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艾之旅》_第1页
《全球抗艾之旅》_第2页
《全球抗艾之旅》_第3页
《全球抗艾之旅》_第4页
《全球抗艾之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全球抗艾之旅二○一五年八月一日整理ppt主要内容一、艾滋病基本知识二、艾滋病流行概况三、艾滋病防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解读整理ppt28岁的MaoSamnag是一名妓女,她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艾滋病隔离区”中。这个“艾滋病隔离区”由柬埔寨政府搭建,已有数十个感染艾滋病的家庭被赶入这里生活,以杜绝传染他人。这里条件简陋,生活和医疗设施严重缺乏,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整理ppt2009年12月1日,中国一名带着口罩的抗议者在一场因输血致艾的抗议活动中痛哭,她的口罩上写着“血制品让我染上艾滋病”。中国民间抗艾第一人曾表示:当下中国,由于卖血输血产生的血液传播,仍然是艾滋病的主要问题。整理ppt在泰国的帕巴喃普寺,一群高中学生戴着口罩与一名患有艾滋病的妇女交谈。该寺从20年前开始接收被家庭抛弃或无力自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至今已收留3万余人。泰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激增,当时全国488家无线电台和6家电视台每隔1小时便播放1分钟的防艾宣传。而该国一直坚持的“100%安全套计划”,据称将潜在感染者人数降低了10倍。整理ppt

美国NBA职业篮球的传奇球星“魔术师”约翰逊在33岁生日派对上接受歌星珍妮-杰克逊的亲吻。约翰逊于1991年患上艾滋病,退役后积极治疗,后于1996年正式复出,并于1997年3月复查后发现体内已经不存在艾滋病毒。他与艾滋病抗争的故事得到人们的赞许,而他特殊的身份光环,也使许多人质疑普通人实现这一抗争的可能性。整理ppt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引起。是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整理ppt艾滋病的致病原因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原体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整理pptHIV在人体的分布■主要存在人体的血液、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羊水、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尿液、泪水、汗液、唾液可检测出抗体,很少或者检查不到HIV,而且病毒载量极低,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目前认为无传染性。整理ppt艾滋病病毒的生物特性●HIV相当脆弱,一般离开人体数小时后即死亡,对外界抵抗力低于乙肝病毒●常用的各类化学消毒剂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2%氯胺、6%过氧化氢、50%乙醇、乙醚、丙酮等均可迅速杀死HIV●各种医疗用具经严格消毒后完全可以杀灭HIV。●但HIV对紫外线或射线不敏感整理ppt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整理ppt整理ppt感染成功抗体转阳诊断艾滋病死亡-

4-8周-出现症状

8-10年

1年

0.5-2年HIV抗体-HIV抗体+,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若不采取治疗整理ppt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

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三期:

Ⅰ期(急性感染期)

Ⅱ期(无症状感染期)

Ⅲ期(艾滋病期):体质消耗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整理ppt■急性感染期时,约60%的HIV感染者可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主要是出现像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热、头痛、皮疹、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症状、淋巴结肿大。皮肤疹子是十分常见的症状,但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一)急性感染期整理ppt■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二)无症状HIV感染(潜伏期)整理ppt■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三)艾滋病期整理ppt二、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在全世界,自艾滋病病毒开始流行以来,已经有超过7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近3600万人已经死亡。非洲的艾滋病病毒流行最为严重——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最高的接近40%。2013年全球有将近500万艾滋病新感染者,全球每天有14000-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整理ppt截至2013年底,全球估计HIV/AIDS人数总数:3530(3220–3880)万西欧和中欧610000北非和中东540000

次撒哈拉非洲2580万东欧和中亚160万南亚和东南亚

740万澳新35000

北美120万加勒比440000拉美180万东亚和太平洋110万资料来源:UNAIDS整理ppt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

HIVEpidemicStatus-China

DrugUsers

吸毒者Sexworkers性工作者Family家庭Children儿童SourcePopulation

源头人群BridgePopulation

桥梁人群GeneralPopulation

一般人群整理ppt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传入期(1985~1988年):7个省报告●扩散期(1989~1994年):扩散到21个省●增长期(1995~现在):31个省均有报告

