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论文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论文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论文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论文_第4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韩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2018届)题目(中文):题目(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院别院别: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制摘要: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该确立新的教学观与师生观,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做法应当是将课堂教学的视线转移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之下,如何使得课堂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保证,这将是本文要具体探讨的内容。关键词:和谐合作探究有效性目录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意义及必要性 (5)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开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6)(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6)(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7)(三)重视问题,淡化过程 (8)(四)合作学习场地受限制 (8)三、提高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8)(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氛围。 (8)(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保障合作学习的实施 (9)(三)倡导和谐的合作方式,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11)1.要明确目标任务,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1)2.分组要科学、合理,分工要明确 (12)(四)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2)(五)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12)(六)及时、有效进行评价,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13)参考文献 (14)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学号:155350103011姓名:王泽华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今年来被热捧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然而,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新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学习方式,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合作学习有明显的优势,它显然更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这是值得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意义及必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与合作”[1]。在这种形势之下,小组合作性学习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首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死板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舒展,因而在这种课堂上能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烈讨论,发言积极的良好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学得更轻松,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其次,合作学习体现了人文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小组合作性学习是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权,都有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能充分表现出来。这体现了新型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学生体验教育中的公平。另一方面,由于小组合作性学习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这种学习方式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小组合作性学习,不管是课内合作还是课外合作,都应有明确的三维目标。每次合作都注重“过程、方法”,注重“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知情智都在学习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可见,合作学习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当今的小学生,太多是独生子女,大多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往往比较自私、狭隘。在合作中,学生懂得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了在和人相处中要谦让,懂得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有更多的成功。因而,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了,心胸开阔了,为了完成小组任务,他们更能吃苦耐劳了。在这些正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及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是一种尝试探究的过程,更是一种组内展示交流的过程。它的运用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在合作后的反馈中,即使让一个差生去反馈问题的答案,他也不至于无话可说,因为它可以把讨论时听到的说出来。这时,老师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会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来。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组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确实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小组合作性学习从被倡导以来,已经出现了不少成功的范例,这是值得庆贺的。然而,目前在课堂小组合作性学习中仍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但在事实中却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我们有必要找出目前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痼疾,然后对症下药。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性学习开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由于小组合作性学习还是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所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实施的过程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特别是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难免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也容易出现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误区[5],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确实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内涵以及各个操作流程,不了解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因而也未能在其中渗透学习目标,未能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这也就使得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大部分教师是这么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前后桌同学马上围在一起,整个教室都是一片嗡嗡声,“讨论”好不热闹。三两分钟后,教师说“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匆匆收场,教师点名让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我们来看看这种学习方式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首先,合作过于急躁。教师宣布学习任务以后,不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就匆匆把任务交给学生,未能考虑到整体学生的能力,能力差的小组面对较为艰难的学习任务时,就只能像无头苍蝇乱撞,未能真正参与学习活动。这种所谓小组合作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属于变异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根本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大部分学生其实是在议论一些与学习问题无关的话。因此课堂合作收效甚微甚至无效,根本不符合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培养目的。其次,合作过于短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合作学习开始后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对讨论的问题差不多有眉目的时候,忽然被任课老师叫“停”。因为一些教师对课堂合作性学习的预备不足,难以把握课堂的时间,他们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往往武断地打断小组学习的讨论,学生的思维戛然而止。