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_第1页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_第2页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_第3页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_第4页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

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

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

森林原野等。小说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时有有这样一段描写: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

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

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

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

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波----嚎----地吼着,闪电

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

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

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

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

轧!。波,。波,眩!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借吴老太爷的所见所闻,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与纽约一样一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吴老太爷

却觉得自己被送到了“魔窟",上海在他看来满街是“怪兽"。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

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

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

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

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

世俗画。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

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

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四、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

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大部分的环境描写都有这一作用,只是某一些

作品的某一些文段更加突出些这里只举一例,孙犁的《荷花淀》第二段是

这样写的: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

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

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

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

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

席子,白洋淀席!"

赏析:这段明丽淳朴文字的文字,交代了本文要刻画的群体形象一水生

嫂们所生活的环境:美丽而富饶。美丽富饶的水乡,一群纯洁朴实的妇女。

人与自然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加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二、渲染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

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

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这样写道: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

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

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出来。

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

"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

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

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

了坟场阴冷、凄冷的气氛。

例如《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西游记》选段)孙悟空离开了乌鸡国,

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忽又见一座山,真个是摩天碍日。接着有一段景

物描写:

“高不高,顶上结青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山前常见骨都都白云,

坨腾腾黑雾。红梅翠竹,绿柏如松。山后又千万丈挟魂台,台后有古古怪

怪藏魔洞。....”

险山恶水、白云黑雾、挟魂台、藏魔洞等景物,共同营造了一个光怪陆

离、神异奇幻的境界,渲染了神秘诡异、变幻莫测的气氛。接下来作者将

这奇境与奇人、奇事熔于一炉,构筑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

出一种奇幻美,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所有这些,都笼罩在这借助于

环境描写渲染出来的神秘诡异、变幻莫测的气氛里,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和立体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一、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示例一:鲁迅在《药》中描写夏四奶奶给夏瑜上坟时有这样一段描

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

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

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赏析: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就是渲染一种凄凉、死寂的氛围,以此来烘

托夏四奶奶悲伤麻木的心情,同时也影射和批判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愚昧和麻

木。

示例二:再以曹禺《雷雨》第二幕开始时的一段舞台说明为例: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赏析:寥寥几句话,渲染了一种压抑、浮躁、郁闷的气氛,营造了一种

"风雨欲来”之势,为后文"雷雨"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

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环境描写在这一方面就更为突出。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

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

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

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

苦恼地叹了口气……”

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迷茫、无

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当然也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做客回来,作者巧妙地插了这样一段

景物描写:

“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

风温和她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

多么好呀,春夜!”

这段景物描写当来自孙少平的目光,似乎暗示了一个下午的经历如此地

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在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此,这司空见惯

的夜晚和泥土、青草的味道竟然也这么美好。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

理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理一一从最初的惶恐,到后来的紧张,

再到最后的心情舒畅,其中既有物质的富足带来的威压,又有超越地位阶

层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孙少平内心的扰动,把他的敏感、

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孙少平的这次做客经历,是一次精

神的历练,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三、衬托托人物心

示例一: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

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

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

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他苦恼地叹了口气……

赏析: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

迷茫、无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当然也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

了铺垫。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人都活动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又

影响着人的性格和气质。

山明水秀,杨柳依依,则人物秀丽可爰;茫茫林海,朔风呼啸,则人

物剽悍刚猛;天高地广,牛羊肥壮,则人物豪爽开朗。

例如《李逵负荆》(《水浒》选段)的开头,写道:"此处草枯地阔,

木落山空,于路无话。"这句话描写的自然环境显得寥廓苍劲,烘托出主

要人物李逵的粗犷豪放、勇猛胆大、"风风火火闯九州"的高大威猛形象。

尽管文字不多,但精炼生动传神。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

有其形状,人有其口声"(金圣叹语),我们可以说:“人有其环境"。

生活中环境造就人物,小说里环境映衬人物。

社会环境描写,又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平凡的世界》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现在没办法拒绝了,少平只好跟着润叶姐起身了。

