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_第4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数学老师所苦恼和思索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开不了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所以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行少的环节,是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凸现同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的提问却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提高农村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特别有意义的。我们于20xx年93月份对老师数学课堂提问中的谁来问,要问谁,问什么,怎么问,进行同学及老师问卷调查、听课调查,以期了解课堂有效提问在我校老师中的详细实施状况,从而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化讨论。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确实定

调查对象:本校6位数学老师及随机抽取的40名同学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听课调查

三、调查结果

老师调查问卷见附件一

同学调查问卷见附件二

老师听课案例记录见附件三

四、分析与思索

〔一〕、同学调查问卷分析

我校课题小组成员与20xx年2月29日星期五随机抽取我校七班级4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回收份数40份,实行选择和问答形式,调查结果真实有效。现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如下:

选项

百分比

题号

A

B

C

D

第1题

25%

50%

25%

第2题

5%

20%

50%

25%

第3题

85%

10%

5%

0%

第4题

90%

8%

2%

第5题

90%

8.5%

1.5%

第6题

93%

5.2%

1.8%

第7题

94%

5%

1%

第8题

45%

47%

8%

第9题

0%

24%

76%

第7题

94%

5%

1%

第8题

45%

47%

8%

第9题

0%

24%

76%

第10题

好玩味性、经过思索能回答的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更好熬炼自己的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同学对课堂提问的`形式、课堂提问涉及的内容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方式期望值较高,同时课堂提问也能很好的反馈课堂效果,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觉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课堂中老师经常采纳的是简洁、随便、重复的提问,同学多数是不敢或不愿回答下列问题;有些老师的提问过于冗杂,同学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同学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细心设计和组织,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洁的集体应答取代同学深化的思维活动,形成同学思维的虚假活跃,减弱了老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把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峻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消失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二〕、老师问卷分析

我校课题小组成员与20xx年2月28日星期四对我校8名数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8份,3月听取我校七班级张坤老师及八班级李辉老师的课。从《数学老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老师问卷统计与课堂案例分析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对有效提问的熟悉和了解浅显导致提问浮于外表,外表上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同学的理解也浮于外表,课堂貌似喧闹却华而不实。2、老师在备课时预备缺乏导致问题未经细心设计,提问过多,只重视提问的数量却忽视质量,收效甚微。3、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发觉某一同学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同学可怕老师的提问,不敢举手回答。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峻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消失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五、反思与建议

到底是什么样的缘由使得上述问题产生并广泛存在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主要缘由有:老师课堂提问缺少细心科学的预设;对同学缺乏讨论,课堂提问忽视同学主体地位;对评价缺乏讨论,质疑问难缺失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学情的生成性。

针对当前数学课堂老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为要实现有效提问,避开无效提问,以促使得课堂教学到达最好的教学效果,应把握以下原则:1、老师依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细心设置问题情境,有打算地、有针对性地、制造性地激发同学主动参加,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2、老师提问的有效性主要关注:提问是否依据教学目标,是否突出教学重点,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气氛;能否激发同学主动参加,培育同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否提高信息沟通,调整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应从以下几点详细做起:

1.细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便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老师在授课前要细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老师应在深化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同学认知实际提问,问题的难易要适度。一般说,问题要求的学问和同学已有的学问结构完全全都,同学仅凭记忆就可以解答,则这样的问题太简洁。反之,假如问题要求的学问与同学已有的学问结构实质上没有联系,反复思索构建仍无从回答的,则太难。把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同学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洁的答对不对,要使同学跳一跳,够得着。

3.新奇特别,注意趣味性

课堂提问时要留意内容的新奇特别,使同学听后产生深厚的爱好,继而主动思索,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同学熟知的内容,要留意变换角度,使同学听后有新奇感。

4.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千万要避开那种不分巨细,到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开单纯的推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留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同学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5.因势利导,注意敏捷性

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因此老师在提问时要留意运用教育机灵,依据改变了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状况的改变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同学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同学。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改变了的状况。

6.正确评价,注意鼓舞性

同学答完问题,老师要赐予充分确定,在充分确定的同时要指出缺乏,提出期望。切不行对答错的同学白眼相待,挖苦挖苦,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老师应给每个同学以胜利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7.面对全体,留意广泛性

老师提问应面对全体同学,然后依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全部的同学都主动参与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同学专心思索和回答下列问题。

8.推陈出新,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同学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索,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唯一性。因此,老师不能过于依靠参考书设计的提问,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看法,设置富有开放性、制造性问题。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激活同学的思维,引领同学在数学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