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亲密的联络,而除法具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分数的根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板书:比的根本性质。学生纷纷猜测比的根本性质。根据学生的猜测老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1.教学比的根本性质。师: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测的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测是否正确。老师说明合作要求。(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验证。(2)小组讨论学习。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说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②假如有不同的观点,那么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展讨论研究。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展发言。(3)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详细的例子在展台上进展讲解。)(4)全班验证。2.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根本性质。10∶15=10÷15==15∶9=15÷9=16∶20=(16○□)∶(20○□)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老师完善并板书。(2)学生翻开书本读一读比的根本性质,老师板书课题:比的根本性质。3.深化认识。利用比的根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1)8∶10=(8+10)∶(10+10)=18∶20()(2)12∶16=(12÷6)∶(16÷4)=2∶4()(3)0.8∶1=(0.8×10)∶(1×10)=8∶10()(4)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4.比的根本性质的应用。(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2)从以下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3∶418∶1219∶10∶0.75∶2(3)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1))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除以最大公因数和逐步除以公因数两种方法,重点强调除以最大公因数的方法。)(4)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1(2))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找到化简的方法。预设:含有分数和小数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数比,再进展化简。有分数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有小数的先把小数化成整数之后,再进展化简。(5)归纳小结:化简时,假如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遇到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进展化简;遇到分数时,可以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教材第51页“做一做”。)2.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口答完成。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比的根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合适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才能,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的根底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根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基于猜测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展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考虑,让学消费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展合作交流,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才能,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测的“比的根本性质”,从而大大进步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第3课时比的应用教材第54页的内容。1.能在实例的分析^p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难点:自主探究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课件。课件出示:一个农场方案把100公顷地平均分成2份,分别播种小麦和玉米。小麦和玉米各播种多少公顷?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指名学生答复)师:这道题是把100公顷平均分成2份,这是一道平均分配的应用题。在消费和生活中,使用平均分配方法的实例很多,但是在工农业消费和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分配方法应用也很广泛,那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展分配。比方,配制一种混凝土需要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这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展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师:题目中要配制什么?(配制500mL的稀释液)师:是按什么进展配制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的比进展配制)师:“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中,浓缩液的体积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师: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师: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毫升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法,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答复,板书解法。思路一:先把比化成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浓缩液的体积:500×=100(mL)水的体积:500×=400(mL)思路二: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浓缩液的体积:500÷5×1=100(mL)水的体积:500÷5×4=400(mL)2.验证所求问题。方法一: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体积。方法二: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3.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进展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4.整理解题思路。(1)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整数的归一问题,即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数,再用乘法求出几份数。(板书:整数的归一问题)(2)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也可以转化成分数问题,先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总数×分率。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2题。第1、2题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但描绘的方式不同,要引导学生擅长转换各种信息。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组内交流。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1题。注意引导学生先求出一个长、一个宽、一个高的长度和,再求解。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按比例分配类应用题的构造,分析^p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是比与分数的转化。为了能在教学中化解难点,使学生轻松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课一开场我就将“平均分配”与“按比例分配”的不同用事例展示给学生,为例题的教学做好准备。把书上的例2作为尝试题,让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最后进展小结。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审题、分析^p的才能,而且进一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初尝成功的乐趣。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展计算。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纯熟掌握运算定律,灵敏、准确、合理地进展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纯熟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展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二、稳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展计算〕。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假如可以应用韵律进展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1-〕;×〔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展计算。3、练习三第2题:一朵花要用张纸,一个同学做了9朵,列式×9,另一个同学做了11朵,列式×11,他们一共做了×9+×11〔朵〕,学生还可能这样列式:×〔9+11〕,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稳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5、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p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册。个人修改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5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五课时小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进步计算才能。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灵敏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纯熟地进展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1.2〔〕0.4〔〕3.5〔〕1.25〔〕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二、探究新知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1〕提取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3〕讨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展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学生独立考虑,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老师结合交流情况进展板书。小数化成分数:==〔分米〕分数化成小数:=2.10.75=1.575〔分米〕3、解决问题二。〔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2〕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根据,再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展计算,这时老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展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展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展板书小数和分母约分:〔分米〕4、观察比拟,回忆考虑。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考虑后进展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展全班交流。〔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展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展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展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展约分,假如可以进展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三、稳固练习。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展计算。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6教材分析^p《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那么。学情分析^p本课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根底上学习的,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正确进展计算,在此根底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根本意义的根底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比拟纯熟地进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拟,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教学过程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2、培养学生的分析^p、推理、判断等思维才能,开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纯熟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提醒课题。