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合集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购物为主线支配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熟悉,然后在购物活动中熟悉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熟悉,使同学不仅认了钱,还熟悉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终支配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支配能使同学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非常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熟悉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熟悉其他人民币。
先熟悉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简单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争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熟悉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支配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熟悉。要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熟悉人民币中的数学学问,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同学的已有阅历,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同学已经熟悉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受,但也可能有同学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同学的认币状况。教学中可以让同学带来一些人民币,老师也可预备一些人民币,让同学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沟通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熟悉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熟悉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外形、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同学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明显不是一班级同学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同学,这更是多此一举,由于老师假如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学课上的熟悉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
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索,进展分析和推理力量。
如P70③、⑤,让同学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同学思索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沟通得到比较全面的熟悉。不能只图课堂上喧闹,过多地支配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进展同学分析、推理力量的良好素材,都应仔细组织同学独立思索,相互沟通,以进展思维力量。
5.要仔细组织实践活动。
P74~75小小商店属于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前半部分是情境问题型,让同学面对供应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活动供应阅历支持。后半部分属于动手操作型,组织同学进行现实的或模拟的购物活动。老师可依据当地同学的经济状况支配活动,可以从商店批发一些廉价的文具,让同学进行真实的购买活动,或让同学自带玩具标出价格在教室里买卖,也可以发些写有币值的纸片模拟购物。在活动过程中要教育同学遵守秩序,精确 计算,正确付币、找币,活动结束后还要让同学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也就是让同学反思购物过程,积累购物阅历。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同学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楚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育同学自主探究、沟通合作的力量。
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育同学归纳、推理的思维力量。
3.在嬉戏中培育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省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设计
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人民币(板书:熟悉人民币)
[依据主题图精神,请同学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三个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关心老师了解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水平,找准同学的最近进展区;同时让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生长点。]
识别人民币
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
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熟悉吗?
师:(拿出装着真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1元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准确。结合其他特征说明。)
师: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结出来。)
师:辨别(熟悉)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50元币。)
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老师留意订正。)
师:(举起新版10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吗?
生:不是,是100元,由于它是红色的,最大,写着壹佰
师:对了,小伴侣们说得很好,熟悉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看。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例币小结每一种方法。)
[同学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感知阅历,也有较强的观看爱好,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从现象中查找本质的力量不够,而且不同同学观看力量的进展水平有肯定差异。因此,在系统识别活动之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同学的观看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同学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
3.熟悉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熟悉活动。
师:真是聪慧的小伴侣,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全部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头活动,老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舞。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
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同学抢答。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仅具有流通、贮藏、支付职能,同时兼具艺术价值和学问价值。同一张人民币有多种特征,从这个角度讲,同学对人民币的熟悉是比较零散、模糊的。但是他们已有剧烈的自主探究意愿和初步的沟通合作力量,所以,识别和观赏过程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同学在观看、沟通中丰富多种识别方法,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
在小组活动中,要求认真观看样币后选择喜爱的一种告知同伴它的币值和识别方法,要求表述清晰,特殊强调组员倾听仔细,假如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沟通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熬炼语言力量,而不能达到沟通最重要的功能:在沟通中丰富个体的学问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育创新力量,倾听是提高小组学习效益的关键。在全班汇报中,老师要求同学说出自己所述学问的来源,鼓舞同学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学问,培育同学终身学习的力量。]
4.元、角进率。
1元=10角的关系同学有所了解,通过换钱将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与进率沟通,即全部的换算都是基于1元=10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好玩的关系。
师:(举起1元纸币)看,这是──
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一个1元的硬币。
师:对,1元有纸币,还有硬币。
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
师:(怀疑地)为什么两张5角和1元一样多呢?
生:由于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可见,1元就等于10角。
(板书1元=10角)
应用实践
1.小组购物活动。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学问,也特殊聪慧。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师:开商店都需要什么呢?
课件演示全部物品及标价(老师简介)。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需要售货员,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售货员。选出的售货员站起来。
售货员们要留意,听清晰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他付的钱够不够。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爱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留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每人只有1元钱。
师: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发给每个顾客一元钱,再把剩下的零钱给售货员。
同学活动,老师行间观看、倾听、指导。
[这是在清楚识别人民币,把握元角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力量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嬉戏仍在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同学供应探究,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强调小组活动必需制定和遵循嬉戏规章,如何推选组织者,确定挨次,制定评价方法,如何表达集体意思。老师供应部分方法,小组可参考选择,也可自定喜爱的规章。渗透集体概念,培育同学集体生活力量和团体合作力量。]
2.汇报。
师:谁来告知大家,你的1元钱买了什么?
