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是中国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界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类型,旨在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及管理提供统一的分类依据,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1.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通常指在城市区域内运行,以电能为动力,主要服务于城市客运,具有较高运行效率和运量能力的公共交通系统。

  2. 分类原则:基于技术特点、服务范围、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若干类别,确保分类科学合理,便于行业管理和统计分析。

  3. 分类体系

    • 地铁(Heavy Rail):运行在专用轨道上,大部分线路位于地下或高架,具有高运量、高速度的特点,适用于大城市的主干线路。
    • 轻轨(Light Rail):相比地铁,轻轨系统更为灵活,可地面运行,也可部分路段地下或高架,适合中等运量需求,线路通常较为灵活,易于扩建。
    • 单轨(Monorail):使用单一轨道支撑车辆运行的系统,具有占地少、噪音低等特点,适用于地形复杂或空间受限的城市区域。
    • 有轨电车(Tram):运行在城市街道上,与其它交通工具共享道路空间,适合低至中等运量需求,强调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AGT):包括自动轻轨、个人快速运输等,特点是高度自动化,运行在专用轨道上,适合短途接驳或特殊线路。
    • 磁悬浮(Maglev):利用电磁力悬浮列车,无接触运行,速度极高,是一种尖端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但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
  4. 辅助分类:除了上述主要分类外,标准还可能根据服务性质(如市区线、郊区线、机场快线)、运行模式(如全自动驾驶、有人驾驶)等进行进一步细分,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5. 标准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为行业内外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理解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即将实施
  • 暂未开始实施
  • 2024-08-23 颁布
  • 202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_第1页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_第2页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_第3页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_第4页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

03.220.01

CCS

S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413—2024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Classificationofurbanrailtransit

2024-08-23发布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4413—2024

目次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原则

······························································································

1

5

分类

··································································································

2

5.1

系统制式

·························································································

2

5.2

服务层次

·························································································

2

5.3

运输能力

·························································································

2

5.4

走行方式

·························································································

3

5.5

分类属性及技术特征

·············································································

3

参考文献

··································································································

5

GB/T444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

司、同济大学、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

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一新、黎晴、杨新征、赵东、叶霞飞、闫磊、陈鸿、申伟强、农兴中、

张志良、于松伟、徐素敏、冯旭杰、边颜东、王治、钟元木、朱蓓玲、刘加华、孙元广、彭磊、贺鹏、

李国强、宋晓敏、杨永平、刘万明、冯立勋、李英、陆静、仲莹萤、贺旭、王洋、罗湘萍、姜朝勇、

邓奇、陈燕申、蒋小晴、吴照章、王建芝。

GB/T44413—2024

引言

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统筹城市轨道

交通发展和安全,统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基础标准。

本文件参考CJJ/T114—2007中城市轨道交通分类部分和GB/T50833—2012,借鉴国际主流的城

市轨道交通分类,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的创新技术,待条件成

熟后,再予以考虑纳入。

GB/T44413—2024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原则、方法与属性。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以服务通勤为主要目标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来源:GB/T50833—2012,2.0.1,有修改]

3.2

系统制式systemmode

具有完整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城市轨道交通产品集成,且车辆、轨道、供电、通信、信号和土建工程

等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技术经济特征。

3.3

服务层次servicescope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要服务的城镇空间范围。

3.4

运输能力transportcapacity

城市轨道交通在单向1h内通过线路断面的客位数上限。

3.5

走行方式runningmode

城市轨道交通所采用的支承和导向方法及形式。

4分类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