●党和政府针对不同时期工作特点,及时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关防治政策。整理ppt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整理ppt病例报告:

截至2014年底现存活病例

500,679例;报告死亡158,743例。2014年,新发现HIV74,048例,AIDS29,453例,既往HIV本年转化为AIDS15,692例。全国艾滋病病例报告23

103,501整理ppt2014年检测1.276亿人次,新报告HIV/AIDS103501;截至2014年底现存活病例

500,679例;感染者/病人发现比例:61%,相当于有39%的感染者/病人还未被发现。检测发现感染者24整理ppt省名检测数新发现数检测阳性率%新发现占全国比例%检测数占人口比例%北京399328932630.082.719.3天津11442106840.060.58.1河北414042211980.031.15.7山西219784810110.050.96.1内040.57.0辽宁436678923880.052.09.9吉林152162010620.070.95.5黑龙江191407613830.071.15.0上海258716319920.081.710.9江苏917088136330.043.011.6浙江881495439910.053.216.1安徽376368216380.041.66.3福建220233919730.091.45.9江西260015916810.061.65.8山东781793916460.021.38.1河南913336744830.054.59.72014年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03,501例省名检测数新发现数检测阳性率%新发现占全国比例%检测数占人口比例%湖北333276925210.082.25.8湖南470221643670.094.27.1广东977546192670.098.09.2广西897686795260.1112.119.2海南7010423750.050.47.9重庆238024058740.255.48.1四川7394228152670.2115.49.2贵州412492245330.114.311.8云南8076759112450.1411.717.3西藏15008730.490.10.5陕西269303616900.061.57.2甘肃16963816460.040.66.6青海5467132580.050.39.5宁夏7615622420.030.211.8新疆495557148120.105.422.2兵团3101971020.030.111.7全国1275601801035010.08100.09.425整理ppt检测数占人口比例:全国平均9.4%,其中超过10%的有:新疆22.2%、北京19.3%、广西19.2%、云南17.3%、浙江16.1%、贵州11.8%、宁夏11.8%、兵团11.7%、江苏11.6%、上海10.9%、江西5.8%。检测阳性率:全国平均

0.08%,其中0.1%及以上的有:重庆0.25%、四川0.21%、云南0.14%、广西0.11%、贵州0.11%、新疆0.1%、江西0.06%。新发现感染者数:四川15267、云南11245、广西9526、广东9267、重庆5874、江西1681。2014年检测新发现感染者26整理ppt整理ppt万例病人截至2014年底,全国现存活病例

达万例的省份达到12个,其中5万例以上3个(四川、云南、广西、)。艾滋病病例报告28整理ppt我国艾滋病疫情特征-2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从2004年12.6%下降到2014年的6%母婴传播的比例从采取干预措施前34.8%,下降到2013年的6.7%新发现病例中经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增高,2014年已经上升至92.2%整理ppt整理ppt新发现HIV/AIDS的传播途径构成性传播92.2%,其中同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31整理ppt我国艾滋病疫情特征-3各地流行模式存在差异,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我国城乡艾滋病传播模式不同。2014年1-10月新发现病例中:1、大城市男男性传播比例达51.1%,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等达80%以上。2、中小城市异性性传播比例占60.8%,男性同性传播占32.2%。3、农村地区异性性传播比例占75.7%,广西、贵州农村达90%以上。老年人和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上升较快,2014年1-10月:1、全国报告总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4.2%。2、60岁以上感染者和病人1.2万例,比去年同期增加17.1%。3、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1.3万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0.1%,其中学生病例2082例,较去年同期增长59.1%。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我省艾滋病疫情情况我省自1994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我省的HIV感染者及病人7753例,其中AIDS病人3796例,报告死亡2266例,存活5487例。2014年新报告1803例,其中HIV感染者1227例,AIDS病例576例,报告终审死亡408例。此外,既往HIV转化为AIDS的有206例。整理ppt江西省HIV/AIDS病例报告数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艾滋病发病、死亡病例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我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7753例,其中病人3796例,报告死亡2266例,存活5487例。整理ppt11个地市和99个县区均有疫情报告,但地区间疫情差异逐渐缩小,上饶、赣州、宜春已逐年增加,与萍乡持平,南昌仍占主要。图中数据为累计报告HIV/AIDS数(截至2014年12月31日)整理ppt疫情排在前5位的设区市名单-更新(现住址)2014年新发现累计报告地区HIV/AIDS地区HIV地区AIDS地区HIV/AIDS南昌333南昌237上饶118南昌1754上饶299上饶181赣州103上饶1090赣州270宜春181南昌96宜春946宜春257赣州167宜春76赣州899九江132九江91九江41萍乡829整理ppt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男女构成比稳定整理ppt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但老龄构成比逐年增加,5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当年构成比从2004年的3.64%上升到2014的40.93%。年份04年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50岁及以上416214383124207325477687738总计1102763232764615637911057133717031803比例(%)3.64

