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十)(人民版)留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8分,第Ⅱ卷为材料问答题,共42分。第Ⅰ卷本卷为选择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听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务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2.“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B.铜器C.铁器D.牛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只漆杯组有可能出自()。A.家庭手工业B.田庄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益州起先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D.明清时期,全国闻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更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6.1876年的世博会在美国费城举办。清朝官员李圭参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值讲求”。据其主见推断李圭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7.1874年李鸿章主持筹议海防建设时,大理寺卿王家壁警告他“以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这主要反映了()A.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变更B.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体制C.国防政策由塞防转为海防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8.1952年8月,中心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心军委确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8个陆军师集体转业,改编为建筑师。这一确定的目的是A.加强重点工程的建设B.强化海空力气的发展C.促进军队编制的完善D.减轻军费支出的重负9.1980年初,城镇里出现了各种小摊,如理发摊、修鞋摊、磨刀摊、修自行车摊、卖饮料小吃和各种手工艺品或小商品摊等,有的地方只允许这类小摊在晚上营业。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向多元化发展B.各地人口自由流淌C.城市改革全面绽开D.国家取消统销政策10.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云:“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已过尚照旧,几时强迫变颓风。”注文有云:“庚子岁(1900年)以缠足致累,尚在目前,事过辄忘,积习中人,一深至此。“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局变更推动了习俗变迁B.庚子国变后,放足风气大开C.民族工业发展要求废止缠足D.缠足陋俗深重,废止过程艰难11.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状况比照表。近代婚姻状况发生的变更反映了()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12.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实行婚礼,左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起先穿西装礼服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情愿穿长衫、旗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13.互联网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探讨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C.互联网促进教化发展D.互联网为人类供应了发展的机遇1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自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肯定的发展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15.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供应人力,亚洲供应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最早出现该现象是由于()。A.新航路开拓B.工业革命扩展C.世界市场形成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6.距离非洲国家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南6公里处有一处面积仅0.27平方公里的小岛一一戈雷岛(如图),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1年联合国更宣布它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理由是:它反映了18世界末的绚丽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几个世纪以来,戈雷岛成了欧洲列强从事乌木交易的角逐场,从戈雷岛上运到美洲的乌木达两千万之多。材料表明()A.戈雷岛是因为其漂亮新颖的风景而出名B.戈雷岛曾是非洲稀有宝贵木材的集散地C.戈雷岛在长时期里是奴隶贸易的中转站D.戈雷岛是欧洲列强侵占非洲的前沿基地1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实力发生巨大变更。阅读下图(单位:吨),推断甲、乙两国分别是()A.英国、西班牙B.荷兰、葡萄牙C.英国、葡萄牙D.荷兰、英国18.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起先。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缘由是()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C.以物种沟通、文化碰撞等为主要内容D.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20.从1929年11月15日起,胡佛召开了一系列由企业界人士和劳工领袖参与的白宫会议,要求工商界、各社团劳工领袖、地方政府官员尽可能用正常的方法,带动联邦政府改善××局势。这表明,胡佛政府()。A.提倡民间团体自愿联合渡难关B.极力协调中心和地方冲突C.重视协调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21.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恒久地订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峻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峻缺点”主要是指()A.高度垄断B.自由放任C.忽视农业D.通货膨胀22.“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头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经济C.单一的公有制D.发展信息技术23.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状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学问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4.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复原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快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限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25.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缘由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夫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夫索取太多26.赫鲁晓夫担当苏共中心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切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方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整作用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D.复原农夫的产品支配自主权27.6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任总裁分别由美欧把持,这已成为一个“潜规则”。这一“潜规则”反映了()A.美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遏制C.美国和西欧联合操纵世界经济秩序D.美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明确分工28.下图所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他们正在就取消关税、学问产权、政府选购 和环境等议题进行谈判,有望于2019年4月达成最终协定。这一组织()。①涵盖了北美自由贸易区②与APEC区域有所重叠③将消退国际间的贸易纠纷④将使参与国同等获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料在将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详细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D.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第Ⅰ卷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高校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救济欧洲复兴”的安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救济,欧洲就会“面临性质特别严峻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当尽其所能,帮助欧洲复原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安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宏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打算“毫不迟疑”地参与欧洲经济救济安排。——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材料二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款待会上宣布,法国确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实行“第一个确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需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与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安排”。舒曼安排不仅标记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姚椿龄、杨宇光《舒曼安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缺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实行一个记者款待会,他特别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照实地承认世界”,他信任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救济欧洲复兴”安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安排持何看法,缘由是什么?(10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分析舒曼安排与马歇尔安排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学问加以说明。(6分)(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4分)31、(16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制度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宋代明代51人267人36000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遮天蔽日,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材料四:《中国民国民法典》987条规定:“女子自婚姻关系结束,六个月内不得再行结婚(代婚期制度,主要是基于这段时间内假如有子女出世,便于确定其生父。一旦妇女生产完毕,就不受待婚期制度的约束而可以自由再婚。)。”民国时期据对燕京高校女生的调查,62.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论有无子息,鳏宜再娶,寡宜再嫁”,只有37.1%的人反对。但是,大量的族约乡规不顾成文法的规定,接着限制妇女的再嫁。……当时的《中国民法典》没有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广阔乡村得以切实地遵守、执行,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纸空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请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看法?并阐述持此看法的理由。(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缘由。(4分)(3)请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缘由。(6分)(4)依据材料四,请回答:《中国民国民法典》关于妇女再婚规定是否能够结束中国“烈女节妇”现象?请阐述理由。(3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