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大赛初中历史2022年度模拟展示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吴明菊_第1页
优质课大赛初中历史2022年度模拟展示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吴明菊_第2页
优质课大赛初中历史2022年度模拟展示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吴明菊_第3页
优质课大赛初中历史2022年度模拟展示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吴明菊_第4页
优质课大赛初中历史2022年度模拟展示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吴明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吴明校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设计者吴明菊版本北师大版章节第二单元第八课学时第一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下启下一单元秦帝国的兴亡,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到从石、木、骨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我是一个奴隶主”等角色扮演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比较不同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了解铁器的应用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生产工具的改进,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突出重点:通过分组合作,图片展示,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等多种方法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各抒己见探讨各种工具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2.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突破难点: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通过结构图、设问和情境体验层层推进,展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为学生理出一条转变脉络,从而让学生理解社会性质逐步变化的过程。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但是他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历史的逻辑思维不强,看问题往往注重表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校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分析【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拓展学生思维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读法、讲述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主要采取图片教学法、材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以及情境创设法,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的体验。针对本课知识理论性强,较为枯燥晦涩的特点。我指导学生掌握导读法,结合对历史情景剧的体会,把握历史信息。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历史资料,使学生学会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具体的问题掌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本课教学需要多媒体播放各种的故事和图片。小组竞赛、板书、讨论题和评价表格通过多媒体展示,既省时又能达到好的效果,实物投影仪现场展示竞赛结果。【技术手段】利用视频、PPT、交互式白板和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观察变化,直观清楚,增大课容量,可以更好的探究问题。教学过程及整合点教学过程本课教学围绕一条线索:生产工具的变化(生产力)决定变法运动(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各国变法(典型代表:商鞅变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或讲述)整合点与软件导入教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成木石组、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去收集归纳人类生产工具的变迁,现在,我请一些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每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情况。我们来看看哪组同学准备得最充分、介绍得最好。(图片展示石器、骨器、铜器和铁器)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作,你会选择哪种工具?课前将学生分成石木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确定各组召集人。各组分头去查找资料,检索的材料写成小文章或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课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课文自然接轨。教授步骤“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从千耦其耘个体农耕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一张远古人背着猎物,一张农人赶着一头牛。提问:你是愿意自己背着呢,还是牛背着?接着提问:你是愿意自己挖地还是牛来?板书: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西周时期:木石工具——千耦其耘(集体劳作)2、春秋战国:铁器牛耕——个体农耕(提高生产效率)3.展示图片提问:由于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这时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请思考:这些开垦出来的荒地属于谁?(奴隶主)荒地由谁来耕种?(奴隶)继续提问:这些公田是谁分封的?(周天子)被开荒的地还是周天子封的吗?(不是,是奴隶主的私田。)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总是有林林总总的烦恼。即使是几千年前非常富有的奴隶主也会有烦心事。我们来看看他有哪些烦心事。一个奴隶主的烦恼(1)一个奴隶主的烦恼(略)提问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足够了,余下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些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开垦私田)

提问2:哈,我现在有两种土地,一部分是公田,是交纳贡赋的;另一部分嘛,不让上面知道,就全都是我自己的了(私田)。我该怎么做才能从这些土地中获取更多的好处呢?(驱使更多努力在私田里耕作)提问3:我可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干活都隐藏力气,不肯卖力干活。这可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而且田地广阔,管理起来真有点儿力不从心。(生答:将土地出租给奴隶耕种)。教师总结:奴隶主们以前驱使奴隶在大地上集体耕作叫“千耦其耘”;由于奴隶没有积极性,所以“公作则迟”;现在把土地分给他们耕作,收获的一部分能归自己所有,他们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所以“分地则速”。这时的奴隶主由于不再采用原来的剥削方式,他们的身份也随之变化,变成什么了?(生答:封建地主)。奴隶的身份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什么?(生答:农民)。这种新的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了,而地主阶级经济上富有了,就要求政治上的权力,这样,他们便在战国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一个奴隶主的烦恼(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私自开垦的土地到现在还是非法的,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了。唉,我是寝食不安哪,如果这样的旧制度能快点改变就好了。小结并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生产方式开始从原先的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走向了农民的个体劳动,人类社会也从奴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了。这时的地主阶级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但政治上却无实权。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社会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由此引入“社会变革”。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1、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如果把战国时期的改革比作长跑比赛,参赛的国家有哪些?(生答:略)。最后获胜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生答:秦国,因为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场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即商鞅变法)2、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板书: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1.背景:新兴地主阶级要发展封建经济,废除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和束缚奴隶等特权。

2.目的:建立封建制度发展封建经济,以富国强兵。3.概况:(地图展示)以柏杨的一句“秦国商鞅的变法,是一场最为惊心动魄的魔术。”为楔子引入下一课。设问激趣,学习牛耕技术的出现。学生在笑声中选择牛,并思考牛耕的优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进一步层层设问,把学生从“铁器牛耕”现象的出现,逐步引入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发生变革的本质。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社会变革,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牛耕的出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渐形成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实际事例理解抽象问题,化繁为简。把问题交给学生思考,教师仅从旁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纳结论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小结并过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看书自学归纳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完成。正确合理的运用恰当的图片,形象直观,从认知角度看这也比较适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图片展示石器、骨器、铜器和铁器)和(一张远古人背着猎物,一张农人赶着一头牛。)运用幻灯片设计动画的公田私田图,公田在中心,私田在四周,表现出私田逐渐被开垦出来,直观形象。该处是本课难点,初一学生还不足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问题。设置情景剧《一个奴隶主的烦恼》,使枯燥、深奥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得浅显易懂,利于学生理解。该环节传统教学无法展示,利用微课使学生课下学习,既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节省时间,直观明了,同时随着幻灯片的不断展示,学生不知不觉深入思考,提高思考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此处优势明显。虽然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社会变革,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形成有了基本认识,但仍需要教师帮助其整理思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可以设计学生参与和形成直观的历史“树”。属小字内容。通过PowerPoint教学软件呈现战国时期地图,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一一展现改革国家。教授步骤教授步骤教授步骤小结铁器个体开明奴隶主、奴隶社会牛耕生产地主、农民变革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共同完成。该环节传统教学耗时耗力,可以利用PowerPoint展示,节省时间,直观明了。体验成功学生当堂完成。PPt直观体现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教学反思历史学习在教学中都可以用到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有效的整合,不仅让学生乐于学习,让沉寂的历史焕发活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继续、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过程中,必须时常关注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既立足于学习者原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上,同时也应关注其信息技能的提高。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为现代教育观念,是课堂设计与实施的关键。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以媒体为中心,给学生开辟实践和创新的界面和环境。各种优秀的软件,给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广泛联想、猜测、实践、论证获取知识,巩固和应用知识。同时,多媒体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教师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最新教育理论的把握,对新学习文化的认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体会与了解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基本能力,及时调控课堂,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及时收集课堂信息的反馈,适时应变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教学艺术化、实效化。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探究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科学性,认知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手段助长性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真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附件一参赛教师推荐表姓名吴明菊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毕业学校安徽师范大学职务职称最后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学科历史学段初中办公电话62358300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