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1.gif)
![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2.gif)
![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3.gif)
![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gif)
![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44ac5f46f304c21339b359f00c2dec1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优选)生理学神经系统目前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8.1概述8.2神经系统的机能8.3脑的高级功能目前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8.1概述一、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二、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目前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神经元活动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结构和功能胞体:细胞核和细胞质;功能:接受外来神经递质传来信息树突
突起轴突胞体树突轴突髓鞘轴突末梢目前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树突的功能: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并传向胞体。轴突的功能:能传导神经冲动,将冲动传递给另一神经元或所支配细胞。胞体树突轴突髓鞘轴突末梢目前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目前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外,还含有特有的神经原纤维及尼氏体。目前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神经元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胞体发生出的冲动沿轴突传出。目前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神经元的分类:(1)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三大类:①假单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多极神经元。(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目前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①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感觉神经节内,周围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②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核内或周围的植物神经节内,它将冲动从中枢传至肌肉等效应器。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③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为多极神经元。(3)根据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将中间神经元分为两类: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①高尔基Ⅰ型神经元:轴突较长,又称投射性中间神经元。②高尔基Ⅱ型细胞:轴突较短,常在特定局限的小范围内传递信息,又称局部中间神经元。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4)根据神经元合成、分泌化学递质的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四类:①胆碱能神经元:位于中枢神经系和部分内脏神经中。②单胺能神经元:包括儿茶酚胺能、5-羟色胺能和组胺能神经元,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③氨基酸能神经元:以-氨基丁酸、谷氨酸等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④肽能神经元:以各种肽类物质(如生长抑素、P物质等)为神经递质,广泛分市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3.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所包裹,称为神经纤维。被髓鞘和神经膜共同包裹称有髓纤维;仅为神经膜所包裹则为无髓纤维。周围神经的髓鞘由施万细胞(Schwanncell)环绕轴突所形成同心圆板层,表面的施万细胞的核和质膜为神经膜。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髓纤维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所形成。髓鞘呈分节状包绕在轴突外面,在相邻两节髓鞘之间处称郎飞节。神经纤维越粗、髓鞘越厚,其传导电信号的速度就越快。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髓鞘郎飞节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4.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感受器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特化区域。神经元通过突触才能把信息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突触的类型:轴-树、轴-体突触、轴-轴、树-树,体-体突触。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突触分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化学突触包括三部分: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到突触前部时,小泡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电位变化而产生神经冲动。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突触前部突触间隙突触后部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电突触:突触前、后膜之间的间隙很小,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直接引起另一神经元的电位改变。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A.结构和功能完整性B.绝缘性:神经干中包含许多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但在传导兴奋冲动时,总是互不干扰。C.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兴奋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端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在合适的条件下,连续高频的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的幅度、数目、速度等不变。E.不衰减性: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时,不管传播距离有多远,时间有多长,其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度,始终不变。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2.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1)基本形态
周围神经系统:雪旺氏细胞(图)等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图)、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2)主要功能
支持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绝缘和屏障作用营养性作用摄取和分泌递质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雪旺氏细胞(施万细胞Schwanncell)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施万细胞(Schwanncell)环绕轴突所形成同心圆板层神经元轴突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星形胶质细胞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中枢神经元可区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三种。1.单线式:一个突触前神经元仅与一个突出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辐射: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此称为辐射原则。图注:1.传入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3.聚合: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与树突可接受许多不同轴突来源的突触联系,此称为聚合原则。图注:2.传出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4.链锁状与环状
链锁状: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加大了作用范围。环状:兴奋冲动通过环状联系,一方面可能由于反复的兴奋反馈,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回返的抑制反馈,在时间上使活性及时终止。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神经递质与受体
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A定义:由神经元合成并在神经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B分类
按产生部位分为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或肽类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中枢神经递质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受体(receptor)A.概念:位于突触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体,能识别特定递质并与之结合,从而实现兴奋或抑制过程的传递。每一种受体均有其相应的激动剂和阻断剂。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分类:根据受体结合的神经递质不同a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包括
毒蕈碱受体(M型受体):这类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引起副交感效应。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烟碱型受体(N型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使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兴奋;还能和烟碱结合,称为烟碱型受体(2个亚型)。N1被箭毒和六烃季铵阻断,N2被箭毒和十烃季铵阻断。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结合的受体。分布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包括:
α受体(α1,α2;主要是α1受体):产生的效应是平滑肌兴奋(小肠平滑肌除外),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β1,β2;主要是β2受体):产生的效应主要是抑制性(心肌细胞除外);心得安是β受体阻断剂。
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A单向传播B中枢延搁:兴奋在中枢传递时所需时间较长的现象。C总和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D兴奋节律的改变E后发放:在一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F局限化与扩散G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中枢抑制过程
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
1.突触后抑制
A定义:由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在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电位,形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由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造成的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
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分类: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a传入侧支性抑制b回返性抑制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突触前抑制
a定义: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过程,称为突触前抑制。b前提:
