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4中学2023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4中学2023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4中学2023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4中学2023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4中学2023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的VSEPR构型和空间构型都是V形 B.BeCl2是直线形分子C.S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D.SO2中S原子含1对孤电子对2、下列属于碱的是A.HClOB.CO2C.Na2CO3D.Ca(OH)23、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车载铅蓄电池启动 B.二滩电站水力发电C.西区竹林坡光伏(太阳能)发电 D.米易县龙肘山风力发电4、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14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B.含有相同的质子和中子C.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5、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9种 B.8种 C.7种 D.6种6、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化学方程式为:HC≡CH+2[Ag(NH3)2]+→AgC≡CAg↓+2NH4++2NH3。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下列分析或推测不正确的是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C.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D.2-丁炔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7、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类的是()A. B. C. D.8、将铜和镁组成的2.24g混合物投入适量某浓度的硝酸中完全反应,还原产物中有NO2、NO、N2O三种气体,且体积均为0.224L(标准状况),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A.3.12gB.4.28gC.4.68gD.5.08g9、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水B.溴化银C.氯化钠D.氢气和氯气混合气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量取18.4mol/L浓硫酸10mL,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B.配制0.1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C.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得到1mol·L-1的氨水D.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1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的中,含有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13、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0,△H2>0 B.-△H5+△H1+△H2+△H3+△H4+△H6=0C.△H3<0,△H4<0 D.△H1+△H2+△H3+△H4=△H5+△H61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15、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属于()①芳香族化合物、②脂肪族化合物、③有机羧酸、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⑤芳香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⑤16、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A.H2SO3 B.H2SO4 C.CH3COOH D.HNO317、下列关于0.1mol/LNaHCO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CO32-)>c(H2CO3)B.c(Na+)>c(HCO3-)>c(OH-)>c(H+)C.c(Na+)=2[c(H2CO3)+c(HCO3-)+c(CO32-)]D.c(Na+)+c(H+)=c(OH-)+c(HCO3-)+c(CO32-)18、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B.该化合物为芳香烃C.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1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蒸发溴水获取溴单质B.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C.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D.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20、下列反应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21、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可被水解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醛糖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2、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OH-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吡喹酮(H)是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iii(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1molC最多消耗2molH2B.可以用双缩脲鉴别H与FC.化合物E、F均可发生消去反应D.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19H24N2O2(2)试剂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①分子中有苯环而且是苯环的邻位二取代物;②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6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碳氮双键(C=N)。(5)G→H三步反应依次为氧化、加成、取代反应,则G→H的合成路线为:______________。24、(12分)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用3个能级,其中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其所在能层数的2倍,D元素与B元素同族,C元素与A元素同族,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数的一半。(1)A、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E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和D的氢化物中,B的氢化物沸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C-B键的键长有两类,键长较短的键为__________(填“a”或“b”)。(4)E可与CO形成羰基配合物E2(CO)8,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熔点50~51℃,45℃(1.33kPa)时升华。①E2(CO)8为_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②E2(CO)8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l)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________。(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_______。(3)若D中的1.95g过氧化钠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你预测E装置内有何现象?________。(4)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______(答大或小),相差约________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是由于________。(5)你认为上述A~E的实验装置中,E部分是否安全、合理?E是否需要改为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________。(用甲、乙、丙、丁回答)26、(10分)(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①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②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_____方法。③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④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⑤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2)①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实验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Ⅰ:取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2%的CuSO4溶液和5滴5%的乙醛溶液,加热时蓝色悬浊液变黑,静置后未发现红色沉淀。实验小组对影响实验Ⅰ成败的因素进行探究:(1)探究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Ⅱ实验Ⅲ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大量红色沉淀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上层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已知: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生成亮黄色物质,加热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棕黄色的油状物质。①能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③分析实验Ⅲ产生的红色沉淀少于实验Ⅱ的可能原因:______。(2)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Ⅳ实验Ⅴ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依据实验Ⅰ→Ⅴ,得出如下结论:ⅰ.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乙醛溶液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ⅱ.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______。(3)探究NaOH溶液浓度与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影响程度的差异。编号实验Ⅵ实验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由以上实验得出推论:______。28、(14分)(1)肉桂醛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也是重要的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①肉桂醛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_____________。②肉桂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2)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②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_____________;③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29、(10分)硫化氢气体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1)工业采用高温分解H2S制取氢气,2H2S(g)2H2(g)+S2(g),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出H2。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此反应。H2S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实验过程中测得H2S的转化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H2S的转化率。①反应2H2S(g)2H2(g)+S2(g)的ΔH_________(填“>”“<”或“=”)0。②985℃时,反应经过5s达到平衡状态,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___。③随着H2S分解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逐渐靠近,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下图所示。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②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3)工业上常采用上图电解装置电解K4[Fe(CN)6]和KHCO3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通入H2S加以处理。利用生成的铁的化合物K3[Fe(CN)6]将气态废弃物中的H2S转化为可利用的S,自身转化为K4[Fe(CN)6]。①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②当有16gS析出时,阴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