他一路相跟着和润叶姐进了县革委会的大门。进了大门后,他两只眼睛紧

张地扫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县革委会一层层窑洞沿着一个个斜坡一行行

排上去,最上面蹲着一座大礼堂,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在晚上,要

是所有的窑洞都亮起灯火,简直就象一座宏伟的大厦。"就像《红楼梦》

里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样,孙少平跟润叶进县革委会大门到她二爸家,两只

眼睛紧张地扫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县革委会"像一座宏伟的大厦",非

常壮观,这段描写烘托了少平的身份一一农家子弟,未见过世面的,其特

征性格是腼腆、拘谨的。

二、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示例一:一进屋门,俨然看见了挂在贴的的几个大字"文学人生,

从小作家起步”,书柜上摆满了每一期的小作家刊物。阳光透着玻璃洒

了进来,一切显得那么明亮。讲桌上摆着一沓沓整齐的作文本,本子上

还有着那似干未干的墨痕,一杯依旧冒着白气的茶水昭示着屋里的人刚

刚出去……

赏析:这里并没有对屋子里的人进行直接的描写,但是通过环境刻

画,让我们在脑海中浮现了一位教室中批改作业,敬业的老师形象。整

个氛围很惬意,轻松。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

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

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又如《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

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

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

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

薄薄的凄凉。”

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

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渴

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

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

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五、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还以孙梨的《荷花淀》为例,当水生嫂她们被追赶的时候有这样一

段描写: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

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赏析:这段文字在小说中就有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

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敌人追赶她们时,她们才望那儿跑,正是因为荷

花淀荷叶密,水生他们才会在那儿打伏击,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水

生他们打伏击才会成功,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她们和他们才会在那

儿不期相遇。这段文字把本来不太相干的情节巧妙而自然的逢合到了一

起,起到了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环境描写的六种作用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往往

一段描写中兼有几种作用。上面有几个例子也存在这种情况。

六、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

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

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

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

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

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还能孕育人的气质,涵养人

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而深化小说的主题。

《红高粱》中写罗汉大爷在他愤怒地打算报复骡子时的景物:"东方

那团渐渐上升的红晕在上升时同时散射,黎明前的高粱地里,寂静的随时

都会爆炸。"在渲染恐怖气氛的同时,传达出罗汉大爷的反抗力量不断积

聚的过程。黎明前的日子是最黑暗的,"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

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罗汉大爷铲完骡子后,“天亮了,从东边的高粱

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红的朝阳,阳光正正地照着罗汉大爷半张着的黑洞洞

的嘴",这表现了罗汉大爷在报复骡子后的快感,也暗示了他将会遭到"骡

子”的报复。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从《红高粱》整篇小说来看,红高粱和血是贯通全文的线索,读者都无

法抗拒红高粱与血海的吸引力。它们都以红色的色彩刺激着人们的感官,

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本文中宽广的履盖能力使读者不得不将它们作为阅

读与理解的重要窗口:无边无际的高粱地,红如血海,为人物提供英勇抗

敌的活动天地,也激发人物去爰、去恨、去生、去死,尽最大可能张扬自

己的生命。

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

环境去综合分析。

一、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

《智取生辰纲》部分,杨志等人一上路,作者就开始写太阳,写树林,并从多

个角度反复渲染气温之高之热。而这些对环境的描绘,不仅为杨志等人押

解生辰纲同时也为晁吴等人智取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突出了杨志的精明、

老练、谨慎及晁吴等人的足智多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气

的酷热难当,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

因为天热,军健才"雨汗通流""叹气""走不得",才要求杨志趁凉早

行,而杨志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众人的抱怨;因为“红日当天"

