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诗歌结构手法(一)
可编辑修改所谓“诗歌结构”,是指诗人对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体现在人、事、场景的布局,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首尾的照应,段落的过渡,线索的安排,详略虚实的设计,时空动静的调度等等。出题者常以“结构”为抓手,引导考生进入审美境界,体会诗人的匠心睿智。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方法。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围“喜雨展开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句写美景,三四句写乡愁,由景入情,结构分明。诗歌常见的结构方式很多。下文例举并解析一些以“诗歌结构”为考点的实例,帮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相关能力。1、线索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005江苏卷)【分析】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2、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1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1)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2)照应的种类。①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②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③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析】此题要求我们理解全诗的关键,并对之作评价。一共三问,第一问是为答后两问服务的,因此只要理解了“意万重”的内涵,后两问就容易多了。从题目和诗中景物来判断,诗人的“意万重”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参考答案:“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同意这种说法。“见秋风”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再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2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2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杜甫《倦夜》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莹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意境图。六句无一“倦”字,但所写意象均“照应”诗题中的“倦”,我们从中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突出了诗题的“倦夜”意。诗人为什么“倦夜”呢原因是“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诗构造的意境和抒发的议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3、过渡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金多。请说说“一霎好风生翠幕”这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分析】此小令实际是宝贵者的人生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而词人的情感是通过一组景物意象传达的。仔细分析:上片写的是“重帘”之外的景,诉诸“视觉”;下片笔触转到“重帘”以内,诉诸“听觉”。这儿的“转”,正是由“一霎好风生翠幕”完成的风入幕”,便是一个巧妙的“过渡”。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分析】一个“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这似乎不是考“诗歌结构”。但我们要回答第二问,就必须注意到:正是由“凉”这个字,诗人将笔触从“床上之月”巧妙自然地过渡到“梧桐缺处”的“天上之月”,让“梧桐”、“月影”进入画面与“凉床”组合,共同渲染愁情,从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铺垫铺垫是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作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3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3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比如杜牧的《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2006江苏卷)【分析】而我们要完成本题的这一问,就应调用与“铺垫”相关的知识:本诗前六句,铺陈天涯流浪之苦,恰恰是为了最后两句抒情做铺垫——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平素朴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6、伏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比如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此首小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悠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既概括了那种饱尝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诗歌常见的结构方式还有很多:如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这儿就不再赘述。【经典例题】2005年天津卷4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4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2006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20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5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相当于绝句中的“承”句。“承”首句“聚”意(“同在京城”),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答案如下:“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09年山东卷)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6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6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诗歌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技巧(二)一、知识积累:篇章结构的技巧有: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过渡、照应、抑扬,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一)、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按景情的顺序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二)、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其内容是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
照应
铺垫
抑扬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5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6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7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三)、古诗词主旨表现
其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主旨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对比8、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7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7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如李《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9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大主,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快马飞,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10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二、鉴赏示例渡湘江
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答: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三、课堂演练1、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8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8页2020-7-10
可编辑修改这首诗的尾联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2、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本诗在结构技巧上有什么特色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四部分。起:即起,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一、“起”定基调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二、“承”“起”续境“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承句或联多为写景或事,在结构上,1、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为下文铺垫和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检验未来职业路径展望试题及答案
-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 合同风险防控协议
- 克服难关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提高幼儿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工作计划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心理准备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求职技能培养试题及答案
- 强化仓库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计划
- 分析岗位胜任力模型计划
- 国家级课题申报书
- 《企业经营决策实战模拟》教学大纲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 变压器绝缘油试验资料课件
- 篮球运动的简介
- 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应对压力
- 分布式光伏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鞘内注射化疗护理课件
- 邮政社区团购怎么做流程
- 建筑施工电动运输车辆进场验收表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精修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