A.对于ABn型,若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全部成键,n=2为直线形,n=3为平面三角形,n=4为正四面体;n=2时,若中心原子A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如H2O中心原子O原子价层电子对为2+2=4,VSEPR模型为四面体,由于含有2对孤电子对,故空间构型为V型,故A错误;B.BeCl2中心原子Be原子价层电子对为0+2=2,VSEPR模型为直线形,由于不含孤电子对,故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故B正确;C.SO3的中心原子S原子价层电子对为3+0=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由于不含孤电子对,故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D.SO2的中心原子S原子价层电子对为3+0=3,S原子含3-2=1对孤电子对,故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注意ABn型,若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全部成键,n=2为直线形,n=3为平面三角形,n=4为正四面体;若中心原子A有孤电子对,根据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判断VSEPR模型,结合孤电子对判断空间构型。2、D【解析】A.HClO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A项不选;B.C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O,属于氧化物,B项不选;C.Na2CO3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是Na+,电离出的阴离子是酸根离子,属于盐,C项不选;D.氢氧化钙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属于碱,D项选。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类别,根据有关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3、A【解析】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生的变化应该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详解】A项、车载铅蓄电池启动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项、二滩电站水力发电是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项、西区竹林坡光伏(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D项、米易县龙肘山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A。4、D【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气体分子数相同,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分子14N18O、13C18O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根据m=nM可知判断二者质量不同,据此分析判断。详解:同温同压下,14N18O、13C18O等体积,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则14N18O、13C18O分子数目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同,根据n=nM可知,二者质量不相等,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中子数相等,14N18O、13C18O分子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二者互为电子数不相同,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5、B【解析】

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由商余法:该烃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5…12,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2,该烃属于烷烃,为戊烷,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含有的H原子种类分别为3、4、1,共8种,则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8种,故选B。6、C【解析】

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乙炔银白色沉淀,而乙烯不能发生该反应,说明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因此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B正确;C.AgNO3溶液中Ag+与银氨溶液中银元素存在形式不同,因此不能发生类似反应,C错误;D.2-丁炔的不饱和C原子上无C-H键,因此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7、A【解析】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是酚,所以属于酚类;、、中均没有苯环,都不属于酚类;答案选A。8、B【解析】反应中CuCu2+Cu(OH)2,MgMg2+Mg(OH)2,由此可知Mg、Cu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沉淀需要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HNO3NO,HNO3NO2,HNO3N2O可知生成0.224LNO转移的电子为0.224L/22.4L/mol×3=0.03mol,生成0.224LNO2转移的电子为0.01mol,生成0.224LN2O转移的电子为0.08mol,共转移电子0.12mol电子,所以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24g+0.12mol×17g/mol=4.28g,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本题注意把握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化学计算中需要灵活应用各种守恒法,例如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9、C【解析】

A.在光照条件下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错误;B.在光照条件下溴化银分解生成银和单质溴,B错误;C.在光照条件下氯化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D.在光照条件下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会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D错误。答案选C。10、A【解析】

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A选;B.由于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所以配制480mL溶液时,需选用500mL容量瓶,故B不选;C.标准状况下的22.4L氨气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得到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故C不选;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最后需要上下颠倒摇匀,所以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故D不选。故选A。11、A【解析】