“热不可当",所以众军健黄泥冈上见树林就要歇凉并死活不走,杨志与

众人矛盾才不断激化;因为天热,众军健才见酒就迫不及待要买来解渴,

终使中计,失掉生辰纲。从另一角度看,也正是因为天热,吴用"智”取

的妙计才使一万个小心的杨志着了道儿,作品对炎热天气的刻意描写完全

是为"智取"。

二、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

如鲁迅小说《祝福》序幕部分对鲁镇祝福景象所做的描绘就不仅向我们

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

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

毫改善,尤其是广大劳动妇女依然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这就预示了祥林嫂

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三、渲染气氛。

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之中,这种特定的情形即通常

所谓的气氛或氛围。小说作为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可能像舞台艺术或影

视艺术那样,直观创设氛围感染读者,它是通过情景创设,即通过对某一

场景的描绘,将有关声响、色彩、情形诉诸文字,然后借助读者的想象力,

从而为人物活动情节的展开渲染某种氛围。如: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

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

嘘!”噬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

么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选自沈从文《边城》

这段文字通过对皎洁月光下山林竹篁间繁密如雨的虫鸣及偶尔传来的

"落嘘"婉转莺歌的描述,为翠翠倾听爷爷讲述有关母亲的故事渲染了静

谧爽朗的氛围,也为翠翠梦见虎茸草、追寻朦胧的爱情创设了诗情画意般

的意境.再如《祝福》一文在祥林嫂死后,一再写到雪花的簌簌下落,其

意也在为祥林嫂之死渲染浓郁的悲凉气氛,从而进一步表现祥林嫂死得寂

然无声。

四、烘托人物形象或特定情形下的特定心理。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同现实中的人物,总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与其

所处的环境势必构成相依相存的关系,因此,从不同角度衬托人物,便成

了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的突出特点是环境同人物和谐一致,社会背景、自然风光、气氛与

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组成和谐的艺术画面。反衬是根据相反

相成的道理,偏偏创造一种与人物形成反差色调的环境,以便更突出地渲

染人的命运、性格、心理和感情。因此在鉴赏小说景物描写的相关文字时,

不能仅将其视作纯粹的景致,同时还应关注其与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鉴赏孙犁小说《荷花淀》,就不能将“皎洁的月光""净爽的小院"

“白天剖好"的"湿润润”的苇眉子仅看作环境的组成要素,其实这些描

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水生嫂勤劳、利落。再则,一切

环境特色,都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感触来完成的,如《陈奂生进城》一文

对陈奂生进城途中微微的风及暖暖的阳光的描绘,就是直接借助陈奂生的

感受来完成的。虽然这里仅有寥寥数语,却将翻身农民喜悦愉快的心情充

分展示出来。

此外,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将直接作用于他所耳闻目睹的景致,使它

因观测者的主观情思的不同而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变化,正所谓"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那反过来根据景致所展示的基调,也就能确定人物特

定的心理。

五、烘托、深化文章的主旨。

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更不能硬贴上去。好的小说总

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小说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同时包括

为人物活动所创设的环境。诚如它的定义所说的: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

为核心,通过具体的环境描绘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鲁迅小

说《风波》开篇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夏日黄昏中乡村土场的田家乐园场景: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柏树叶,

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

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

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这段环境描写在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展现封闭落后的农村现状和

氛围的同时,与农民群众的愚昧守旧思想一致,与小说结尾的场景相呼应,进

一步烘托并深化了作品主题:不启发群众觉悟,不真正推倒封建势力,任何社

会变革都不会成功。

一、环境方面对应环境描写作用。(环境本身特点)

自然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作用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

气等、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渲染了・・・・・•的气氛)

二、人物方面对应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用茅盾先生说的话就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所以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着什么

样的作用。(渲染了……气氛;衬托人物心理(情)、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

性格等)

三、情节方面对应环境描写作用。

(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

四、主旨方面对应环境描写作用。(深化文章主旨)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

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

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

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

中挣钱。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

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文本链接:

例1:鲁迅《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答案示例:这段自然环境描写是走进故乡“我”在船上所看到的,显然可以从

环境本身特点上看出是一副死寂、荒凉、萧条的故乡冬景图。

例2:《芦花荡》开头环境描写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

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

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

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问题: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开头的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整个环境是黑暗的,没有光亮的,

紧扣战争背景和人物的心情,渲染出了一种战势紧张的气氛。

例3:阿尔丰斯•都德《最后一课》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

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天

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问题:开头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描写了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优美景色,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点,渲染了欢快的气氛,烘托了小弗朗士轻松、愉快的心情。

例4:施耐庵《智取生辰纲》

“天气未及正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的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问题:此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渲染天气的炎热,为下文"买酒"解渴中计埋下伏笔,推动

展。

中考链接:

例5:《敲雪》

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

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

“爸,你尝尝,好甜呢!”

