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心得体会_第1页
四书五经心得体会_第2页
四书五经心得体会_第3页
四书五经心得体会_第4页
四书五经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最近在翻文学典籍《四书五经》,看得很有兴致,发现我们生活中受这套书的影响太大了。你可能从来没读过《四书五经》,可它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每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无数的成语或典故都出自这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这部古老典籍的影响,只是很多时候没觉察到罢了。中国人的身体里流淌着至圣先贤的血液,也继承了先人的文化和思维。这套书给中国人的生活定了调子,西方世界有《圣经》,伊斯兰世界有《古兰经》,我觉得四书五经就是东方智慧的起点,就是我们民族的《圣经》。这套书,我目前还只翻看了一点点,主要在《论语》和《孟子》部分。至于深涩的《易经》,真是太难懂了。也难怪,要是谁都能一看懂,也不会有那么多穷其一生去研究它了。我写这个关于《四书五经》的题目,主要是要引出对《易经》的长篇大论。先摩拳擦掌,热热身吧。如果说那些生活在上古时代的先贤们生活的世界是灰色的,我们这个现代世界确实算所色彩斑斓。先人们所谓的“天圆地方”的世界现在正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文化和思想在这里激荡。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上,比起先人,不知有多少倍的飞跃。可是,这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民族的很多光辉思想和传统美德都被像破抹布一样仍掉了。老子提倡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完全是褒义词哈,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境界)”的大同社会到现在也没实现,孔子提倡的“仁义”和“礼仪”更是被放到一边,中庸(儒家最高境界)之道也没有被贯彻实行,什么对天地君亲师统统被仍到了一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人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于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都比自己的传统文化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廖若星辰,我们正在亲手制造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太危险了。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灭亡。一个文化大革命,颠覆了我们民族很多的价值观念,一时间,老子、孔子这些至圣先贤们都成了民族的罪人,很多碑刻、文物都作为“罪证”被砸被毁了,比如说泰山上的很多记载孔子的碑刻都毁于文革一旦,有些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对文化的毁坏会延续到几代,比如说,父母一代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充足的文化教育,他们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匮乏和漠视就会影响到我们。不能怪他们漠视,他们不了解,他们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也许是刚经历过文革的浩劫,马上就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西方世界要400年经历的变迁我们用40年就完成了,跨度太快了,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生活在变迁、躁动的时代,节奏之快、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一时间,所有洋节、洋文、洋人,所有西方文化的东西都成立顶礼膜拜的对象,把自己民族的东西置之脑后了。老实说,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上,我们大陆做的甚至不如台湾和新加坡好。我们的小孩子从刚会说话就开始学外语,会的古诗还没有英文单词多。我承认,这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是人发展的需要,可是,皮之不存,毛之嫣附?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我们还有自己古老高深的东方智慧。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学习别人的东西固然没错,可是不能仍了传统,不能数典忘祖。说实话,日本人很不讨人喜欢,可小日本就很善于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我认为《四书五经》有用,你可能已经看腻歪了,或是根本志不在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大家的意见可以求同存异,但有一点要说明:不懂的东西最好不要乱放炮,否则更显示了无知。打个比方吧,谁要想否定《易经》,认为这东西不可信,最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要在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上才能有结论。毛主席说过:“不调查,没有发言权”。本人最讨厌人云亦云,或是什么都不懂根据个人的喜好乱说。就像是谁要否定我的博客文章,你最起码要先看一遍吧,我最伤心的就是轻易下结论的人,太不尊重人了。这样的事在工作上也有,比如有人来求职,连个机会都不会、简历都不看上一眼就直接被扫地出门了。有的时候领导也是没办法啊,任你有匡复宇宙之才,我们不需要人了,或者想要男的你恰恰是女的,进行面试翻看简历也只是哄你玩玩,还耽误大家的时间,还不如坦诚点好呢。读《四书五经》有感近段时间来,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吧,把《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庸风雅,主要是想大体窥探一下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东西几千年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它的核心到底什么,为什么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没有传承下来?我不是学文学的,也不是学哲学的,思考的很肤浅,其中一些观点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看了之后,大可嗤之以鼻,我欣然接受。总的来说,《四书五经》最为核心的东西就是中庸,强调中和,反对极端,反对矛盾,有一种比较柔弱的东西在里面,和当今人人都在强势的为自己争取利己好往上爬,政治越黑暗越好,自己就可以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粉墨登场,,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找他办事态度极其的不好,想别人欠了他什么似的,根本做不到什么“无倦”了。做人方面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而今天的社会绝不是这样的,别人给你一巴掌你绝对给人两巴掌;做学问方面,强调“士志于道”,而如今,教授不教书育人,不搞科研,而整天“走穴”;等等。

为什么中庸的品质在当今的中国是无法生存的呢,这种中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软弱,遇到矛盾采取一种回避矛盾的做法而不是去解决矛盾。而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大家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高速发展的经济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的。中庸的品质只有在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里才能生存下去,和中国现今高度趋利化矛盾尖锐化的社会是不相容的,俗话说钱是罪恶的根源,我说钱是矛盾的根源,钱牵连着矛盾的两边,你到商店买东西时,钱牵连着你和商店老板之间的矛盾,你在公司工作时,钱牵连着你和上司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更加的明显,在古代这种矛盾相对缓和些,基本没有什么商品经济,所以经济利益矛盾少些,顶多就是和封建地主和官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缺少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而使矛盾变得少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庸思想能过在古代生存而和当今的中国是不相容的原因吧。《四书五经》中的思想一直以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这种思想其实根植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位教我们人文素质教育教授曾经说过,他说他女儿从小就是看外国文学长大的(那老师是研究外国为学的,家里基本都是外国文学方面的书)但是他发现女儿的思想还是带有很传统的儒家思想,他说儒家思想其实已经根深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奉行的而是儒家思想,是我们的信仰,可是经过五四运动之后,打倒了孔家店,我们中国人从那时起其实就像是一个幽灵已经没有了精神支柱,我们心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信仰的了我们做坏事已经没有罪恶感了,因为没有最根本的道德在约束我们。所以才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所以才会有看到老人摔倒了而装着没看见的现象。

我是多么的希望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