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答案选A。12、B【解析】

A.冰熔化克服氢键,属于物理变化,H-O键没有断裂,故A错误;B.影响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键能的大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故B正确;C.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故C错误;D.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B。13、B【解析】

A.Li晶体转化为Li(g)是吸热过程,Li(g)→Li+(g)是失电子过程吸热,即△H1>0、△H2>0,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可知,△H1+△H1+△H3+△H4+△H6=△H5,即-△H5+△H1+△H2+△H3+△H4+△H6=0,故B正确;C.O2(g)到O(g)是键断裂过程吸热,O(g)→O2-(g)是得电子过程放热,即△H3>0、△H4<0,故C错误;D.由盖斯定律可知,△H1+△H2+△H3+△H4+△H6=△H5,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C【解析】氨可作制冷剂,所以W是氮;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Y是钠;硫代硫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硫单质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X、Z分别是氧、硫。A.非金属性X强于W,所以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A正确;B.Y、X的简单离子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微粒,B正确;C.硫化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使石蕊试纸变蓝,C错误;D.S、O属于ⅥA,S、Na属于第三周期,D正确。答案选C。15、A【解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苯环、-COOH,则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为羧酸类物质,含O元素不属于芳香烃,且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选项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16、B【解析】

酸越弱,在pH相同的条件下酸的浓度越大。亚硫酸是中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硝酸是一元强酸,则醋酸的浓度最大,硫酸的浓度最小,答案选B。17、B【解析】

A、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因此c(CO32-)<c(H2CO3),A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CO3-)>c(OH-)>c(H+),B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H2CO3)+c(HCO3-)+c(CO32-),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HCO3-)+2c(CO32-),D错误。答案选B。18、D【解析】

A.分子式为C25H20,A正确;B.该化合物分子中有4个苯环,所以其为芳香烃,B正确;C.由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答案选D。19、B【解析】

A.溴容易挥发,不能通过蒸发溴水获取溴单质,故A错误;B.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生成硅酸沉淀,可证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为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盛放在小试管中,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气和氯化氢,应该选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故D错误;答案选B。20、A【解析】

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是氮的固定,据此解答。【详解】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B.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B错误;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不属于固氮,C错误;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不属于固氮,D错误;答案选A。21、A【解析】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均为不能水解的小分子的单糖;葡萄糖为多羟基醛糖,果糖为多羟基酮糖,都是还原性糖,均有还原性;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A、葡萄糖为多羟基醛糖、果糖为多羟基的酮糖,均有还原性,A正确;B、葡萄糖和果糖均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错误;C、葡萄糖为多羟基的醛糖,果糖为多羟基的酮糖,C错误;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分子量180,均是小分子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A。22、D【解析】

分析特殊点,a点为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反应的点,导电性几乎为零,b点为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时钡离子恰好沉淀的点,d点为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时恰好中和的点。【详解】A.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溶液和硫酸的反应,则曲线②为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故A正确;B.根据图知,a点为溶液和硫酸恰好反应,硫酸和硫酸氢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为钡离子恰好沉淀,溶质为氢氧化钠,B正确;C.a点为溶液和硫酸恰好反应,显中性,d点为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时恰好中和的点,溶液显中性,C正确;D.c点加入硫酸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加入氢离子的量不相等,故氢氧根的量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D。【点睛】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的强弱主要由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小。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按照1:1反应时,是硫酸根和钡离子恰好沉淀;按照2:1反应时,是恰好中和。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D取代反应、、【解析】

纵观整个过程,由A的分子式、F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一氯取代生成B,B为;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为,C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根据D分子式可知D为;D发生信息ii的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根据F结构简式知,C2H2Cl2O为,E为,C2H7NO为H2NCH2CH2OH;对比F、G结构简式,F发生信息ii中反应生成G,故试剂a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C为,1molC

最多消耗

5molH2,故A错误;B.F中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反应呈现紫色,而H不能,故B正确;C.化合物E中氯原子连接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F中羟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根据H的结构简式,化合物