5.806.5015.5818.0022.0226.1730.7535.6840.3440.93整理ppt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主要传播途径由吸毒传播逐渐转为性接触传播,且同性传播上升较快整理ppt疫情特点四、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2014年新报告疫情中经性途径传播占95.0%,其中经异性传播78.3%,经男性同性传播17.5%;五、老年人疫情呈增多趋势新报告疫情中50岁及以上老龄组构成2004年的3.64%上升到2014的40.6%;六、学生疫情值得关注累计报告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166例,2013年新报告为33例,2014年新报告为70例,增长较快。整理ppt赣州市艾滋病流行情况200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已发现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同时也已经在吸毒、暗娼、嫖客、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截止2015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80例,死亡292例;目前共有459人正在我市接受抗病毒治疗。整理ppt赣州市艾滋病疫情特点(数据截止2015年5月)1、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不均衡,虽然艾滋病疫情已波及全市18个县(市、区),但瑞金市(267例)、章贡区(158例)、二个县区疫情较重,分别占全市疫情数的24.7%及14.6%;整理ppt赣州市艾滋病疫情特点(数据截止2015年6月)2、三种传播途径并存,以性途径传播为主。累计报告病例中性途径传播占96.9%,其中异性性传播占80.1%、同性传播占16.8%;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整理ppt赣州市艾滋病疫情特点3、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量继续增加,但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整理ppt赣州市艾滋病疫情特点4、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主要集中在男性,职业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年龄虽以15-49岁的中青年为主,但50岁及以上人群疫情不容乐观。呈逐年加速上升趋势,其中瑞金市5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已过半;整理ppt三、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整理ppt50疫情报告和疫情估计结果分析显示:约31%的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在已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追踪和随访难度较大,随访率不高,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对感染者社会歧视依然严重,许多有高危行为的人不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感染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挑战(一)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整理ppt51

与一般的传染病的防控模式不完全相同,所能采取的预防干预措施并不能为社会大众普遍理解。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社会边缘人群,难以接触开展预防干预工作。艾滋病的知晓率增加,但是高危人群的行为改变率还不是很高。挑战(二):预防干预方式特殊整理ppt52挑战(三):科学技术手段有待突破

疫苗

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短时间内难以有所突破。

药物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尚无,现有药物只能抑制病毒的繁殖,但不能完全杀灭病毒,存在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整理ppt

四、我国防治工作的政策解读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56政府作出承诺

2003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作出五项庄严承诺,即“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为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药物;免费为自愿检测的人员提供初筛检测;免费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免收艾滋病致孤儿童上学费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整理ppt国家出台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政策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2010年12月31日,为了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需要,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全面提出了新时期的防治工作目标、策略措施,要求在坚持“四免一关怀”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五扩大,七加强”防治措施,努力开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新局面,提高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和实际效果。

整理ppt58《通知》出台的重要意义为我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在深入分析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政策和举措。指导“十二五”艾滋病防治相关规划内容的制定。指导《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制定。整理ppt五扩大七加强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关怀救助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