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个体思考与小组讨论,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又终止合作,这其实大大打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合作时间不够,学生未能拿出合理的学习成果,在结论刚露出一点苗头的时候,教师就宣布了答案,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未能得到满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被打击。所以这样短暂的小组合作性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与能动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兴趣索然,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致,因而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再次,合作过于泛滥。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没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如何,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组织多次合作学习,占课堂教学的比率很重。一些教师仅为合作而“合作”,即使学生单独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全部让学生合作,这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惰性。课堂上合作次数过多,学生容易丧失参与积极性,也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很难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也出现学生参与度不均匀的问题。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由于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因此也出现了两级分化的问题,学优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加的自信和主动,学困生可能更加地自卑与被动。这同样不符合新课标中以生为本的理念,不符合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的目的。(三)重视问题,淡化过程。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因而往往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关注的只是问题是否解决,并不关注这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由谁解决的,还存在什么其他的问题,有没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与观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怎么样,参与度如何,哪些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训练……教师的自身的认知盲区导致他们的课堂教学问题层出,讨论一浪高过一浪,却最终目标无一落实。如果教学只是看到表象注重问题的答案,那是没办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的。(四)合作学习场地受限制

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中,一般以每组4—6人、每班6~8组为宜,这样算来,班级人数在50人以内比较合适。而现实是有的班级人数远远超过这个,尤其在城区学校,班级人数一般都在60人以上,课堂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就只能前后搭配,小组与小组之间也没有空隙,彼此干扰很大,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课堂合作学习中出现以上问题,最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价值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技能的准确把握;二是班级人数过多,不能给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提供适宜的场地,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如何提高课堂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呢?三、提高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氛围。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各种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实,课堂学习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1]。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我要求同学表演,当教师要“招聘”一批“群众演员”扮演文武百官时,教室里举起的小手如林,场面热烈,而在“招聘”主角“晏子”和“楚王”时,应聘者却寥寥无几。看到这情景,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同学怎么不想演主角而抢着跑龙套呢?”听了这话,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许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演主角。可见,新型的课堂教学,使师生间灵犀一点、心心相印,使课堂教学渐人佳境。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3]。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适应角色的转变,接受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前提。(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保障合作学习的实施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无疑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并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差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问到差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如教《姥姥的剪纸》时,学生读完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根据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质疑、探究,在学习结束后再一次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也基本养成了合作的习惯。另外,教师对于每个学生思考结果正确而客观的评价,也将影响到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所以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抛下问题,还要时时关注学生思考的结果,并及时予以指导、评价、鼓励。2.让学生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按一定的规则,让每个学生都有首先说出自己观点的机会。讨论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争先发言,那么听谁的好呢?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让自己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收益。因此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及时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并结合班级的“每周之星”评比活动来进行鼓励孩子们认真倾听同时对认真倾听的孩子也可以予以奖励。对个别不认真倾听的,给予纠正,并及时找其谈心,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在我所任教班级有个孩子,上课爱插嘴,表面上对“每周之星”、红星星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一次,同学在发言,他全然不顾我的“制止手势和表情”,大声地“老师,他讲错了!他、、、、、、”上完课,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并摘去了他的一颗红星。那一刻,他落泪了、、、、、、其实,每个孩子都爱表扬的。我告诉他,这颗红星我先帮你保管着,只要你表现好了,老师再把这颗红星贴上去。他抹了抹挂在脸颊的泪珠儿,点了点头。在下一节课上,他安静了许多,我有意多叫他回答问题,他都答了出来。此时,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如约把那颗红星贴了回去。班级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其次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乐趣和吸引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材和儿童的特点,适当地把故事法、游戏法、操作法、直观法、谜语法、尝试法、质疑设问等方法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动态中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吸引力,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例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首先我说,孩子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通过注意听故事,让孩子了解了故事梗概,同时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要使发言的学生具有一种代表小组的荣誉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如在教学一个口语课《平凡事物中发现美》这个训练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让每位学生参与,畅所欲言。在教学时,后进生我更是不离不弃。给他们要求稍低一些,可以说几句话或一小段内容,只要把中心说出来。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把内容说完整,有条有理。然后学生之间交流。特别是对后进生只要能大大方方,站起来敢于发言,我就表扬。以此提高他的自信心。随即,小组之间再进行小比试。要求:“大大方方,声音响亮,叙述得体”。这样学生之间发言精彩的就会脱颖而出。特别是小组内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互助说。好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后进生也感到同伴对他的信任,发言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因为每个学生的发言差异不一样。说的不好的学生教师多鼓励、引导,练习反复去说。也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相信你,你能行。”“你提高我为你高兴,”“你回答不上来,不要气馁,再来一次。”总之,学生们听到这些语言,上课的情绪会被调动,发言也会踊跃。(三)倡导和谐的合作方式,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上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在此当中,教师应灵活地组织与安排。