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论文_第1页
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论文_第2页
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论文_第3页
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论文_第4页
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助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摘要:分离焦虑是幼儿园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焦虑,也是每个幼儿都需要克服的挑战。分离焦虑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会引发幼儿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妨碍幼儿的入园适应过程。本文通过探索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来帮助幼儿有效缓解分离焦虑,尽快完成入园适应。关键词:分离焦虑入园适应幼儿应对措施每个学期新开学的这段时间,我们如果在早晨路过幼儿园,总会听到幼儿园新生们此起彼伏的哭喊声,或是看到幼儿抱紧父母不愿入园的场景。不仅不愿独自入园,有些幼儿即便是在自己家中,当发现父母要离开时,也会出现紧张、担忧的情绪反应。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说,即便他们正专注地做着事情,一旦发现爸爸妈妈或其他抚养者要离开,就会立刻进入到一种高度警觉状态。他们会急于询问“你要去哪里?”,紧紧拉着家人不放,或是试图寻找各种借口留在家人身边。孩子在离开家人时所出现的种种情绪反应,如担心、不安、焦虑,甚至恐慌,就是孩子们的分离焦虑表现。一、分离焦虑的定义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分离焦虑出现在幼儿与其父母或其他抚养者间,表现为幼儿在与家人分离时所产生的一种过度焦虑和不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通常与幼儿的不安全感相联系【1】。分离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个体童年和青春期早期的情绪状态。幼儿在面临分离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只是其焦虑水平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几分钟到数个小时,从发脾气闹别扭到高度恐慌,表现不一而足【2】。二、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行为表现1.幼儿为何害怕分离?Eisen和Engler(2006)的研究发现,以下想法容易引发幼儿的分离焦虑【3】:1 (1)当心父母一旦离开就不会再回来

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他们还不能理解父母离开的原因,也不知道父母是否还会再回来。尤其对于9-12个月以前的婴儿,他们的客体永久性还没有形成,当父母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他们会以为父母已经不存在了。因而对于陌生世界的恐惧会让他们非常不安,担心父母一旦离开就不会再回来。 (2)担心自己或父母、家人会出现危险

幼儿的分离焦虑中,还有一类常见的担忧是幼儿担心在自己或家人身上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或危险,例如被抢劫,被卷入到交通事故,等等。产生这些担忧的原因很复杂,可能因为在家人的身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危险,也可能是幼儿曾看到或听到过类似的事件。而在分离的场景中,这种记忆又被提取出来。 (3)幼儿对于分离焦虑引起的不适感的担忧

分离产生的焦虑情绪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反应,但幼儿无法理解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是由于分离焦虑而产生的,他们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得病了。因此,他们对于生病的担忧也是导致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 2.幼儿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

黄志敏(2004)研究了2岁半~4岁半幼儿的分离焦虑反应,系统记录了幼儿在分离情境中表现出的恐惧、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反应。研究显示,幼儿分离焦虑的行为有以下特点:1、哭是最普遍的行为表现;2、部分幼儿会寻找依恋对象的替代;3、个别幼儿会出现哭闹、默坐、不正常进餐或午睡等行为【4】。可见,幼儿的分离焦虑会对其适应幼儿园新环境的过程带来阻碍。三、关于幼儿分离焦虑的应对措施1.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让幼儿有一个依恋替代对象

依据Passman(1987)的研究,如果有其它的依恋替代对象,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会被大大缓解【5】。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小孩都会有一两件很特别的“宝贝”,孩子从小就特别钟爱它,无论是睡觉、外出都要带着它。这个东西就是幼儿的安慰物。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它就能充当幼儿的暂时依恋对象,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选择安慰物的时候要注意到安2全卫生的情况,避免选择一些不利于幼儿健康的物品。 (2)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分离,培养幼儿与陌生人的交流能力