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常应当怎么做呢?
[货币承载着国家权威和荣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贯穿始终,视机进行节省意识的培育。]
小结
1.小结。
师:我们不仅玩的兴奋,还学到了许多学问,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回家以后,请把学到的学问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热闹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同学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胜利的意义,满意同学胜利欲望。]
2.拓展。
师: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学问?
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知道可以向我们四周的人学习,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棒!我盼望其他的同学也向他学习。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学问作为弹性内容,除了世界主要货币作为内定了解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老师讲解,意在拓展同学视野。从世界货币高度反观人民币,健全人民币概念,其余不作要求,任同学自由发挥,满意同学的自我实现欲望,激起探究意思。]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在同学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留意结合同学生活阅历,主题图供应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现了全套人民币,使同学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同学分析
a.同学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阅历,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楚、系统的熟悉;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买阅历,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敏捷。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受,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进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沟通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3.设计理念
a.同伴教育。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3
情景说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是一甲班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熟悉人民币。人民币这个学问对于一班级的同学来说,是很熟识的事物了。由于每天都要用到钱,如何教学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呢,让他们真正熟悉人民币,以及爱惜我们的人民币呢?教学始终在连续,如何让同学们真正熟悉并爱惜人民币,上课连续......
案例经过:
假如李老师要去买文具,需要带上什么?也就是用什么去买文具呢?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爱好,齐声说是钱。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人民币吧。
孩子们兴奋的回答我,好的!
我用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并且对同学们说:这些人民币你们熟悉吗,谁来告知大家,上面这些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呢?
班中有很多小伴侣踊跃举手,回答课件上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各说各的,课堂的气氛非常喧闹。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肯定的熟悉。今日我们先讨论小面值的吧。
小伴侣们,请四人小组拿出信封里的人民币,它们各表示多少钱,你是怎么认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沟通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接着,四人小组谈论纷纷,都在仔细的争论着,我下到小组里听听孩子们的说法。走到四大组的最终几排,文骞正在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20元的是黄色有一个毛主席的头像呢,我就是这样记住的。班长周杨荻说:我也记住了5元的,是红色上面有数字5。其他小伴侣们谈论得更欢了。
好了,下面就请几个同学上台来介绍人民币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指名几个同学上台,大家都说得挺不错的。
有的是从颜色、大小来看,有的是从图案字样来记住的。
我出示钱上的国徽:这是国徽代表我们宏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惜人民币,假如你观察一位小伴侣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这时候,梅杰站起来讲:小伴侣,你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是不对的,我们都要爱惜它。
其他小伴侣也你一言我一语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自我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让我感受很深。把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民币学问教授给同学们,让他们对这个学问点记忆深刻。
这个案例给了我如下启示:
1、师生之间关系是公平的。
这节课我与同学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老师要正确引导同学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问。
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消失,使同学在较清楚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详细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亲密联系的桥梁。同学通过观看、触摸、小组沟通等学习方式,较好地熟悉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惜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学校生养成对人民币的敬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同学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惜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需爱惜人民币的立论。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同学熟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的十进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学会兑换人民币.培育同学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依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力量.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受到勤俭节省和爱惜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常见的几种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洁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到商场买东西,到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对了,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听说过哪些货币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磅,法国的钱叫法郎,......)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日我们就来熟悉人民币(板书课题:熟悉人民币)
2.教学例1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各种分币.老师逐个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让同学看,CAI出示:放大的硬币)
师:1分、2分、5分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它们的币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样的.
老师指着示意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哪个是1分的硬币?(1分的正面有数1,数1下面有壹分字样,壹分四周有麦穗图案)
师:谁说一说2分的硬币有什么特点?(2分的上面有数2,数2下面有贰分字样,贰分四周也有麦穗图案.它比1分硬币稍大一点)
师:谁告知大家5分的硬币上面有什么特点?(5分上面有数5,数5下面有伍分字样,伍分四周也有麦穗图案.它比2分、1分硬币都大)
师:刚才我们熟悉了1分、2分、5分的硬币,同学们看一看硬币的背面有什么图案?(人民币的背面是国徽图案)
师:在国徽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这些是人民币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人民币,你们从小也要养成爱惜人民币的好习惯.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2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同上)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2分和几个1分的呢?有几种换法?(同桌相互说说,并说出自己不同摆法的思路)
3.教学例2.
