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文_第1页
双减政策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文_第2页
双减政策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文_第3页
双减政策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文_第4页
双减政策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政策下

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摘要:剪纸艺术历史渊博,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需要结合当下课后延时服务以及美术社团活动,展开有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该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发扬和传承地方传统艺术。传统艺术也应该编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和主流课程相互补充,完善教学模式。本文以我们当地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为例,结合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背景、意义、课程的研究方向、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课程的实施策略以及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推行的效果评价与反思展开论述。通过教学实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学习美术的实用性,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着力于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双减政策剪纸艺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最近,校内外老师、家长及各界教育人士都针对“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改革与实施展开激烈的讨论,“双减”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学生不能一味只追求考试分数,承担过多的学习压力,应该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有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结合当下各学校展开的课后延时服务以及社团活动,有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也逐渐被提上日程。一、探索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背景与意义义务教育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结合本地特色民俗风情,选择合适的地方代表性美术资源加入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有特色代表性的校本课程也是美术教育的关键,从生活中发现美,积极发掘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常规课程之外的美学魅力。现在的美术教育应考虑到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创设与之息息相关的地方特色课程,积极编写高质量校本课程,开展有活力的美术教学活动。校本课程的高效率研发,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同时又要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实践展示的表现力。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提高学生专业的美术水平的,形成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美术风格。我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学校所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与学生的接触面进行的目标定位。主要定位首先是要传承与发展带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特色,其次是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美术教学的全面开展。二、校本课程的研究方向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美术是有着独特文化底蕴的课程,不单纯是文化理论的学习,也是工艺、绘画技能、创造性相结合的实践性教育。民间文化艺术是美术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校本课程吸收民间文化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艺术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传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工艺,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民间艺术独特魅力,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剪纸艺术作为本地的代表性特色,因此我们学校决定将民间剪纸艺术纳入我校的美术教育,同时也致力于打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学剪纸传承基地。民间剪纸艺术的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应用和传承民间艺术,也便于让学生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创造独特个性的作品。校本课程包含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可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元化,更好地获得体验感,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民间剪纸艺术的课程学习既能丰富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加市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旅游体育局等单位组织的一些活动比赛。通过一系列的剪纸活动比赛让当地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强烈提升荣誉感与表现欲。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孩们的整体认知水平。三、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是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并围绕剪纸学科的概念,同时也贯穿常规教科书里的剪纸课。一共整理了四大板块的课程内容。课程包含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优秀剪纸作品的欣赏、基础纹样的技法练习、独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校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区别性。在一二年级低年龄段学生的课程中结合湘教版一年级美术《奇妙的撕纸》一课,通过视频展示角色,由生活中的样子变成剪影的过程。学生明确角色的造型特征再选择单色或者彩色彩纸,用撕纸的方式进行创意的表现。撕纸是传统民间剪纸的一种表现手法。该技法采用手撕的方法表现造型,特别适合刚刚步入小学生活的低年龄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撕纸技法不适合表现精工细雕的作品,但这种简单有趣的方式,能够提升低年级孩子的专注力并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由简入繁为初步接触剪纸艺术打下基础。撕纸随机产生的意料之外的效果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剪纸艺术本身就有强烈的美术学科性。它的图案造型具有概括性和写实性,能够培养学生图像转换表现的技法。剪纸艺术具有很强的欣赏性与装饰性,它的创作多来源于生活,主题明确、素材多样、风格迥异,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要求很高。学习剪纸艺术,首先要学会灵活运用剪纸艺术语言。我校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践制作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剪刻技法运用到不同材质的纸张上效果各不相同,剪纸作品内容形式多样,而且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表现形式带来的寓意与趣味也增加了剪纸的艺术性。到了三四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认知感受,这一阶段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但也会多一些规则的束缚。主动性的思维扩散的发展略缓慢、平稳。多倾向于被动学习,习惯于听讲模式。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校本课程中结合湘教版四年级美术《跟奶奶学手艺》一课中积极参与库淑兰奶奶的剪纸欣赏活动并体验彩纸套贴剪纸的制作。首先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套色剪纸。套色剪纸通常以阳刻为主,作品中多采用大面积的镂空,给套色留有余地。多用黑色或金色纸剪刻,在作品的背面贴上彩纸,按不同区域分别设计贴上适合颜色的彩纸。所套颜色先设计好主色调和冷暖关系,再配色,一般不宜过多色彩,套色要少而精。套色制作时镂空和彩纸的叠加能让作品更加生动。我校学生在参加市第五届学生剪纸大赛时采用了套色的技法设计制作了《读党史》、《和谐》等作品。其中《读党史》作品中读书的男孩聚精会神的脸庞、专注的眼神,套色时叠加不同颜色的彩纸去表现红红的脸颊,明亮专注的眼神,民间传统娃娃的特征与现在审美的结合相得益彰。这些课堂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这个阶段就可以让学生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组织的一些非遗传统文化的活动,收集创作素材,多锻炼多展示,增强参与度、提升成果展示的自豪感。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获得了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组织承办了本县特色非遗项目花鼓灯展演活动。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欣赏机会,也是对五六年级学生的一次历练。在学生欣赏表演前,先给他们介绍了颍上花鼓灯独特的艺术魅力。颍上花鼓灯是舞蹈动作、锣鼓乐器、欢快歌曲相结合的民间舞蹈。在秋收与播种交替的土地上,跳动着劳动人民心中的希望,过去它表现的是艰苦岁月里的欣欣向荣,如今它印证的是和谐社会的繁荣昌盛。台上手持扇子的“兰花”时而动作细腻优美,时而节奏紧促有力,整个舞台洋溢着热情与奔放,浓郁的地方特色韵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这次欣赏让学生不仅了解了本地非遗项目的民族独特魅力,也为自己的剪纸作品设计提供灵感来源。我校也以此为契机进行了花鼓灯主题剪纸作品的创作与展示,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向心力和创作成就感。民间艺术剪纸,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地域人文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有它的身影,比如结婚时张贴的双喜,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有各种不同于剪纸的形式,但大都是剪纸艺术的衍生,春节时团花剪纸与春联一起烘托节日气氛,见证了我们的团聚时刻。剪纸不仅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也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要善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可持续性的学习,才能够独树一帜而不千篇一律。四、校本课程的实践策略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策略首先是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路人要发挥有效的引导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要有很高的创新精神、教学研究水平以及过硬的个人专业素养能力。了解本地剪纸发展历史及艺术特色,深入研究其中的剪纸手法以及风格特征,加强教师团队的教学素养。首先,运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和科技设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剪纸专业知识。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直观的视频、微课等媒介,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采用启发与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独特个性优势。其次,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形成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从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发,能够表述出自己的艺术见解。在美术课堂中,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素材收集、纹样取舍、技法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五、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评价与反思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评价与反思环节,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坚持多元化。一是对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技法、学生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和反思。二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层次性考核和评价,不能只看美术作品制作的结果和技法,更应关注在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美术素养和文化自信。其次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能够走出当局者迷的困境。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作品有全面的认知分析。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情景,展开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最大化体现校本课程的价值。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反思,需注意注重课程内容保留剪纸工艺的艺术语言,避免走进单一性教学的误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存在标准化的答案。一副优秀的剪纸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是学生美术素养和工艺技能的结合。因此美术教师对学生创作的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应当考虑到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从而开发学生的求异意识和发散思维。小结剪纸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将剪纸艺术收入到校本课程内容中,培养真正热爱剪纸的小小艺术家,让祖国的下一代传承和发展这一璀璨的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究作品内涵的兴趣。通过对祖国传统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