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_第4页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

Summary:目的:针对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急性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选用我院ICU2020年3月~2022年2月间接诊的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盲分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对照组施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意识情况等各指标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意识情况明显恢复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施用重症监护护理将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降低其并发症与死亡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Keys:重症监护护理;ICU;记性脑卒中;护理;应用脑卒中,又名“脑血管意外”、“中风”,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体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其在老人中发病率与致死率较高,若不给予积极地治疗与护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对ICU急性脑卒中患者施用重症监护护理将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并有利于提高各项指标评分,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我院ICU2020年3月~2022年2月间收治的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盲分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19,最小年龄为53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65.92±2.8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0:16,最小年龄为55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67.37±1.8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别不大,满足对比要求。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施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施用重症监护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对于患者精神与心理状态的监管,并定期与患者交流。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当发觉出现低落情绪后应及时交谈,鼓励其振作精神,配合治疗。另当发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可能患者已感到不适,需做好预防措施,出现不适时及时进行控制,若出现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应积极采用预防措施[1]。(2)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临床中,大多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颅内压升高的情况,易发生脑疝与脑水肿,短时间内即会造成脑死亡。故护理人员在进行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监察患者颅内压情况,并保证房间内的安静状态,避免出现灯光、声音等刺激因素。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施用甘露醇,降低其颅内压。(3)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护理人员需遵循医嘱,可根据其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高流量吸氧,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4)时刻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包含血压、心率等,需特别关注颅内压与脑电波,做到时刻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问题时需及时上报医生,方便对患者施行抢救操作[2]。(5)注意并发症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救治期间需注意每三小时应引导患者吸痰,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的概率,且每六小时需帮其翻身,并按摩其背、臀部肌肉,减少褥疮的发生概率。若患者臀、背部存在损伤,需在其身下放置橡胶圈提高其舒适感。(6)辅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与四肢运动,锻炼过程中需注意,身体抬高角度不可超过35°,康复期间还需注意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3]。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2)对比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意识情况等各指标评分。1.4统计学处理数据行SPSS23.0处理,计量行t检验(±s),计数行χ2检验(%),检验以P<0.05为水准。2.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n(%)]组别n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对照组4610(21.74)13(28.26)观察组461(2.17)2(4.35)χ2-8.3649.638P-0.0040.0022.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s,分)组别n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意识情况对照组4634.82±4.3119.46±5.2628.38±5.82观察组4662.63±4.2351.24±4.7260.64±5.49t-31.23330.49927.347P-0.0000.0000.0003.讨论脑卒中,属于一种近年来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为脑血管意外堵塞或发生破裂造成的急性脑损伤,会引发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出现异常表现。其发作原因与患者生活习惯、年龄、原发疾病、药物等因素息息相关,在老人中极为常见。其症状通常表现为某侧肢体活动受限,通常为一侧大脑半球受损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成双或模糊、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语句不清、恶心呕吐、饮水呛咳,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其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种类型,具体如下[4]。(1)短暂性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通常少于2小时,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可发作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本相同,但其神经功能障碍通常会持续24h以上,部分患者长达数天、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3)完全性卒中:其症状相较于短暂性缺血发作与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更为严重,且会不断恶化,患者通常伴有意识障碍,脑部也出现明显的梗死灶,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通常会持续受到折磨,身心俱疲,故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临床上常规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一般,但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护理,将显著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帮助其更好的了解疾病,使其情绪更加稳定。根据本研究可知,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意识情况等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可得结论,重症监护护理对于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辅助治疗。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重症监护理将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有利于提高各项指标评分,临床应用价值高。Reference:[1]李洁,刘欣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20年30期,85-86页,2020.[2]宋立强,赵小丽,张林林,等.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