1、〔投影〕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里面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板书:分子、分母颠倒位置4、起名。〔师指着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分数〕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5、根据学生的评价,引出“倒数”一词,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师生比赛“看谁填得快”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并说说有什么窍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即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此时让学生给倒数起名,已是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经历。〕二、探究新知〔一〕教学倒数的意义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讲解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学生此时答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种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注重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4、进一步理解意义: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拟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5、〔投影〕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是倒数。〔〕〔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讲解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并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p语,举例说明对“互为”一词的理解,处处无不显示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教学倒数的求法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倒数。那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呢?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生:我会求分数的倒数,如,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是,所以的倒数是。师:是个真分数,这位同学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还有谁能说出几个真分数的倒数的?〔师板书三、四个例子〕〔设计说明:通过“你会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此时,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老师强调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并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后面让学生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特征做准备。〕师:真分数有什么特点?那真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板书: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2、求假分数的倒数,研究假分数的倒数的特征。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三、四个例子。师板书。师: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假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板书: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或等于1。4、求整数的倒数,讨论“0”和“1”的倒数。继续问“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当学生说会求整数的倒数时,让学生举几个例子说说怎么求的。师:“1”也是整数,谁会求“1”的倒数的?怎么想的?板书:1的倒数还是1。师:有没有哪个整数的倒数你不会求的呢?组织学生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师:仔细观察:整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板书:非0、非1的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追问:那分数单位的倒数呢?〔都是整数〕5、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的答复有两种可能:一是求小数的倒数;二是求带分数的倒数。〔1〕、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小数的倒数。学生会想出两种求法:第一种: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继而求出倒数;第二种:根据倒数的意义,用1除以这个小数。引导比拟两种求法,得出第一种方法比拟通用。〔2〕、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带分数的倒数。〔3〕出示几个小数〔0.15、2.5、1.25等〕和几个带分数让学生求出它们的倒数。〔设计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往往由简单到复杂的,小学生更是这样。所以在老师提出“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在考虑整数的倒数的求法,最后想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这样层层深化,丝丝入扣,有效的突出了重点,打破了难点。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昂然。〕〔三〕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三、稳固练习1、照应开头。如今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填的这么快了吗?谁愿意在和老师比一次。〔投影出示复习题〕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做练习六第二题)3、辨析(用手势判断对错).投影出示练习六第5题。4、谁会填?〔1〕×〔〕=×()=3×()=025×()〔2〕×〔〕=÷〔〕=+〔〕=-〔〕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的?(设计说明:练习设计,力求扎实而质朴,平淡中透新意.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四、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设计说明:通过回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展总结,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五、课后作业练习六第6、7题。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8设计说明本节课复习的是百分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见的百分率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根底之一。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创设情境,在详细的情境中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复习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在列表比照中,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络。2.巧用图示,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考虑过程,把知识要点明晰地呈如今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结合学生的答复,把三者之间互化的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并轻松掌握三者之间的互化方法以及互相间的可逆关系。3.重视迁移,培养学生类推的才能。根据百分数与分数的亲密关系,百分数问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与分数根本一样这一特点,联络分数知识复习、理解百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可以正确解答百分数问题。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络。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情境激趣(出示课件)一件绒衣的成分如下:羊绒:14.8%超细羊毛:73.5%天丝:11.7%读出这件绒衣成分的相关数据,并说出这些数据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详细情境,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为高效复习作铺垫。⊙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1)什么叫百分数?它的意义是什么?(板书:百分数)(像14.8%、73.5%、11.7%…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结合学生的答复,用课件展示,列表比照)百分数分数意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区别百分数通常只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详细数量。联络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2.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1)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是什么?①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答复,课件展示)②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答复,课件展示)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答复,课件展示)(2)稳固练习。①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25=0.2=0.6=3=②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③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42%=108%=5.4%=200%=3.复习百分数应用题。(1)复习常见的百分率问题。(课件出示教材116页12题)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烘干率=×100%含水率=×100%(解决问题,然后复习其他常见的百分率)(2)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课件出示教材113页3题第(3)、(4)、(5)小题]①一件衬衣原价125元,如今降价20%。如今售价是多少元?[125×(1-20%)=100(元)]②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100÷(1-20%)=125(元)]③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长裤:100×150%=150(元)皮鞋:150÷=180(元)(3)小结。解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解题思路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单位“1”,求比拟量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在系统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根底上,重点复习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利用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才能得到进一步进步。⊙稳固练习完成教材114页5题。⊙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都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布置作业教材116页13题。板书设计百分数(一)1.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3.百分数应用题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9设计说明1.复习铺垫,为新知做好准备。复习铺垫能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络,分散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适时、适度安排复习,在“短、精、新”上下功夫,到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水到渠成。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然后再引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后面学习根据数据特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做好准备工作。2.在自主探究中经历学习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与获得数学结论同样重要。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考虑、操作等活动,这对于开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出示三组数据后,先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学生有了想法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选择的统计图,然后说出为什么这样选,力求做到有理有据。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导入新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详细,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化。