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200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九家出版社据此编写、出版了九套思想品德教材,在国内各实验区广泛使用。这些教材充分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效地表达了国家对初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基本遵循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自然地结合起来,创设开放、多元、真实的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经过对这些教材的文本比较研究和教学实验调查研究,我们也发现这些教材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深入探究。一、综合宜合——关于教材的综合性问题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和要求,思想品德课程强调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材编写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材结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再次强调了本课程的综合性,提出要“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鉴于这样的要求和出发点,各版本教材力图做到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各部分内容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诸目标的有机统一。现行各版本教材的做法主要是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各部分内容尽量均衡地安排在各册教材之中,使每册教材兼有各部分的内容。但是,现行各版本教材在综合性的设计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什么是综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综合,如何才能做到有机整合,成了各版本教材遇到的共同难题。对于综合性,应该考虑以下两点:第一,综合性的教材容易割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第二,综合性的教材对于那些知识、能力比较单一的教师而言,可能会对其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思想品德教材涉及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是采取分科教学好还是综合教学好,人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毕竟分有分的好处,合有合的道理。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但容易割裂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但容易弱化学生的学科能力。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对既定内容采取综合的方式,应该是可行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教材的综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要求与建议”中也提出要求:“加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及国情等内容的整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利用主题或专题,把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加强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渗透…发挥内在整合的教育优势,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对教材中涉及的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内容的有机整合,可以体现在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中,通过仔细剖析其道德的要素和要求、心理的要素和要求、法律的内容和要求、国情的内容和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建构真正综合的教材体系。例如,在一个法律课例或案例中,可以从道德角度予以审视,从心理角度予以剖析,从法律角度予以评判,从国情大背景下研究其后果,由此体现不同德育要素提出的不同要求。如江苏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遵纪守法》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一课,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主题“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为载体,对法律、道德、心理健康、国情教育的整合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教材中设计了“‘一米线’的作用”的案例,既提及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指明了社会公共生活要考虑别人的心理安全感受,也结合道德、法律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将法律、道德、心理健康、国情教育进行了有机地整合。[1]二、知识宜实——关于教材的知识支撑问题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作用,不能虚化知识。我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在国际上得到了公认。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根据的。知识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必须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掌握大量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2]思想觉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样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关注情感,并不是一味煽情、作秀。思想品德课程既不是“开心辞典”,也不是一味地“感动中国”、“真情互动”。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化和认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科教育不同于德育的日常教育活动,应以知识为支撑。离开了知识教学,实际上否定了学科存在的必要性。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在对各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有的教材内容比较空泛,一味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弱化了对知识的要求,教材的容量显得单薄,不够饱满;有的教材关于知识的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如果在教材编写中弱化基础知识,虚化知识,将会陷入新的误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安排要得当,要求教材挖掘知识背后的人生智慧;通过知识的学习、借助知识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提高学科能力。在对各版本教材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不少实验区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原因之一是弱化了学科知识,不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因而,应适度增加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学科知识,特别是增加程序性知识的比例,这有利于体现课程“实践性”的特性;应适当增加知识的阐述与归纳,加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将有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和谐达成。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体验引入,通过“情绪词语接龙”、“一样的下雨、不一样的反应”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产生、分类,明白情绪对人的“双刃剑”作用和情绪需要调适的道理,学会调节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操作方法,并最终提升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的道德要求。教材密切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学生以情启思,明理践行,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有效提升。三、活动宜活——关于教材的活动设计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知识内化、品德养育、价值形成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同时,在“实施要求与建议”中提出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据此,各版本教材都非常重视教材的活动设计,在活动设计上各显身手,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评论、开展辩论、上网查询、收集资料、现场采访、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情境扮演、演讲展示等。但是,一些教材在活动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教材为活动而活动,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和目标;有的教材设计的活动过多过滥,质量不高,甚至脱离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衔接不密切;有的教材设计的活动过于抽象,缺乏操作性,没法具体实施;有的教材设计的活动耗时耗力,往往不能在学校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材设计的活动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一,设计的活动,目标指向要明确、清晰。教材中设计的各项活动,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内容,一旦活动的指向不明确、不清晰,就容易使学生活动时偏离活动的本意,达不到应该取得的、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设计的活动,要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够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设计时,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并体现实践的要素,使活动真正“动”起来;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活动中需要学生思维的路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第三,设计的活动,数量不能过多。一般根据一节课的时间容量,一节课两到三个活动为宜。四、案例宜优——关于教材的案例选择问题正如一首悦耳动听的好歌可以让人终生难忘,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会时常萦绕耳边,教材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也往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材不仅需要有“骨骼”,更需要有“血肉”。经典、优秀的案例犹如血肉,对教材的构建设计来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非常之深远。为此,各版本教材非常重视用“案例”说话,设计和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案例,强调从分析案例入手,力图有效地切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推演出结论。如有的教材设计和选择的案例生动、有趣,启发性很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各版本教材在案例的设计和选择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例不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施;二是案例不能有效地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三是案例不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深层逻辑的必要环节;四是案例缺乏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五是案例脱离学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教材中设计和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针对性。