我们小伴侣真聪慧,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用壹分币一个一个地数,数出10分来.想一想10分可以换成我们上面的哪一张人民币?(1角)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10分可以换1角,1角的人民币左、右两个下角都有一个1字,面上有壹角两个字)
师:你真聪慧,不但找得快,而且还说出10分可以换1角.那么1角也可以换成10分,1角和10分同样多,因此我们说:1角等于10分.(板书:1角=10分)
4.教学例3.
师:我们的人民币除了1角以外,同学们你们还熟悉下面的人民币吗?
那么请你们相互说说2角和5角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
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兑换.(指定一名同学与老师兑换)还可以怎样换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
5.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一角一角地数,当我们数到10角的时候.谁来告知大家可以换一张什么样的人民币?为什么?(10角可以换一张壹元的人民币,由于1元=10角)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币.(老师同时板书并贴示意图)10角可以换1元,1元也可以换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1元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师:到现在我们熟悉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分、2分、5分三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角、2角、5角三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只有1元的1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其它纸币的,以后我们再学习.
师:你们认为人民币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假如全国12亿人每人节省1分钱,将是1千2百万元,能够建成几十所盼望学校.所以我们从小要留意勤俭持家节省用钱.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1题.(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来是()角()分.
(2)把3张1角、1个5分、2个2分合起来是()角()分.
2.嬉戏:老师当售货员,同学当顾客,老师出示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同学购买.
一支铅笔:1角5分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一块手帕:3角6分
一本书:1元5角8分
3.抢答题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4.教科书p.48做一做中的第3题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试验教科书其次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熟悉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同学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洁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同学在熟悉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同学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洁的计算。本课熟悉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同学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同学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再组织同学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同学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熟悉。试一试使同学进一步熟识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同学购物付币做预备。想想做做的习题支配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同学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同学熟悉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同学进行简洁的推断和推理,进展同学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上。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洁的购物阅历,因此本课在同学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从同学熟识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同学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同学生动活泼、主动地进展。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熟悉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同学初步熟悉商品的价格,学会简洁的购物,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
3、对同学进行爱惜人民币和勤俭节省的教育。
教学重点: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洁换算。
教学预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预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同学认真观看。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伴侣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同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伴侣,你们熟悉人民币吗?(熟悉)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伴侣听。
(2)、分组活动:同学从盒子里找出熟悉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老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现出来。
[评析: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熟悉,通过找出熟悉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同学在沟通中互补,在争论中学习,避开了老师讲、同学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同学制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学问体系。]
2、熟悉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同学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同学进行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伴侣,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同学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同学汇报分类状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同学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老师为同学创设了一个乐观参加、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同学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同学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其次幅图,要求同学认真观看。
提问:图中的小伴侣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同学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同学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消失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同学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伴侣,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同学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角1角=()分
[评析:同学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信任同学有力量应用已有的阅历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同学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当地化未知为已知,化生疏为熟识,让同学把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同学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同学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看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同学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同学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同学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沟通,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同学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舞小伴侣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同学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伴侣自己想方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沟通。
思索: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二种人民币怎么拿?
用三种人民币怎么拿?
4、嬉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支4角),自动铅(每支7角),尺(每把3角)。
请小伴侣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学问,又让同学将所学的学问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同学体会到今日所学的学问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既培育了同学的求异思维,又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长
请同学说说学到了哪些本事?有哪些收获?
放学后,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同学回顾已学的学问,鼓舞同学用所把握的本事去探究四周更宽阔的领域,从课内延长到课外,让同学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正如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所提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制造性,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同学供应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同学在观看、操作、争论、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学问的应用。本课敬重并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依据同学的详细状况,制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同学创设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在自主、自由的探究空间里,在各自原有阅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学问的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同学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同学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和把握了学问,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力量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展。同时,老师还不失事机地对同学进行了爱惜人民币、节省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同学美妙的心灵。]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6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
1元=()角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讲授新课
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便利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方法?
(换钱)怎么换?小组争论
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
请同学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
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1.50元(问这1.50元是多少呢?)
