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_第1页
2019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_第2页
2019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_第3页
2019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_第4页
2019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ɡāokǎo)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答题技巧新第一页,共33页。考情梳理(shūlǐ)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根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根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tíchū)自己的见解。第二页,共33页。第三页,共33页。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新闻类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人物传记类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分析传主的事迹(shìjì)和人格魅力、探究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对问题的理解。第四页,共33页。一、高考解读:1、考核重点:2017年全国卷,新闻出现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但仍然是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选择题为主〕,概括中心意思〔常在笔答题中考查〕。这一点和对报告、学术成果介绍文段的考查内容没有区别。2、试题变化:2018年全国卷1非连续性文本有三个文段都是新闻报道,题目中对新闻文体特点也偶有涉及,但尚未真正触及(chùjí)新闻的文体知识。第五页,共33页。2、2017年全国卷28题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气氛,增强(zēngqiáng)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分析:选择题中涉及到了新闻,但是对答案的选择几乎没有影响。第六页,共33页。二、高考题展示1、〔2018全国1〕9.以上三那么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xīnwén)?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侧重点不同:?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读卖新闻(xīnwén)?一“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开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原因: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分析:核心还是考查的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但是对原因的考查就表达了新闻(xīnwén)的立场和角度问题。第七页,共33页。实用类文本(wénběn)阅读文体特征实用类文本(wénběn)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wénběn)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wénběn)的文体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异。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wénběn)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实用类文本(wénběn)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一种(yīzhǒnɡ)另一种(yīzhǒnɡ)第八页,共33页。一、新闻(xīnwén)

⒈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zhèngzài)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⒉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⒊文体特点:〔1〕根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3〕根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九页,共33页。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xiāoxi)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那么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形势,衬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那么消息(xiāoxi)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②导语:消息(xiāoxi)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表达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xiāoxi)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开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④结语:消息(xiāoxi)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xiāoxi),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以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以带有启发鼓励性的语言作结;可以对开展趋势作预测;;可以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第十页,共33页。二、方法(fāngfǎ)点拨㈠新闻的阅读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根本特点,阅读时我们(wǒmen)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wǒmen)在复习时可采用以下的六步骤:⒈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⒉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⒊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⒋辨表达方式,领会布局特点;⒌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⒍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第十一页,共33页。2019高考实用(shíyòng)类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第十二页,共33页。一、文体特征1.从文体特点上来说,属于一般实用类文本。多个(一般为2-4个)文段,虽然不同文段的表达方式或有不同,或论述,或说明,或表达,但都会围绕同一话题进行。如,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纪录片〞频道运营这一话题;2017年全国高考Ⅱ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垃圾分类〞这一话题;2017年全国高考Ⅲ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博物馆〞运营这一话题。2.文段多,信息量大。2017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般选取三那么左右材料,但有图有文,信息量大。3.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均出现,考查角度多样,综合性强,但题目设问清晰,考查方向明确(míngquè),难度不大。该题型将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图表判读转换结合起来,也考查了考生对文本中重要信息的提取、分析、运用、归纳、概括以及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第十三页,共33页。非连续性文本(wénběn)阅读考点一文中重要词语(cíyǔ)的理解和解释考点二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lǐjiě)和解释

考点三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归纳和概括考点六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考点五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考点四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第十四页,共33页。考点一文中重要(zhòngyào)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重要词语〞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具有特定的意义,或具有丰富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结合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关于“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一定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或者是核心式的名词或短语,它直接关系到作者的观点、思想、情感。关于“特定意义和丰富内涵〞。重要概念本身或具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在阅读时进行(jìnxíng)准确定位;或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分条理清。关于“结合语境〞。命题者对重要概念的考查会结合具体语境,因此考生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乃至全文。第十五页,共33页。【设问方式例举(lìjǔ)】①根据“材料×〞,以下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②以下对“材料×〞中“××〞(词语)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③以下语句中“××〞(词语)的含义,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④文中提到的“××〞一词有什么内涵?⑤联系全文,指出××(词语)的含义。第十六页,共33页。【技法(jìfǎ)指导】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技巧1.看清题干要求。要审清题干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准确审题、明确答题方向都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2.明确词语外延。理解词语时还要抓住词语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小。