动作电位的幅度影响着递质的释放量;抵达轴突末梢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大,则递质的释放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动作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刺激时膜电位的高低;即膜电位高时,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就大,跨膜电位低则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也小。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c原理:
神经元a与神经元b构成轴突-轴突型突触;神经元a与运动神经元c构成轴突-胞体型突触;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运动神经元c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但在神经元a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b的兴奋,神经元b轴突终末释放递质,使神经元a去极化,在神经元a去极化消失之前,使神经元a兴奋,此时由于神经元a正处于去极化状态,因此神经元a兴奋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较小,所释放递质较少,造成运动神经元c表现出抑制效应。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8.2神经系统的机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概述:感觉的产生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外感受器(一般或特殊感受器)感觉传导通路中枢神经系统(多次换元)大脑皮层
特定的感觉相应的反射产生感觉结构基础:感受器、感觉传入路径和大脑皮层。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感受器
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装置;1.分类
A机体位置
外感受器接受外部刺激,如视、听、嗅、味觉的感受器皮肤内感受器;
内感受器接受体内刺激,如内脏感受器
B刺激性质
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等。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皮肤内感觉感受器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感受器的生理特性A适宜刺激
B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能将适宜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叫做……。C编码作用:感受器能将刺激的质和量等信息转移到传入神经的电信号系统,即神经冲动的序列中,这一过程称为……。D适应现象:当感受器接受长时间的持续刺激时,其冲动发放频率将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2441.脊髓的感觉传入路径2.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3.大脑皮质感觉代表区(自学)背根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1.脊髓的感觉传入路径244
躯体的感觉冲动在脊髓内主要有两条上行传导束:
A浅感觉传导路径B深感觉传导路径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245
A特异投射系统246由丘脑接替核发出的纤维,以点对点的方式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为特异投射系统。主要机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神经冲动。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非特异投射系统(unspecificprojectionsystem)
指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作用普遍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动物的醒觉。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61(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的动物称脊髓动物。脊髓与脑横断后动物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一现象叫做脊休克。
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活动,叫做脊髓反射。
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263A屈肌反射
在脊髓动物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可使肢体脱离伤害,具有保护意义。B对侧伸肌反射
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同侧肢体屈曲反射同时,还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具有维持身体重心的作用。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节间反射骚扒反射:当刺激脊动物的腹部皮肤,可引起后肢一系列的有节奏的骚扒反射。
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3.牵张反射A定义: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引起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感受器是同一块肌肉中肌梭。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分类:腱反射和肌紧张265
a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这些腱反射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同一肌肉肌纤维。肌梭在骨骼肌中的位置和两类梭内肌纤维核袋纤维核链纤维骨骼肌纤维肌梭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包括:
膝腱反射:叩击膝关节下的股四头肌腱,使之发生反射性收缩,这称为膝腱反射(图);
跟腱反射:叩击跟腱使则小腿腓肠肌发生反射性的收缩,这称为跟腱反射。膝腱反射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比较肌紧张腱反射
不同点:多突触反射单突触联系效应器是肌肉内效应器是肌肉内收缩较慢的慢肌收缩较快肌纤维成分。纤维成分。相同点:感受器都是肌梭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661.脑干对肌紧张调节(1)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2)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易化系统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自学)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1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
包括抑制区和下行传导束,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当刺激这一区域时,会引起肌紧张减弱。抑制区本身并不能发起下行抑制作用,它要依赖于高位中枢的启动。
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易化系统
包括易化区和下行传导束,易化区位于脑干中央部,刺激这一区域,会引起肌紧张加强,称为易化区,虽然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也要接受高位中枢的发来的影响,但它对这些部位的依赖性较小,本身具有某种启动作用。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若从动物中脑的前后丘红核横断,动物会立即表现出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称为去大脑僵直,为什么?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671.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A交叉支配性
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肌肉,头面部肌肉除外。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刺激一定的皮层部位,引起一定部位的肌肉收缩。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愈精细而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也愈大。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C.运动区的定位呈上下倒置
下肢代表区在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部肌肉代表区在底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而不倒置)。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2.运动传导通路(自学)268
A锥体系:由大脑皮层发出经延髓锥体而后下达脊髓,与脊髓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这一传导系称为锥体系。
特点:经过锥体;对侧支配;直达;
主要作用控制小块肌肉收缩,完成精细动作。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B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指皮层下的一些核团的下行纤维在延髓锥体之外,称为锥体外系。特点:不经过锥体;
双侧性;
不能直达;功能主要是调节肌紧张,协调全身肌肉群的运动,以保持正常的姿势。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71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方面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起源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脑干第III,VII,IX,X对脑神经核及腰荐部脊髓灰质侧角效应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反应比较弥散;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反应比较局限分布大多数内脏即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只有少数器官只有一种神经的支配。目前七十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七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肾上腺髓质分泌代谢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皮肤使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使睫状体环形肌收缩,睫状体环缩小;促进泪腺分泌使虹膜辐射状肌收缩,瞳孔扩大;使睫状体辐射状肌收缩,睫状体环增大;使上眼睑平滑肌收缩眼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使逼尿肌舒张和括约肌收缩,使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泌尿生殖器官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约肌舒张,促进胆囊收缩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消化器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腺分泌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呼吸器官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血管(如软脑膜动脉与分布于外生殖器的血管等)舒张心跳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收缩,脾包囊收缩,肌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第1课时 分子晶体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
-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8《灯光》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14《刷子李》(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0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1001
- 7妈妈睡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岩石工程力学特性参数测定装置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仿蜡染花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热交换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塑料风窗口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 课件 1 休闲食品生产与职业生活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限时训练(一)
- 半导体制造工艺-13薄膜沉积(下)综述课件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幼儿园大班综合《月亮姑娘做衣裳》微课件
- 显微外科课件
- 教育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