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实验版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全国一等奖)_第1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全国一等奖)_第2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全国一等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河川径流特征和水资源年径流分布地区差别显著河流水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所以河川径流的地理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相符。但是,地表结构各地不一,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后,受到当地地形、岩石性质、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降水转变为径流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年径流的地理分布实际上比降水量分布复杂得多。我国年径流深度150毫米等深线,大致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近似,由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一线,向西南延伸经张家口、兰州、黄河沿,止于西藏南部。该线东南部,径流比较丰富,基本上为农业区;该线西北部,径流短缺,主要是畜牧区。年径流深度200毫米等深线,大致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值线相符,约在秦岭—淮河—线附近。在该线以南,径流丰富,种植水稻为主;该线以北,大部分地方径流偏少,以旱作为主。南方地区径流分布也不平衡。例如,台湾山地迎风坡一侧,降水非常丰富,山地坡度大,有利于径流形成,年径流深度在2,000毫米以上,其中大屯山区超过4,000毫米,是全国径流最丰富地区之一。但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处于背风环境,降水少,平原地区种植业非常发达,不利于径流产生,年径流深度只有700~800毫米。南岭山地及其以南、海南岛山地,年径流深度为1,400~1,600毫米,其中十万大山中心区达2,000毫米,但沿海平原包括海南岛西北部,因降水较少或平原地形不利于径流产生,年径流深度一般不足800毫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径流形成条件较好,年径流深度为1,200~1,400毫米,但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年径流深度在800毫米左右。江南山地丘陵,降水多,坡度较大,土质透水性差,有利于径流形成,年径流深度为1,000~1,200毫米,但鄱阳湖盆地年径流深度不到700毫米,洞庭湖平原只有500毫米左右。西南部的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降水分布地区差别较大,例如峨眉山、雅安地区,年径流深度可达1,600毫米,而四川盆地东部只有600毫米,盆地中部更少至300毫。云南东部更因岩溶发育,地表水潜入地下,年径流深度不到200毫米,成为南方年径流深度最小的地区。北方的华北地区,年径流深度分布具有径向变化趋势。例如山东半岛丘陵降水稍多,地形有利于径流形成,年径流深度在300毫米左右。华北平原降水较少,地势低平,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深厚,不利于径流形成,黄淮平原年径流深度约200毫米。至黄土高原,更因黄土疏松多孔隙、渗透强,年径流深度只有50毫米左右。但燕山山地降水较多,年径流深度在100毫米左右,迎风坡300~400毫米。东北地区年径流分布与华北地区有类似之处,例如东部长白山地年径流深度300~500毫米,三江平原地表径流大多消失于沼泽地,年径流深度一般不足150毫米,而嫩江下游不超过25毫米。西藏东南角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为西南季风通道,山地坡陡,迎风坡降水丰富,年径流深度可达1,000~3,000毫米,戴林、巴昔卡一带降水很多,年径流深度约3,500毫米,成为我国径流深度最大地区之一。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处于背风环境,降水少,并向上游递减,年径流深度只有100~300毫米。藏北高原年降水量只有50~100毫米,年径流深度不足25毫米。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损耗大,径流非常贫乏。内蒙古高原年径流深度不超过25毫米。内陆盆地边缘年径流深度不足10毫米,盆地中心实际上并不具备径流形成条件,属于无流区。但北疆阿尔泰山地、天山、祁连山,降水稍多,并有冰雪融水补给,年径流深度有200~300毫米,昆仑山区为50~100毫米。我国年径流的地理分布虽然复杂,地区差别也相当明显,但年径流的形成主要受大气降水量的控制,所以年径流分布总趋势是:南方高于北方,近海高于内陆,山地高于平原,迎风坡一侧高于背风坡一侧。根据年降水量多少,将我国划分为以下几个径流带:①年降水量>1,600毫米,丰水带,年径流深度>900毫米,主要包括广东、福建、台湾大部,湖南、浙江、江西山地,西藏东南角,广西、云南南部。②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多水带,年径流深度200~900毫米,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南岭以北,贵州、四川及云南大部。③400~800毫米,过渡带,年径流深度50~200毫米,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山西、陕西,东北大部、四)l!西北部、西藏东部④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少水带,年径流深度10~50毫米,包括东北西部、新疆西北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大部、西藏西部。⑤年降水量<200毫米,干涸带,年径流深度<10毫米,包括南疆、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西部、内蒙古西部,贺兰山以西沙漠区。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情况,与补给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时间集中在夏半年,所以多数河流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两季属于过渡情况,秋季水量一般比冬季要大。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基本类似。以雨水补给的华南地区及东南沿海诸河,3~6月为洪水季节,洪水期较长,最大洪水常与台风暴雨有关。两湖盆地洪水主要发生在5~6月。长江中下游及淮河发生在6~7月,华北地区发生在7~8月。东北地区洪水主要发生在8月,但冬季有积雪,春季消融并补给河流,占年径流量的10~15%,形成春汛。西南季风区河流,洪水发生在6~10月。受东南季风影响地区的洪水发生季广与夏季风北上、雨带移动有重要联系。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河流水源主要靠冰雪补给。例如藏北高原北部一些河流冰雪融水补给占年总量的60%,西北地区河流占40~50%。以冰雪补给河流,洪水主要发生在气温最高的7、8月份,枯水期在冬季。由于气温年际变化很小,故由冰雪补给的河流水量要比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稳定。东亚季风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愈向北方,夏季降水量变率愈高。降水年际变化大,必然反映到河川径流变化大,当然,径流变化比降水变化要复杂。一般说来,南方河流径流量相对较稳定,其中以西南季风区域的澜沧江径流年际变化为最小。北方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尤以华北为突出,例如大青河紫荆关站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倍,淮河高达倍。降水变率偏高,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偏大,并常有持续丰水年或持续枯水年的出现,是导致我国历史上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平均每两年就要发生一次水灾或旱灾。建国以来,水利事业虽然得到很大发展,并在抗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因东部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很不稳定,加上其他方面的因素,平均每年受水旱灾害面积有4亿亩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4。其中黄淮海平原因夏季降水变率高,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居全国第一位。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梅雨不稳定,秋旱较普遍,水旱灾害也较多。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61,695亿方米,折合降水深度643毫米。全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26,38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度276毫米。地下水总补给量7,718亿方米,但地表水和地下水有联系,并可互相补给,扣除相互重复部分的水量,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估算为27,210亿立方米。应当指出,按人口平均,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外流流域是我国目前主要工业、农业区,人口密度比内流区高得多。但外流流域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长江及其以南诸河,包括西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北方诸河,包括东北地区在内,流域面积占全国%,径流量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由此可见,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长江以北,水资源不足。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比较,长江的流域面积只是黄河的倍,径流量却相当于黄河的20倍。北方的淮河、黄河、海河、滦河流域,耕地总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径流量只占全国总径流量的%。黄淮海平原,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工农业相当发达,人口密度较高,用水量很大,而水资源却严重不足。我国水资源数量与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