问题:本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段环境描写写出了杏、李、桃一片丰收的景象,但是耿体现了父亲

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例6:2006年黄冈《池塘边的鸟窝》

我们和母亲来到乡下时,那棵树正长满了榆钱。榆钱泛着淡淡的绿色,钱串

似的,压弯了枝头。后来,榆钱落了,榆叶变老,黑绿黑绿的。知了爬到了榆

树上,知了的叫声很尖长,使山里的夏天更加闷热。夜里,塘里的青蛙"咕哇”"咕

哇”地叫着,开始是一只,后来便此起彼伏。白天,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小蝌蚪,

摆着黑黑的小尾巴、摇着黑黑的大脑袋,从塘的深处游到塘的浅处,从浅处游

到深处。母亲说,蝌蚪是青蛙淘气的孩子。秋天来了,榆树的枝丫上有了鸟窝,

鸟窝一天天大了起来,小筛整一样,母亲指给我看那鸟窝。这是一个已经开始

凉爽的傍晚,太阳红色的光辉已擦着山顶在慢慢消失,山顶有很美的晚霞,晚

霞擦抹着母亲很美的脸,我发现母亲脸上流淌着一种很厚的温暖。

问题:文章第②自然段描写了池塘边哪些景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些景

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描写了繁盛的榆钱,热闹的知了青蛙,自由自在的蝌蚪,小筛梦

似的鸟窝,烘托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这些景物描写为下文写人类对这一美好和

谐环境的破坏作了铺垫,理下了伏笔。

例7:2007年长春《孩子与鸟儿》

问题: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请具体谈一

谈下面两处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开头:"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

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结尾:“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

羽翼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答案示例:开头:以龌袅炊烟和温柔暮色渲染出祥和柔美的气氛,为下文的

叙事抒情作铺垫。

结尾:以柔婉美而的银云烘托了作者看到鸟儿相偕飞去,与孩子紧紧相依的喜

悦幸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亲情的赞美和祝福。

例8:2016年山东省济宁《山果》

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

而过,消隐在茫茫群山中”

问题: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示例:这里借助环境描写衬托了小姑娘的她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懂事

孝顺,懂得感恩形象,与文章开头相照应,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例9:2013年辽宁省丹东市《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①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

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

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曾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

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问题:请在选文第①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并分析它的

作用。

答案示例: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渲染

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例10:2015年营口《栅栏两边苹果甜》

③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微风下,苹果树发出

沙沙的声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

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

蛋糕呢?

问题: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运用了景物描写。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星星点点的小

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从一个幸福的人变为心

理不高兴内心微妙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艾尔不满分享果

树,修建栅栏、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

长投诉、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相作铺垫。

例11:2016年甘肃省兰州《守桥》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

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

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

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

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

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

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

出来O

问嬴: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①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

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③推

动情节发展;④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

质。

例12:2014年江苏省泰州《我那莽撞的17岁》

青青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查玛采撷枯草中的报春花,身子一起一

伏。她偶尔左右看看,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

问题: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示例: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春天);营造出春意融融的意境;衬托了

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作铺垫。

纵观以上示例,在日后的答题中,我

们就可以有体系性地思考分析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

2014年重庆市A卷《喜旺的年》

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

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

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

车。

僻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

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

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

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

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

花。

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

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

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

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

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

爸妈妈。

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

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

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

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

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

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

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

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

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

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

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

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

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

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

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

地流了出来。

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

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

没有放呢!