对了,我们看到1.5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其次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书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笔7.80元1元2角
5、假如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
假如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
6、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人民币的简洁计算(板书)
实践活动
让同学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洁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育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力量。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疼惜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洁的计算。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7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46~55页。熟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熟悉各种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洁的计算。
教学结构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熟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同学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洁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4、通过购物活动,使同学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
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洁计算。
五、教学建议:
1、为同学供应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同学的实践活动。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同学知道: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沟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六、教材编写特点:
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4、增加熟悉物品价格的教学。
5、创设购物情境,让同学在购物活动中熟悉人民币。
七、课时支配:4课时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班级第下册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换算。
2、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育同学勤俭意识。
二、教学预备
老师预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同学学习材料。
同学预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熟悉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同学: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
老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同学:1元=10角,1角=10分。
(老师板书此关系式)
老师:今日,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伴侣,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情愿和他们交伴侣吗
(老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老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同学构建完整的学问结构供应框架,使新旧学问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同学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供应学问迁移的基点。]
(二)、熟悉大面额人民币
1、老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同学1:我在超市里见过。
同学2:我在老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同学3:我在商场里见过。
2、老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同学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同学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老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新伴侣,那你们肯定也熟悉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新伴侣吧!
老师:有谁情愿把新伴侣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同学上台用老师预备好的教具展现并板贴)
同学介绍熟悉人民币的方法;(老师表扬发觉人民币正面毛泽东主席像的孩子,并给同学简要介绍毛泽东主席。)
4、老师:今日我们的新伴侣们要去参与人民币王国里进行的一次扮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老师出示多媒体嬉戏内容)
嬉戏1:老师出示遮住一部分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例如:老师多媒体出示一张这样的20元的人民币。
老师:你能认出他来吗你觉得他那里伪装得好不好
同学:他的装化的一点也不好,我一下就看出来他是20元的人民币。
老师:哦!原来他连最重要的特点都没遮好,怪不得我们一下就能认出他来呢!
老师:那好,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位新伴侣的扮装如何吧!
嬉戏2:老师出示遮住数字,只有颜色或图案的人民币。
例如:老师多媒体出示一张遮住数字的50元的人民币。
老师:你能看出他是什么面额的人民币吗你是怎么发觉的呢
同学:他可能是50元的人民币,我是从他的颜色上看出来的,由于50元的人民币颜色是黄色的。
