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_第1页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_第2页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_第3页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_第4页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A.针叶林B.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3.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4.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5.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6.北极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却小。这是适应于

A.低温B.高温C.每日照D.长日照()

7.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B.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C.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

8.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分类法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论上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流入了第五营养级。A.1/1000B.2/10000C.1/625D.1/125

10.草原上的野兔会影响牧草的数量,如果猎手无节制地大量捕杀野兔,最终会导致()。

A.畜牧业得到发展B.草原植被破坏C.牧草生长良好D.草食性动物不断进化

11.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12.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治病是一个典型的()应用的例子。A.黑箱方法B.白箱方法C.灰箱方法D.含这三种方法

13.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A.温度、光、水、营养、空间

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

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

D.温度、光、水、行为、适应能力

14.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15.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A.藻类B.水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

1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传递定律

17.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生物圈

18.寄生食物链是()。

A.青草→羊→虎B.绿藻→虾→小鱼C.鼠→跳蚤→细菌D.蛹→鸡→狼

19.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20.下列关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

B.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不等的

C.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

D.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较有机体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来说更加紧密

21.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A.周转率B.生物量C.生产量D.生产力

22.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4.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25.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D.以上三者都是

26.下面属于非密度制约的因素是()

A.营养状况B.寄生C.食物D.竞争

27.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稀有种B.伴生种C.优势种D.亚优势种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9.耐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

B.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良好

C.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荫蔽

D.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

30.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31.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B.保护天敌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D.保护害虫种群

32.尚玉昌先生认为地球人口承载能力为()。A.100亿B.200亿C.150亿D.80亿

33.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34.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35.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B.后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

36.种群的季节性消长主要是()

A.环境因子的影响B.生物因子的影响C.人为活动的影响D.突发性自然灾害

37.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38.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该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牛奶、牛肉B.禽蛋C.水产D.谷物

3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40.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均匀度的比较结果为()

A.甲高B.乙高C.一样D.无法比较

41.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42.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43.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44.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A.隐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高位芽植物

45.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46.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小,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

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47.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

A.没有分解者B.分解作用强C.分解作用弱D.微生物代谢旺盛

48.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49.用浅蓝色薄膜育秧与无色薄膜相比()。

A.前者秧苗及根系都较粗壮

B.前者插后成活快,分蘖早而少

C.后者生长茁壮,叶色浓绿

D.后者粗纤维和粗淀粉以及含氮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

50.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

二、填空题(20题)51.种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为______、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52.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

53.两物种间竞争的结局是排斥还是共存,取决于环境系统的______。

54.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______系统。

55.______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

56.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_因子的适应。

5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时期,植物体遮光后,花芽的形成减少,已经形成的花芽,也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这说明在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_______起着主导作用。

58.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称为______。

59.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60.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南坡的水分不足以维持森林植物生活的需要时,就为________占据。

61.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_。

62.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63.最小因子律是德国化学家______于1840年提出的。

64.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65.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__。

66.酸雨是指pH值低于_______的降水。

67.区域环境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是______宏观规划分层的依据之一。

68.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______。

69.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

70.我国生态学家_____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三、判断题(10题)71.易患“克山病”的地区是由于氟元素含量过高。()

A.正确B.错误

72.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A.正确B.错误

73.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A.正确B.错误

74.从生态学发展的时期看,研究动物生态学的时间比研究植物生态学的时间要早。()

A.正确B.错误

75.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76.正反馈和负反馈都能控制种群密度的过度增长。

A.否B.是

77.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

A.正确B.错误

78.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顶级群落。()

A.正确B.错误

79.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A.正确B.错误

80.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82.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83.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

84.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85.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87.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88.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腐屑链B.捕食链C.寄生链D.混合链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因为酸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煤是最容易引发的,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5.B

6.A

7.C

8.C

9.C

10.B

11.D

12.A

13.B

14.C

15.D

16.D

17.D

18.C

19.A

20.C解析: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有误。生物因子对种群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是有关的,如草原中牧草对羊群的影响就和密度大小有密切关系,故选C。

21.B

22.D

23.A

24.B

25.D

26.A

27.C

28.D

29.C

30.A

31.C

32.D

33.D

34.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35.B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36.A

37.D

38.D

39.D

40.B

41.A

42.A

43.C

44.D

45.B

46.C

47.C

48.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49.A

50.D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竞争力弱,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如蝗虫。

51.均匀型

52.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53.开放性开放性

54.开放开放

55.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56.温度温度

57.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58.他感作用

5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

60.草原

61.生态型生态型

62.风播

63.李比希李比希

64.巩固时期

65.低低

66.5.6

67.农业生产农业生产

68.文化素质文化素质

69.生态位生态位

70.马世骏

71.A

72.A

73.B

74.B

75.Y

76.N

77.B

78.B

79.A

80.N

8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

82.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83.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

8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85.(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