案例要为教材内容服务,要与教材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紧密联系,相互印证,相得益彰。第二,教育性。案例要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生活中的案例很多,但是教育性很强的案例并不多,因此,教材编写者必须精心挑选,选择那些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案例,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第三,时效性。案例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能让学生感觉陈旧。例如,九年级教材中的有关时政材料和重要数据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第四,精练性。案例要言简意赅,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简洁的篇幅来阐明道理,拨动心弦,引发思考,启迪感悟。五、设问宜精——关于教材的提问设计问题教材有了好的案例,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为了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还需要精心设问,即教材在提炼内容目标、呈现教学内容时,通过精心设计而提出各种问题。教材通过精选的案例设置的情境,以问题引入,以问题串接,即以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在经历思考、探究、发现、分析、解决、反思问题的过程中,与教材对话,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和谐统一。目前,各版本教材面临的不是要不要以问题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设问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帮助他们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破解迷点、克服盲点,彰显设问的价值。综观各版本教材,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一些问题的设计简单直白,仅仅以事实导向为主,停留在“是谁”、“是什么”、“是否”、“能否”等浅层的信息描述层面。这种封闭性、暗示性较强的设问,容易使学生误以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仅仅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进行真实、开放的探究活动。又如,一些问题的设计与案例情境两张皮,大而不当、内容空泛,没有针对性或者适用于多种情境,容易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再如,一些问题指向不明、含混不清,导致学生产生犯难情绪,不知所措。有鉴于此,教材在进行提问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基于三维目标而设问,避免设问指向不明。一直以来,本学科教材大都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需要运用什么道理就讲述什么道理,涉及什么理论观点就提供什么理论观点。本轮新教材的编写积极创新,力争突破以往教材呆板的面貌,通过选取真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及各种素材,创设各种生动的生活情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按照这种方式构建起来的教材体系,设问应该指向明确,引导学生从有富有意义的教材情境出发,根据教材提供的问题发生的情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经历问题的思考后,不知不觉地来到既定知识原理和道德观点的门口并在脱离具体情境后在抽象层面上活化、内化知识和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设问就是助推器,它能够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体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领悟其中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基于思维过程而设问,避免设问简单直白。从一定意义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判断、掌控自我,做一个有德行、对社会有益的人。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就要引导其学会比较分析、分辨是非、自主判断、澄清观点。笔者认为教材在进行提问设计时,要给学生充分提供思维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为设问而设问、简单直白,应基于思维的过程,设计易于启迪学生步步深入的系列问题(或称“问题串”),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判断、鉴别中进行价值澄清,学会自主选择。对于“问题串”,笔者认为一般需具备以下要素:一是要有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二是能将学生思维步步引向后续问题;三是问题设置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四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分解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问题之间的连接不是孤立的,它们能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用于通过设计“问题串”让学生进行探究,至于何时何处、如何设置问题串,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基于学生生活而设问,避免设问远离学生。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真实、丰富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才能变得鲜活、有用;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才能变得真实、深刻。教材设问时,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描绘学生关注的话题,学生才能言之有物,有话可说。一旦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问题即便本身再有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也只是鹦鹉学舌、照猫画虎,产生畏难、茫然情绪,教育教学则无法取得应有效果。第四,基于学生年龄水平而设问,避免设问成人化或低幼化。现行新教材的编写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经验诠释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基于此,教材在设计提问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提出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超于或低于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避免造成教材的成人化,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或低幼化的感觉而提不起兴趣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其背后积淀的往往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理念的心领神会、对教材内容的驾轻就熟、对教师教学的掌控自如、对学生个体的充分尊重。六、语言宜准——关于教材的语言规范问题编写教材必须使用规范的教材语言,在遣词造句、文字风格上遵循专门的教材语言规范,切合学生的实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可以说,准确规范的教材语言,是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面。综观各版本教材,非常注重使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但在语言的规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强调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之时,如何保证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在强调语言的生动、活泼、优美之时,如何保证教材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如何使语言进一步简洁、明了、严谨;如何与时俱进、适合学生口味,语言既具体、明确、亲切,又深刻、隽永、高雅,富有哲理…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继续研究。为此,在思想品德学科教材的语言规范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书面语言,不用口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3]但是,口语与书面语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大体而言,书面语严谨而又规范,重语法与修辞;口语比较自由、随意,句子结构简单,并经常会有语法成分的省略。由于教材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主要依据,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材的严肃性及重要性决定了教材必须使用经过锤炼与推敲的书面语言,不宜使用自由、随意的口语。第二,符合年龄特征,力戒说教语气。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这在客观上要求该学科教材的语言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初中年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力求句法简单,句式短小,使学生读起来既感亲切又容易理解掌握。初中不同年级的教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语言容易接受,教材语言应该具体、明确、亲切。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追求对事物的理性把握,教材的语言相应地要深刻、隽永、灵活,具有哲理。教材的语言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避免说教语气,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语言力求优美、生动,但更要准确、明晰。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之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教材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不能含糊其辞、前言不搭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以保证教材的语言具有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不是形容词、副词的滥用,而是恰如其分地运用形容词、副词和优美辞藻,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更好地表达教材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对学生有豁然开朗的启迪性,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四,文笔要流畅、自然,但更要注重修辞严谨,经得住推敲。教材语言具有示范性,不仅表达的内容、传递的思想能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语言形式本身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所以,教材语言要注重文笔流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讲究词语的推敲,用词造句一定要严谨。二是选择恰当的句式。有了准确的词语不一定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而没有完整意义的句子不能构成教材语言的形式美。所以,选择恰当的句式显得尤为重要。教材语言要层次清楚、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同时还要注意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恰当使用。三是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各种修辞手法是创造教材语言美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比喻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