老师:看来这个新伴侣的扮装还要改进才行呀!虽然他遮住了自己身上的数字,但我们还能从颜色上认出他来。
同学:老师,我的方法跟他不同,我是从上面的图案认出来的,20元的人民币背面有山有水,很美丽!
老师:你真是个会观看的孩子,有一双会观看的眼睛。
老师:刚才孩子们靠着一双会观看的眼睛认出了我们的新伴侣,那么你们能总结一下认出新伴侣的方法有哪些吗
同学:我认为可以从他们身上的颜色、图案和数字上认出来。
老师:你说的很全面,的确,我们熟悉人民币的方法就是这样三种。
5、我们熟悉人民币是为了干什么呢
同学:是为了关心我们买东西。
老师:那么今日的新伴侣能帮我们买到什么东西呢孩子们都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或是超市做了调查,谁想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跟大家一起共享
(同学在全班汇报调查结果,老师做适当的评价。)
老师: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感受吗
同学:我觉得,100元的人民币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同学:那是在买很廉价的东西的时候,可是假如你买的东西很贵的时候,100元可能就只能买一件东西了。
老师:你真会动脑筋。
同学:老师,今日我们熟悉的大伴侣是帮我们买贵一些的东西的。
老师:你的想法跟老师的正好一样,我也是这么想的!孩子们看,今日我们熟悉的新伴侣的作用的确不小呀!在我们买许多东西或是买比较贵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发挥作用了。
[设计意图:老师在充分考虑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精确 把握同学学问平台位置的基础上,首先用见过吗用过吗这两个问题唤起同学对新学问实际背景的熟悉及对其应用价值探究的欲望,再让同学对已经比较熟识的人民币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介绍加深熟悉,最终用嬉戏这一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同学对人民币的熟悉达到娴熟的程度。]
(三)、换钱练习
老师:昨天孩子们熟悉的人民币之间有一些这样的关系。
(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复习时的板书)
老师:那么今日熟悉的人民币之间可以怎样互换呢孩子们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试着找一找,把你们换的方法填在桌上老师为你们预备的材料上。
(纸上内容:()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张()元能换成()张()元和()张()元
同学小组活动,老师参加,指导)
老师:你们都有哪些换法请小组上台展现。
(小组代表在实物平台上展现题单)
老师:还有跟他们不同的吗谁来补充
(同学上台展现,并指出与前一位不同的地方)
老师:孩子们真了不起,在小组里找到了那么多的可以互换的方法,老师想你们肯定能自己解决书上的习题了。下面就请孩子们翻开书第73页,做一做第一题。
(同学独立完成,实物平台上订正)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前面对小面额人民币之间关系的学习,同学对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有了比较深的熟悉。这里,老师引导同学对学问进行迁移,再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同学比较简单的完成对本堂课的学问难点的学习。]
(四):实践活动,体会策略多样化。
老师:我们熟悉了新伴侣,还了解了他们的作用。看来孩子们对这些新伴侣已经特别熟识了,那你们会用他们关心自己买东西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老师:昨天,我到家乐福去买东西的时候,被那里的玩具柜给吸引住了,那儿的玩具可真多呀!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多媒体呈现玩具柜的情景)
老师:我给孩子们选了几件最好玩的,不知道你们喜不喜爱。
(老师用多媒体展现五件玩具及其价格
六神和体59元霹雳娃娃31元
电动遥控汽车41元奥特曼25元
摩托车模型36元)
老师:你们想买什么玩具呢看清价格了吗?想一想,假如我们只有100元钱,要买你选好的玩具够不够
老师:你要买什么钱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同学:我只买一样玩具,任凭买什么都够了。
同学:我买霹雳娃娃和摩托车,都是三十几元,合起来才六十多元,就算要进位,也才七十几元,一百元够了。
老师:下面就请你们预备好钱来买吧!预备好钱后请同桌的小伴侣帮你数一数钱数对不对,假如不对,你们一起想一想该怎么付钱才对。
老师:孩子们都预备好钱了吗?谁情愿把他选的玩具和怎么付的钱跟大家说一说?(同学在实物平台上展现)
同学:我选的是一个奥特曼,我用了1张20元和一张5元,一共是25元。
老师:买这件玩具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我们一起在小组里找一找,看看还能怎样付钱
(同学在实物平台上展现,同学展现时要说出自己是怎么付钱的。)
老师:还有买别的玩具的吗
同学:我买的是六神和体和遥控汽车一共要100元。
老师:有和他选择的是一样的玩具的吗?
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一共是一百元的呢
同学:由于六神和体是59元,遥控汽车是49元,加起来就是100元。
老师:看来买两件玩具还先要做加法呀!你们认为他的方法对吗
同学:我们原来学过合起来要用加法,所以我觉得他的方法是对的。
老师:你的解释真具体!
老师:那么100元可以怎么付呢请在小组里争论一下付钱的方案,看哪一组想的方法最多。
(同学小组活动,老师巡察、指导)
老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现他们的方法。
同学:我们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用两张50元,一种是用五张20元,还有用10张10元的。
老师:还有别的小组有要补充的看法吗
(同学的方法可以有许多,只要能凑成100元,老师予以确定)
老师:我们付100元钱有这么多的方法,这说明我们在买东西时付钱的多样的,只要钱的总数是正确的,什么方法都可以。
[设计意图:首先,老师有意识的转变教材原本设计,改买衣服为买玩具,是经过对同学的状况分析后做出的。其次,本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老师赐予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同学自己选择玩具时,包含了两种状况:选一种和选两种玩具的,使同学的自主性得到很好发挥的同时还使教学环节的含金量增加,把教材中原本是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两种状况都包含在内。同一活动有不同的层次,先是估算,接着是加法意义的理解,不同付钱方法的体会,还有教材练习中100元的不同凑成方法等都在本环节中得到学习。]
(五)、数学故事
老师:我们熟悉了那么多人民币好伴侣,你们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吗
同学:我知道,我妈妈没钱时总是到银行去取,我猜那儿就是人民币的家!