3.准确锁定信息。对词语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出其本质属性为根底,并找到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所处的位置。4.认真分析词语。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思考、分析、推断。分析词语的指代义,要注意对指代内容的筛选和整合;然后运用“代入法〞,将其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看总结的内容是否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第十七页,共33页。考点二文中重要(zhòngyào)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fēnxī)句意及其作用。其中,“文中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的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者是结构比较复杂且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从历年高考的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包括分析(fēnxī)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fēnxī)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何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fēnxī)句子的表达意图,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等。该考点在考查时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其中客观题的难度适中,而主观题的难度稍大一些。第十八页,共33页。【设问方式例举(lìjǔ)】①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含意。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③请结合文本,阐释××××(句子)的内涵。④你怎样理解××××(句子)?第十九页,共33页。考点三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zhěnɡhé)、归纳和概括对于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指文中介绍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jìnxíng)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观点等。“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包括两方面:(1)能够对照材料区分题中信息的正误;(2)能够从文中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jìnxíng)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归纳和概括〞就是在分析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根底上对段落、层次本质内容进行(jìnxíng)概括。就归纳和概括的范围而言,可以是某一段落,可以是几个段落;可以是一那么材料,也可以是几那么材料。该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多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题目难度不大。第二十页,共33页。【设问方式例举】①根据原文(yuánwén)提供的信息,以下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②以下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③以下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④×××的原因有哪些?⑤为什么会×××?请结合原文(yuánwén)概括说明。第二十一页,共33页。【技法指导】1.信息筛选(shāixuǎn)和整合的步骤及方法第一步,要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信息。这是筛选(shāixuǎn)信息之前的必要准备。做题之前,要快速地通读全文,并明确以下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有什么新发现?文章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总的观点倾向怎样?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通过阅读全文,对其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判断,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第二步,要审清题意,确定重要信息的范围。粗读全文后,再对题读文,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明确重要信息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能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要强,这样便于扣住试题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从而有方向地查找到相关信息。第三步,要认真比较,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shāixuǎn)。(针对选择题而言)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捉不一定透彻、全面。答题时,一定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文题比对〞排除错误选项,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所谓“文题比对〞,就是把原文和题目选项进行对照,以确定答案。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表示范围大小、程度上下、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有的话如何变化、变化前后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等是否相同,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注意到。对有变化的局部要仔细识别,看选项是否设置了陷阱来形成干扰。第二十二页,共33页。2.信息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归纳概括中心要点,必须综观全文、整体把握,不能拘于某些字句,要善于抓住中心句,理解各段或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归纳要全面、准确、简明。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核心语句处突破。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词语或句子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2)层层概括突破。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我们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根底上,获得相关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将其表述(biǎoshù)出来。(3)挖隐含信息突破。文中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只有把语句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意,才能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第二十三页,共33页。考点(kǎodiǎn)四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信息的比较、辨析〞包括两方面:(1)多文本同那么材料中,不同事物间信息的比较、辨析;(2)多文本多那么材料,不同事物间信息的比较、辨析。【设问方式例举】①请简要分析××与××的异同。②在这一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认识(rènshi)(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两那么材料分析概括。③请结合上面三那么材料,简要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第二十四页,共33页。【技法指导】信息比较、辨析的步骤第一步:准确审题,确认问题要求答复的是相同之处还是相异之处。北京长阅读中的多个文段都是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其中的综合题(按常规是最后一道题目)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概括某些材料话题的“相同〞点。第二步:确认多文段材料的共同话题,快速(kuàisù)阅读各文段,筛选、提取各文段中与题干所涉及的话题有关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第三步:参照题目赋分,分条归纳、概括。第四步:回扣题干,检查答案,看答案题目中是否有内容重复或要点遗漏的情况。第二十五页,共33页。考点(kǎodiǎn)五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指的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进而消化、掌握,并能运用这些信息分析、解答相关问题。【设问(shèwèn)方式例举】①根据你对×××的理解,解答下面的问题。②材料×(第×段)认为×××。请另举一例证明。第二十六页,共33页。【技法指导】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答题四字诀定: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所需信息。找:根据确定的信息,在文中准确、迅速查找,并圈定有效的精读区间(qūjiān)。析:仔细阅读、分析,进而消化、理解。用:运用所接受、消化、理解的新信息,解答相关问题。第二十七页,共33页。考点六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lǐjiě)、分析和评价这里所谓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总之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色彩。针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这一考点,高考时主要集中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主旨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深刻性;②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③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的立场和出发点;④从局部(一那么材料)与整体(全部(quánbù)材料)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对具体问题的观点态度。第二十八页,共33页。【设问方式例举】①根据材料×,以下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