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问题: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

第①段描写雪,表现了喜旺的沮丧害怕心情;

第⑶段反衬了喜旺心情的高兴,暗示了希望心情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写出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喜

旺盼望父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

典题例析

例1:(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

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

"这是你的战争!Thisisyour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

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

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

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

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

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

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先生,我们是

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

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

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

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

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中

文系的,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

“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

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

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

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

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自己不去,

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

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

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

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

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

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

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

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

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觉得战场和

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

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

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

的雪己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

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

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

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

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

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K思维导引X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的景物,如四季景色、风霜雨雪、

山川湖海、草木花鸟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小说基

本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不可或缺。小说中的景

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等。文中第一处自然景物是描写昆明下雪,

下文就接着写战事的吃紧,所以这里的雪景描写主要是渲染气氛。而⑤⑥

两段多次写到的腊梅林也是自然景物。第一次出现在孟弗之与蒋姓学生的

对话之后,蒋姓学生拒绝做志愿者,孟教授的内心是沉重的,所以这里雪

压腊梅林主要是衬托人物的心理。第二次出现在萧子蔚、澹台玮的交流沟

通之后,雪的融化象征着人物内心纠结的消融。最后一处写澹台玮走入腊

梅林,澹台玮是个爱国学生,而梅则是坚贞不屈的象征,这里以梅衬人。

参考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

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

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

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

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

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解题指津

景物描写在小说中一般起到辅助作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活动安

排好一个背景环境。须要注意的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

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

为人物提供大的时空活动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

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

物心情的作用。因此,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要分清是属于社会环境

描写还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分析社会环境描写时,要思考这个故事发生

在什么国家、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体会在国家、民族、

时代背景下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典型性格。感受、分析自然环境描写时,

首先要透过语言文字体察自然环境的特点,然后领会其在氛围的营造和人

物心情的烘托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这样一些一一

1.社会环境。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

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

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

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

答题时只要根据这两大方面的要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即可。

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

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

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

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练习:

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

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

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

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

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

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

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

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

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

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作者为我们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悲剧背景:雨夜、寂静、阴冷,使整个小说

笼罩上忧郁的氛围,为小说悲剧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疯婆子

艾芜

翻过山去,亚热带杂色树笼着的坡脚下,便露出一团灰黑色屋脊的镇市来,一天

没有看见人烟的寂寞心情,到这时就全然愉快高兴了。

镇的那面,明天早上还要走去的地方呢,也和来路一样,对着黄昏微明的蓝空,

高耸着一带林木苍黑的连山,正在慢慢儿地抹上春二月间向晚的薄雾。

随着细碎石子的山路,穿过阔叶树的林子,火烟气味里还杂有牛粪马粪臭的街屋,

便带着暗淡褪色的面孔,忧郁地现了出来。

"你看呀,回来啰!回来啰!"

街边上一群顽童对我笑着,一面又向街中心坐着的一个老婆子抛着小石头。她的

头发打散披在背上,已经稀脏的破衣衫,现又沾上好些马粪和灰土。那正和顽童

们斗气的一双眼睛,这阵就翻过来直盯着我,射出可怕的光芒。

“去接呀,去接呀!你不天天喊他吗?"

看见她坐着不动。一个大孩子,抓一把灰尘撒去,同时高声地这样戏弄她。

"小鬼你们在想死了!逗疯子做啥?"街屋门口伸出一个戴红结瓜皮帽的头来叱骂

着,"贵生回来哪,你再伙着他们一块闹,看我捶你!”

我本是停着脚在看的,听见这样说,就赶紧走开了。

“天杀的,你就不认我吗?"

回头一看,老婆子已经爬起来,正捏着两个拳头,一面向我追赶,一面厉声吼着。

刚刚吓着四散奔开的孩子们,重又哗噪地尾在她的后面,抢着拉她拖在地上的脚

带子。

赶紧大踏步地朝前走去,同时幸好她又在后面忽然跌倒了,我便逃脱她的视线,

钻进了一家店子去。首先欢然接着人的,是从桌子上板凳上嗡地一下飞起来的苍

蝇,随即从昏暗的角落里,钻出一个似乎正在打盹的人,斜着眼睛,把我由头望

到脚,又由脚望到头地打量着,随即发问道:

"你的伙计还在后面吗?"

