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公路桥梁中的运用20120814_第1页
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公路桥梁中的运用20120814_第2页
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公路桥梁中的运用20120814_第3页
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公路桥梁中的运用20120814_第4页
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公路桥梁中的运用201208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热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道路中的运用摘要:地热能作为早就被人们认识和关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和推广,尤其在建筑制冷和采暖方面,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技术的节能优点众所周知,其实际应用技术也已趋于成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地热能及热泵技术在道路桥梁上的应用却鲜为人知。高寒地区道路桥梁以及机场码头的融雪化冰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地热能和热泵技术开辟了冬季道路防冻除冰的新天地。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热能开发和热泵技术的原理以及地能热泵技术在高寒地区道路桥梁防冻和融雪化冰的应用。关键词:地热能热泵道路防冻化冰TheuseofgeothermalheatpumptechnologyinthealpineregionroadAbstract: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thegrowingdemandforenergy,however,withhigh-gradeoftheEarth'snon-renewableenergy(suchasoil,gas,coal)mininggrowingincreasinglyscarce,sopeoplearecontinuetodevelopanduseavarietyofnaturalresourcesandenergyinordertomeettherapidlygrowingeconomy.Shallowgeothermalenergysavingadvantagesasalow-gradeenergy,earlyawarenessofandconcern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extentofthedeepeningandpromotion,especiallyinbuildingcoolingandheating,theuseofshallowgroundsourceheatpumptechnologyiswellknownthat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technologyhasmatured,andnowhasbeenwidelyused.Usedinsituheatpumptechnology,thefirstgeothermalenergyandheatpumptechnologytomakeabriefintroduction,andthendescribesthethermalheatpumptechnologyappliedtotheroadofthealpineregion.Keywords:GeothermalenergyHeatpumptechnology引言地热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有着巨大利用价值。地能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地热资源进行采暖、制冷、供热水、发电等的系统。它只需输入少量的电能,利用逆卡诺原理即可以将能量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转移。尤其是在冬季,我们可以吸取土壤中的热量,再将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运送到建筑物或者室内中用于取暖。将地热能用于道路桥梁以及机场码头的融雪化冰和防冻,这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举措。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对高寒地区冬季保证道路桥梁以及机场码头的畅通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地热能源的原理与应用1.1地热能简介地热能是地壳中因太阳能量粒子与地核放射元素粒子交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在温度上划分为高温地热和中、低温地热,在中国一般界定温度为150℃。高温地热能一般为深层地热能,中、低温地热能一般为浅层地热能。深层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而低温地热能一般需要相关技术提取热量后再利用,提供采暖、生活热水等。深层地热能可遇不可求,开采难度大,而浅层地热能遍布地球的任何角落。从地面20米到地下400米,地球存在着一个14~18℃的恒温层,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能源。浅层地热能已经广泛用于采暖、制冷、供热水、烘干、冷藏冷冻、种养殖等领域,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迅速用于发电。是融雪化冰和防冻技术中的最经济、最可靠的手段。1.2地热能的应用人类利用地热能的历史悠久。20世纪中叶后,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之后,地热能的利用便在许多领域中开展而来。像地热发电,它便是地热利用最直接的方式。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所采用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热发电不需要消耗煤炭等燃料而且也不需要庞大的机器设备。地热供暖因简单可靠经济性好,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1928年冰岛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地热供热系统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其技术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深层地热能往往深藏在地下数千米,勘探开采成本和风险极高。而浅层地热能开采简单、维护容易、成本低廉,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各种能源结构中最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将成为新能源开发的主力军。壳运动活跃,第四纪火山强烈,地震频繁,水热活动区有100余处,100℃以上的有近10处。我国低温地热能资源广泛分布于板块内部中国大陆地壳隆起区和地壳沉降区。在板内地壳隆起区,发育有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断裂带,已经多期活动,它们多数可成为地下水运动上升的良好通道。大气降水渗入地壳深部经深循环再正常地温梯度下加热,常常在相对低洼的地方(山前或山间盆地、滨海盆地,多在河谷底部),沿活动性断裂涌出地表形成温泉。根据地壳隆起区温泉的密集程度,目前可初步划分两个低温地热带,即东南沿海地热带及滇川地热带。

东南沿海地热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接带以西中国大陆内侧,包括江西东部、湖南南部、福建、广东及海南岛等地。这里有现代火山作用,但自中生代以来,地壳运动活跃,深断裂发育。东南沿海地热带是我国低温温泉最为密集的地带,集中分布的温泉就有500余处。温泉水温大部介于40-80℃之间,也有少量的在80℃以上。

滇川地热带位于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交接带以东纵贯滇川南北,沿南北构造带展布。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分布在该带的温泉共有100余处,南段较密集,温度多在60℃以上,个别达90℃,北段较稀疏,水温多在60℃以下。

其他地区,如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山地、太行山、秦岭、天山北麓、四川盆地的东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等,温泉也较集中,水温大部在60℃以下,少数温泉区水温可达80-90℃。高寒地区往往也是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资源应用热泵技术综合利用,是解决高寒地区道路桥梁、机场码头冬季融冰化雪的正确途径,实现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2.2.2寒冷地区道路桥梁恒温装置系统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寒冷季节道路桥梁和机场码头热负荷以满足道路路面和桥面能昼夜24小时不结冰、不积雪、保持畅通为目标。热负荷要根据分时测定的室外土壤温度、路(桥)面温度、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交通量进行计算分配,保持路面温度随时处于融雪温度以上。换热系统设计道路桥梁融冰化雪所需的热量巨大。在有地热温泉资源的地方,应当首选采用地热温泉资源,其次利用地下水资源,最后才考虑用地埋管换热系统,同时与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大型冷回收冷冻系统集成设计。在有热电厂或其他废热资源的地方,要充分利用热泵进行余热回收来采集热源。一般情况下,尽量使用多种能源互补综合利用,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热源量要在广泛调查勘探道路沿线各种热能资源的分布和可采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技术经济论证。末端放热系统设计末端放热系统维持道路路面和桥梁桥面的融雪环境温度。末端放热系统布置在道路路面或桥面的结构层下面和道路两侧,也可以设置送风系统在道路的两侧直接吹刷路面。在越岭线的垭口路段,应同时配置这两种放热系统,确保能积蓄热能及时融雪化冰。末端放热系统按不同的放热方式释放热负荷。为了既保障融冰化雪又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换热系统与放热系统要通过主机进行智能动态控制。由于道路具有线长面广,不同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使道路的恒温装置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先进行典型路段的试验。3结束语高寒地区道路桥梁、码头机场的融雪化冰,是长期困扰这些地区交通发展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而高寒地区往往也是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资源以及其他多种可再生能源应用热泵技术循环利用,完全可以解决高寒地区道路桥梁、机场码头冬季的融冰化雪,保持交通畅通,为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