老师:你真会猜想!不错,银行里住着许多的人民币,而且银行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下面,就请我们的好伴侣调皮和笑笑来给小伴侣讲一个关于银行的故事,
(老师用多媒体展现数学故事的图,并配以画外音,叙述存钱的故事)
老师:孩子们你们说,笑笑的钱为什么一年后就增加了呢
同学:我听奶奶说在银行存钱,银行就会给你钱。
老师:对!那叫利息,是银行为了感谢你把钱存到它那里,给你的酬劳!所以,假如我们有了多余的压岁钱、零花钱,就应当存到银行来历,这样,钱不仅不会被我们乱花掉,还会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老师用符合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讲故事,使同学对银行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熟悉,教育同学勤俭,学会理财。]
(六)、小结
老师:今日你兴奋吗为什么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关怀同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对本节课的学问做一个梳理。]
教学反思
一、讨论同学学问阅历水平是老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同学最重要的缘由是同学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依据同学原有的学问状况去进行教学。特殊是教学内容与同学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时,老师更应当先对同学在生活在对这些学问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阅历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索。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熟悉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同学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买杂货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同学对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究竟认不熟悉,用没用过,我还没谱。因此,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大面额人民币的熟悉状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调查他们的熟悉状况。结果发觉,同学们对熟悉大面额人民币这一部分学问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但在如何使用上阅历还很缺乏。
就这样,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而实践证明这样的支配是符合同学实际状况的,是精确 建立在同学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的。因此,同学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由于老师对同学的估量不足而让同学对学习产生倦怠心情。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状况下,同学的学习乐观性、自主性、制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状况下,同学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二、活动设计要重实质,淡形式。
新课标中对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做了这样的描述: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共性的过程。其真正含义是要老师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起同学对数学学问的爱好,而不是在一系列花哨的活动中无目的的瞎兴奋一通,最终连学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淡化活动的形式,把精力放到注意活动的实质上,既活动中究竟进展了同学的什么学问技能、学习力量、探究力量,究竟要让同学学到什么。
我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尝试以买玩具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同学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相互检查、发觉问题、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探究、不断的深化,从而使买玩具这一简洁的购物活动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渐渐递进的层次。
三、老师的教学机灵是其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急中生智通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才智潜能,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出乎意料的大事的处理力量也能精确 的体现一个老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力量。一位阅历丰富、了解同学、布满自信、才思灵敏的老师总是能从容的、艺术的、才智的处理这样的突发大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这方面的力量,在对同学的评价中,我使用了一些有针对性、有特色、有共性颜色的评价语言。这不仅使评价本身具有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作用,也使同学从中体验到不同程度、不同范畴的胜利,更使老师的教学机灵得到熬炼。由于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同学一时间的反应及表现做出一针见血的评价,并能使同学的共性差异、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对老师的文化素养、思维速度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同学的评价是具有肯定同学共性特色及差异的,是比较精确 的反应出同学突出优点的。但语言还比较贫乏,也缺乏幽默感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的教学理念的,是采纳了一些好玩的、有现实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的,而活动目的也是落实的,活动本身也是比较有效的。
一班级下册熟悉人民币教学设计篇9
有关人民币的学问,同学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常常接触,有肯定的直接阅历。在这节课中,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伴侣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同学已有的阅历,促使同学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同学爱好。
这节课的设计,留意遵循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同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然后老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同学对已有阅历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沟通。
实践证明,小组争论有利于全体同学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熟悉人民币的学问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从同学实际动身,让同学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舞同学独立尝试,又重视同学间的合作互助,给同学供应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同学在学习中相互沟通,提高了观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力量。
现代教育理论主见:让同学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同学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供应好玩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同学在活动中熟悉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同学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同学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同学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加了学习乐观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力量。
教学目标
1.熟悉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同学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同学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有关人民币的学问,同学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常常接触,有肯定的直接阅历。在这节课中,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伴侣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同学已有的阅历,促使同学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同学爱好。
这节课的设计,留意遵循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同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然后老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同学对已有阅历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沟通。
实践证明,小组争论有利于全体同学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熟悉人民币的学问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从同学实际动身,让同学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舞同学独立尝试,又重视同学间的合作互助,给同学供应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同学在学习中相互沟通,提高了观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力量。
现代教育理论主见:让同学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同学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供应好玩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同学在活动中熟悉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同学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同学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同学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加了学习乐观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力量。
教学目标
1.熟悉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同学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同学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1角=10分
师:假如老师这里有很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在这一环节中,敬重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让同学高兴奋兴的进入数学世界。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同学口答。
师:同学们,平常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师:假如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引导同学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同学已有阅历探求新知,发挥同学的主体参加意识。
三、应用
1.兑换嬉戏。
在这一应用环节中,老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同学的爱好,从发觉中寻求欢乐,主动的猎取学问,体会数学的有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同学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制造,做中得到进展。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索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肯定要诚恳,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老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预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预备的钱。
同学分组参加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准备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盼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伴侣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老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学问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育同学的数学爱好,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制造性。
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
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关心同学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关心解决,激起同学学习本节课的爱好。
1.从生活动身,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老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同学的留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从中体会生活中到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同学知道1元=10角。
c.换钱嬉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同学基本把握元和角之间简洁的换算。
d.实践活动。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同学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同学的多重思维。最终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其次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同学在简洁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完成,使同学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加,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熟悉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加认知,让同学感受这部分学问的重要性。
b.在换钱嬉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老师成为了同学的合、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同学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同学保管好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