我像一个老旅人那么似的,随便捡一根板凳坐下,让包袱躺在脚边,然后才回答:

"没有伙计,我一个人哪!"

"就是你一个人吗?真的你一个人吗?……哼!"

开始他睁大眼睛,吃惊地问,随即摇摇头,哼出表示不相信的鼻音,最后一面退

回屋角落里,一面冷冷地说道:

“这里是不息单身客人的!"

是出钱息店,并非求人收容过夜哪,我便一声不响地硬起腰杆走了出来。

孩子和疯婆子的闹嚷声音,正响到街的那一端去了。对门阶边上,坐着一个敞开

胸膛喂孩子奶的女人,像在同这边的谁搭话:

"就是刚才有个人打这里过呀!小鬼儿子些又在作弄她!"

她一眼望见我就不讲话了,同时用嘴巴子向她谈着的人递一递,似在叫对方看我

的意思。

“又当成她的富生了!吓吓吓。”

我回过头立刻瞧见这边阶沿上,正站着一个肥胖的年轻女人,手里还握着刚从灶

房里拿出来的火钳子,见我在望她,就连忙把笑着的脸扯开了。

我仍旧走我的,走了好几步,听见喂孩子奶的那个女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放回来一个也好嘛!天天像这样,真闹得大家不太平呵!”

"放回来?哪容易!……有钱也赎不成的,总要人家仗火打平息了,才……"

天色已经麻麻杂杂的了。我要安顿我自己,尾后的话便无心听下去。

又走进一家店子。照例又是苍蝇噪着欢迎的声音,但我却机警些了。当店主人还

没有问我什么的时候,我就预先申明,我是先来打店的,同行伙计等会儿就到了。

但是这老东西,像是还要比我精灵一些,望了一下我的包袱之后,便做出客气的

样子说道:

"对不起得很!我们这里住不下了,请别家去吧!"

我望店里,除了他和苍蝇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客人。他要使我相信他的话,又

赶忙再说道:

"这是他们邀马的人,早就定好的,等一会儿便到了!"

随即抽身转去,大声吩咐里面的人:

"东边那两间屋,你们快去打扫哪,等会儿又忙不及了!"

我只好带着一脸的愠意退了出来。

“你还不回去吗?跟我走呀,跟我走呀。我还给你留得有好东西呵!”

给一群孩子尾着戏弄的疯婆子,又正打我的对面来了,她一面大叫着,一面张着

手做出要来拖的姿势。

我赶快回头就走。

顽童们大约看见我的重新出现会使他们的恶作剧更加起劲的原故吧,就越发大声

地,一边叫一边笑了起来。

"快去拉呀!快去拉呀!不拉就又走了!”

“三个都回来了!三个都回来了!”

这时恰好有驮着货的瘦马,三匹两匹地从山上走进街来,我趁势朝好些马屁股后

面溜去,吵闹之群便慢慢儿地和我隔开。

人家屋子里的灯光,渐渐一条一条地从板壁缝里钻出来时,亚热带春天的暗夜,

便将这山谷里的古怪小镇,紧紧地包裹着了。

(选自艾芜短篇小说集《山中牧歌》(1934))

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忧郁"一词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答案】拟人,暗示小镇的环境脏乱破败,不尽如人意。与前文"我”的高兴形成

对比,为后文"我"所遇到的人、事和对小镇的失望反感作铺垫。奠定了本文感情基

调。

【分析】此段是刚进入小镇时的环境描写,通过"牛粪马粪臭""暗淡褪色"两笔

点出了小镇环境特点,与上文"寂寞"之后的"愉快高兴”形成对比,下文所要写的

疯婆子、店主人等由这个词巧妙地引出。此题既需要分析“忧郁"一词的含意,还要

观照全文,思考其在情节发展及作者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一片苍茫

戴涛

(1)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

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