焦虑体验所带来的不适感会让幼儿回避分离,以避免再次体验这种感觉。然而,这种应对方式又会强化幼儿对于分离的恐惧,从而增强分离焦虑。因此,要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最好的方式是帮助幼儿勇敢地面对分离。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本的担忧并不会成真后,他们便可以慢慢改变自己原本的想法,逐渐能够承受分离的情景。幼儿之所以会产生分离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要离开家人,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他们需要独自面对陌生的情景。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幼儿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让幼儿淡化对陌生人的忧虑,并且着重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告诉他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遇到的场景,以及应当如何来应对。 (3)发挥榜样的力量

家长还可以通过身边或是电视媒体中的一些事例来给幼儿展示,面对分离时怎么样的行为表现才是适当的和被期望的。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进行替代学习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6】。对于幼儿而言,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向榜样学习来逐渐塑造幼儿面对分离时的适当表现。 (4)运用奖励的方式来增加家长所期望的行为

家长适度的奖励也可以帮助塑造幼儿的行为。当幼儿愿意去学校时,家长可以给予一些有吸引力的奖励,例如他一直很想要的某个玩具,以强化他的行为。而当他们呆在家中不愿上学时,则减少或取消奖励【1】。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应当及时,这样才能让幼儿将所获奖励与其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并再接再厉。此外,幼儿在家时的活动也可以适当被限制,例如,他们在家中不可以看电视,不能出去玩等。这样一来,乏味的家庭生活会降低家庭对他们的吸引力,使他们对于学校的排斥感没有那么强烈。(二)学校可以做些什么? (1)改变幼儿园新生的入园方式

刘少英等人(2009)有关入园方式对幼儿分离焦虑影响的研究发现,相比全天入园,梯度入园能够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水平【7】。所谓梯度入园,就是指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园设置的一种逐渐增长幼儿每天的在园时间,3帮助幼儿逐步完成入园适应的方式。它与常规入园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幼儿不需要从第一天入园就全天留在幼儿园,而是在入园的第一个月内,以周为单位,逐步增加在园时间,第四周开始才全天入园。 (2)在新生入园前进行充分地准备工作

相关研究指出,梯度入园不足以完全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如幼儿在午睡阶段出现的焦虑,可能还需要家庭方面的共同支持和作用来加以缓解。为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幼儿园可以在新生入园前作以下安排:首先,提前以线下家长会或线上群组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幼儿入园知识的培训,让家长帮助幼儿在生活习惯、同伴交往、熟悉学校和教师、逐步适应分离等方面尽早准备;其次,可设置一些时间作为幼儿园的开放时间,允许即将入学的幼儿和家长参观和熟悉园所环境;再次,由幼儿教师进行家访,一方面让幼儿接触和熟悉教师,另一方面也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习惯,并进一步指导家长做好入园准备;最后,可以在新生入园的最初2周到一个月的时间以“亲子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允许家长陪伴幼儿到班,让幼儿在他认为“安全”的环境中来参加活动、熟悉班级。 (3)帮助教师正确对待幼儿的分离焦虑

对于幼儿分离焦虑的情绪和行为,幼儿教师们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左美琴(2009)发现,对于孩子的“哭闹、沉默寡言、坐立不安”等表现,表示能够理解的教师占35%,不能理解的占47%,无所谓的占18%【8】。可见,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于幼儿分离焦虑发展特点的了解程度是有限的,这可能会加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隔阂,影响教师对待分离焦虑幼儿的方式,从而加剧幼儿的焦虑与恐惧。因此,学校有必要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活动,加强对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表现特点和规律性阶段的理解,从而科学的理解和应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2-204. 【2】罗增让.幼儿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5-68. 【3】Eisen,A.R.,Engler,L.B.2006.Helpingyourchildovercomeseparationanxietyorschoolrefusal:Astep-by-stepguildforparents.NewHarbingerPublications,Inc.【4】黄志敏.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5】Passman,R.H.1987.Attachmentstoinanimateobjects:Arechildrenwhohavesecurityblanketsinsecure?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55(6),825–830. 【6】Doobay.A.F.2008.Schoolrefusalbehaviorassociatedwithseparationanxie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