H

的分子式为

C19H24N2O2,故D正确;故答案为:BD;(2)根据上述分析,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E→F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D→E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C()的同分异构体:①分子中有苯环而且是苯环的邻位二取代物;②1H-NMR

谱表明分子中有6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碳氮双键(C=N),可能的结构简式有:、、,故答案为:、、;(5)中G→H三步反应依次为氧化、加成、取代反应,G先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然后加成反应,最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点睛】根据F的结构采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推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5)中合成路线的设计,要注意利用题中提供的反应类型的提示,易错点为(4)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24、N>P>S[Ar]3d7水分子间形成氢键a分子共价键、配位键、范德华力【解析】

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用3个能级,其中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其所在能层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B为O元素;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原子序数小于氧,故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A为N元素;D元素与B元素同族,C元素与A元素同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C为P元素、D为S元素;E元素只能为第四周期元素,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数的一半,则价电子数为9,E的核电荷数为18+9=27,为Co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N元素,B为O元素,C为P元素,D为S元素,E为Co元素。(1)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硫,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P>S,E为Co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E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7,故答案为:N>P>S;[Ar]3d7;(2)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而硫化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使得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故答案为: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3)结构中黑色球与白色球数目分别为4、10,故该物质为P4O10,结合O原子形成8电子结构,可知a键为P=O、b键为P-O单键,双键中电子云重叠更大,故键长较短的键为a,故答案为:a;(4)①Co2(CO)8熔点低、易升华,溶于乙醇、乙醚、苯,说明Co2(CO)8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②Co2(CO)8中Co与CO之间形成配位键,CO中含有极性键,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故答案为:配位键、极性共价键、范德华力。【点睛】正确判断元素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3),要注意判断结构中磷氧键的类别。25、图2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酸雾变蓝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中有部分CO2未参加反应流入E中生成沉淀E中石灰水的白色浑浊明显增加,瓶内液面的下降接近停止小30因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乙【解析】(1)该反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所以所需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排除①;③中只能制取少量二氧化碳而不能制取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排除③,故选②.

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酸雾,氯化氢和碳酸氢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所以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说明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3)过氧化钠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E中石灰水的白色浑浊明显增加,瓶内液面的下降接近停止。(4)1.95g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

2Na2O2----O2;

2mol

22.4L

1.95g/78g/mol

vv=0.28L=280mL>250mL,所以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280mL-250mL=30mL;原因是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5)E装置容易产生倒吸现象,所以不安全、不合理,所以需要改进;饱和石灰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乙试管中进气管较长,二氧化碳能充分和饱和石灰水反应,丙试管中进气管较短,导致二氧化碳和饱和石灰水反应不充分,且随着气体的进入,试管中的液体被排到水槽中,故选乙.26、过滤萃取(分液)蒸发蒸馏加热分解蒸馏石油的分馏(答案合理即可)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若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水层;若不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油层【解析】

(1)①碳酸钙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过滤;②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出碘水中的碘,故答案为萃取;③水加热时挥发,则选择蒸发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故答案为蒸发;④海水中水的沸点较低,则选择蒸馏法将海水淡化,故答案为蒸馏;⑤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CaO,则选择加热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故答案为加热分解;(2)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如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石油的分馏等,故答案为蒸馏,石油的分馏(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答案合理即可);(3)利用水和有机溶剂互不相溶,设计判断方法,操作步骤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故答案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若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水层;若不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油层。27、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解析】

(1)①新制氢氧化铜为蓝色悬浊液,氧化乙醛后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1价会变成砖红色沉淀Cu2O,据此证明乙醛被氧化;②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③对照实验Ⅱ,实验Ⅲ的现象说明乙醛发生了缩合反应,据此分析作答;(2)对照实验Ⅳ和实验Ⅴ,分析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3)实验Ⅶ砖红色现象明显,根据变量法分析作答。【详解】(1)①若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则实验中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即蓝色悬浊液最终会变为红色沉淀,据此可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故答案为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③实验Ⅲ中上层清液出现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其可能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2)通过实验Ⅳ和实验Ⅴ的现象可以看出,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