1.要明确目标任务,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明确的学习任务,要给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这样的目标任务:“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的风光与物产,想想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2.分组要科学、合理,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分组要合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在编组时要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注意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使优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其次,分工要明确。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2]。(四)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老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等待着做裁判,评判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着下一环节我该做些什么;也有的在准备下一环节需要的教具……这样就忽视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为了使合作讨论效果更好,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时绝不能只当听众,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围绕着问题,能说的多说,不能说的少说,但不要不说,对于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同意他的说法要表态,觉得他说得不够全面要补充,认为他说得不对,可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总之在小组讨论时,同学间要真正互动起来。每次学生进行活动时,我均认真地进行组间巡视,发现小组讨论搞得好的就及时表扬,供大家学习、借鉴。我认为这种形式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进行交流,避免过去全班讨论时只能有几个同学和老师交流,其他同学得不到锻炼的情况。(五)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例如我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当我讲完有关李白写作此诗的故事再配以音乐范读后,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组成员都迫不及待展开了学习。读、划、说、记,学得不亦乐乎。经过十分钟左右的学习,各组相继亮出组牌,告知学习完毕。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有的组全员出动,分工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此诗,有的组派出代表(不一定是优秀生)解释了“将”、“欲行”、“忽闻”等词语,有的组提出疑问“如何理解‘踏歌声’”……显而易见,学生对本诗重点、难点都把握得较正确。紧接着我便出示讨论题: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字面意思指什么?②仔细读读,想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实际这句话的意思指什么?③李白要离开桃花岛了,汪伦的感受怎样呢?你觉得是用怎样的脚步来送行的?④汪伦带着乡亲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他当时会想写什么?学生又投入了第二轮分组练习中,“①-②”问在合作学习中不难解决,“③-④”问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难点突破后,我又出示了尝试练习题(可任选一项或几项):①有感情地背诵此诗,试着默写。②简要说说此诗之意,试着改写。③小组表演当时的情景。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个体活动,也有集体活动,并能踊跃发言。最后,我让学生小结学法,一般我都予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运用学法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六)及时、有效进行评价,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失去了评价的良性制约,合作学习也将难以有效落实。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其学习结果也可以以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评价不可能沿用传统的“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而是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4]。如,我们有位教师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设计了“拍电视剧”的方法。教师是“导演”,学生们是“演员”,课本里的精彩故事,就是电视剧的内容。学生排练时,“导演”深入各个“拍摄”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必要时给以“拨云破雾”,使“拍摄”工作顺利进行。“拍摄”完毕,找几组“演员”出来表演。然后,“导演”组织“演员”座谈,对角色进行评价交流。这时的评价不适宜用目标评价,而要体现过程性。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学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都得到了肯定。这样,本次“拍摄”画上圆满句号。正确而客观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要怎么让评价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呢?应注意一下几点:1.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要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说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这样其实就是把小组成员看作一个整体,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勇于站起来展现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时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奖品一般以能吸引学生的小物品为主,如一枚精致书签、一些可爱的学习用品等。对于落后组不批评、不歧视,以倾心交谈等形式,鼓励他们敢比敢超。3.鼓励学生互评、自评、评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使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成熟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应从教材选择、任务制定、分工分组、点拨引导、合理评价等方面出发,备足功课,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做个运筹帷幄的领路人和启发者,这样才能确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是教育活动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让我们“蹲下身子”,以“学生中的首席”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灵活调整课堂进度,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时代新人。参考文献[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林俊.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策略[J].山西教育,2003

,(15),32-33。[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1943年第五章需要的层次[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8[5]王梅:小组合作学习四要则[J].黑龙江教育,2004,(12),39。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卷绕控制器数据采集和通讯设计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柴油发电机监控器的设计基于CPLD/FPGA和单片机的爆速仪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的研制基于十六位单片机的电力设备故障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与算法研究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基于PIC单片机的生物机能实验装置的研究基于MotorolaMC68HC08系列单片机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连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TCP/IP协议的单片机测控系统AVR8位嵌入式单片机在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显示终端中的应用基于AVR单片机的250WHID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TCP/IP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C8051FXXX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的研制基于80C196MC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及配料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胶印机控制系统开发研究基于凌阳单片机的二次压降全自动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基于MOTOROLA单片机的专用电池组智能充电仪全站仪动态测量的研究以及其与单片机在轨道式龙门吊实时检测中的应用一种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新型电子负载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对讲系统的研究开发基于单片机的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温度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基于单片机ATmega128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压电闭环微位移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高压静电除尘整流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设计采用W78E58单片机的酸碱浓度检测技术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