那么哪种统计图可以较为准确且直接地表示出所要表达的信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适宜统计图的方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进一步明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98页例2。2.明确要求。此题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三组数据,问题是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各组数据更适宜)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明确题中三组数据的特点及各数据的比拟角度。①第(1)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xxxx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0设计说明波利亚提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络。”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体验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这意味着教材是学生进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素材。本教学设计从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开展程度及学生的知识经历程度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出问题、探究计算方法、比照优劣,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才能。1.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了以前学习的知识,根据数据的详细特点,学生借助转化思想把分数与小数进展互化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灵敏性的理解与掌握。2.在比照中完成方法优化。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发散思维而无视学生思维优化的训练。在学生多种算法的比照中,引导学生发现最优算法,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小数乘分数的时候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敏选择算法。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计算。15×=×15=×=2.引入新课。师:上面的题你会计算吗?它们各是什么类型的分数乘法?你能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吗?〔学生答复〕师:你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为你们知道的这么多而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板书课题:小数乘分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回忆已学的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讨论交流,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获取信息。〔1〕课件出示教材8页例5情境图〔不含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图中的信息。〔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2〕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1〕组织学生理解的意义。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对题中的和问题的理解。〔交流汇报:尾巴的长度是身体长度的,求尾巴的长度,就是求身体长度的是多少〕〔2〕列出算式。师:根据刚刚的理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两个问题吗?生1:求松鼠欢欢尾巴的长度,就是求2.1的是多少,可以用2.1×表示。生2:求松鼠乐乐尾巴的长度,就是求2.4的是多少,可以用2.4×表示。3.探究计算方法。〔1〕探究2.1×的计算方法。师:大家观察一下,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分数〕师:那么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汇报。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1教学目的: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2、通过理论操作体验圆周率得出的过程3、会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结合课堂开展爱国教育教重难点:体验圆周率的得出过程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子、绳子,每个同学准备直径是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圆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圣诞节到了,动画城里的小动物们要召开一次运动会。兔八哥和鸭小弟参加跑步比赛,场地如图,猜一猜谁跑得比拟快二、用心感悟,理解概念a〕要求兔八哥所跑的道路,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根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b〕要求鸭小弟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c〕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d〕指出你手上的圆的周长三、动手操作,体验过程1、动手操作,那我们能不能想个方法来求一求圆的周长呢?动手之前老师先来访问几个同学你们打算怎么去测量呢?〔在尺子上滚动、用绳子绕〕滚动的方法假如没有没有就课件演示一下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任意两个圆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是直径的几倍?3、提出猜测你觉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观察手上三个圆,说说你的想法。跟直径、半径有关。那你觉得有什么关系呢?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4、刚刚我们说正方形的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的直径〔半径〕成一定的倍数关系呢?5、汇报展示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6、认识圆周率这个倍数呢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公式表示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读做pai。在1500多年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10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最准确的圆周率的值了。经过精细计算,知道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通常取3.147、引导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C=d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1、计算下面圆的周长两个圆先求出示一个知道直径的圆,利用公式完成练习第二个只知道半径,抛出问题,这个只知道半径你会求吗?得出求圆周长的另一个公式: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字母公式为C=2r然后完成计算2、判断题:1〕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就越大〔〕2〕圆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3〕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3、解决开场跑步的问题4、计算我们人民币1元的外周长,不知道条件怎么办?先测量然后计算5、拓展五、温故知新,总结课堂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2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分数乘分数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第三课时运算定律的应用5×6+7×315×〔34-29〕第七课时:倒数的认识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第四课时: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内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课文第37的例1,38页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的第1~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进步学生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为今后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打好根底。重点难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分数除法法那么是什么?〔指名学生答复〕2.一个数的5倍是32,这个数是多少?〔要求学生列出简易方程,说出根据什么这样列〕二、新授。1.出示题目:电脑呈现课文例题拼图师: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答复,出示〕生: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G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体重的7/15。〔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师:用哪些信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经过寻找,挑选出有用的信息,整理成一道应用题。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①数量关系a.4/5表示什么?B.画线段图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3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会使用工具画圆。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才能。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示圆片图形: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二、认识圆的特征。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2、动手折一折。(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一样。3、认识直径和半径。(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间隔都相等)(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4、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6、稳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三、学习画圆。1、介绍圆规的各局部名称及使用方法。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四、稳固练习。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2、判断,并说为什么。(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3)直径是半径的2倍。(4)圆的半径都相等。3、考虑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在教授《圆的认识》后,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扬长短,促进教学。一、联络生活,表达生活数学。数学来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课后引导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间隔,使学生深化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进步学生应用数学的才能。二、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拟,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老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制困难的勇气和毅力。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历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历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教学,借助学生的理论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会了圆的画法。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再好奇,愉悦的气氛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表达了学习的乐趣。正真表达了数学来生活又效劳生活。缺乏之处:1、在本节课画圆的局部,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标准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石英手表定制采购合约
- 环境监测与评估服务
- 2024建筑工程联合承包合同范本
- 灰土预购合同模板
- 化学纤维的吸湿性与快干性研究考核试卷
- 样算正规租房合同范例
- 深圳零星装修合同范例
- 正规三方借款合同范例
- 活动房制作与安装合同范例
- 消毒供应中心考试试题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拼音百词竞赛试卷(含答案)
-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空乘职业学生职业规划书
- 护眼灯投标方案(技术标)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课件
- 2023旅游产品体系及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沪教牛津版(深圳用)二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解析版)
- 应用流体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消化系统英文版》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学期第四单元探索宇宙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